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喜爱的奇幻故事。
本书以“谈古说今”为主题,分“扑朔迷离”“奇人奇事”“白话市井”“灵机一动”“云涌江湖”“因果怪谈”六部分,收录了几十篇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精品力作,让热爱故事的读者尽享阅读故事的乐趣。
《故事会》杂志是一本享誉海内外的通俗文学杂志。以发表反映我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1999年、2003年、2005年,《故事会》杂志获得三届中国期刊奖;2010年获中国政府奖·期刊提名奖;2013年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2008年被认定为商标;2011-2013年两次获上海名牌。
扑朔迷离
县官巧治假善人2
钱多通神6
一片梧桐叶9
雪野惊魂12
鉴宝18
鹦鹉迷案22
奇人奇事
眼球上面开核桃30
郭罗锅种树34
玉王传奇38
乡村御医44
绝对49
针线格格54
白话市井
画匠与财迷60
灶王奶奶闹离婚62
张大嘴67
新知县选才71
吓死人的黄马褂76
懒汉打工78
二流子出丑80
灵机一动
加油84
龙树87
请小媳妇就座93
一把壶难倒刘罗锅97
罢了103
云涌江湖
忠厚门神108
普渡和尚112
他乡遇红颜115
良盗120
当个小偷也不易123
因果怪谈
指点来生128
老狐深算131
留一手136
线娘141
鬼推磨146
秀才狗150
从前,有个富人,能说会道,就是不干好事。有一回,因为他老是骚扰邻家寡妇,寡妇忍无可忍,便央求小叔子到县衙去把这富人给告了。
县官久闻富人大名,接下状子,便差衙役去把他叫来。
富人自以为有钱,到了公堂上一点儿也不在乎,耍起嘴皮子来竟是那么顺溜:“天啊,天乎!真是行好不得好啊!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我乐善好施啊?我见她寡嫂日子艰难,时时想着去接济她些,谁知她小叔子就因为想多占我一墙宅基地没得逞,竟不顾亡兄寡嫂的名誉来诬告我。唉,也罢,就请大老爷判我个输吧,我愿意背这黑锅。她寡嫂本来就活得够难的了,再经不起风风雨雨了啊!”
《故事会》杂志是一本以发表故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刊物,连续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们想不外乎有以下原因 :
第一,她是原创的。这些故事,来自于一线作者天才的想象和辛勤的采风。他们胸有丘壑,别出机杼。表现在作品上,或有新颖的题材,或有奇特的想象,或有感人的情怀,或有巧妙的构思,或有盎然的趣味,或有超人的智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她是口头的。这些故事,清新刚健,朗朗上口。大部分作品都能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和传得开。
第三,她是民间的。这些故事,从民间中来,又回到民间中去。有民间叙事的程式,也有民间“劝人方”的味道,还有民间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四,她是中国的。这些故事,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大地火热的实践,鲜活的生活,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传播好中国声音”。
基于此,我们编选了一套“故事会精品系列”丛书。其目的不但要让更多读者接触好故事,同时又能以积极的心态传递正能量。
这些故事以前曾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过。虽然我们不敢断言每一篇都能打动读者,但我们至少相信,大多数作品经过“时间之筛”的选择,被证明是具有恒久的趣味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
好故事一时相伴,一生为伴。
我一直觉得,历史教育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仿佛只是一个又一个年代、人物和事件的堆砌。但《谈古说今》这本书,至少从我初步翻阅的几章来看,颠覆了我这种印象。作者在讲述历史事件的时候,并没有采用流水账的方式,而是善于抓住那些最能引发思考的细节。比如,他讲到某个古代王朝的兴衰,不是简单地罗列改革或失败的政策,而是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风气、人心向背是如何一步步影响了最终的结局。他会引用一些当时人的笔记、诗歌,甚至是民间传说,来还原一个更鲜活、更立体的历史现场。这种“细节决定一切”的写作手法,让我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络和温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非常沉静的阅读体验。作者的笔触是温和的,叙述的节奏是舒缓的,他仿佛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与你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他讲历史,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批判什么,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往的梳理和对人性的洞察。他会选取一些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却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片段,然后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理想与无奈。读这本书,我没有感受到知识的轰炸,反而有一种被滋养的感觉,仿佛内心的某种干渴得到了缓解。我开始反思,在纷繁复杂的当下,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停下脚步,去倾听那些来自过去的低语,去理解那些跨越时空的共通情感。
评分读《谈古说今》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古老的茶馆,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一边轻呷一口茶,一边娓娓道来。他讲的故事,有的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有的是市井里的悲欢离合,有的是文人墨客的雅集唱和,也有的是寻常百姓的辛劳耕耘。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来,便是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人生画卷。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那么浑然天成。他善于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终揭示出背后深刻的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述方式,反而更能打动人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当我翻阅《谈古说今》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非常有耐心,也很有韧性。他不像一些速成型的写手,急于在短时间内给出结论,或者抛出惊人之语。相反,他更像是那位在博物馆里,仔细擦拭着一件件古老文物的工作人员,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他会在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时,引用多方史料,比较不同观点,甚至会花大量篇幅去辨析一些流传甚广的“典故”是否真实可靠。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让我在阅读时感到非常安心。我不需要担心会被误导,也不需要时刻警惕作者是否带有某种偏见。因为我能感受到,他是在竭尽所能地,为我们呈现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历史面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谈古说今》,不过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预感,以为会是那种比较严肃的、一本正经地讲历史的学术著作。然而,翻开扉页,看到作者的序言,我的期待就有了微妙的转变。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史实,而是用一种很生活化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谈古说今”这个主题,以及他认为历史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尤其喜欢他提到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历史不是过去,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当下。这句话一下就触动了我,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陈述,更是一种关于如何理解现在、甚至如何塑造未来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