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993
橡膠配方設計經緯——製品實例篇+橡膠配方設計經緯:基礎設計篇 2本
9787122285690定價:98元 9787122288752定價:98元
編寫說明1
橡膠配方設計原則2
第1部分橡膠製品實用配方
第1章製動器密封圈(刹車密封圈)研製配方6
1.1膠型選擇6
錶1-1不同牌號EPDM對比6
錶1-2EPDM/NBR變量(1)7
錶1-3EPDM/NBR變量(2)8
1.2硫化體係9
錶1-4EPDM/NBR膠中硫化劑的變化9
錶1-5EPDM/NBR膠中硫化體係的變化10
錶1-6EPDM/NBR膠中不同促進劑變量對硫化的影響11
1.3補強劑、軟化劑對EPDM性能的影響12
錶1-7EPDM/NBR膠中不同炭黑對比(1)12
錶1-8EPDM/NBR膠中不同炭黑對比(2)13
錶1-9EPDM/NBR膠中不同促進劑變量對硫化的影響14
錶1-10不同軟化劑對EPDM性能的影響15
1.4實用配方16
。。。。
編寫說明1
橡膠配方設計原則2
第1篇基礎配方
第1章硫化體係6
1.1不同促進劑、硫黃在NR中的硫化作用6
錶1—1促進劑M、D、DM、TT在NR中的硫化作用6
錶1—2促進劑DM、NOBS、CZ在NR中的硫化作用7
錶1—3促進劑CZ、DZ、DTDM在NR中的硫化作用8
錶1—4在純NR膠配方中不同硫黃用量在不同硫化溫度下的膠料溫度9
1.2不同硫化劑、促進劑在NR/BR和NR/SBR中的硫化作用10
錶1—5促進劑TT不同用量對NR/BR膠料硫化的作用10
錶1—6促進劑DZ不同用量對NR/BR膠料硫化的作用11
錶1—7促進劑DTDM不同用量對NR/BR膠料硫化的作用12
錶1—8硫黃不同用量對NR/BR膠料硫化的作用13
錶1—9CZ、DM、TT在顆粒膠/溶聚丁苯膠中的硫化作用14
1.3不同硫化劑、促進劑在NBR/高苯乙烯中的硫化作用15
錶1—10DM不同用量對NBR/高苯乙烯膠料硫化的影響15
錶1—11CZ不同用量對NBR/高苯乙烯膠料硫化的影響16
錶1—12DCP、TT不同用量對NBR/高苯乙烯膠料硫化的影響17
錶1—13硫黃不同用量對NBR/高苯乙烯膠料硫化的影響18
。。。。。
我一直覺得,很多看起來很基礎的概念,如果沒人點破,自己摸索起來會走很多彎路。而《橡膠配方設計經緯:基礎設計篇》這本書,恰恰扮演瞭這個“點破者”的角色。它不像某些入門書籍那樣,隻是蜻蜓點水地介紹一些皮毛,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橡膠配方的核心原理。從最基本的橡膠種類、物理化學性質,到各種配閤劑(硫化劑、促進劑、防老劑、補強劑等)的作用機製,這本書都做瞭非常係統性的梳理。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每種配閤劑時,會穿插一些實際應用場景的例子,這樣就能立刻明白這個成分為什麼那麼重要,以及它在實際生産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比如,在介紹補強劑時,它會結閤實際案例說明為什麼炭黑的不同型號會對橡膠的力學性能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而且,書中對配方設計的基本原則、方法論也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想要係統學習橡膠配方設計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它不僅僅教會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你“為什麼”和“怎麼做”,為構建紮實的理論基礎打下瞭堅實的地基。
評分這套書的組閤,真的做到瞭“1+1 > 2”的效果。我之前一直以為,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是兩條平行的綫,很難真正地融閤。但《橡膠配方設計經緯》這套書,巧妙地將“基礎設計篇”的理論深度和“製品實例篇”的實踐廣度有機地結閤在瞭一起。在閱讀“基礎設計篇”時,我腦海中會不斷浮現齣“製品實例篇”中那些具體的産品案例,而當我在“製品實例篇”遇到某個復雜的問題時,又會主動翻迴到“基礎設計篇”去尋找理論上的解釋。這種交叉閱讀的方式,極大地加深瞭我對橡膠配方設計的理解。我不再是孤立地記憶那些化學名稱和性能指標,而是能夠將它們放入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去理解,去感受它們之間的微妙聯係。比如,在“製品實例篇”看到一個關於汽車密封條的配方,瞭解到它需要具備優異的耐候性和彈性,然後迴到“基礎設計篇”,就能找到關於防老劑和增塑劑的詳細解釋,理解它們是如何協同作用來達到這些性能要求的。這種融會貫通的學習過程,讓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和高效。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橡膠行業從業者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産品性能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擁有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配方設計參考書,顯得尤為重要。我本身就是做橡膠製品行業的,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在這套書中都能找到答案的影子。它不像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而是直擊行業痛點,通過大量的實例,將復雜的配方設計過程變得清晰可見。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試錯”環節的處理,很多經驗性的知識,在這本書中得到瞭係統的總結和提煉,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復走彎路。例如,在“製品實例篇”中,書中會詳細介紹在某個具體産品配方調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配閤劑的種類和比例來解決,這種“復盤”式的講解,對於指導實際生産操作非常有幫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顧問,隨時可以為你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一開始有些猶豫,覺得“包郵”這個詞有點過於功利,但當我真正捧起這本書,翻開第一頁,那種沉甸甸的專業感瞬間就撲麵而來。我一直對橡膠製品的生産過程充滿好奇,尤其想知道那些看似簡單的橡膠製品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精密的計算和反復的實驗。這本書的“製品實例篇”簡直就像一本通往橡膠世界的大百科全書,它不僅僅是羅列配方,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把抽象的化學分子和物理性能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産品。比如,我一直以為輪胎隻是簡單地由橡膠構成,但看完書中關於輪胎配方設計的章節,纔瞭解到原來不同的路況、不同的駕駛需求,都需要極其考究的配方來滿足。書中對各種添加劑的作用、比例的微調如何影響橡膠的彈性、耐磨性、抗老化性,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解讀。讀的過程就像在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學習,他不會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一步步去思考,去理解為什麼是這樣的配方,而不是其他的。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錶也恰到好處,把一些復雜的化學結構和性能麯綫清晰地呈現齣來,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評分初次接觸《橡膠配方設計經緯》這套書,就被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內容所吸引。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技術書籍那樣,隻是簡單地堆砌資料,而是真正地做到瞭“經緯”二字。從宏觀的配方設計理念,到微觀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再到具體的製品應用,都梳理得井井有條,層層遞進。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於“可操作性”的強調。它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具體的生産實踐中,為讀者提供瞭大量可供參考的配方實例和工藝參數。在閱讀“製品實例篇”時,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橡膠基材、不同的性能要求,是如何通過精細化的配方設計來實現的。這本書就像一座寶藏,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知識和靈感。對於我這樣希望在橡膠配方設計領域有所建樹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讓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