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师手册 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

调色师手册 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列克谢·凡·赫克曼 著,高铭陈华 译
图书标签:
  • 调色
  • 电影调色
  • 视频调色
  • 色彩管理
  • DaVinci Resolve
  • 后期制作
  • 专业技法
  • 调色师
  • 电影制作
  • 视频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人民邮电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3617
商品编码:1251600377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6-01
字数:620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是影视数字调色领域的经典畅销书,其内容涵盖了各类调色系统环境下专业调色师所广泛使用的技术,无论你是使用专业调色系统,还是视频编辑系统中内置的色彩校正插件,本书都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从ZUI基础的整体画面评估和校正,到ZUI复杂的针对性调色以及常见色彩风格的介绍,本书为调色师提供了一站式指南。同时,本书配套提供高质量的实例素材供读者实操练习,读者可以从异步社区下载。本书适合专业调色人员和影视相关专业人员进阶自学和资料备查,同时也适合作为调色入门夯实基础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Alexis Van Hurkman,美国著名编剧、导演和调色师,他以色彩校正为主题发表过一系列专栏文章,并出版过一系列技术图书,其中包括“苹果专业教程系列”中的《色彩校正百科全书》和《Final Cut Pro 高级色彩校正和效果》,以及调色软件Apple Color 的用户手册。 作为行业内一名著名的调色师,Alexis Van Hurkman 参与过各种类型的影视项目,包括广告、独立电影、纪录片、剧情片、短片以及实验影片等。有关作者的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www.alexisvanhurkman.com/,或者使用Twitter(@hurkman)与之交流。 译者简介 高铭,资深调色师,CSI(Colorist Society International)会员,FilmLight Baselight 中国演示调色师以及培训师,Visiblelight 色彩机构创始人,熟悉前后期数字调色流程,参与制作的影片包括《嫌疑人X的献身》《长城》《航拍中国》《寻找罗麦》等,调色作品涵盖电影、影视剧、广告和纪录片。 陈华,从业15 年,技术能力涵盖前后期工作流程,系业界资深的数字影像工作流程专家,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会员,尊正数字视频有限公司监视器顾问及代理,参与Kinefinity 摄影机技术研发并担任高级顾问,也是Lightillusion Lightspace CMS 色彩管理系统专家,柯尼卡美能达色彩分析仪资深专家用户。

关联推荐
影视调色圣经,经典畅销书,10GB海量素材!影视后期调色理论与实务宝典!全面、深刻,独立于各种调色软件!全彩印刷!
目录

第1章 调色的工作流程 1
我要为电影院(电影)、广播(电视),还是网络调色? 1
调色师该何时介入? 1
拍摄之前:选择录制格式 2
数字样片:后期制作的开始 6
往返工作流程(Round-Trip workflows) 10

第2章 调色工作的环境设定 14
基于监视器的色彩管理 14
挑选监视器 16
监视器校准 29
布置调色工作间 35
配置调色影院 40
调色所需的其他硬件 44

第3章 一级校色:对比度(反差)调整 48
我们如何看到颜色 48
LUMINANCE和LUMA(亮度和视频亮度) 49
使用示波器评估反差 54
调整反差的工具 57
扩大反差的实例 65
压缩反差的实例 68
Y’CBCR下的LUMA调整与RGB下的LUMA调整 69
重新分配中间调的反差 70
调整LOG编码素材的反差 74
设置适当的高光和暗部 79
在高动态范围(HDR)的素材上工作 86
反差和视觉感知 89
播出时的对比度 91
如何处理曝光不足 92
如何处理过度曝光的素材 97

第4章 一级校色:色彩调整 106
色温 107
什么是色度? 109
分析色彩平衡 116
使用色彩平衡控件 123
在LOG调色模式中调色 138
色温控制工具 144
使用曲线工具 144
饱和度调整 150
理解并控制色彩对比 158

第5章 HSL选色与多种色相曲线 165
HSL选色的原理 165
限定工具介绍 167
基本的HSL选色工作流程 175
使用和优化HSL限定器的贴士 179
控制图像处理的流水线 181
HSL选色的不同用法 183
调整色相曲线 190
其他类型的HSL调整 195
高级键控器 196

第6章 形状遮罩 200
形状遮罩的UI控制界面及其调整 201
突出主体 205
创建视觉深度 209
形状遮罩与HSL限定控件混合使用 212
以数字方式重塑光线 213
形状遮罩与运动 216

第7章 关键帧动画调色 223
关键帧调色工具的类比 223
校正曝光变化 228
用关键帧校正色调偏移 230
通过剪辑和叠化来调整过渡 235
人为手动改变布光 237
创意性的调色动画 239

第8章 色彩记忆:肤色、天空和植物 242
什么是色彩记忆? 242
理想的肤色 250
用二级调色的手法调整肤色 277
理想的天空颜色 286
调整天空颜色的手法 291
理想的植物颜色 302

第9章 镜头匹配和场景色彩平衡 312
胶片配光(Color Timing) 312
如何开始平衡场景的颜色 315
如何从一个镜头匹配到另一个镜头 317
循环利用调色数据 327
场景匹配的实例 331

第10章 质量控制与广播安全 337
为ZUI终要做胶片输出的项目调色 338
影响调色师的质量控制问题 343
将信号合法化的六个固定步骤 344
在细节上监控和合法化饱和度 345
RGB色彩空间合法性与RGB分量示波器 353
针对亮度和RGB的柔化裁切(SOFT CLIPPING) 354
用于广播色域监控的其他视频示波器选项 355
以合法值创建数字图形和动画 358
调色软件中的广播安全设置 360
剪辑软件中的广播安全设置 360
AVID Media Composer和Symphony的广播安全设置 361
Adobe Premiere Pro广播安全设置 362
Final Cut Pro X的广播安全设置 363
Final Cut Pro 7的广播安全设置 363

第11章 《Color Correction Look Book》新书内容节选 367
着色与偏色 367
暗部色调(UNDERTONES) 373
自然饱和度和目标饱和度(Vibrance与Targeted Saturation) 378



视觉叙事的魔术师:色彩的语言与电影调色的深度解析 一本带领你走进光影世界,掌握色彩语言,精炼视觉叙事技巧的权威指南。 在光影交织的电影与视频世界里,色彩并非仅仅是装饰,它更是叙事的力量,情感的载体,是导演与观众之间无声的对话。从最初的黑白默片到如今百花齐放的数字影像,色彩的运用一直是推动影像表现力不断进化的关键。从模拟胶片时代斑斓的化学染料,到数字时代精准至纳米的像素控制,调色技法本身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而复杂的艺术与科学。 本书并非简单的软件操作指南,也不是停留在理论概念的浅尝辄止。它深入探索的是色彩在电影和视频创作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专业调色师如何运用精湛的技艺,将导演的创意转化为令人沉醉的视觉体验。我们将一同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领略色彩如何塑造情绪、引导视线、烘托氛围,甚至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感知。 一、色彩的语言:理解与应用 在踏上专业调色的道路之前,我们必须先深刻理解色彩的本质。本书将从色彩理论的基础出发,但绝不会止步于此。我们会详细探讨: 色彩心理学与情感连接: 蓝色如何传递忧郁与冷静,红色如何激发激情与危险,绿色如何暗示生机与希望……我们将深入解析不同色彩及其组合对人类心理产生的普遍影响,并结合电影史上的经典案例,分析调色师如何巧妙运用色彩来引导观众的情绪,营造特定的故事氛围。例如,在悬疑片中,阴暗、低饱和度的冷色调如何加剧紧张感;在浪漫喜剧中,明亮、温暖的色调又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文化语境下的色彩象征: 色彩的意义并非是普适的,它深受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社会习俗的影响。我们将探讨不同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理解为何某些颜色在特定文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与好运,而在西方文化中,它更多地与爱情、危险或警告相关。理解这些差异,对于创作具有全球传播力的影像作品至关重要。 光与色的互动艺术: 光线是色彩得以显现的媒介,而色彩又反过来影响光线的感知。本书将详细阐述光线质感(如硬光、软光、侧光)、光源色温以及环境光如何与被摄物体本身的色彩产生复杂的互动,并最终影响到最终影像的色调。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灯光设置如何影响色彩的呈现,以及调色师如何通过对光影的精细调整,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质感和情绪表达。 二、数字影像的炼金术:调色技法的深度剖析 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调色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控制力。本书将系统而深入地介绍现代电影和视频调色领域的核心技法: 色彩空间与色彩管理: 从Rec.709到Rec.2020,从Log格式到ACES,我们将详细解析各种色彩空间的概念、特性及其在工作流程中的应用。理解色彩空间的重要性,是进行准确色彩还原和有效色彩转换的前提。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探讨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的理念和实践,确保在不同设备、不同环节上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曝光与白平衡的基石: 调色并非从“调出颜色”开始,而是建立在准确的曝光和白平衡之上。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评估和修正曝光不足或过度的画面,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白平衡调整,去除或保留画面中的特定色偏,为后续的色彩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轮(Three-Way)与HSL(Hue, Saturation, Luminance)色彩校正: 这是调色中最核心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我们将细致地讲解如何运用三轮工具(阴影、中间调、高光)来分别调整画面的不同亮度区域的色彩和饱和度,以及如何通过HSL工具精准地控制特定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我们将提供大量的实操案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统一画面风格、修正色彩偏差、强化主体突出,以及创造出富有艺术感的视觉效果。 曲线(Curves)与矢量示波器(Vectorscope)的运用: 曲线工具提供了对画面整体或局部色彩进行精细调整的强大能力,而矢量示波器则是衡量色彩分布和饱和度的权威工具。本书将深入剖析各种类型的曲线(RGB曲线、色度曲线)的调整逻辑,并教会你如何解读矢量示波器上的信号,从而做出更精准、更科学的色彩判断。 LUTs(Look-Up Tables)的理解与应用: LUTs作为一种预设的色彩查找表,在现代调色流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将探讨LUTs的原理、种类,以及如何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它们。从模拟胶片的“逼真”色彩,到大胆的创意风格化,LUTs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尴尬。 高级调色技法: 除了基础的色彩校正,我们还将探索更具挑战性的高级技法,例如: 二次色彩校正(Secondary Color Correction): 如何仅针对画面中的特定区域或特定颜色进行精细调整,例如提亮人物肤色,突出天空蓝色,或强化绿色植被。 肤色校正与美化: 肤色是影像中最敏感的色彩之一,本书将提供专业、自然的肤色校正和美化技巧,确保人物在画面中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风格化调色与色彩匹配: 如何模仿经典电影的色彩风格,如何将不同镜头、不同场景的画面进行色彩匹配,使其在视觉上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叙事语言。 动态范围扩展与HDR调色: 随着HDR技术的普及,理解并掌握动态范围扩展与HDR调色技法,将为影像带来更广阔的视觉表现空间。 蒙版(Masking)与跟踪(Tracking)在调色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创建和运用复杂的蒙版,以及如何利用跟踪技术,将色彩调整精确地应用于动态的画面区域。 三、工作流程与团队协作:专业调色的实践之道 调色不仅仅是一项独立的技术,更是整个影视制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书将为你勾勒出完整的专业调色工作流程: 从拍摄到剪辑再到调色: 理解每个制作环节对色彩的影响,以及调色师如何与摄影师、剪辑师、导演等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素材管理与色彩校对: 建立高效的素材管理系统,确保不同格式、不同设备的素材能够被准确地读取和处理。进行严谨的色彩校对,确保最终输出的影像符合创作预期。 后期制作与导出设置: 掌握在剪辑软件、调色软件中进行后期制作的流程,并了解不同发布平台(影院、电视、网络)所需的导出设置,确保影像以最佳状态呈现。 与导演的沟通艺术: 调色师是视觉叙事的执行者,与导演的有效沟通是创作成功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理解导演的意图,如何用专业的语言与导演交流色彩想法,以及如何将导演的反馈转化为实际的调色操作。 四、案例分析与行业洞察:学习大师的智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将通过大量的经典电影和视频案例,深入剖析著名调色师的创作思路和技法。我们将从这些优秀的影像作品中汲取灵感,学习他们如何运用色彩来: 构建宏大的史诗场景: 探索如何通过色彩渲染出壮丽的自然风光,或营造出极具历史感的时代氛围。 刻画复杂的人物内心: 分析色彩如何微妙地揭示人物的情绪变化、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推动故事的叙事节奏: 观察色彩的转换如何暗示剧情的转折,如何增强画面的戏剧张力。 塑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学习那些具有开创性色彩风格的电影,是如何通过大胆的色彩运用,形成鲜明的个人印记。 谁适合阅读本书? 无论你是初涉影视行业的学生,渴望掌握扎实调色基础的影像创作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剪辑师,希望进一步提升画面表现力的专业人士,亦或是对电影色彩背后的艺术与科学充满好奇心的观众,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启迪。 打开《调色师手册》,你将不仅仅学会如何“调出”颜色,更将学会如何“看见”颜色,如何用色彩“说话”,最终成为一名能够驾驭光影,用视觉语言讲述动人故事的魔术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读物,对于我这样一名对电影视觉美学充满好奇的观众来说,它打开了我理解电影的一个全新视角。我一直以为,电影画面漂亮就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功劳,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幕后还有调色师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并没有像很多专业书籍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为我揭示了调色师的工作。它让我明白了,电影中那些令人难忘的色彩,并不是随随便便出现的,而是经过调色师精心设计的。书中关于不同色彩对观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分析,让我对某些电影场景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某个场景会让人感到压抑,为什么某个场景会让人感到温暖,这背后都可能蕴含着调色师的巧思。我开始会下意识地去观察电影中的色彩运用,去体会它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这本书让我觉得,看电影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变成了一个主动探索和品味的艺术之旅。它让我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我对电影制作的复杂性和精妙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经验的数字影像工程师,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色彩管理和标准化工作。《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的出现,无疑为我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操指导。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色彩空间、色彩模型、色彩标准以及它们在不同工作流程中应用的权威著作。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深入讲解了 Rec.709、DCI-P3、ACES 等主流色彩空间的技术细节,还详细阐述了它们在电影、电视、HDR 内容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和转换原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色彩一致性和色彩管理流程的论述,这对于确保跨平台、跨设备的内容显示一致性至关重要。它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管理工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色彩难题。此外,书中对 HDR 调色技术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色彩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它让我对数字影像的色彩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日益复杂和标准化的影像制作挑战。

评分

《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的上市,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调色师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这些年,我一直行走在技术革新和艺术探索的两条道路上,也遇到过不少瓶颈。市面上关于调色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调色师手册》则不一样,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循循善诱地为我揭示了那些隐藏在屏幕光影背后的奥秘。从色彩理论的基础,到不同摄像机格式的特性,再到后期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讲解了“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谈到 LUT 的运用时,书中并没有简单罗列一堆 LUT 模板,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 LUT 的色彩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关于色彩心理学在叙事中的应用,更是让我看到了调色这门技术背后蕴含的艺术魅力。它让我意识到,调色不仅仅是让画面看起来“好看”,更重要的是要用色彩去传递情感、塑造人物、推进故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让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信心。

评分

这本《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对我这位初入行不久的视频剪辑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虽然我能把画面剪得流畅,但总感觉色彩方面少了点“味道”,无法真正地烘托出视频的情绪。市面上很多教程都讲得太快,或者只教了一些皮毛的操作,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从最基础的色彩科学讲起,比如色温、白平衡、色彩空间等等,这些我之前一直模模糊糊的概念,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清晰的解释。然后,它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技术层面,比如如何使用 DaVinci Resolve、Premiere Pro 等软件进行调色,各种工具的详细用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进行调整。让我特别受用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为纪录片营造真实感,如何为广告片突出产品特点,如何为短片营造梦幻般的氛围等等。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学会了具体的调色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来制定调色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不再对调色感到畏惧,反而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现在的视频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观众也开始注意到我作品中更具感染力的视觉风格,这都归功于这本书。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影视后期制作人,我接触过无数关于技术类的书籍,但《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绝对是其中翘楚。我一直认为,调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而这本书,恰恰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它不仅提供了详实的技术指导,涵盖了从前期素材的理解,到后期调色软件的精细操作,再到最终输出的各个环节,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剖析了色彩在叙事、情绪表达和观众心理上的影响。书中对于电影史上的经典调色案例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色彩如何成为电影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对某个特定年代电影色彩风格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暗示人物的内心状态,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探讨,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调色师的眼睛是敏锐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影片整体的艺术表达。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引导我跳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调色的价值和意义。它帮助我提升了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也让我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