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年龄特点,帮助孩子成长。
说谎、撒泼、厌学、对抗、赖床、发脾气、不吃饭、拖拉、不洗澡、看电视不节制、不收拾房间……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科学指导,有效引导,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2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为父母们提供针对7~9岁孩子们的教养方式,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实用且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诸如: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来点儿积极的暂停;利用积分合作法来激发孩子自觉收拾房间和书包的动机;用装睡法对付睡前吵闹的孩子;设一份“失败奖”来鼓励没考好的孩子;利用“游戏法”提升专注力;让孩子当小老师,利用“外部动机”法唤起孩子做作业的兴趣;让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大事情,来强大孩子的身心;等等。
想知道更多的实用且接地气的教养招数吗?请翻开本书,耐心寻找……
李静:家庭教育研究员,儿童小说作者。曾创作出版多部家庭教育类书籍以及儿童小说,代表作有《上班族妈妈的育儿秘籍》《男孩冒险书:培养男孩野性与智慧的魔法书》《女孩才艺书——培养女孩才情与优雅的魔法书》等,也曾在一些儿童杂志上发表童话小说,代表作为《兔拉姆,快跑》。
Part1 不打不骂不动气,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不较劲,用沟通来促成合作 …002
和孩子一起定规矩 …004
信任孩子,孩子才会更自信 …006
叛逆期的教育是关键,父母很重要 …008
Part2 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无理取闹,采用“积极暂停法” …012
孩子没主见,善用一些小时机 …016
孩子不爱整理,采用“合作法”来引导 …021
孩子睡眠不规律,巧用一点小花招 …025
孩子迷恋电视,转移其注意力 …029
孩子喜欢欺负人,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032
孩子爱撒谎,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036
孩子总挑食,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040
孩子爱顶嘴,耐心倾听做好沟通 …044
Part3 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不爱干净,制定洗漱规矩 …048
孩子爱撒泼,采用“契约法” …052
孩子脏话不离口,启用请客制度 …056
孩子爱捣乱,四步可以“治愈”他 …060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采用“自然后果法” …064
孩子粗心马虎,培养其条理性是关键 …067
孩子沉迷游戏,采用“自编游戏法” …071
孩子缺少责任心,不妨让他做回“小管家” …075
孩子总是“买买买”,趁机培养其理财意识 …079
Part4 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考砸了,父母要学会安慰 …084
孩子没有上进心,父母要做好榜样 …088
孩子有厌学情绪,用爱心和耐心解开其心结 …091
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利用梦想来点燃 …095
孩子不爱学英语,不妨试试“摇滚法” …099
孩子不爱读书,带他去图书馆、博物馆 …103
孩子有了小进步,用具体的赞美鼓励他 …107
孩子听讲不专心,用“游戏法”提升他的专注力 …111
孩子上课总打瞌睡,实用小处方来帮忙 …115
孩子输不起,灌输给他“不竞争”的意识 …119
Part5 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父母应注意沟通的方式 …124
孩子总抽空偷懒,不做孩子的监工更有效 …128
孩子记不住作业,只需三招就解决 …132
孩子总马虎,妙用错题本来帮忙 …136
孩子爱走神,不妨让他当回“小老师” …140
孩子逢考必挂,及时教孩子一些应试小技巧 …144
孩子抄袭作业,父母要理性对待 …148
孩子的作业丢三落四,利用“外部动机法” …152
孩子写作业不用脑,教他“思维导图作业法” …156
孩子写作业拖拉,切忌催促不停 …159
Part6 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有心事,借吃好吃的来打探 …164
孩子无法融入伙伴圈,不妨教他一些聊天技巧 …167
孩子对老师有看法,父母要多说老师的好话 …171
孩子嫉妒心强,积极引导更有效 …174
孩子遇到“小霸王”,教给他保护自己的本领 …178
孩子被欺负,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181
孩子与伙伴发生冲突,采用高明方法来解决 …185
手足之间难和睦,父母只需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188
转校了,父母这样做能让孩子很快适应新环境 …192
Part7 做高情商的父母,孩子既独立成长又不叛逆
孩子身体素质差,要常带他去拥抱大自然 …196
孩子怕吃苦,多带他去野外“冒险” …199
孩子没有同理心,让他去当小小志愿者 …202
孩子依赖性强,不妨给他创造一些独立的机会 …206
孩子不够勇敢,参加竞选是锻炼他的好机会 …210
这本书在案例的选取和分析上,做得尤为出色,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它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那样,只拿来一些“完美家庭”的案例来做示范,而是直接面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抓狂的场景:早上磨蹭不肯上学、因为玩具被抢而歇斯底里的哭闹、以及对父母的指令表现出明显的抵抗情绪。作者在分析这些案例时,并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先详细拆解了当时孩子的情绪状态、背后的需求,以及父母在那个瞬间可能产生的自动反应。然后,它会提供一套多层次的应对策略,比如,第一步是情绪接纳,第二步是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才是重申原则。这种层层递进的处理方式,非常实用,它教会我的不是一句现成的“台词”,而是一套思考问题的框架,让我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应变,而不是死板地套用某一句话。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既有专家学者的严谨性,又不失一位资深教育者的亲和力。阅读过程中,我很少感到自己在被说教,反而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的长辈在耳边娓娓道来。它避免了大量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即便是需要引入一些概念,也会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比如,它将孩子的“反抗”比喻成一棵小树在努力伸展枝桠,需要适当的空间和光照才能长得更直更健壮,而不是一味地用绳子捆绑塑形。这种温暖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新手父母的学习门槛。而且,书中时不时出现的那些充满智慧的“小贴士”或者“温馨提示”,都是那种读完会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并立刻想去尝试的实用金句,让人感觉教育孩子其实可以是一场充满发现和乐趣的旅程。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理解”而不是“控制”我的孩子。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要么过于强调规则和界限,读起来让人觉得压抑,仿佛孩子是个需要时刻被驯服的小动物;要么就是一味地溺爱和放纵,听起来很美好,但真正在实践中操作,往往会陷入失控的泥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找到了一种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为什么”。它详细描绘了学龄期儿童在认知发展上会经历的阶段性挑战,比如他们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对外部世界产生更多好奇心、以及对“公平”的执着追求。这种从“心智发展”角度切入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很多过去我认为是孩子“故意捣乱”的行为,现在看来,其实是他们在探索边界、建立自我的必然过程。这种深层次的解析,比单纯的“技巧”更有力量,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底层思维模式。
评分这本书对父母自我成长的关注,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很多育儿书籍只关注“如何管好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一事实。这本书用了很大篇幅来探讨“父母的焦虑”和“父母的情绪管理”。它尖锐地指出了,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的“叛逆”,其实是父母自身未处理好的情绪和期待的投射。它鼓励我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我们在要求孩子“听话”的时候,我们自己是否也在不自觉地寻求权威的认同?它提供了一些非常有效的工具,比如如何进行“冷静空间”的自我调节,如何在孩子爆发时先处理好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这种将焦点拉回到“我们自己”的做法,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起点永远是父母自身的成熟与稳定。只有我们先稳住了,孩子才能找到依靠的港湾,而不是在风浪中继续挣扎。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育儿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智慧的大人的心灵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吸引人,封面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温暖而又不失专业的感觉,摸上去的质感也挺不错,让人捧在手里就很想翻开来看。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的一些插图和图表,都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式配图,而是非常贴合生活场景,让人在阅读枯燥的理论时,能有一个视觉上的缓冲和理解的辅助。比如,它用一些手绘漫画来解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一下子就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像有些育儿书,光是文字堆砌,让人望而却步。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足以体现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的专业水准和对目标读者的尊重。我感觉,光是看着这本书放在书架上,都觉得家里多了一份沉静和对教育的重视,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