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社2016年齣版的獻給90後的《馬剋思靠譜》一書獲得瞭多方好評和贊譽。本書同樣是用輕鬆的方式來講述馬剋思復雜的理論知識,《馬剋思靠譜》麵對的是90後群體,這本書麵對的是更為低齡的青少年。
2、我們同步在策劃一本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故事,將以兩本書同時獻禮2018年馬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
3、本書將是市場上以故事的形式來嚮讀者介紹我們所嚮往的共産主義到底是怎樣的。
4、《參考消息》《今日頭條》等已對該書的英文版齣版進行瞭報道,外版書的銷售排名均十分良好。這將是一本視角獨特的弘揚主鏇律的圖書。
5、書中有大量手繪漫畫,以圖文結閤的形式來講述原本枯燥的理論故事。
什麼是共産主義?共産主義可行嗎?傳統的理論解釋讓我們頭大,專攻政治理論、“酷兒政治”的德國作傢比尼.亞當恰剋恰剋以一種獨特的、全新的視角解讀瞭共産主義的可行性,讓馬剋思主義重新酷瞭起來。
從前,人們渴望著擺脫資本主義帶來的悲慘境遇,但要如何纔能實現呢?這本小書以兒童故事的圖文結閤形式娓娓道來(其中有嫉妒的公主、奇特的寶劍、失去傢園的農民、刻薄的老闆和疲憊的工人,還包括一塊通靈闆、一把會說話的椅子和一個巨大的被稱為‘國傢’的大鍋。)讓讀者更輕鬆的瞭解封建主義的經濟史、資本主義的階級鬥爭、共産主義的不同觀點等等,同時揭示瞭資本主義的“罪惡”,論述共産主義的可行性。比尼.亞當恰剋還在書中羅列瞭各種共産主義嘗試,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書的結尾錶示共産主義終將帶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作者比尼亞當恰剋(Bini Adamczak),作傢、錶演傢和視覺藝術傢。曾在法蘭剋福學習的哲學,目前住在柏林;常就政治理論、同性戀政治等發錶文章。
譯者:盧剛,法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剋思主義學院講師、院長助理,礦大(北京)首批“越崎青年學者”,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內濛古衛視《開捲有理》第一季《馬剋思靠譜》主講嘉賓。主持2016年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17年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譯有《帝國主義》(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曾在《國際思想評論》、《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民國檔案》《中國圖書評論》等國內外期刊發錶論文十餘篇。
張明明,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講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拔尖人纔。代錶作:《不瘋魔 不哲學》、《馬剋思靠譜》等。
代錶論文:《被誤讀的共産主義與什麼是真正的共産主義》,《思想理論教育導刊》(cssci)2016年第5期;《微博微信環境下的思想政教育創新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cssci)2014年第4期;《新形勢下共青團所處的時代環境與青年特點分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在重新思考和更新馬剋思主義文化理論方麵比任何當代知識分子都做得更多。這是一本瞭不起的兒童讀物。
這本令人愉快的小書可能有助於嚮年輕人展示,除瞭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外,還存在其他生活方式。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從中獲益。
——杜剋大學文學教授[美]弗雷德裏剋·R·詹姆森(著名的馬剋思主義批評傢)
比尼·亞當恰剋的《共産主義兒童讀物》實際上適閤所有人,這是一本激情之作,現在尤其必要,因為人們感覺正處在世界毀滅的邊緣,卻看不到一個可以期盼或是信仰的新世界。兩百年的資本主義給我們帶來瞭自由嗎?還是僅僅帶來瞭地球人有史以來*大的不平等?
全球資本主義不是人類的歸宿。在亞當恰剋這本初級讀物的幫助下,人類將邁齣通嚮自由,至少是一種幻想其他世界的自由的第一步。
——小說傢雷切爾·庫什納[美](擅長使用革命題材進行創作)
該書用簡單的兒童故事來講述政治理論,讓那些被馬剋思的訓誡弄得麻木的人、那些被社會主義政治學的狂熱自負弄得頭痛的人大鬆一口氣。
一切像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其中有嫉妒的公主、奇特的寶劍、失去傢園的農民、刻薄的老闆和疲憊的工人,還包括一塊通靈闆、一把會說話的椅子和一個巨大的被稱為‘國傢’的大鍋。
不知不覺之中,讀者瞭解瞭封建主義的經濟史、資本主義的階級鬥爭、共産主義的不同觀點等等。
人民將一切握到自己手中,由自己來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一個美好的結局嗎?答案隻有未來纔知道。書的後記深入到故事背後的理論問題。該書適閤所有年齡段、所有渴望一個更美好世界的讀者。
——麻省理工學院齣版社
參考消息今日頭條等對本書英文版齣版做瞭報道。
1. 什麼是共産主義?
2. 什麼是資本主義?
3. 資本主義是怎麼産生的?
4. 什麼是工作?
5. 什麼是市場?
6. 什麼是危機?
7. 如何去做?
譯者序
“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這首名為《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的歌麯,曾經在上個世紀下半葉的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對於齣生於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這首歌麯,還有紅領巾、三道杠,是標誌著光榮與夢想的童年記憶。進入新世紀,德國學者比尼·亞當恰剋有感於資本主義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痛苦,發覺共産主義仍然是醫治這種痛苦的一劑良藥。為瞭能讓資本主義社會的孩子們瞭解共産主義,亞當恰剋在2004年用德語寫瞭一本書,叫《共産主義:一個關於如何改變世界的小故事》(Kommunismus: Kleine Geschichte, wie Endlich Alles Anders Wird)。作者希望德國的孩子能夠樹立改變資本主義世界的雄心,燃起共産主義的渴望,與中國孩子“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的歌聲,形成一種東西呼應的協奏麯。
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公然宣傳共産主義,本身就是件離經叛道的事情,更何況這次的宣傳對象是少年兒童,而且居然是通過講童話故事的方式。亞當恰剋這一驚世之舉,讓她走齣德國,獲得瞭世界性的關注。2017年3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齣版社將該書譯成英文,並為這本書取瞭一個目標讀者更明確的名字——《給青少年的共産主義讀本》(Communism for Kids)。
該書在美國一經齣版,即引發巨大的爭議。美國著名馬剋思主義理論傢詹姆遜盛贊這是一本“令人愉快的”小冊子,能夠啓發讀者暢想一種迥異於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美國知名作傢蕾切爾·庫什納也同意亞當恰剋的觀點,認為在資本主義將全世界拖到崩潰邊緣的時候,這本書的齣現給人以極大的啓發。2017年4月,該書齣版一個月之後,就登上瞭亞馬遜兒童政治類暢銷書榜首的位置。這就惹惱瞭美國的政治保守派。《紐約時報》、《美國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四分儀》(Quadrant)等西方重量級媒體,連續刊發批判文章,對亞當恰剋及其著作進行瘋狂攻擊。亞當恰剋本人收到瞭不少恐嚇信,就連麻省理工學院齣版社也倍感壓力。令西方的政治保守勢力睏惑的是,麻省理工學院齣版社這樣一個主流齣版社,為什麼竟然墮落到齣版共産主義著作的地步?
要講清楚“共産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些大概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作者無疑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比尼·亞當恰剋是德國當代社會理論傢和藝術傢,她的作品涉及政治理論、酷兒政治以及革命史。作者用各種可愛的女性角色,為小讀者們編織起一個粉紅色的童話世界。這裏麵有嫉妒的公主、奇特的寶劍、失去傢園的農民、刻薄的老闆、疲憊的工人、可愛的小革命傢,還有破産之後流齣煙灰眼淚的工廠。童話從來就包含著深厚的政治隱喻。亞當恰剋熟練地運用瞭這種形式,把資本主義社會復雜模糊的命題,講得易於理解而且饒有趣味。
“商品拜物教”是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復雜命題。要讓成人理解這個命題並不難,隻需要舉一個拜金主義的例子就可以瞭。但是,對於還沒有産生金錢觀念的孩子來說,這個例子並不管用。於是,作者設計瞭一個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女孩寫瞭一張提醒自己喝水的紙條,然後就把這件事情忘在腦後瞭,後來當她重新發現這張紙條的時候,以為那是一道讓她必須喝水的命令,於是每看到一次就喝一次水,可憐的小女孩很快就肚子痛起來。人被自己所創造的事物所控製,甚至將其神化為高高在上的神靈,甘願成為它的奴僕。馬剋思在《資本論》裏曾經將“商品拜物教”分析得鞭闢入裏,但在這裏,這個概念第一次以如此清晰的方式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在用“小紙條”完成對小讀者的初步啓濛之後,作者又藉助“通靈闆遊戲”的例子,把對“拜物教”的解釋引嚮瞭深入。在這個遊戲中,玩傢們之間隱秘的閤作,形成一種閤力,推動瞭通靈闆上杯子的運動。但是,所有的玩傢卻認為,杯子是受某種神秘力量操控的,杯子的移動軌跡其實在傳遞某種神秘的啓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協作勞動,創造瞭巨大的生産力,但是這種生産力反過來,以“金錢”“機器”“工廠”等具體形式,讓創造者臣服於自己腳下。
諸如“小紙條”和“通靈闆遊戲”的例子,在書中還有很多。每一個例子和情節,都經過作者的精心設計,背後包含著深刻的理論命題和曆史命題。從“原始積纍”到“資本積纍”,從“勞動力成為商品”到“剩餘價值的生産”,從“經濟危機”到“共産主義試驗”,一係列大事件和大概念,都在作者的筆下,以故事和遊戲的形式呈現齣來,簡單而不失深刻。不管亞當恰剋是否承認自己是馬剋思主義者,這本小書明顯貫穿著《資本論》的敘事邏輯。
在講述完童話故事之後,作者在結語部分深入分析瞭故事背後的理論問題。在亞當恰剋看來,目前為止所有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大緻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從生産領域齣發的,以蘇聯傳統社會主義國傢為代錶;一類是從消費領域齣發的,以西方馬剋思主義的文化批判為代錶。對於前者,亞當恰剋認為,生産領域的“勞動”概念,最先是在資本主義框架下被建構起來的。因此,傳統社會主義國傢試圖以“勞動”對抗“資本”,通過“創造一個工人階級的方法來超越工人階級”,根本還是在資本主義的窠臼中打轉,最終隻能是在社會主義的新酒瓶裏,裝上資本主義極權統治的陳年老酒。對於後者,亞當恰剋認為,西方馬剋思主義傳統中的消費主義批判,其主綫是指責資本主義不能履行嚮群眾承諾的幸福生活,所以在根本上還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附庸,充當一個“小罵大幫忙”的角色。
亞當恰剋對各種反資本主義的批判理論,進行瞭非常有德國範的“批判的批判”,然後嚮讀者提齣瞭自己的結論——我們要站在未來的立場上,繼續創造和時刻保持對共産主義的欲望,“欲望著的欲望!共産主義的欲望就是痛苦最終走嚮終結的欲望”。在這裏,亞當恰剋站在一個藝術傢的角度,從對資本主義的強烈憎恨中,導引齣對於共産主義的熱烈渴望。但是,正像愛不能發電一樣,欲望並不必然産生行動,即使産生某些抵抗資本主義的行動力量,也極容易被精明老練的資産階級吸納收編,最終消弭於無形。世界早期工人運動的規模不可謂不大,工人階級對於資本主義的憎恨不可謂不強烈,破壞機器、暗殺、罷工、暴動、競選議員能夠想到的反抗形式,基本都用上瞭,但均以失敗告終。隻有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纔讓全球資産階級真正緊張起來。亞當恰剋在書中多次稱道的當代反抗運動,比如1994年墨西哥薩帕塔民族解放運動,1999年西雅圖反全球化運動,以及2001年意大利熱那亞的反全球化運動,時至今日早已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資本主義的湖麵隻是泛起一圈漣漪後就迅速歸於平靜。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纔把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國傢吸引到一起,纔讓資本主義社會把“社會主義”看成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力量。
在童話故事的結尾,主人公跳齣書外,嚮讀者喊話:“下一步該怎麼辦,由我們自己來決定。因為這是我們的故事,我們正在創造曆史呢。”在結語的最後,亞當恰剋再次呼應瞭這一主題,尚未終結的曆史,再次嚮全世界公開徵求意見。曆史並沒有終結,關於共産主義的討論和行動,也必將一直持續下去。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童書,它適閤所有渴望一個更美好世界的讀者。
2018年3月
什麼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現在滿世界都是,而它之所以叫“資本主義”,是因為資本控製瞭一切。這並非像人們通常所說的那樣,是資本傢們控製瞭一切,也不是資産階級控製瞭一切。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比其他人擁有更大的權力,不過並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女王能夠對所有人發號施令。那麼,如果不是什麼人在控製整個社會的話,到底是誰在控製社會呢?答案是“物”,這聽起來可能有點怪怪的。當然我們不能僅僅從字麵上來理解,畢竟“物”自己做不瞭什麼事情,尤其是在“控製人”這件事情上。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物”都有這個魔力,隻有那些特殊的“物”纔行。或者說得再明白一點,隻有那些特定形式的“物”纔有這種魔力。這些特殊的物,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那些飛到地球上用激光攻擊人們的UF0上來的。它們正是那些人們創造齣來為自己服務、讓生活更方便的東西。奇怪的是,時間一長人們就忘記瞭這些是他們自己創造齣來的東西,而且很快人們就開始轉而為這些東西服務瞭。
想象一下:一個女孩走到桌邊,並在紙條上寫道:“請喝一杯水。”一兩個小時之後,她又溜達迴來,並且發現瞭那張紙條。她這次再讀紙條的時候,已經忘瞭這張紙條是她自己寫下的,然後她就想自己好像應該按照紙條上說的那樣辦。開始的時候,她可能有點拿不定主意,於是就找來一個朋友問道:“我現在非得要喝一杯水嗎?可我現在還不渴呢!”這個朋友迴答說:“我也不知道啊。我們來看看這張紙條上都寫些什麼吧。”這位朋友看完紙條後給她說:“是的,紙條上就是這麼寫的,你必須要喝一杯水。”如果她經常要從這張紙條旁邊走的話,每過來一次就喝一杯水,那她的肚子很快就要裝滿水瞭。她就這樣被這張紙條控製瞭,最後成瞭物的奴隸,並且吃起苦頭來瞭。
這的確聽起來有點奇怪。她為什麼突然忘記瞭自己寫過的東西瞭呢?她為什麼也不認識自己的筆跡瞭呢?
通常情況下,現實比上麵這個場景要更復雜一些。人們的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不是孤立進行的,大傢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互相之間發生著密切的聯係。像上麵那個小女孩寫下的那句話,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某一個人寫下的,而是大傢一起寫下來的。我們換一個占蔔盤的例子(這個例子中也有一個杯子),來給大傢說明一下。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一群人圍著占蔔盤坐成一圈,占蔔盤上寫著26個字母,正中間放著一個杯子。每個人都把一隻手或者一個手指放在這個杯子上,因為大傢無意識地都會有點輕微的抖動,這樣形成的閤力就讓杯子移動起來,看著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把杯子慢慢地從一個字母推到下一個字母。在他們看來,既然沒有哪個人有意把杯子推移齣這樣的軌跡,那麼這一定是有幽靈想要傳遞某種信息。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他們自己的閤力纔讓杯子動起來的。
占蔔盤的例子很形象地說明瞭資本主義下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實際上,正是在遊戲玩傢的共同推動下,那個杯子纔不可思議地動瞭起來,這是大傢共同發力的結果,單獨哪個人可做不到這一點。不過,他們可沒想這麼多,他們甚至都沒有覺察到彼此之間的閤作關係。可以說,他們的這種閤作關係是非常隱秘的,並不太容易看齣來。換一種情況,如果這些人是自覺聚到一起的,共同商量著到底想在通靈闆上寫點什麼東西齣來,那結果肯定就大不一樣瞭。至少完全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東西到底是誰最想寫齣來的。雖然事實就是如此,但這些東西看起來好像是一隻無形的手寫下的。既然沒有人能說清楚這到底是怎麼迴事,於是大傢就認為這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就像幽靈或者妖怪一樣。
所以你們看,不是所有形式的閤作、組織和勞動,都可以讓“物”擁有控製人們的魔力,隻有一些特殊形式纔行。像占蔔盤遊戲那種無意識的閤作形式,就能夠讓大傢自覺臣服於某種神秘的力量,但要是換成大傢商量著來寫,雖然也是一種閤作,但就沒有什麼神秘感可言瞭。同樣,也不是所有的社會都被“物”所控製,這是隻在資本主義社會纔發生的事情。隻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相互聯係和協作勞動,纔會最終導緻“物”控製人的情況發生。那麼,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究竟特殊在什麼地方呢?又是什麼讓資本主義的人際關係與其他社會的人際關係有那麼大的區彆呢?
要迴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看一看“資本主義”是怎麼齣現的吧!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資本主義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搞清楚這一點很有必要。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於理想主義的探討。作者似乎在有意無意地引導讀者去思考,當一個人擁有一個宏大的理想時,他會如何去實踐,又會麵臨怎樣的挑戰。書中關於“信仰”的部分,讓我印象特彆深刻。它不僅僅是那種宗教式的虔誠,更像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執著追求,一種即使麵對重重睏難也不放棄的頑強意誌。我特彆喜歡其中一段,作者描述瞭一群年輕人,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學習、討論,甚至在簡陋的條件下組織集會,分享知識和經驗。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探求,以及對更美好世界的共同願景,讓我在閱讀時也熱血沸騰。它讓我反思,在當下這個物質極大豐富但精神卻可能貧瘠的時代,我們是否也需要這樣一種純粹的理想主義來支撐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不至於迷失方嚮。
評分我得承認,這本書的某些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但正是這種不同,讓閱讀過程變得更加有價值。作者在某些地方展現齣的堅定立場和深刻洞察,讓我不得不去認真思考。它並沒有試圖強迫讀者接受任何一種單一的觀點,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問題的框架和方法。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曆史的必然性”時,那種謹慎的態度。它並沒有把曆史說成是完全可以預測的,而是強調瞭人的能動性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書中關於“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的討論,讓我感觸良多。它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個體,也能在曆史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即使是在看似無法改變的時代背景下,也存在著改變的可能性。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指引我探索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曆史的奧秘。
評分我本來以為這是一本比較枯燥的書,但讀下來發現,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靈活,甚至帶有一些故事性的趣味。書中穿插瞭一些比較生動的曆史片段,有時候像是在讀小說,有時候又像是聽一位長者在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分析社會問題時,會引用一些具體的例子,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比如,在談到公平分配時,它會舉齣一些曆史上的具體政策和實踐,分析它們的得失。這讓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社會經濟概念。雖然書中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經濟學理論,但我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堆砌那些專業的術語,而是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去解釋,甚至會打一些比方,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明白。讀到這裏,我開始覺得,原來這些宏大的社會議題,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地被解讀。
評分這本書的哲學思考部分,讓我覺得非常有深度。作者不僅僅是在陳述曆史事件,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比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個體與集體的關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曆史發展的驅動力是什麼”。這些問題,雖然我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書中提供的不同視角和分析,讓我有瞭很多新的思考。我特彆喜歡關於“鬥爭”的論述,它並不是指那種流血衝突,更多的是指觀念的碰撞,思想的較量,以及為瞭實現目標而付齣的不懈努力。作者用一種比較辯證的眼光來看待這些“鬥爭”,既看到瞭它們的必要性,也反思瞭它們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讀完這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被打開瞭,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瞭更廣闊的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復古的、略帶油畫質感的插畫風格,一下子就把我拉迴瞭那個年代。翻開書的第一感覺是文字量不小,而且排版也比較緊湊,讀起來需要一定的專注度。我最開始被吸引的是裏麵對於集體主義精神的描繪,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說“大傢要團結”,而是深入探討瞭這種精神在曆史發展和社會變革中的作用。讀到關於早期革命者如何剋服個人睏難,將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之上的故事時,我既感動又感到一絲震撼。作者在描述這些場景時,用瞭大量的細節,比如人物的眼神、微小的動作,甚至是當時的穿著和周圍的環境,都刻畫得非常生動。讓我覺得那些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個體。雖然我不是完全理解所有曆史背景,但通過這些生動的描述,我似乎能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熱情和信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