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颂》收录了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于2015年接受的一次关于“数学”的采访。
巴迪欧宣告:
数学绝不是一小群专家玩弄的高难度练习,它是通向“真实生活”的zui短捷径。
换句话说,数学能带来幸福。
数学的危机——今天数学无处不在,已经高度拜物教化的交往方式完全建立在二进制语言、新代数、素数编码等基础上,但大量的用户对此一无所知。公众对数学的看法一分为二,一边是对精英主义的礼貌地尊重——相信数学会在物理学或者技术上大有用处,认可数学作为精英选拔的标准;另一边自认“我没有数学天分”而在生活中或通过考试后与数学隔绝。
数学的美德——它纯粹、明确,不与事物状态和杂乱意见妥协,不会遮遮掩掩或含糊其辞,没有双重意义,不容欺瞒和瞎糊弄。数学的这些
数学的危机——今天数学无处不在,已经高度拜物教化的交往方式完全建立在二进制语言、新代数、素数编码等基础上,但大量的用户对此一无所知。公众对数学的看法一分为二,一边是对精英主义的礼貌地尊重——相信数学会在物理学或者技术上大有用处,认可数学作为精英选拔的标准;另一边自认“我没有数学天分”而在生活中或通过考试后与数学隔绝。
数学的美德——它纯粹、明确,不与事物状态和杂乱意见妥协,不会遮遮掩掩或含糊其辞,没有双重意义,不容欺瞒和瞎糊弄。数学的这些特性为人们提供理性训练,引导人们思考与生存,做出复杂的决定,走向“真实生活”。
拯救数学——用鲜明活泼的方式讲述数学史,大力宣扬数学的乐趣;修复数学和哲学之间的裂缝,在学前教育中同时向孩子们教授哲学和数学:5岁的孩子肯定能很好地应用无限的形而上学和集合论!特性为人们提供理性训练,引导人们思考与生存,做出复杂的决定,走向“真实生活”。
拯救数学——用鲜明活泼的方式讲述数学史,大力宣扬数学的乐趣;修复数学和哲学之间的裂缝,在学前教育中同时向孩子们教授哲学和数学:5岁的孩子肯定能很好地应用无限的形而上学和集合论!
前言
必须拯救数学
哲学和数学,一对老情侣的故事
数学谈些什么?
以数学为基础的形而上学的尝试
数学能带来幸福吗?
结论
译后记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家和左翼理论家,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系主任、教授。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被大量翻译成70多种语言。著有:《存在与事件》《存在与事件2》《主体理论》《哲学宣言》《第二哲学宣言》《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圣保罗:普世主义的根基》《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等。
必须拯救数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