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

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翟永明 著
图书标签:
  • 悬疑
  • 推理
  • 犯罪
  • 心理
  • 小说
  • 白夜
  • 京东
  • 签名本
  • 文学
  • 原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12358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8365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00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优秀的女诗人——翟永明近二十年来的*新随笔,记录她对生活、文化、艺术等的观察与思考。


◆自1984年大型组诗《女人》震撼文坛之后,翟永明就深深影响着中国当代诗歌、文化、艺术界。


◆她像一颗闪耀的星星,拥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


◆一部另类文学史,以中国*大的诗歌重镇——成都为核心,记录了大半个中国的当代诗人、艺术家的生活和写作状态。


◆马松、阿来、朱文、北岛、“莽汉”、“非非”、野夫、于坚、韩东、余幼幼、何多苓、刘家琨、钟鸣、Jack Hirschman等天南海北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云集在“白夜”,不但畅谈对诗歌、小说、戏剧、雕塑、绘画等文学、艺术的所思所想,更展现了外界不曾见过的活脱、生动的一面。



◆一个沙龙成长史,记录一个历时二十年的文学艺术沙龙——“白夜”的生存、成长和现状。


◆诗歌、小说、画展、戏剧现场、雕塑展览、诗歌节……“白夜酒吧文化沙龙”二十年里不断拓展沙龙的内容边界,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文化魅力。


◆百余幅珍贵图片,纪录片式地呈现近二十年里,中国的诗歌、文学、艺术界的人物与事件。


◆有十年时间,我的生活、写作、朋友圈,都是以白夜为坐标,为轴心。从浆洗街到白夜,两点一线。有时候,我觉得我的世界,才六十平方米,太小了。有时候,我觉得以白夜为坐标,我的世界,大得无边无际。

——翟永明


内容简介

《以白夜为坐标》是著名诗人翟永明近二十年*新随笔集,记录她对生活、文化、艺术的观察与思考。

1998年,翟永明在成都开了一家“诗、酒、艺、文”兼备的白夜酒吧。在二十年里,白夜酒吧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白夜”已不只属于翟永明自己,还属于整个当代诗歌、文化、艺术界。

《以白夜为坐标》正如一部另类文艺史,记录了近二十年来影响中国至深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它也是一部沙龙成长史,记录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学沙龙——“白夜”的生存、成长和现状。在本书中,你将遇见快快活活的马松,“吃肥肉、喝白酒”的“莽汉”诗人,化身白夜 “客串歌手”的何多苓…… 其次,你还将从一家名叫《白夜》的酒吧见证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文艺活动,如何在中国“坐过山车飞向未来”的氛围下生存与嬗变。*后,你将会读到翟永明的近年的生活和写作轨迹。这位名满中国的女诗人自谦说:无论如何,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些许”乐趣。


作者简介

翟永明

祖籍河南,生于四川。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组诗《女人》,翌年发表,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1990—1991年赴美。1992年返回成都,重新开始写作,诗风即变。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在风格上寻求各种可能性。1998年与友人在成都开酒吧,名“白夜”,同时潜心写作并策划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使“白夜”成为颇具盛名的艺术场所。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2012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


目录

自序 i


第一辑 玉林西路的左岸生活 015


我和白夜 016

玉林西路的左岸生活 024

白夜逃亡 027

白夜联句 030

午夜断语 032

不是失去,也不是拥有 048

女士最爱鸡尾酒 054


第二辑 白夜的诗人和艺术家 099


马松 100

李亚伟:不是豪猪非莽汉 105

旁观者:钟鸣 109

小竹和他的舅舅 116

石光华:在伙食中拈伙食 123

从女书诗社到桃诗社 128

作家马原 136

马达vs 邱黯雄 138

刘家琨:白夜最早的塑形师 145

唐丹鸿:痛苦不是可耻的 150

乌青是怎样拍《找钱》的? 153

依然逍遥依然醉之个人简史 158


第三辑 以白夜为坐标 167

以白夜为坐标 168

白色装置我们 178

白夜月色 184

白夜十问 191

宽窄韵 203


第四辑 白夜现场 217


白夜的第一次朗诵会 218

白夜影音周成立始末 221

在白夜的空间与戏剧相逢 226

与蒂姆一席谈 233

“方言与写作”以及阿历斯 239

从一万平方米到六十平方米 245

  ——关于被取消的诗歌节和白夜诗会


第五辑 白夜时光 263


精彩书摘

玉林西路的左岸生活


好几年前,我在成都玉林小酒馆里,与朋友喝酒。那时,我还没动过念头要开白夜酒吧。我与一个刚从法国来成都的女孩聊天,说:“我觉得巴黎很像成都。”周围,顿时笑翻了一片。我想,他们可能觉得我口气之大,令人绝倒。但那法国女孩,却并不这样认为。她认真地回答:“是的,成都很像巴黎,尤其玉林。”


我和法国女孩,说的是一个城市的气质、生活形态、幸福指标和个人自由度。这一点,与一个城市的大小、穷富、在历史地位上的轻重、咖啡的火候和香水的纯正度,无关。左岸都是相似的,右岸却各有各的不同。成都是一个不思大变、小康即富、全民享乐的城市。生活节奏缓慢,物质和精神供应丰沛,气候与阶级关系含混暧昧的城市。富人能够在“皇城老妈”吃火锅,穷人则在街边苍蝇馆吃小火锅(有时富人也爱去)。有钱可以去“太平洋百货”买名牌,买了,也无人问起;没钱,可以去染房街买假货,配搭好了,照样有人喝彩。


1994 年,玉林还只是几条街,外加望得到绿色的田野。没有人想到它很快会成为一个繁荣、新兴、开放和享乐的街区,并由此辐射到整个城南。1996 年,我搬到玉林西路时,也没想到这里将会是成都最早的酒吧一条街。很快,尾随而至的五六位画家朋友,看中了这儿的几幢水泥现浇大空间房子,可用作画室。再后来的艺术家,看中了便宜的房租,和已成形的某种气氛。这里,形成了一个艺术圈,也形成了心醉神迷、放纵轻盈的“左岸生活”。玉林西路虽然没有世界著名的画廊、手握大权的艺术经纪人,但不妨碍这类人乘坐波音飞机,飞到这儿,然后,对某个不知名的画家,进行“点金术”。后者通常很快又乘坐同样的飞机,飞往世界各地。


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这成了玉林西路的常态。


白夜和距此不远的“小酒馆”,最先在玉林西路扎下来。那时,我们谁也没有经营经验。对我来说,一个自由、散漫、无拘无束、能挣点生活费、又不影响写作的职业,是我一直向往的。“白夜”,就这样呼之而出。


十年过去了,我没能像村上春树那样,靠在酒吧写作赚了钱,又卖掉酒吧专业写作。也不能像波伏瓦那样,在酒吧清淡时,埋头在咖啡桌旁,写出一本又一本著作。而是骂骂咧咧、厌倦又和好、和好又厌倦地,与白夜纠缠不休。同时,看着玉林西路,从只有三个酒吧发展成有十几家个性不一的酒吧,成为成都最活跃的酒吧一条街;也看着这条街,从入夜后黑灯瞎火,变为霓虹闪亮、鬓影摇动、活色生香。


随着玉林西路的规划,酒吧街在几年后衰落了(这也导致老白夜缓慢衰落)。不久,这里,变成了服装一条街。个性小店成了玉林美女们的最爱。于是,有了许多美院毕业生,以此为据点。他们设计些千奇百怪的服装、首饰、灯具,或手工艺品。生意或门庭若市,或门可罗雀,视其品味价格,或女店主姿色而定。甚至,有一家以黑白色装点门面的服饰店,名为“左岸”,取其字面的前卫之意。


阳光灿烂的下午,各个酒吧都拉起窗帘。没有人在酒吧里写作,但美女在玻璃窗前埋头读书的造型,却是玉林独有的。


当夜幕低垂,玉林西路燃起了它高烧的颜色。威士忌和哥伦比亚咖啡香味,漂洋过海,进驻玉林。艺术家和美女们,昼伏夜出,留着长发和寸头的艺术家,或一些艺术混混,在各个酒吧进进出出,美女也在酒吧进进出出。


他们(艺术家和美女)互相需要,互相勾引,互相哄抬自己和酒水的市价。每到周末,总有些摇滚新手和追星族,咬着啤酒瓶,蹲在小酒馆门口。一天深夜,我看见两个从重庆移民到成都玉林西路的画家,与几位时髦拔尖的女孩,坐在成都特产的“耙耳朵”车上,从白夜呼啸而过,发出被幸福灼伤的尖叫声........


前言/序言

十年前,白夜满十周岁。那年,是白夜的转折点。

十年后,白夜,甚或成都,甚或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白夜,也改变了我。

白夜十周年时,我着手写一本关于白夜的书。这本书,拖了很久。因为,总有别的事情、别的写作计划,干扰它。就像我很难把白夜,看成我全力投入的事业一样;我很难放下别的写作,一心,去创作它。然而,我的生活中,又无法完全抛掉它。白夜和这本书,始终是我生活和写作的一根辅线,若即若离,伴随着我。

2008 年,我完成《白夜谭》,次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那年,白夜从玉林西路,搬到窄巷子。

2007 年秋天,我走进宽窄巷子,欲为白夜遴选一个院落。我看了许多院子,不是太大、便是太小,不是造作、便是簇新,终不如我意,直至步入窄巷子32 号。进得门来,只见一方庭院,筑基四尺。进门拾级而上,入狭而肠曲。左有一小小亭阁,让我想起电影《春夏秋冬》中一个场景。右有一道据传是清代传下来的老墙。中有庭院,幽深,有古韵。两棵枇杷树,树高及檐。我看了很喜欢,就对朋友说:以后,可以每年在此枇杷树下,开“枇杷诗会”。当场拍板,我租下院落。

2008 年8 月5 号,新白夜正式开张。从4 月份开始施工,中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最后仓促收工。我清楚记得:有一天,坐在新白夜的书房,身下的椅子,突然横向摇晃。摇晃并不十分剧烈,但你知道:这是自然之力,而非人力。

一切都不如人意。为了实现自己那点可怜的设计,还要和施工队做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张前,我给北京的李陀打电话说:我马上就要崩溃了。李陀说:坚持住,至少等新白夜开张,我们到了成都之后,再崩溃。

8 月5 号,我终于坚持住,没有崩溃,而是假装一脸轻松的样子,出现在朋友面前。

外地的朋友李陀、刘禾、周瓒、欧阳江河都来了。

导演贾樟柯也从北京飞过来,参加我们的开张酒会和朗诵。此前,我只是随口问了他一句。他是大忙人,肯定没时间来。谁知,他真的来了,让他的影迷粉丝们喜出望外。

余震中开业的新白夜,萧索冷清、惨淡经营。今天,走进宽窄巷子,看到拥挤不堪的人流,无法想象当年宽窄巷子悄无一人的状况,新白夜开张时的热闹,只维持了几天,其后孤寂、冷清和困难,却是用了几年,才得以复原。


十年之后,白夜的庭院,发生了许多变化。当年及檐的枇杷树,早已冲出屋顶。遮天蔽日,层层叠叠,夏日暑气不到,雨天滴水不侵。每逢枇杷结果时,工作人员需扶梯而上,才能够及累累果实。那枇杷果,总也香甜沁口,胜过街卖。每年,白夜周年庆,均可拾摘一大筐,每桌匀分。

枇杷诗会,却从未开过。皆因窄巷子日益喧闹,小吃叫卖声、游客嬉笑声、对门川剧顶灯声、隔壁小品曲艺声,声声入耳。致使需洗耳静听,不合时宜的诗歌吟诵声,只能移入内堂,供少数知音鉴赏。

唯2009 年夏天,我的好友克非,在此枇杷树下,排练和演出了“诗歌剧场”《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克非擅长根据环境排戏,枇杷、庭院、门廊、书房,均成舞台装置。观众可从内堂、书房及艺廊,三面环向,随意观赏。那一天,我觉得:在此环境中,白夜,的确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

当年,吸引我选择这个院子的,还有一景。进门右侧,有一仅存老墙。是一堵清代建渣夯保的老墙。其中,杂有汉代残瓦。那时,我申请“东家”将其用玻璃外墙,保护起来。也保留了院后的巷道,将其视为一道“风景线”。十年之中,这个想象,被粉碎了。每当我带人“观看”这堵老墙,一腔热情,戛然中止。墙的对面,扫帚、撮箕、抹布,堆在一起;将那一抹古意,抹杀得一干二净。听说,最近三联书店将入驻隔壁,希望老墙焕新颜:扫帚、撮箕、抹布,一去不返。

成都发展太快,保留历史,已无可能。连保留改造过的历史,亦属不

易。至于保留历史的残渣剩瓦,更属多余。

新白夜,承载了我许多梦想—那些老白夜60 平米空间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十年,为了搞活动,白夜吧台,换了三次,终于挪至左边角落。让空间,得以敞亮和开阔。新白夜,除了依然注重文学活动,不时举办各种中外诗歌朗诵会之外,以过去“白夜影会”为背景,也举办与电影有关的讲座。我们曾与电影资料馆、峨影1958 合作放映。也与歌德学院合作,组织德国电影协会以及德国导演在白夜举行讲座,与白夜的观众、读者分享他的创作经验。同时,也举办了各种不同领域的讲座,如戏曲、实验音乐,这与我的爱好有关。

新白夜,在窄巷子驻留,匆匆,又已十年。老白夜,在玉林西路,也仅存十年。十年,好似一个轮回,中国正在“坐过山车飞向未来”。白夜,未来会搭上这辆过山车,还是被甩出车外?抑或被抛到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欲知答案?十年之后,再听分晓。(我的意思是:希望白夜能再坚持十年。)

这本书,原计划2008 白夜十周年庆推出。时间拖得太久,一度,我失去耐性。2013 年,在朋友何小竹敦促下,我重新打开电脑,调出书稿,把未完成的部分,重新修订,于次年完成。这次白夜二十周年出版,重新增加了新白夜内容,梳理了新白夜的变化过程。

希望这本书,能够让读者读到我近年的生活和写作轨迹,也能从中,读到些许乐趣。没有乐趣的书,和没有乐趣的生活一样:再怎么重要,也让人生厌。


以白夜为坐标,我们试图捕捉那一瞬的寂静与永恒。 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游记,也不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叙事,更非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科普。它是一次关于“存在”的深入探寻,一次心灵与宇宙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温柔叩问。我们选择“白夜”作为坐标,并非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天象,更因为它所象征的特质:一种界限的模糊,一种光影的交错,一种在极端环境下生命所展现出的独特韧性与美丽。 在白夜之下,昼与夜的界限消融,世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介于清醒与沉醉之间的状态。这种状态,恰如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面对选择的迷茫,面对情感的纠葛,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永不落幕的白昼,又或是深陷于无尽的黑夜,在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我们审视自我,理解他人,试图找寻那属于自己的、清晰的坐标。 本书的结构,并非循规蹈矩的章回体,而是更像一串串闪烁的星辰,或是一片片漂浮的云朵。我们试图用一种更自由、更具流动性的方式,来承载那些或深沉、或轻盈、或尖锐、或温暖的思绪。这些思绪,源自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源自对历史长河的回眸,源自对人类情感细腻的体察,源自对哲学命题的反复咀嚼。 想象一下,你独自漫步在北极圈外的午夜阳光下,四周是被一种奇异的光线笼罩的山峦或海面。那里没有城市喧嚣,没有匆忙的脚步,只有风的低语,浪的呢喃,以及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在这片被光线无限拉长的土地上,时间仿佛失去了它原有的刻度。你所能依靠的,仅仅是内心的感知,是灵魂深处的触动。本书便是试图捕捉和传递这种感受,将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妙的情绪和思考,用文字具象化。 我们不会在这里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不会给出某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往往不在于被清晰地定义,而在于被不断地体验和追问。我们更愿意成为那个与你一同漫步在白夜之下的同行者,分享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命所迸发出的令人动容的光芒。 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当白昼不再有终结,我们如何衡量生命的长度?当黑夜不再有尽头,我们如何感知希望的微光?时间的相对性,并非仅仅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它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我们试图探讨,在没有明确昼夜交替的坐标下,我们如何锚定自己的存在,如何把握生命的韵律。 你还会看到对个体存在的审视。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体显得何其渺小。然而,正是这份渺小,使得每一个生命的体验都显得尤为珍贵。我们探讨,如何在“大我”与“小我”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无常的世界里,坚定地肯定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白夜的独特光线,仿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的绝佳背景,它模糊了外界的界限,让我们得以更加清晰地看见内心的风景。 情感的探索,也是本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与失去,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这些情感如同白夜的光影,在昼与夜的边缘交织、碰撞。我们试图理解,在情感的极端体验中,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如何得以展现。那些在寂静的白夜中,内心深处涌动的涟漪,那些因为孤独而产生的温暖,那些因为失落而拥抱的希望,都将被我们细致地描摹。 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存在的迷茫,对于人生旅途的思考,都将在本书的篇章中得到体现。我们并非要提供慰藉,也并非要制造恐慌,我们只是诚实地呈现,那些在“白夜”坐标下,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以及我们因此而产生的种种思绪。 本书的文字,力求简洁而富有张力,意境深远而又贴近人心。我们避免了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希望通过精准的意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叙述,将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深邃的感受,传递给读者。每一段文字,都仿佛是在白夜的静谧中,点亮的一盏灯,它可能照亮前方的道路,也可能只是勾勒出旁边的风景,但都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丝启发,或是一份共鸣。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次邀请。邀请你暂且放下日常的琐碎,跟随我们一同进入一个特殊的空间,一个以“白夜”为坐标的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暂时逃离喧嚣,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与这个广阔的世界进行一次深情的凝视。 我们相信,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曾有过某个时刻,感觉自己仿佛身处白夜。那个时刻,或许是重大抉择的前夕,或许是情感的低谷,或许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度追问。在那个时刻,我们需要的,并非一个指引方向的地图,而是一个能够理解你的存在,能够陪伴你一同感受的“坐标”。 “以白夜为坐标”正是这样一种尝试。它不提供答案,但它提供一种“感受”的方式,一种“存在”的体验。它希望通过文字的魅力,帮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那份清晰,以及那份对于生命最本真的理解。 这是一次关于“光”与“影”的对话,一次关于“存在”与“消逝”的辩证,一次关于“个体”与“宇宙”的连接。无论你是在人生的白昼中奋力前行,还是在黑夜中寻求方向,亦或是在那模糊的界限中徘徊,本书都希望成为你手中一份温暖的参照,一个能够让你短暂驻足,回望内心,重新出发的理由。 我们期待,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在寂静的白夜中,抬头仰望那片不同寻常的天空,在那永不落幕的光芒下,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独特与深邃。这本书,献给所有在人生旅途中,渴望寻找属于自己坐标的你。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文字有着极度挑剔的读者,我通常不会轻易被一本新书所打动,除非它具备某种独特的、能够触及灵魂的魅力。《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心生向往的作品。首先,它的书名就带着一种哲学性的思考,仿佛在探讨时间、空间,甚至存在的某种非线性逻辑。“白夜”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神秘,而“坐标”则赋予了它一种指向性和归属感,这组合起来,让人充满了对书中内容的无限遐想。我喜欢这种有深度的书名,它预示着作者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挖掘某些深刻的主题。其次,我特别看重一本好书的“质感”。这本书的签名版本身就散发着一种艺术品的 aura,从精美的封面设计到内文的印刷排版,无一不体现出制作方的用心。我个人认为,纸张的触感、墨水的浓度、字体的选择,甚至装帧的工艺,都是影响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而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全新探索。

评分

我最近正在经历一个比较迷茫的时期,感觉生活就像一团乱麻,找不到方向。就在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这本书。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内心。“白夜”,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矛盾的美感,既有夜晚的宁静,又有白昼的光明,仿佛在暗示一种超越常态、亦真亦幻的状态。而“坐标”,更是直接点明了方向和定位的概念。我当时就觉得,这本书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启示,帮助我找到我内心的那个“坐标”。收到书后,签名版的设计更是让我惊喜。我一直相信,作者亲笔签名的书,都承载着一份独特的能量和心意。这本书的纸张、印刷都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质感和作者的用心。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一下目录和扉页,就已经被其中蕴含的某种独特气质所吸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迷茫时期的灯塔,指引我走出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白夜”。

评分

这本《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真是让人惊喜连连!刚拿到手,那签名版的份量和触感就立刻把我征服了。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封面颜色搭配沉静而富有质感,一看就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我平时阅读涉猎 bastante 广,从历史到科幻,从悬疑到生活随笔,但这本书从书名上就给我一种别样的期待,仿佛它藏着一个独属于作者的、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秘密花园。迫不及待地翻开,内文的纸张也相当舒适,墨迹清晰,排版也十分疏朗,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感到压抑。我尤其喜欢那种在阅读中偶尔闪现的、仿佛能触碰到作者灵魂深处的瞬间,那种共鸣感是其他任何载体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的文字,我感觉上,一定蕴含着作者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是对生活、对某种精神状态的独特捕捉。我能想象,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当窗外白夜(如果真的存在的话)笼罩着大地,翻阅这本书,定能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启发。这份签名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份来自作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邀请。我已经被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 dive into 这个“白夜”所指引的世界,去探索那坐标背后的故事和哲思。

评分

这《以白夜为坐标(京东专享签名本)》真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我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它给我的整体感觉。从书名上来说,“白夜”这两个字就带着一股子文艺又深邃的劲儿,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这“白夜”究竟是指什么,是地理上的现象,还是情感的隐喻,亦或是某种精神上的状态。而“坐标”这个词,又为这种飘渺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确定性,仿佛有一个参照点,一切都在围绕着它展开。这种对比和张力,在书名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足以勾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望。更不用说,它还是京东专享的签名本,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带着作者温度的签名,真的让人觉得特别有仪式感。我平时买书,除了内容,对书本身的“品相”也颇为在意,比如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装帧的设计等等。这本书在这些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翻阅起来,指尖传来的触感,以及眼睛看到的精美排版,都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好好珍藏的书。我甚至还没开始细读,就已经被它的外在表现所俘获,这种由外到内的吸引力,实在是难能可贵。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京东专享签名本”这几个字吸引过来的。你知道的,签名版总有一种特别的稀缺感和收藏价值,尤其当这本书的书名又那么引人遐思:《以白夜为坐标》。我当时就脑补了一下,这会是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吗?还是关于某种极端环境下人类的生存状态?又或者,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关于内心深处情感坐标的叙述?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书名,就像一扇打开想象力大门的钥匙,而这个书名,无疑是极其成功的。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的封面设计也很符合我心目中对“白夜”的想象,那种冷色调中带着一丝神秘的光晕,让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书的触感和重量也恰到好处,捧在手里很有分量,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期待了。我平时不太容易被营销噱头打动,但这本书的书名和签名版的结合,确实触动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文学作品的珍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能让我停下来思考、甚至可能改变我看待某些事情角度的洞见。光是这份期待,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

好书,旧时代的文艺酒吧,很早就去了

评分

中国当代优秀的女诗人——翟永明近二十年来的*新随笔,记录她对生活、文化、艺术等的观察与思考。

评分

每次看见好书都想买,家里已经放不下了,快递师傅很好,送货快,态度好。

评分

买了好多书,来不及看啊,哈哈

评分

666,新书还是得选择京东商城~

评分

听人推荐说应该先看后记。读完后记简直迫不及待就翻开正文了。这个作者太有意思又太让人心疼了,了解了他的经历再来看书,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赞译者!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懂这位作者的。

评分

为了见翟永明,专门买的,可惜没要到签名

评分

好书是好,但这包装太差了,把书都磕碰坏了!

评分

非常好的书,非常喜欢!支持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