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正版特价)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216613 |
| 图书定价: | 49元 |
| 图书作者: | 青润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0-10-0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3079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9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青润,原名白慧冬,1976年生人,祖籍河南。CSDN特约专家、曾任软件工程版总版主8年,一个在不断摸索实践的国内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亲历者。在国内提倡人性化软件开发管理和全程建模方法论,推动软件开发心理学的研究。1986年开始学习编程,十八年编程经验,十四年软件协作开发经验、十一年工程项目经验、九年项目管理经验。擅长产品规划和问题研究,酷爱算法,视编码为生命,是一个崇尚技术,注重实现的自由职业者。 |
| 内容简介 |
| 本书采用UML建模实现了软件工程的主要过程:需求、分析、设计、代码导出、设计模型维护等。本书采用了大量国内实际工程软件过程中的截图,通过图形和示例来描述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和过程。这在国内原创的软件工程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本书对软件工程领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涉及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工程过程,以及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和现状,还包括全新的软件组织方法论:交换编程、可度量绩效管理模型、实用知识库体系构建,同时对软件开发中心态对抗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书适合于对UML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同时参加过一些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对全程建模过程实现和人性化软件开发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
| 目录 |
前言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论 1.1 概述 1.1.1 全程建模下的软件工程分类 1.1.2 传统软件工程分类 1.1.3 SWBOOK2004中软件工程体系划分 1.2 软件工程过程 1.2.1 软件工程管理过程 1.2.2 软件工程实施过程 1.3 软件工程方法 1.3.1 软件开发方法论 1.3.2 软件组织方法论 第2章 需求工程 2.1 需求的定义 2.2 需求调研 2.2.1 调研中存在的问题 2.2.2 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2.2.3 新现象的分析 2.2.4 软件外包与编码 2.3 如何和用户交流 2.3.1 交流四要点 2.3.2 什么是用户 2.3.3 参与人员建议 2.3.4 输入输出 2.3.5 UML元素 2.3.6 常见问题 2.4 业务建模 2.4.1 目的 2.4.2 基本操作步骤 2.4.3 建议 2.4.4 参与人员建议 2.4.5 输入输出 2.4.6 UML元素 2.4.7 常见问题 2.4.8 示例说明 2.5 UseCase模型 2.5.1 UseCase图的绘制 2.5.2 如何查找UseCase和Actor 2.5.3 UseCase的处理 2.5.4 如何分包 2.5.5 参与人员建议 2.5.6 输入输出 2.5.7 UML元素 2.5.8 常见问题 2.5.9 楚凡UML工具模型示例 2.6 UseCase阐述 2.6.1 目的 2.6.2 要求 2.6.3 UseCase阐述的格式 2.6.4 参与人员建议 …… 第3章 分析设计 第4章 代码模型一致性 第5章 协作开发 第6章 软件组织方法论 第7章 软件开发中心态对坑问题研究 第8章 技巧和相关文档 附录A 全程建模方法论 附录B 幼儿教育系统 附录C 全程建模培训介绍 附录D 作者随笔一 附录E 作者随笔二——毕业十年记 附录F 文档信息和文档修订历史 后记 参考文献 |
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沟通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开发团队内部、团队与客户之间,因为对需求的理解不一致、对设计的预想存在偏差,而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甚至失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弥合这种沟通鸿沟的方法。这本书的名字“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建模体系,来确保所有参与者对项目有统一的理解。比如,在需求分析阶段,如何通过用例图、活动图等来准确捕捉用户需求;在设计阶段,如何通过类图、顺序图等来描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我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一些在团队协作中,如何利用建模工具进行并行开发、版本控制的实用技巧。另外,对于项目的风险管理,如果建模能够帮助我们提前识别潜在的设计缺陷或不一致之处,那将大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软件架构师,我对于技术书籍的挑剔程度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市面上充斥着大量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实践性的书籍,很容易让人浪费宝贵的时间。然而,当我翻开这本“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时,我眼前一亮。书名中的“全程”二字,预示着它并非只关注某个单一的建模阶段,而是试图覆盖整个软件开发流程。这正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感到欠缺的。我一直认为,软件工程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建模正是实现这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键。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剖析不同开发模型(如敏捷、瀑布等)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建模,以及各种建模语言(如UML)的实际应用,并且能提供一些在大型复杂项目中的建模经验和最佳实践,那么它将是我的案头必备。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实现”的强调,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如何将建模成果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和可维护的系统。希望书中能有丰富的图示和代码示例,以便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和验证书中提到的概念。
评分”分隔。 这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闲逛时被一本名为“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的书吸引了。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的软件工程师,但一直对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实际的项目中,经常听到“建模”这个词,却对其具体内容和重要性了解不深。这本书的书名直指“全程建模”,这正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方向。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系统地学习到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如何有效地进行建模,以及这些模型是如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经典的建模方法和工具,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这样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另外,书籍的“正版特价”标签也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希望能在这份价格的背后,得到高质量的内容。在如今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软件工程的知识更新迭代非常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相对稳定且核心的建模思想,让我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仅仅追逐最新的技术潮流。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设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学校的课程虽然教授了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但在“建模”这一块,总感觉不够深入和系统。我经常在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求明明已经明确了,但最终实现的系统却与预期相差甚远?我猜想,这其中一定与建模过程的不足有关。这本“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的书名,恰恰戳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了解从概念提出、需求捕获,到逻辑设计、物理实现,整个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的建模环节,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和图示来清晰地表达设计思路。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讲解一些面向对象建模、数据库建模等具体的内容,并且能够指导我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对软件工程的全局认知,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身份,为一本名为“(正版特价)软件工程之全程建模实现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216613”的书籍,撰写五段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图书评价,每段大约300字,并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