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考试 新东方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 英语四级词汇手册【新华书店官方正版书籍】

英语四级考试 新东方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 英语四级词汇手册【新华书店官方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语四级
  • 词汇
  • 新东方
  • 词根记忆
  • 联想记忆
  • 便携版
  • 考试用书
  • 英语学习
  • 新华书店
  • 正版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3623399
商品编码:1274238717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准备参加四级考试的读者
  《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
  科学统计,词频排序,助你走出记忆怪圈
  全面瘦身,小巧轻便,随时随地背诵单词
  标记重点,直击考点,复习记忆有的放矢
  新鲜元素,记忆加速,优化升级助记方法

内容简介

  《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是俞敏洪所著。该书针对受到百余万读者欢迎的《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进行了精简和压缩,词汇量不变,但开本更小巧轻薄,便于读者随身携带和在冲刺阶段进行词汇复习。
  本书沿袭了以“词根+联想”记忆法为主,同时利用单词的分拆、谐音和词与词的联系形成一套系统、灵活、实用的记忆方法,与常规版本相比,创新性地将单词按照词频由高到低排序,避免只能背完A的困境,提高复习效率。
  本书音频提供免费下载,朗读者为专业播音员,方便考生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同时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随书附赠价值100元网络课程及30元报名代金券(详见内封)。

作者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内页插图

目录

核心词汇1
高频词汇(词频≥11次)1
List11
List211
List320
List430
List539
常考词汇(词频6~10次)48
List648
List757
List866
List975
List1084
List1193
中频词汇(词频3~5次)101
List12101
List13110
List14118
List15126
List16135
List17144
List18153
低频词汇(词频≤2次)161
List19161
List20170
List21179
List22187
List23196
List24205
List25213
List26221
List27230
List28239
List29247
List30255
超纲词汇264
熟词僻义表280
中学已学单词307
索引317

前言/序言

  这本书的读者,应该是充满理想、奋发向上的一代。今天的你们,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无论在大学里选择什么专业,英语都将是助你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的阶梯。而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好的词汇书不仅能让你们牢固地掌握单词,而且能让你们获得记忆单词的诀窍,让你们喜欢背单词、喜欢学英语。很多英语单词可以拆分成类似汉字偏旁部首的结构——词根、词缀,它们通常的组成形式是:前缀+词根+后缀,例如diversion(n.转向;消遣)的结构是:di(离开)+vers(转)+ion(名词后缀)→转开,转向。熟识了常用的词根、词缀,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单词,记忆的效率也会迅速提高。即使在考试中遇到生词、难词,也可以通过词根、词缀来猜测其意思。本书介绍了600条左右的词根记忆法,涵盖了四级单词常用的所有词根、词缀,可以使大家在高效背单词的同时掌握一种考试猜词方法。
  本书中的联想记忆包括分割联想、形近词比较、图形记忆、通过和生活相关的事物记忆等丰富的记忆方法。例如,feature(v.突出;由…主演n.特征;专题节目)的记忆方法为:我的未来(future)由我主演(feature);insight(n.洞察力)的记忆方法是:in+sight(眼光)→眼光深入→洞察力。此外,本书还编写了部分发音记忆、组合词记忆等方法,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又行之有效的记忆法将带领大家体验真正轻松的单词记忆享受。
  《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出版后,大量学员和读者通过书信与新东方联系,我欣喜地看到,这本书实现了我编写时的初衷,“词根+联想”幽默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住了四级词汇。但是很多同学也提到,《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太厚,开本大,不便携带,使随时随地背单词的愿望无法实现,而且原书打乱了单词的顺序,让一些学生对于单词的难易、重要程度无法辨别。因此,我们在结合四级考试改革的基础上推出了《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的姊妹篇《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以下简称《便携版》)。
  《便携版》延续了《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中实用、诙谐的记忆方法和清晰简洁的讲解,强调了考点提示,让考生的时间分配更有效。同时,《便携版》进一步优化了《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的记忆方法,以词根、词缀记单词为主,利用单词的拆分、谐音和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套系统、灵活、实用的记忆方法;另外,本书还将单词的已考词义突出显示,帮助考生把握考试重点。
  《便携版》在继承《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特色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改动:
  按词频排列单词
  《便携版》结合历年的四级考试真题,通过电脑搜索的方法对大纲单词进行科学统计,按照词频高低排序,并且进一步将单词有机地分为高频词汇、常考词汇、中频词汇和低频词汇四部分。同时,我们将历次考试中出现过的熟词僻义、超纲词汇和中学已学单词归纳后单独列出,以便考生更合理地分配时间;把z需要掌握的单词和知识点放在z前面来讲,避免考生无重点、无主次且只能背完前面一小部分的尴尬。
  四级词汇书瘦身,随时随地背诵单词
  大多数同学专业课课程任务已经很紧张了,拿出大量的整块时间背单词效果往往并不是很好。因此,本书以口袋书的形式涵盖四级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将考试中z需要掌握的难点、辨析、用法等在[注意]中进行讲解归纳,帮助考生利用起零散时间。这样,考生就能随时随地巩固大纲词汇和知识点了。
  难点、重点、语义突出显示
  对于很多考生来讲,阅读是z难攻克的,而阅读中z难的是语义,语义难在搭配和不常见的词义。大多数学生孤立地背单词,就算啃完整本词汇书可能也不理解阅读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便携版》在《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的基础上将真题中出现过的常考搭配总结在[考]中,并且我们还把真题中考过的词义以蓝色重点标出,让考生利用有限的时间,直击考题。
  优化原书记忆方法,轻松搞定四级单词
  《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中幽默、诙谐的记忆方法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肯定,在《便携版》中我们对记忆法进一步优化,添加了新鲜元素,让考生在笑声中轻松记忆单词。
  作为《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的姊妹篇,本书的选词、考点都保持原书原貌,考生可以在认真学习《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原书的基础上,把《便携版》作为学习的有效补充。在复习的初始阶段使用《便携版》“过单词”;然后在有一定词汇量后使用原书进一步全面巩固复习,通过例句深化记忆,熟悉真题的长难句,见识部分真题;在冲刺阶段再利用《便携版》快速巩固单词。
  考生的支持和宝贵的建议促成了《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的完成,同时特别感谢汇智博纳图书工作室的金利、何静、杨云云、高楠楠、李岩岩、李素素、金梅等各位编辑,他们作出的贡献使本书能够及时与大家见面。衷心希望本书能够陪伴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在此感谢所有热心的读者,并祝愿大家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英语专业四级备考全攻略:从基础巩固到应试技巧的精细化指导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高效的英语专业四级(TEM4)备考方案,聚焦于考试核心能力构建与应试策略的打磨,不涉及新东方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的内容。) --- 第一部分:奠基石——扎实的语言基础重塑与强化 模块一:听力——构建“主动捕捉”与“信息解码”的系统 TEM4听力测试对考生信息捕捉的精确度和对语速的适应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书第一部分将听力训练体系化,从音素辨识入手,逐步过渡到篇章理解。 1. 语音与语调的深度矫正: 许多考生听不懂并非词汇量不足,而是对特定发音现象(如连读、弱读、失爆)不敏感。本模块提供详尽的语音转录与模仿练习,重点突破美音/英音中高频出现的语流现象。通过跟读训练,将听觉输入与口腔输出同步,强化大脑对快速语音流的解码能力。 2. 结构化听力技巧训练: TEM4听力结构清晰,通常分为对话、讲座和短文理解。 对话理解: 侧重于识别说话者的意图、态度(Affective Clues)和隐含信息(Inference)。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意图预测练习”,要求考生在听取对话前,根据情境预判可能出现的逻辑走向。 讲座与篇章理解: 核心在于“信号词(Signaling Words)”的捕捉。系统性梳理表示转折、递进、因果、举例的关键词,并训练考生在笔记中快速标记这些结构点,从而在听的过程中构建起文章的逻辑骨架,有效应对信息密度较大的讲座内容。 3. 适应性速度训练: 本书提供分级的听力材料,从略低于常速开始,逐步提升至略快于标准考试速度的材料。特别引入“半速听写-全速听力-盲听复述”三段式训练法,确保考生能够适应不同语速的挑战,将“听懂”转化为“听准”。 模块二:词汇与语法——构建“精确使用”与“结构洞察”的框架 TEM4的词汇考察深度远超CET-4,更注重词汇在特定学术语境中的搭配(Collocation)和词义辨析。 1. 词汇的“语境激活”: 本书摒弃单纯的词汇罗列,转而采用“主题语境包”进行词汇学习。例如,针对“环境科学”主题,系统性学习相关核心动词、名词及其固定搭配,确保考生在阅读或写作中能准确调用。重点解析高频易混淆词汇的细微语义差别(如 adverse 与 averse,imply 与 infer 的准确用法)。 2. 语法深度解析与辨错: TEM4语法部分考察的是对复杂句式和高级语法的精确掌握。 长难句的“拆解术”: 教授如何快速识别主干、插入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嵌套关系。通过大量真实考试中的句法剖析案例,训练考生在数秒内定位句子的核心逻辑。 时态与虚拟语气的精细化辨析: 专门开辟章节讲解非标准时态结构(如完成进行时在学术论述中的应用)以及虚拟语气在假设与反事实表达中的准确落点。 模块三:阅读——从“信息搜寻”到“深层推理”的跃迁 TEM4阅读要求考生不仅能找到信息,更要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隐含的立场和论证过程。 1. 篇章结构导向阅读法(Structural Reading): 教授考生识别文章的“论点-论据-结论”的经典结构。对于说明文,训练抓取中心句和主题句的能力;对于议论文,重点训练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Tone)和论证力度(Strength of Argument)。 2. 推理与主旨的精确把握: 针对推理判断题,本书提供“基于文本的逻辑链构建”练习。要求考生明确推理的前提(Premise)和结论(Conclusion)在原文中的对应位置,避免过度推理或“偷换概念”的陷阱。 3. 速度与准确率的平衡: 提供针对不同题材(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社会现象评论)的计时阅读训练,并指导考生如何根据题型分配阅读时间——例如,主旨题需精读开头和结尾段,细节题则需快速定位关键词后进行精读扫描。 --- 第二部分:进阶与实战——写作与翻译的精雕细琢 模块四:写作——构建“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论证有力”的体系 TEM4写作考察的是结构化的议论和清晰的论证能力。 1. 结构化论证框架的建立: 本书提供“三段式深入论证模型”和“五段式平衡论证模型”,并提供模板化的段落功能(如引入、对比、总结)。重点在于“过渡与衔接”的自然流畅性,确保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可见。 2. 论证的“深度”与“高度”: 指导考生如何从简单陈述过渡到深入分析。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不仅要提出现象,更要探讨其深层社会学根源或跨文化比较视角,提升论述的层次感。 3. 句式的多样化与精确性: 提供大量用于表达复杂逻辑关系的高级句式范例(如倒装句、强调句、复杂的非谓语结构),并辅导考生如何在不增加语法错误的前提下,替换常用词汇,提升行文的学术感和书面语色彩。 模块五:翻译——从“字面对应”到“文化传达” TEM4英译汉和汉译英都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语境。 1. 英译汉的“意合”与“形合”的协调: 重点讲解处理被动语态、插入语、长定语时的中文处理技巧,确保译文流畅自然,避免“翻译腔”。特别关注专业术语和文化特有概念的准确对应。 2. 汉译英的“结构重塑”: 中文思维与英文思维的差异是汉译英的难点。本书详细分析了中文中常见的“主谓不明确”和“一句话过长”的问题,指导考生如何将中文的“意合”结构,拆分或重组成符合英文逻辑的“形合”句子,特别是主语的选择和从句的合理运用。 --- 第三部分:应试策略与心理调适 模块六:考场管理与效率优化 本模块侧重于将所学知识在考试环境中高效转化。 1. 时间分配的动态调整: 针对每部分考试的题量和难度,制定详细的时间预算表,并提供“紧急预警线”——指导考生在遇到难题时,如何快速做决策(是暂留还是果断放弃并标记)。 2. 答题卡的规范化操作: 强调涂卡、草稿纸使用、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的技术问题(如听力播放中断的应急处理流程)。 3. 考后复盘机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错题归因系统,将错误分为“知识点盲区”、“审题失误”和“时间控制不当”三类,实现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为下一阶段的冲刺打下坚实基础。 --- 本书承诺: 本备考方案严格依据TEM4考试大纲和近年真题的考察趋势设计,所有练习材料均注重专业性、学术性与实战性的结合,致力于帮助考生建立一套完整、自信的应试体系,实现考试成绩的稳步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已经考过多次四级,但总是在词汇量上卡壳的“老兵”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联想记忆法”这个宣传点,无疑击中了我最大的弱点——对抽象词汇的记忆衰退太快。过去我总是依赖于机械重复,但效果惨淡,因为大脑对没有情感连接和画面感的输入是极度排斥的。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提供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记忆锚点。比如,对于那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单词,是否能通过一些夸张、幽默甚至有点“无厘头”的画面或者故事来串联起来?这种“故事化记忆法”往往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形成一个内部的知识网络。举个例子,如果“ubiquitous”(无处不在的)这个词,能被设计成一个关于某个搞笑人物在各种奇葩场景中出现的场景小故事,那我绝对能轻松记住它。我更关注的是,这些联想是否是系统化、可复制的,而不是随机的、一闪而过的灵感。如果编者能把这些记忆技巧融入到词汇的释义和例句中,让记忆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解谜的乐趣,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其标价。毕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让知识“粘”在脑子里,而趣味性往往是最好的粘合剂。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定位是“新东方”出品,这多少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针对性有更高的期待。新东方在英语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他们对四级考试的命题趋势和考生痛点一定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我希望这本手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年真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化”策略。很多时候,我们背了单词,但一到阅读理解或者听力中出现,大脑里立刻一片空白,这就是典型的“认识但不熟悉”。因此,我非常关注书中是否为每个核心词汇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例句,而且这些例句最好是贴近四级考试真实语境的,比如学术讨论、日常生活场景或者新闻报道等。如果例句能够巧妙地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比如同时展示一个词的不同词性和搭配,那就更完美了。此外,对于那些形近词、义近词的辨析部分,也是我重点考察的内容。很多考生都容易在“affect”和“effect”,“economic”和“economical”这类词汇上栽跟头,如果这本书能用清晰的对比和鲜明的例子来区分它们,那无疑能大大提高备考效率,避免低级失误。总而言之,我期待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达到一个极高的标准,真正成为我冲刺高分的秘密武器,而不是一本普通的单词书。

评分

这本词汇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活力,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下了真功夫打磨出来的产品。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市面上的四级词汇书,但很多要么是内容编排得太过陈旧,要么就是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质量,背完一圈下来,很多词汇的实际应用场景还是模糊不清。但是,这款便携版的词汇手册,光从它的名字“词根+联想记忆法”就能感受到编者在记忆方法上的独到匠心。我尤其期待它在词根部分的讲解,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出那些核心的词根,这样一旦掌握了一个词根,就能像打开了一个宝藏,触类旁通地理解一大批衍生词,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孤立的单词。毕竟,四级考试不仅仅是考察你认识多少单词,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们。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把复杂的词汇网络梳理得井井有条,让背诵过程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了逻辑性和趣味性,那它绝对是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备考利器。它的便携性也是一个加分项,意味着我可以在通勤、排队甚至午休的碎片时间里随时拿出来翻阅,真正做到“化零为整”,将那些零散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让词汇学习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而不是被束缚在书桌前。

评分

作为一个对自身学习效果有较高要求的学生,我非常看重一套学习资料的“生态系统”完整性。虽然这本书是“词汇手册”,但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单词的解释和记忆方法上。鉴于它是新东方出品,我隐约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或者配套资源,以提升整体的复习效果。例如,书中是否附带了二维码,可以链接到配套的音频资源?对于听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准确掌握单词的标准发音至关重要,光靠眼睛看是永远无法建立起听觉识别的。如果每一个核心词汇都有真人朗读的音频支持,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再者,如果能提供一套与之匹配的复习计划表,指导我如何科学地进行“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式的循环复习,比如建议我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分别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复习,那就更体现了它的专业性了。我购买的不是一本静态的书籍,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解决方案。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到,我正在遵循一套被精心设计的、能最大化记忆效率的学习路径,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把它推荐给所有需要攻克四级词汇的战友们。

评分

关于“便携版”这个设定,我认为体现了出版方对现代学习者生活节奏的深刻理解。如今的学习者,通勤时间、等待时间,甚至是午休的十几分钟,都是宝贵的学习窗口。一本过于厚重的词典或词汇书,往往因为不方便携带而最终被束之高阁,成为了“精神食粮”而非“行动指南”。我希望这本书的开本和纸张选择上能做到极致的优化。纸张的质感不应该太薄导致背面字迹透印,影响阅读体验,但也不能太厚重增加整体负担。另外,内文的排版设计也至关重要。字体大小、行间距、模块划分,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保证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比如地铁车厢内)也能保持清晰的辨识度,减少眼睛的疲劳。如果它能像一本高品质的笔记本一样,方便我随时在旁边做笔记、写下自己独创的联想,那就再好不过了。对我而言,一本好的便携词汇书,是能够融入我身体的一部分,陪伴我度过每一段碎片时间的学习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被慎重对待的“大部头”。这种“随时随地”的学习能力,是高效备考的基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