月季四季栽培Q&A

月季四季栽培Q&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小山内健 著
图书标签:
  • 月季
  • 园艺
  • 花卉栽培
  • 四季管理
  • 种植技巧
  • 病虫害防治
  • 修剪
  • 养护
  • 新手入门
  • Q&A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934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505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由日本月季培育大师小山内健所著,由国内园艺圈内知名的新媒体社群光合作用翻译

★用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花友关于月季的68种常见的养护难题

★对灌木月季和藤本月季分别介绍,以四季12个月的栽培时间线来进行问题归类,方便花友查找所需答案

★附赠常见病虫害及处理方法

★适合新手进阶学习,从月季小白变身爆盆达人

内容简介

月季叶片为什么会变黄?怎样让月季花期延长一些呢?月季怎样换盆,怎样修剪?去年买的月季,为什么今年的花色和香气都变淡了?有没有在背阴庭院或阳台上种好月季的诀窍?……月季栽培的过程中,这些问题是几乎所有的花友都会遇到的。我们这本书,正是解决了花友们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

本书由日本的月季培育大师小山内健所著,由国内园艺圈内知名的新媒体社群光合作用翻译,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灌木月季和藤本月季一年四季12个月的栽培难点和技巧。书中详细回答了花友关于月季的68种常见的养护难题,也介绍了月季的四季病虫害防治技巧等。拥有本书,月季小白也能变爆盆达人。

作者简介

小山内健,日本月季培育大师,知名园艺作家,在日本的综合园艺公司担任月季的育种、保存和栽培研究工作,在各种月季讲座上大受欢迎。在《NHK趣味园艺》中担任“12个月的月季课”讲师。

光合作用(微博“光合作用种草菌”,微信公号“光合作用”),立志于推广国内家庭园艺生活,是很多人种植花草的启蒙,也是园艺生活的忠实陪伴者。2012年成立以来翻译了大量国外优秀的园艺视频,如《BBC园艺世界》《NHK趣味园艺》《花园大改造》等,还拥有以脱口秀电台以及原创种植经验分享为主的高人气新媒体社群。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多季节开花灌木月季的栽培方法Q&A;

5月 “不着急,慢慢来”是月季美丽盛开的诀窍

6月 对“淘气”乱窜的幼嫩纸条,趁早“管教”最重要

7月 通过夏季管理获得健壮的体格

8月 “纳凉”,培养出不知苦夏为何物的植株

9月 通过夏季修剪,与华丽的秋花相会

10月 沉浸在别具风格的秋花魅力中

11月 在种月季的最佳季节到来

12月 渐渐进入休眠季节,要做好入冬准备

1月 进行换盆使根系恢复活力

2月 通过冬季修剪获得理想株形

3月 为了春季第一次花期,一定要做好“后援”

4月 春季终于到来,一定要保护好花蕾

Part 2 藤本月季的栽培方法Q&A;

5月 欣赏藤本月季齐放的壮观美景吧

6·7月 培育新生枝条的关键是“尽早”

8·9月 藤本月季的度夏

10·11月 购买大苗,开始栽培的时期

12·1·2月 构思好春季繁花盛放的美景,进枝条的牵引

3·4月 珍惜新芽

病虫害的烦恼Q&A;

春至初夏篇

盛夏篇

冬季篇

早春篇

盲点小栏目

嫁接苗不能深植的原因

“浇一点点水”是不行的

“基肥”是植株变大的起爆剂

月季的刺是否没有一点益处

要注意修剪后汁液的流失

将月季和伴生植物组成搭档

常见虫害及处理方法

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

索引(按类别)


精彩书摘

Q6:想自己配制月季栽培用土。请教一下配比诀窍。

A:记住基本配比是土质(6)∶有机物(4)。

月季用土的基本配比大约是土占6 成,有机物占4 成。选用市面上容易买到的材料来配的话,赤玉土(小粒、中粒)占6 成,腐叶土与堆肥占4 成。

将这些简单材料混合后,就能制成月季用土。如果是光照不佳、容易潮湿的场所,混合时就增加排水性好的赤玉土(中粒)的配比量。如果是容易干燥的场所,则增加保水性好的赤玉土(小粒)的配比量。

● 赤玉土 弱酸性用土。排水与保水的平衡性好,常用作培养土或扦插苗床的基质。

● 腐叶土 将落叶发酵熟透后得到。能促进排水/ 保水。

● 堆肥 将牛粪/ 谷壳等发酵熟透后得到。能促进排水/ 保水。

Q7:每年都换盆真麻烦。一开始就换到大花盆里不行吗?

A:理想状态是只种到大两三号的盆里。

月季换盆的要点是,保持空气和水分的平衡。种在大两三号(直径6 ~ 225px、2 ~ 3 号)的盆里,容易保持这种平衡,减少种植失败率。实在需要换到比这更大的花盆时,尽可能使用排水性良好的栽培土。

从7号(525px)盆进行换盆的话, 最理想的是选用9 ~ 10号(27~750px)盆。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月季四季栽培Q&A》这本书的图书简介,其中不包含任何与月季四季栽培相关的内容,并力求自然、详尽,避免产生AI痕迹。 --- 《烟雨江南: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与精神世界》 一部带你穿越回千年前,品味古典文人雅致生活的深度读本。 内容简介: 《烟雨江南: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与精神世界》并非一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漫游。本书深入挖掘了宋代(960年—1279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社会变迁与文化繁荣背景下所构建的精致、内敛而又充满哲思的生活方式。我们试图透过宋人的日常细节,窥见他们如何在动荡中坚守精神家园,如何将审美融入柴米油盐之中,最终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雅”的典范。 本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带领读者全方位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图景。 第一辑:风雅入世——宋人的“闲”与“真” 宋代,文官政治达到鼎盛,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然而,这种“得志”并非意味着无忧无虑。本书首先探讨了宋代士大夫如何理解“闲暇”的价值。他们并非终日无所事事,而是将“闲”视为一种主动的哲学选择,是心性修炼的必要空间。 1. 雅集与酬唱: 详细描绘了宋代文人雅集的场景,从选址(园林、寺庙、山水之间)到流程(点茶、焚香、插花、挂画),以及席间即兴创作的诗词歌赋。我们分析了《唐宋八大家》中那些关于友谊和聚会的诗篇,揭示了他们借由群体活动来确认彼此身份和精神共鸣的方式。 2. 书房里的天地: 深度剖析了宋代文人的书房布局与藏书文化。不同于前代的宏大叙事,宋人的书房更注重私密性与功能性。书中详述了宋代雕版印刷的普及对手抄本文化带来的冲击与融合,以及他们对“金石学”等新兴学问的兴趣,展现了知识传播的早期形态。 3. 官场中的退守: 探讨了士大夫在复杂官场政治中的生存智慧。他们往往以“退隐”为最终理想,即使身居高位,也时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亦仕亦隐”的状态,塑造了他们既入世又出世的独特气质。 第二辑:器物之道——从日用到艺术的跨越 宋代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期。本书认为,对器物本身的重视,是宋代美学最直观的体现。文人不仅是使用者,更是品鉴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1. 瓷器的哲学: 专注于宋代五大名窑的风格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汝窑的“天青”,哥窑的“金丝铁线”,钧窑的“入窑一色”,芝麻皴的建盏……这些釉色的独特性,被解读为对自然、禅宗意境的模仿和提炼。书中对比了不同窑口对“朴素”与“天然”的诠释角度。 2. 茶与香的仪式: 详细考察了宋代“斗茶”文化的兴盛,分析了点茶技艺的复杂性,以及茶汤的泡沫如何成为文人互相唱和、论道说禅的媒介。同时,书中也还原了宋人对香料的依赖,焚香如何贯穿于日常起居、接待宾客乃至独处思考的每一个环节,以及用于制香的文房香具的精美设计。 3. 园林与假山: 探究了宋代私家园林的建造理念,特别是文人叠山理水的艺术。他们拒绝了唐代那种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布局,转而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野趣。书中通过对苏轼、米芾等人的园林手札进行分析,揭示了造园中的空间哲学——如何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 第三辑:笔墨情怀——诗词书画的内在联系 诗、书、画在宋代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高度,被视为“一体之学”。 1. 尚意书风的兴起: 重点分析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风格如何从唐代的尚法转向尚意。这种转变标志着个性表达在艺术中的确立。书中详细解析了米芾的“八面出锋”与苏轼的“丰腴平淡”在性格投射上的差异。 2. 文人画的自觉: 探讨了水墨山水画的成熟。与职业画家强调形似不同,文人画追求“胸中之竹”、“眼中之丘壑”。本书分析了董源、巨然以及后来的院体画家与士人画家在创作动机和技法取舍上的根本区别,突出了“以书入画”的审美取向。 3. 词体的兴盛与情志: 研究了宋词(特别是婉约派与豪放派)如何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最佳载体。词的格律限制与自由抒发之间的张力,被视为宋代文人在体制内寻求精神解放的体现。书中精选了大量词作,分析其意境的深沉与用典的雅致。 第四辑:哲思与归宿——禅宗与理学的交织 本书的收尾部分将目光投向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探讨了佛学(禅宗)与儒学(理学)如何共同塑造了他们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1. 理学对伦理的重塑: 分析了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大师如何构建了一套以“格物致知”为途径的道德实践体系。这一体系对文人的自我要求极高,强调内省与修身,深刻影响了他们对家庭、社会乃至治国的看法。 2. 禅宗对日常的渗透: 探讨了禅宗如何通过简洁、顿悟的哲学,渗透到宋人的审美趣味中。如何看待“无常”与“空性”,如何将对禅机的理解融入一幅画或一首诗中,使之具有瞬间的启发性。 3. 对待死亡的态度: 考察了宋代士人对生命终点的理解,他们如何以平静、超脱的态度面对死亡,将其视为生命循环中的自然一环。通过对文人墓志铭和晚年遗嘱的梳理,展现了他们最终的生命哲学。 结语: 《烟雨江南》旨在帮助当代读者理解,宋代文人的“雅”并非高高在上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种将高远志向与日常琐碎完美调和的生存艺术。阅读此书,您将不仅领略到宋代文化的辉煌,更将获得一套审视当下生活、发现日常之美的全新视角。 目标读者: 对中国古典文化、宋代历史、艺术史、生活美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以及致力于追求精致、有内涵的生活方式的现代人。 装帧设计理念: 本书采用仿宋代古籍的线装设计,内文使用特制宣纸质感纸张,版式疏朗,配有大量宋代文物高清图录,力求在视觉上重现宋人的审美格调。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园艺书籍的期待值通常不高,很多书都是东拼西凑,把网上常见的信息换个说法再包装一下。但这本书显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浇水、如何施肥”这种基础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月季品种的“育种历史背景”与“抗逆性”之间的关系。例如,书中对法系月季和丰花月季在耐寒性上的差异分析,让我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我在冬天需要对特定品种采取额外的保温措施。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包含了如何通过嫁接技术来提高月季的砧木适应性的章节,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尝试嫁接,但这种知识的覆盖面,说明作者真正想让读者成为全面的月季专家,而不是仅仅能让它开花的路人甲。这种对“为什么”的深入探究,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养护指南。

评分

这本园艺指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月季情有独钟,但每次买回来的月季总是养不长久,不是黑斑病找上门,就是开花稀疏得可怜。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养护手册,看了半天也找不到解决我具体问题的“药方”。直到我翻开这本,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花匠坐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书里对不同品种的月季在不同季节的需水量和光照要求讲解得细致入微,尤其提到如何根据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来调整施肥的时间和配比,这一点简直是太接地气了。我按照书里说的,给我的‘粉扇’做了一次深修剪,效果立竿见影,新枝条长得又壮又密,花苞也明显多了。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深入细节的讲解方式,比如对土壤酸碱度的微小波动如何影响月季吸收微量元素这一点,写得非常专业却不晦涩。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园艺知识,转化成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理解并实践的步骤,让我对今年的月季开花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这虽然是内容之外的因素,但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纸张的选择很有质感,图片和插图的色彩还原度极高,尤其是那些用来区分不同病害症状的特写照片,清晰度令人印象深刻。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版块,专门讨论了盆栽月季与地栽月季在根系管理上的差异。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水量控制得当就行,但书中详细解释了盆土的透气性、排水孔的重要性以及换盆时对老根的处理技巧,这些都是我过去忽略的细节。通过图文并茂的解析,我成功地为我那棵养了五年的盆栽月季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减负式”换盆。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人性化,关键知识点用加粗和醒目的颜色标注出来,即便是在光线不好的阳台上翻阅,也能迅速定位核心信息。它不只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园艺伙伴。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天才之举。通常园艺书都是按部就班地从播种讲到采摘,但这本书显然更懂读者的实际需求——我们常常是带着一个具体问题来找答案的,而不是想重读一遍园艺入门课。这本书的Q&A形式彻底颠覆了我的阅读体验。当我发现我的‘红双喜’叶子边缘开始卷曲时,我直接翻到“病虫害疑难解答”部分,里面针对叶片形态异常的描述精准地对上了我的情况,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是那种一刀切的化学药剂喷洒,而是强调先调整环境因素,辅以天然的防治方法,非常符合我追求自然健康的园艺理念。这种“遇到问题,立刻找到对策”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实用性。那些关于月季在不同花期如何进行“营养补充”的问答,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月季总是在盛花期后迅速衰败——原来是营养跟不上了!这本书更像一本实战手册,而非理论教科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被月季“折磨”过的花友。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前瞻性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它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的月季栽培法,而是融入了现代园艺的一些新理念。比如,它讨论了如何利用微生物菌剂来优化月季根系的健康生态,这比单纯使用化肥要环保得多,也更符合我希望建立一个可持续花园的愿望。另外,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月季的花期和叶色变化来设计花园景观”的章节,简直是园艺美学与实用技术的完美结合。它教我如何根据不同品种的株型高度和开花时间,来搭配种植,实现从早春到深秋的持续观赏效果。这本工具书已经超越了“救急”的范畴,升华为一本“提升审美和规划能力”的园艺美学读本。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照着说明书操作的园丁,而是真正理解了月季生长习性的设计师,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

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十个字好麻烦好麻烦好麻烦

评分

一般般吧。

评分

十个字好麻烦好麻烦好麻烦

评分

十个字好麻烦好麻烦好麻烦

评分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评分

哈哈?还不错,还没时间看呢?

评分

十个字好麻烦好麻烦好麻烦

评分

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