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艾青诗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青 著,程光炜,选 编
图书标签:
  • 诗歌
  • 现代诗
  • 艾青
  • 文学
  • 教材指定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经典诗选
  • 红色经典
  • 文化艺术
  • 语文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71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0330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7834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人民诗人”艾青的诗歌代表作:

2.艾青家属授权**版本;

3.由撰写过《艾青传》的艾青研究专家、懂诗爱诗的当代文学研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光炜全新编选;

4.针对学生阅读,特别加入编选者《导读》、每一辑《阅读提示》、《名师引读<艾青诗选>》等栏目,带领学生亲近艾青诗歌,体味艾青诗歌中有关大地、光明等的吟唱,聆听苦难中国的不屈声音。


内容简介

艾青诗精选,所选诗作包含艾青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代表作《我爱这土地》《太阳》《鱼化石》《光的赞歌》等。艾青诗歌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曾经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饱含着对国家、土地和人民的真切感情。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艾青以其深沉忧郁的爱国抒情诗享誉诗坛,他的诗紧贴民族土壤和民众感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长足的影响,被誉为“人民诗人”。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人。文学博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代表性著作《文学史二十讲》等。


目录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艾青以其深沉忧郁的爱国抒情诗享誉诗坛,他的诗紧贴民族土壤和民众感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长足的影响,被誉为“人民诗人”。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人。文学博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代表性著作《文学史二十讲》等。


精彩书摘

导读

程光炜


艾青(1910—1995),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保姆家寄养,对土地、民众产生了依恋感情。短期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今浙江美院)就读,经该院著名画家林凤眠先生推荐,1929年到法国留学。因与父亲念经济专业的意愿相违,被中断学费,在巴黎塞纳河桥头业余习画。1932年归国。这种沮丧愤懑情绪,在早期诗作中多有流露。但这段习画经历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影响。

艾青回国后求职不顺利。他曾因参加上海左翼美术家组织被捕,后在常州师范教书,生活始终不够稳定。这种处境,造就了一位反抗社会、观念先锋的青年诗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问世。在短暂的现代诗实验之后,艾青与土地和人民紧密相连的思想艺术特色,在此显出端倪。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携家人先后流亡武汉、山西临汾、湖南新宁和桂林,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新宁师范执教,亲见挣扎于铁路沿途的大批流民和伤兵,他们颠沛流离的沉痛感受,唤醒了他异常强烈鲜明的家国意识,创作出许多名传一时、堪称不朽的抗战诗篇,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手推车》《向太阳》《我爱这土地》和《火把》,从而奠定了他伟大的抗战诗人的地位。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艾青从重庆转道延安。经历了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事件,后来响应号召到乡下采风。1949年进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诗刊》编委,1956年被错划右派。1958年,因得延安结识的王震将军帮助,到新疆石河子建设兵团落户,长达21年。1975年回京治疗眼疾。1979年平反昭雪。创作进入了第二次高潮期。写有作品《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大斗技场》等诗作。艾青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9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早期(1932—1937)、高潮期(1937—1941)、沉寂期(1941—1979)和复出期(1979—1984)。真正代表了他创作高峰和*高成就的,是1937年至1941年短短四年。因日本入侵,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诗人与流民、伤兵的队伍裹挟一起,经历了从杭州到武汉、临汾、新宁、桂林和重庆大半个中国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这使他从早期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和印象派画的影响下走出来,探索出一条富有民族色彩的艺术道路。他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相结合,铸就了属于艾青独有的诗歌艺术风格。《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以中国河流上的风雪之夜为背景,诉说了船夫和民众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向太阳》用异常强烈的太阳意象,表达了国人在侵略军铁蹄下坚贞不屈、向往光明未来的昂扬情绪。《手推车》写出了北方人民质朴坚毅的性格。《我爱这土地》传达了诗人热爱土地和人民的深沉感情。《火把》写于湖南新宁乡下,一次偶然的经历,让诗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他寓居深山之中,想象自己投身到炽热、坚定的抗战洪流当中,在拥挤向前的游行队伍中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召唤。作品采用抒情长诗与叙事诗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抒情、叙述、人物对话等多重技巧,书写了中华民族在*困难时期的一部史诗。除此之外,艾青这时期的很多短诗也堪称精湛,如《乞丐》《冬日的林子》《桥》《秋晨》《冬天的池沼》《树》《山毛榉》《小马》《灌木丛》《荒凉》《篝火》等。短诗是艾青写作长诗间隙的练笔之作,即使如此,他也精雕细刻,用心经营,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才华。这些作品,不仅在抗战时期的中国流传甚广,而且也以其文学经典地位,永载中国文学史的史册。

20世纪40年代末,因各种复杂原因,艾青的诗歌创作进入了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写出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1979年进入新时期以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大斗技场》等影响很大的诗篇。其中,《在浪尖上》曾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万人大会上朗读,赢得了非常强烈的社会效果。它较早传达出久蓄于民众心底的彻底否定“文革”,开启新时期航船的普遍情绪。与他高潮期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但艺术感染力却不如高潮期的作品。进入新时期的艾青,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他重登诗坛,再次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大合唱之中,不失当年的雄风,这是中国诗坛的一道奇异风景。

在中国新诗史上,艾青与大多数早期浪漫派、新月派、现代派诗人不同,也有异于某些乡土派诗人。他诗歌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土壤和民众感情,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人民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内心情绪。艾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迄今为止的文学史教材中,他是少有的专章叙述的大诗人之一。应该说,艾青的“人民诗人”的称号是实至名归。

关于编选体例,在此一并说明。艾青是经典诗人,*近几十年出版过数量众多的《艾青诗选》,可以说版本繁多,各有特色。这些版本,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学评价的影响,在选稿取舍和诗人评价上既有特色也有不足。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和文学史沉淀,本选本力图体现以下编选特点:

一是诗人创作分期及其评价问题。关于艾青创作的分期,学术界应无大的分歧,先后是早期、高潮期、停滞期和复出期;但创作成就的评价,又因社会历史因素羁绊,未能做到公允客观。本诗选认为,艾青1937年到1941年创作的高潮期,是他*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则是其铺垫、过渡和结束。

二是作品取舍问题。本诗选基于上述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只作为陪衬角色予以彰显,便于读者了解诗人一生创作的大致梗概。表面上,这种取舍失去了各时期的平衡感,但作者的艺术成就更为集中突出。所谓“诗选”,应以作者的*高水平为标准。

三是短诗的选用。以前的诗选偏重于选用作者的长诗,认为这些作品代表了艾青的*高成就,是其艺术特色的突出体现。本诗选在这一框架中,有意选用作者抗战中后期的短诗,以弥补这种缺憾。短诗在作者一生创作中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




辑二 抗战:我爱这土地


阅读提示:

1937年到1941年的短短四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的诗作思想和艺术日渐饱满成熟的时期。加之山河破碎与个人流离的生活,让他目睹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史诗般的历史场景。这四年,他用天才之笔,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绘制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壮丽史诗。


他起来了


他起来了——

从几十年的屈辱里

从敌人为他掘好的深坑旁边


他的额上淋着血

他的胸上也淋着血

但他却笑着

——他从来不曾如此地笑过


他笑着

两眼前望且闪光

像在寻找

那给他倒地的一击的敌人


他起来了

他起来

将比一切兽类更勇猛

又比一切人类更聪明


因为他必须如此

因为他

必须从敌人的死亡

夺回来自己的生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诗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图书简介 编者寄语: 读一首好诗,如同遇见一位老友,他的思想、情感,跨越时空,触动心弦。艾青,这位中国现代诗坛的巨匠,用他充满生命力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时代,书写了一代人的精神肖像。他饱含深情的笔触,洞察世事的目光,以及对土地、人民、和平的真挚热爱,在字里行间流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艾青诗选》,作为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甄选其经典篇章,旨在引导青少年读者走进艾青的诗意世界,感受中国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汲取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力量。这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一次与民族记忆的连接,一次关于爱与希望的探索。愿这本诗选,能点亮你们的心灯,滋养你们的灵魂,让你们在诗的海洋中,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内容概述: 《艾青诗选》精选了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全面展现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中的不同时期、不同主题和不同风格。本书是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中的重要读物,其选编力求体现艾青诗歌在思想深度、艺术价值以及时代意义上的卓越贡献。 诗集收录的篇章,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芦笛》、《海》、《礁石》、《光的赞歌》、《巴黎》、《城市》、《归来的诗人》等,均是艾青创作的精华。这些诗篇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呐喊,也体现了他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光明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核心主题与思想深度: 土地情结与民族命运: 艾青的诗歌,处处流淌着对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深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以童年视角,饱含温情地描绘了辛勤的保姆,勾勒出一幅质朴而感人的农村生活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童年、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诗人以雪的洁白与冰冷,隐喻着国家在战乱与苦难中的命运,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悯与忧虑,却也暗含着对未来春暖花开的期盼。这种对土地的深情,是对民族根脉的认知,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歌”的内在驱动。 人民的苦难与解放的呐喊: 艾青的诗歌,始终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感受了旧时代底层人民的疾苦。在《北方》、《芦笛》等诗中,他以粗犷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他的诗是时代的记录,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压迫与不公的无声抗议。他用诗歌为受苦受难的人民代言,表达了对自由、解放的强烈渴求。 战争的控诉与和平的呼唤: 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艾青对战争的残酷有着切肤之痛。他用震撼人心的诗句,揭露战争的罪恶,控诉其对人类文明的毁灭。在《海》、《礁石》等诗中,虽然主题并非直接描写战争,但其中蕴含的坚韧、顽强以及对恶劣环境的抗争,也折射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不屈。《光的赞歌》则直接升华到对光明的歌颂,将光明视为战胜黑暗、驱散一切邪恶的力量,是对和平的极致赞美与期盼。 理想的追求与精神的升华: 艾青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更是对崇高理想的追寻。他歌颂真善美,歌颂人类的进步与希望。《巴黎》、《城市》等诗,展现了诗人对现代文明、对艺术的敏感与思考,也体现了他不断开拓视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其融入自身创作的努力。而《归来的诗人》则更具哲学意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艺术、对时代永恒的探索与思考,以及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 艺术特色与风格: 质朴而深沉的语言: 艾青的诗歌语言,不事雕琢,却充满力量。他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词语,却能营造出深沉、宏大的意境。他的语言像土地一样厚重,像河流一样绵延,能够直接触及读者的心灵。 宏大的意象与开阔的视野: 艾青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宏大的意象,如北方辽阔的土地、无垠的海洋、巍峨的山峦。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他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民族的命运、时代的变迁融为一体,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 艾青的诗歌既有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洞察与批判,又饱含着对理想、对未来的浪漫主义情怀。他能在苦难中看到希望,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特质,使得他的诗歌既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充满着感人的力量。 节奏与旋律的把握: 艾青的诗歌在节奏和旋律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他能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自由地运用长短句,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阅读价值与意义: 理解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脉络: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艾青的诗歌是理解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如何从模仿到创新,如何与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相结合。 培养人文情怀与民族认同感: 艾青的诗歌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以及对和平、对正义的坚定信念。阅读他的诗歌,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读者的人文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审美能力与文学素养: 艾青诗歌精湛的艺术手法,能够引导读者感受诗歌的美学魅力,提升其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他对语言的运用,意象的构建,情感的表达,都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 激发思考与探索精神: 艾青的诗歌并非停留在简单的抒情,而是常常引发读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鼓励读者去探索真理,去追求理想,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希望。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教育部将其列为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表明了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本书也适合所有对中国现代诗歌感兴趣的读者。 总结: 《艾青诗选》是一部承载着民族记忆、充满生命力量的诗集。它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展现了艾青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风采。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艾青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青少年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熏陶、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这本诗选,读者将与一位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感受诗歌的永恒魅力,汲取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同于一些现代诗歌的晦涩难懂,《艾青的诗》语言朴实,意境却极为辽阔。他善于将宏大的主题融入到日常的观察和个人的感受之中。比如《南方》,描绘的并非仅仅是地域性的景色,更是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诗歌中那些关于阳光、雨露、藤蔓、河流的意象,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我尤其喜欢他描绘的那些植物,它们顽强地生长,汲取着阳光雨露,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也映射着诗人在艰难岁月中对未来的期盼。

评分

翻阅《艾青诗选》,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在描绘自然风光,还是在叙述个人经历,亦或是抒发对民族命运的关怀,他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读到《我的家在中国》,那种质朴而又饱含深情的告白,让人心生共鸣。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歌颂,而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家在中国,根在中国,魂在中国。这种归属感,这种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牵挂的故土情结,在当今社会,尤其显得珍贵。

评分

读完这本《艾青诗选》,我最大的感受是,诗歌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又可以如此触及灵魂。艾青的诗歌,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只有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他用最朴素的文字,书写了时代变迁中的普通人的命运,书写了对故土的热爱,书写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每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集,更像是一本历史的缩影,是一部心灵的启示录,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

评分

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的意象非常独特,雪,本是纯洁的象征,但在艾青的笔下,却承载了沉重的历史和民族的苦难。他将雪与“悲哀”、“沉默”、“冻僵的土地”联系起来,用一种近乎绝望的笔触,描绘出旧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与痛苦。每一次读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9年”,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然而,诗歌的结尾又悄然透露出一丝希望,仿佛在漫长的严冬之后,终将迎来春天的到来。这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叙事方式,极具感染力,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拿到这本《艾青诗选》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是教育部教材的指定书目,想来必有过人之处。初翻开,那些熟悉的诗句如潮水般涌来,虽然之前在课本上零散地读过一些,但将它们汇集成册,仿佛拥有了更完整的生命力。第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深深地触动了我,艾青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那个贫瘠年代里,一位普通女性的慈爱与辛劳,以及她与大堰河水、与土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诗歌的画面感极强,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大堰河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保姆温暖的怀抱。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人物情感的延伸,是时代烙印的见证。

评分

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书的质量很好,送货及时。

评分

物流非常的快,书本印刷很好。

评分

教育部规定的图书,值得入

评分

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书的质量很好,送货及时。

评分

书很不错,学校要求买的,孩子很喜欢

评分

好,不错

评分

????????

评分

收到了,不错了。

评分

很好不错。刘绍棠的作品经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