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約翰 R.詹森(John R.Jensen) 著,陳曉玲,張展,侯雪姣,王若曦 譯
圖書標籤:
  • 遙感
  • 數字影像處理
  • 圖像處理
  • 遙感技術
  • 地理信息係統
  • GIS
  • 遙感導論
  • 影像分析
  • 第四版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921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1904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計算機科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經典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專著,涵蓋內容極其廣泛,理論基礎深入全麵,可操作性強。各章節均選用大量的圖片資料,結閤實際分析,從基本原理、基礎知識、處理步驟、應用實例等各個方麵對遙感數字影像處理進行瞭全麵係統的論述。本書也是一本可指導實際應用的參考手冊。

作者簡介

約翰R.詹森(John R.Jensen)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博士,南卡羅來納大學地理係的榮譽教授,曾擔任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ASP&RS;)地理空間信息協會的主席。Jensen博士在遙感研究領域和教育工作做齣瞭卓越貢獻,獲得SAIC/ASP&RS;授予的John E.Estes紀念教學奬、USGS/NASA頒發的William T.Pecora奬錶彰,以及美國地理科學傢協會授予的(AAG)終身成就奬,並於2013年成為ASP&RS;的榮譽會員。

譯者簡介:陳曉玲,博士,二級教授,博導,珞珈傑齣學者,武漢大學定量遙感與空間信息技術應用方嚮學術帶頭人,中歐科技閤作“龍計劃”4期項目中方負責人(Lead Investigator),國傢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數字邊海與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團隊負責人,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團隊骨乾成員。她一直從事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等方麵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目錄

齣版者的話
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前言
緻謝
第1章 遙感與數字影像處理1
1.1 概述1
1.2 現場數據采集1
1.3 遙感數據采集3
1.3.1 遙感觀測4
1.3.2 遙感的優勢與局限性6
1.4 遙感過程7
1.4.1 陳述問題8
1.4.2 確定現場數據與遙感數據的需求9
1.4.3 遙感數據采集11
1.4.4 遙感數據分析22
1.4.5 信息錶達26
1.5 地球觀測經濟學26
1.6 公共和私人機構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7
1.6.1 公共機構中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8
1.6.2 私人機構中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9
1.7 地球資源分析透視29
1.8 本書的組織結構29
1.9 參考文獻31
第2章 遙感數據采集34
2.1 概述34
2.2 模擬(硬拷貝)影像數字化34
2.2.1 數字影像術語34
2.2.2 測微密度計數字化34
2.2.3 視頻數字化37
2.2.4 綫/麵陣列CCD數字化37
2.2.5 美國國傢航空攝影計劃數字化數據39
2.2.6 數字化需考慮的因素40
2.3 數字遙感數據采集40
2.4 離散傳感器和掃描鏡多光譜成像44
2.4.1 地球資源技術衛星及Landsat 1~7傳感器係統44
2.4.2 NOAA多光譜掃描傳感器56
2.4.3 SeaStar衛星及寬視場海洋觀測傳感器64
2.5 綫陣列多光譜成像65
2.5.1 NASA地球觀測者1號高級陸地成像儀65
2.5.2 NASA Landsat 8(LDCM——陸地衛星的後續計劃)67
2.5.3 SPOT傳感器係統67
2.5.4 Pleiades衛星72
2.5.5 印度遙感係統73
2.5.6 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多用途衛星KOMPSAT76
2.5.7 Astrium公司Sentinel-2衛星77
2.5.8 高級星載熱輻射與反射輻射儀78
2.5.9 多角度成像光譜輻射儀80
2.5.10 GeoEye公司的IKONOS-2、GeoEye-1、GeoEye-2衛星80
2.5.11 EarthWatch/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WorldView-1/2/3衛星82
2.5.12 ImageSat國際公司的EROS A和EROS B衛星84
2.5.13 RapidEye公司的RapidEye衛星84
2.5.14 DMC國際成像公司的SLIM-6和NigeriaSat-2衛星85
2.6 綫/麵陣列成像光譜儀85
2.6.1 NASA EO-1 Hyperion高光譜成像儀86
2.6.2 NASA機載可見光/紅外成像光譜儀87
2.6.3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87
2.6.4 NASA高光譜紅外成像儀89
2.6.5 Itres公司小型機載光譜成像儀89
2.6.6 HyVista公司的HyMap90
2.7 機載數碼相機90
2.7.1 小幅麵數碼相機91
2.7.2 中幅麵數碼相機92
2.7.3 大幅麵數碼相機92
2.7.4 數字傾斜航空影像94
2.8 衛星攝影係統94
2.9 數字影像的數據格式96
2.9.1 逐像元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9.2 逐行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9.3 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10 小結97
2.11 參考文獻97
第3章 數字影像處理的硬軟件配置100
3.1 概述100
3.2 數字影像處理硬件100
3.2.1 中央處理器101
3.2.2 計算機類型102
3.2.3 隻讀存儲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104
3.2.4 串行和並行影像處理104
3.3 操作模式及界麵105
3.3.1 操作模式105
3.3.2 交互式圖形用戶界麵107
3.3.3 批處理108
3.4 計算機操作係統和編譯器109
3.4.1 輸入設備110
3.4.2 輸齣設備110
3.5 數據存儲與存檔需求110
3.5.1 高速大容量存儲器110
3.5.2 存檔要求:壽命110
3.6 計算機顯示的空間及色彩分辨率112
3.6.1 計算機屏幕的顯示分辨率112
3.6.2 計算機屏幕的色彩分辨率112
3.7 數字影像處理的軟件需求113
3.7.1 影像處理功能113
3.7.2 數字影像處理軟件114
3.7.3 花費117
3.8 數字影像處理與國傢空間數據基礎設施117
3.9 參考文獻118
第4章 影像質量評估與統計評價119
4.1 概述119
4.2 影像處理數學符號119
4.3 采樣理論120
4.4 直方圖及其對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的意義121
4.5 元數據123
4.6 查看特定位置或地理區域的單個像元亮度值123
4.6.1 單個像元亮度值的光標評價124
4.6.2 地理區域內像元亮度值的二維和三維評價124
4.7 影像的一元統計學描述125
4.7.1 遙感數據集中趨勢測度125
4.7.2 離散度125
4.7.3 非對稱性分布(直方圖)與峰值測度126
4.8 影像多元統計127
4.8.1 多波段遙感數據協方差分析127
4.8.2 多波段遙感數據的相關分析129
4.9 特徵空間圖130
4.10 地統計學分析、自相關與剋裏金插值131
4.10.1 均半方差計算132
4.10.2 經驗半方差圖134
4.11 參考文獻136
第5章 顯示選項與科學可視化137
5.1 概述137
5.2 影像顯示因素137
5.3 黑白硬拷貝影像顯示139
5.3.1 行式打印機/繪圖儀亮度圖139
5.3.2 激光或噴墨打印機亮度圖139
5.4 臨時視頻影像顯示13

前言/序言

前 言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A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Fourth Edition第4版新增內容本書從遙感角度介紹瞭用於分析數字遙感數據的最新方法。本書是研究生階段理想的入門教材,用於機載和衛星遙感數據分析,解決地學空間問題,其涉及領域包括:地理、地質、海洋科學、森林學、人類學、生物學、土壤科學、農學、城市規劃等。
本書一直緻力於將相對復雜的數字影像處理方法和算法以盡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學生和遙感科學工作者。因此,讀者會注意到本書的每一章都包括瞭大量的參考文獻,這些可以成為學生和科學工作者開展數字影像處理項目或研究的起點。本書增添的附錄提供瞭影像資源和其他地理空間信息資源。下麵我們對各章的主要內容和第4版中改進的地方進行一個總結。
第1章:遙感與數字影像處理如今,地麵參考信息的重要性引起瞭更多關注,它可以用於遙感數據的定標和遙感衍生産品,諸如專題地圖的精度評定。“遙感處理”不斷擴充和更新最新內容,以求能反映數字影像處理領域最近的創新技術。現在更強調將遙感應用於解決地方性、高空間分辨率的問題以及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應用。這使得對接受過遙感數字影像處理訓練的科研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本章包含瞭這種需求的具體信息。信息來源包括以下兩種。a)美國全國科學研究委員會的研究(2013):未來美國地理空間情報的勞動力;b)美國勞工部就業培訓管理局(2014)的預測數據:2012~2022年遙感科研和技術專傢以及遙感技術人員的職位缺口將達到39900個。許多地理空間行業的崗位都需要有遙感數字影像處理方麵的訓練。
第2章:遙感數據采集本章介紹瞭過去、現在和未來遙感數據資源的相關信息。在第4版中詳細介紹瞭新發射和預備發射的星載遙感係統(如Astrium的Pleiades和SPOT 6,DigitalGlobe的GeoEye-1/2、WorldView-1/2/3,印度的CartoSat和ResourceSat,以色列的EROS A2,韓國的KOMPSAT,NASA的Landsat 8,NOAA的NPOESS,RapidEye等)以及機載遙感係統(如PICTOMETRY,微軟的UltraCAM,萊卡的Airborne Digital System 80)。同時,本章還介紹瞭已退役(如SPOT-1/2,Landsat 5)和損壞(如Landsat 7 ETM+)以及發射失敗(如歐空局的Envisat)的傳感器係統的技術細節。
第3章:數字影像處理的硬軟件配置正如期望的,自上一版起,數字影像處理所必需的計算機硬件(如CPU、RAM、大容量存儲器、數字化技術、顯示器、傳輸/存儲技術)和軟件[如多光譜、高光譜、逐像元、麵嚮對象影像分析(OBIA)]已經顯著發展。本章討論瞭常用於數字影像處理的計算機硬件的改進,展示瞭一些主流數字影像處理軟件的最重要功能、特點及來源。
第4章:影像質量評估與統計評價本章迴顧瞭基本數字影像處理的數學符號以及直方圖的重要性;介紹瞭元數據的重要性;提齣瞭評估影像質量的可視化方法,包括三維顯示;更新瞭評估數字遙感數據基本質量的單因素和多因素方法;新添加的一節討論瞭地統計學分析、自相關及剋裏金插值。
第5章:顯示選項與科學可視化本章提供瞭一些新的信息:液晶顯示器(LCD),影像壓縮替代方案,彩色坐標係(RGB、亮度-色調-飽和度及色度),8位和24位色彩查找錶的使用,閤並(融閤)不同類型影像的新方法(如Gram-Schmidt替換、迴歸剋裏金)。此外,還提供瞭利用數字影像測量距離、周長、形狀和多邊形麵積的方法。
第6章:電磁輻射原理與輻射校正本章另外提供瞭電磁輻射原理(例如,夫琅和費吸收特徵)以及自然和人工材料的光譜反射特性信息,更新瞭上一版中大部分重要的輻射校正算法,其中包括:a)絕對輻射校正(例如,ACORN、FLAASH、QUAC、ATCOR、經驗綫定標);b)相對輻射校正(例如,單時相和多時相影像的歸一化)。
第7章:幾何校正本章提供瞭傳統和經過改進的影像-地圖糾正以及影像-影像配準內容。此外,還進一步討論瞭可展麯麵以及幾種最常見的圓柱、方位和圓錐地圖投影的特徵和優缺點。從這些地圖投影(例如,墨卡托、蘭伯特等積方位投影)中選擇一種閤適的來作為MODIS衛星影像的投影。7.4節還包含瞭對Landsat ETM+數據的USGS年鑲嵌圖[即WELD:網絡獲取陸地衛星數據工程(Web-Enabled Landsat Data project)]新的實例和描述。
VII第8章:影像增強本章對8.2節進行瞭修訂。此外,本章還對波段比、鄰域柵格運算、空間捲積濾波和邊緣增強、頻率濾波、紋理提取和主成分分析(PCA)這些影像增強技術進行瞭更新。植被指數(VI)部分(8.10節)有大量刪改,包括控製葉片反射的主導因素和大量新指數圖解的介紹。也介紹瞭幾種新的紋理變換(如Moran’s I空間自相關)以及采用灰度共生矩陣(Gre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ces,GLCM)方法提取的新紋理信息。同時,本章也有對遙感提取景觀生態學的最新討論。
第9章:遙感專題信息提取:模式識彆本章包括美國規劃協會土地分類標準(NLCS)、美國國傢土地覆蓋數據庫(NLCD)分類係統、NOAA的海岸變化分析計劃(C-CAP)分類方案以及IGBP地麵覆蓋分類係統等方麵的內容。介紹瞭特徵(波段)選取的新方法(例如,相關矩陣特徵選擇)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內容概述 本書作為一本深入淺齣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入門教材,旨在為讀者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它全麵涵蓋瞭遙感影像獲取、預處理、增強、變換、分類、目標提取以及綜閤應用等關鍵環節,尤其適閤遙感、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環境科學、地質學、農林業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遙感數據應用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核心內容聚焦: 第一部分:遙感數字影像基礎 遙感概論與影像獲取: 本部分首先 introduces 遙感的基本原理,包括電磁波與地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波段(可見光、近紅外、熱紅外、微波等)的響應特性。隨後,詳細介紹瞭各類遙感平颱(衛星、飛機、無人機)及其傳感器(可見光相機、多光譜成像儀、高光譜成像儀、閤成孔徑雷達SAR等)的工作原理、成像方式和數據特點。讀者將瞭解到不同傳感器所獲取影像的空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時間分辨率和幅寬等關鍵參數對其應用的影響。此外,還會探討全球及中國重要的遙感衛星係統,如Landsat、Sentinel、MODIS、高分係列等,以及它們的使命與數據産品。 數字影像的基本概念: 深入闡述數字影像的構成,包括像元、影像幾何畸變(輻射畸變、係統畸變、地形畸變等)、影像灰度、灰度直方圖、影像變換(如對數變換、指數變換)等基本概念。讀者將理解影像數據的數值錶示方式,以及這些數值如何反映地物的輻射亮度。影像幾何畸變的成因及其對後續處理的影響是本部分的重要內容。 第二部分:遙感數字影像預處理 輻射定標與大氣校正: 這一部分是影像處理的基石。輻射定標是將遙感器接收到的原始數字值轉換為具有物理意義的地錶反射率或亮溫的過程。本書將詳細講解不同傳感器輻射定標的方法,包括絕對定標和相對定標。大氣校正是指去除大氣對地錶反射信號的影響,主要包括吸收和散射效應。讀者將學習到多種大氣校正模型,如基於輻射傳輸方程的模型、經驗模型以及半經驗模型,並理解其原理與適用範圍。 幾何校正: 幾何校正旨在消除影像上的幾何畸變,使其與實際地理坐標對齊。本書將詳細介紹幾何校正的兩種主要方法:係統校正(利用傳感器和平颱模型進行校正)和人工校正(利用地麵控製點)。讀者將學習到影像配準、幾何變換模型(如多項式模型、仿射變換模型、投影變換模型)的選擇與應用,以及重采樣方法(如最近鄰法、雙綫性插值法、三次捲積法)對影像質量的影響。 影像增強: 影像增強技術用於改善影像的視覺效果,突齣地物特徵,便於人眼解譯。本書將係統介紹點增強(灰度拉伸、直方圖均衡化、直方圖規定化)和區域增強(局部均值濾波、局部中值濾波、邊緣增強濾波)等方法。讀者將掌握如何根據影像特點和解譯需求選擇閤適的增強方法,例如,高對比度區域的拉伸、噪聲的抑製、邊緣信息的提取等。 第三部分:遙感數字影像變換與信息提取 影像變換: 影像變換是將原始影像通過數學運算轉換成新的影像,以提取更有效的信息。本書將重點介紹: 光譜變換: 包括差值變換、比值變換、主成分變換(PCA)和纓Vegetation Indices(如NDVI, EVI等)。PCA能夠有效壓縮數據維度,突齣影像中的主導變化信息。光譜指數則能夠增強植被、水體等特定地物的響應,減少背景噪聲和土壤背景的影響。 空間變換: 如形態學變換,用於提取目標形狀和結構信息。 影像分類: 影像分類是遙感影像信息提取的核心技術之一,旨在將影像中的像元分配到預先定義的類彆中。本書將詳細講解: 監督分類: 包括最大似然法、最小距離法、Mahalanobis距離法、支持嚮量機(SVM)和隨機森林(RF)等算法。讀者將理解監督分類的原理,包括樣本的選取、訓練樣本的構建以及分類器的訓練過程。 非監督分類: 包括Isodata算法和K-means算法。讀者將瞭解非監督分類的原理,即通過算法自動尋找數據中的聚類中心,無需預先提供訓練樣本。 分類精度評定: 介紹混淆矩陣、總體分類精度、Kappa係數、用戶精度和生産者精度等指標,以客觀評估分類結果的準確性。 目標提取: 目標提取是識彆和勾畫齣影像中特定地物(如建築物、道路、水體、耕地等)的過程。本書將介紹多種目標提取方法,包括基於光譜特徵的閾值法、基於紋理特徵的提取方法、麵嚮對象分類(OBIA)以及深度學習在目標提取中的應用。 第四部分:遙感數據綜閤應用 地物信息綜閤解譯與製圖: 結閤前述的預處理、增強、變換和分類技術,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進行綜閤的地物信息解譯。這包括根據研究目的,選擇閤適的數據、處理流程和分析方法,最終生成具有地理空間參考的專題地圖,如土地利用/土地覆蓋圖、植被覆蓋圖、水體分布圖等。 應用案例分析: 本部分通過多個典型的遙感應用案例,展示遙感數字影像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這些案例可能涵蓋: 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監測: 分析城市擴張、森林砍伐、濕地萎縮等。 農業遙感: 作物估産、長勢監測、病蟲害監測。 環境監測: 水體汙染監測、土壤侵蝕監測、大氣汙染監測。 災害監測與評估: 地震、洪水、火災等災害的監測與災後評估。 城市規劃與管理: 城市熱島效應分析、綠地空間分析。 地質與礦産勘查: 遙感在地質構造解釋和礦産預測中的應用。 軍事與安全應用。 水資源監測與管理。 技術支持與實踐導嚮: 本書在講解理論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實踐操作。在內容中,常常會穿插對常用遙感影像處理軟件(如ERDAS IMAGINE, ENVI, ArcGIS等)操作流程的介紹和指導,使讀者能夠快速上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書中的許多例題和練習題都貼近實際應用,有助於讀者鞏固所學知識,並激發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是一本內容全麵、條理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教材。它不僅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的各個環節,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讀者在遙感領域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將使讀者能夠掌握如何從原始的遙感影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其應用於解決復雜的現實世界問題。

用戶評價

評分

展望未來,啓發思考與創新 盡管《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是一本“導論”,但其內容的前瞻性和啓發性卻讓我頗為驚喜。在介紹完基礎的影像處理技術後,書中還對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進行瞭展望,例如深度學習在遙感影像分類和解譯中的應用,以及麵嚮對象影像分析(OBIA)的優勢等。這些內容雖然篇幅不多,但足以引起讀者對未來遙感技術發展趨勢的思考。我特彆對書中關於變化檢測的討論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傳統的方法,還提到瞭利用多時相影像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以及結閤機器學習方法來提高檢測精度。這讓我意識到,遙感影像處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融閤新的技術和理念。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現有的知識,更被激發瞭去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與新的技術結閤,去解決更復雜的實際問題。這本書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鼓勵讀者在紮實的理論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創新。

評分

初窺門徑,領略影像的奧秘 最近迷上瞭遙感,總想找一本能夠帶我入門的書。偶然間發現瞭這本《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分量,而且“原書第4版”也暗示瞭其內容的權威性和更新性。翻開第一頁,就被其嚴謹的學術風格和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作者從遙感的基本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介紹瞭數字影像的幾何校正、輻射定標、圖像增強、變換、分類等核心處理技術。每一章節都配有大量的圖示和實例,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很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論。尤其是幾何校正部分,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的畸變以及相應的糾正方法,讓我對衛星影像的地理位置精度有瞭更深的認識。而圖像增強的內容,更是打開瞭我對影像“美化”的全新視角,各種濾波器和變換操作,讓原本模糊不清的影像變得生動起來。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到所有的技術細節,但僅僅是初步的閱讀,就已經讓我感受到瞭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的巨大魅力。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像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之旅,讓我對未來深入學習充滿瞭期待。

評分

理論紮實,體係完整值得推敲 坦白說,《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這本書的理論體係搭建得非常完整和紮實。從遙感成像的基本原理,到數字影像的采集、存儲,再到各種復雜的處理算法,幾乎涵蓋瞭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的方方麵麵。每一部分內容的展開都緊密圍繞著核心概念,邏輯層次分明,很少有跳躍和含糊不清的地方。我在閱讀過程中,特彆注意到書中對於圖像配準、變化檢測等難點問題的深入剖析。它不僅介紹瞭各種方法的原理,還詳細分析瞭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優缺點,甚至對算法的計算復雜度也進行瞭探討,這對於我這樣的技術研究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參考信息。這本書在細節上的嚴謹性也令人稱道,例如在介紹圖像變換時,對各種變換的數學推導都相當清晰,並且對參數的選擇給齣瞭指導性的建議。這使得讀者在理解算法的同時,也能對其內在機理有深刻的認識。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為深入研究更高級的遙感應用奠定瞭良好的基石。

評分

深入探析,撥開雲霧見真章 作為一名在遙感領域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從業者,我一直對各類影像處理技術有著持續的關注和研究。這次有機會接觸到《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抱著學習新知、鞏固舊識的心態,我深入研讀瞭其中的部分章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圖像變換和分類的論述。書中對於主成分分析(PCA)、纓 和TM變換等經典方法的原理、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進行瞭詳細的比較分析,讓我對不同變換在突齣地物特徵、減少冗餘信息方麵的作用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圖像分類部分,則係統介紹瞭像最大似然分類、支持嚮量機(SVM)、隨機森林等主流監督和非監督分類算法,並結閤實際案例,剖析瞭不同算法在處理不同類型遙感數據時的錶現差異。書中對這些算法的數學原理和實現過程的講解,雖然不乏深度,但錶述清晰,邏輯嚴謹,對於我這種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這本書對於那些希望在遙感影像處理技術上有所突破,尋求更高效、更精準解決方案的專業人士,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

評分

案例豐富,實踐指導意義非凡 讀完《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踐指導意義非常強。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技術點的時候,都會引用大量的實際遙感影像案例,並詳細說明瞭如何運用書中所介紹的方法對這些影像進行處理。例如,在講解植被指數的計算時,書中不僅給齣瞭NDVI、EVI等常用植被指數的計算公式,還展示瞭計算後的影像圖,並解釋瞭如何通過這些指數來分析植被覆蓋度、健康狀況等。在介紹雷達影像處理時,書中也詳細講解瞭斑點噪聲的壓製、地形校正等關鍵步驟,並且附帶瞭SAR影像處理的流程圖,讓人一目瞭然。這些貼近實際的案例,讓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能夠直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數據融閤的章節,不同傳感器、不同時間獲取的遙感數據如何有機結閤,提升信息量,這對我日常工作中處理多源數據非常有啓發。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教材,更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遙感影像處理的技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