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3岁的孩子,到底面临哪些成长关键点——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从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目录
CHAPTER 01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家里有个"小魔头"/002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005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让"不要"远离你/012 你建议,他(她)选择/015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019 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023 冲动是魔鬼,别和孩子较劲/027 换个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反抗/030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033 孩子能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036 夸奖是世界上美的语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047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发展新朋友/050 创设情境,给孩子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053 别拿"旁边的那个人"吓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为有礼貌的小标兵/059 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当众批评孩子/063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066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069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072 注意孩子有了初的性别区分感/076 你的鼓励与信任是好的亲子调和剂/080 CHAPTER 03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呵护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爱提问,表明他们对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坏的东西远没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错过学习语言的佳时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养观察力/099 让孩子亲自触摸或体验,增强感受力/103 引导孩子进行动作练习,提升运动智能/107 复述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会令你惊奇/111 利用比较游戏,学习区分各种不同/114 排一排,数一数,建立基本数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开发/121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睡觉也能长智慧/125 CHAPTER 04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重知识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脚的时候要忍住不帮忙/134 过度保护会伤害孩子的自尊/137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140 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143 给孩子工作,让他自己去完成/146 给孩子机会,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干/149 少设置条条框框,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152 面对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156 "逼"着孩子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励他去做/162 适当"教训"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从玩乐中开发智慧/170 不要过严斥责孩子出格但未出原则底线的行为/173 对由于探索发生的伤害或破坏要淡化处理/176 别将孩子看得太紧,给孩子机会自由探索/180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进行多项感官的体验/184 发现孩子的探索欲望时,给予及时的鼓励/187 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190 发起互动主题,引导孩子主动对事物进行探究/193 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只给予必要的帮助/196 百闻不如一见,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见识/199 及时发现孩子的独特潜能或兴趣,并予以特别关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附属品/206 别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2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只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横着比,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218 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让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乐于享受孩子给予你的感动和惊喜,培养孩子的生活热情/234 孩子应担的责任要让他去承担,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美德/237 犯错和失败不是无能,保护孩子勇于尝试的勇气/240 绝不强迫孩子盲从,打破对孩子的粗暴和专制/243 孩子的个性要慢慢发掘、慢慢培养,不要急于一时/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对孩子越苛求,你会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导/255 制定规矩必须要结合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观,培养孩子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263 事情做错了,必然有后果/266 行为有偏差,一定要纠正/269 冲动是魔鬼,引导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273 诱惑无处不在,让孩子了解诱惑背后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迟满足,有助孩子控制欲望/280 绝不纵容孩子,不应该得到的一定不要给/284 遇到难题不退缩,让孩子体验坚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则面前家长态度坚决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可钻/290 家长时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293 《规矩和爱》目录第一章 学做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为人父母需要谦卑
为人父母需要专业培训
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一:不占有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二:规矩和爱统一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三:情商先于智商的原则
为人父母四项基本原则之四: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第二章 规矩和爱: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规矩和爱不可或缺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
溺爱不只是富贵家庭的特有现象
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二:忽略型
家庭教育,爸爸不可或缺
第三章 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如何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我的父亲
父亲的规矩之一
父亲的规矩之二
父亲的规矩给我的启发
父亲的爱
家有严母
母亲的严厉和我的“堕落”
谎言背后的诚信
第四章 规矩和敬畏:
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周公的故事
做规矩需要树立权*
做规矩不能随便
做规矩需要有惩罚
孩子可以打吗
犹太人的“杖”和中国人的“家法”
怎样打孩子
怎样用爱打孩子
第五章 如何做规矩:人之初,规矩始
做规矩要从孩子出生开始
人之初,规矩始(1):吃的规矩
人之初,规矩始(2):玩和睡的规矩
规矩的一致性之一:同一教育者之内的一致性
规矩的一致性之二:不同教育者之间的一致性
做规矩需要爱
规矩和爱的分离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第六章 情商(一)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情商和幸福
情商要素之一: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
培养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孩子学会谦卑
情商要素之二: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单亲妈妈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七章 情商(二)用规矩和爱帮助孩子成长
情商要素之三:积极明确的内在动机
用规矩和爱发展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情商要素之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商要素之五:交往合作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八章 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
蒙迪: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
蒙迪:一位真正的马语者
蒙迪和野马
蒙迪的新方法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一
蒙迪和害羞男孩的故事之二
蒙迪和他的孩子们
蒙迪给我的启发
采访蒙迪
内容介绍 中国的家长总是辛苦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期,而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在3岁的时候教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由陈素娟编著。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很多育儿书那样平均分配篇幅,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会遇到的核心冲突点,进行了重点剖析。我注意到关于“情绪调节”的部分,篇幅格外扎实。在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波动是让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书中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万能咒语”,而是提供了一套“情绪识别卡”的训练方法。它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给复杂的情绪命名,比如“委屈”、“嫉妒”、“失望”,这种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家孩子的情商水平。他现在学会了用语言表达“我有点生气,因为你没经过我同意就拿走了我的笔”,而不是直接摔门而出。这不仅仅是行为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重塑。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爱孩子,首先要成为他们情绪的“翻译官”,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内心汹涌的波涛,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这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家庭教育“操作手册”,但它又远超手册的范畴,因为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它对“表扬”艺术的探讨。我们常常陷入“你好棒、你真聪明”的窠臼,却忽略了这种表扬对孩子自信心建立的潜在危害。书中提倡多使用“过程性表扬”,比如“你刚才为了搭好这个积木,尝试了好几次,真有耐心!”这种细微的差别,直接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努力和策略,而非仅仅是结果的好坏。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表扬方式,最明显的改变是,我儿子现在面对挑战时,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愿意去探索新的方法。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等伙伴间的交流,让人在阅读时非常放松,很容易就能将书中的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中。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看过不少育儿书,大多是理论大于实践,读完后感觉自己像上了堂高深的心理学课,但一到实战中就完全懵了。但这本《规矩和爱》系列,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对“边界感”的阐述,不是简单粗暴地说“必须听话”,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和爱的前提下,温柔而坚定地设立家庭规则。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说‘不’”这一动作的处理。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关于孩子半夜想吃零食,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导致孩子对规则的不同认知。作者建议用“延迟满足”而不是“直接禁止”,这让我茅塞顿开。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不开心,但规矩本身就是对孩子未来负责的表现,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让规矩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撑,而不是束缚他们快乐的枷锁。里面的案例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如餐桌礼仪、睡前习惯的培养,每一个场景的分析都极其到位,让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隐形的育儿顾问,时时刻刻在我身边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那种柔和的色调一下子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有爱的氛围。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吸引住了。它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端着热茶跟你聊起育儿中的那些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小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倾听”的章节,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真正进入孩子构建的世界,理解他们那些看似无厘头的话语背后的深层需求。记得有一次我家的“小霸王”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发雷霆,我当时正想用成年人的逻辑去讲道理,突然想起了书里提到的“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原则。我蹲下来,没有急着指责,而是用了书里教的方法,先肯定了他的“愤怒”,几分钟后,孩子的情绪真的平复下来了,我们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与朋友分享。这种实操性极强的技巧,比起那些空泛的理论要实用太多了。整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大段的文字中间穿插着一些鼓励人心的插画或小故事,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产生一种“原来育儿可以这么有趣”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深谙“润物细无声”教育哲学的实践者。它反复强调的“高质量的陪伴”与“科学的引导”之间的平衡艺术,贯穿始终。我曾经一度陷入“鸡娃”的焦虑,总觉得不报各种早教班就对不起孩子,但这本书像一剂清醒剂,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它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如何在家中构建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探索欲的环境,比如如何设计“自由玩耍时间”,如何让家务劳动也成为亲子互动的契机。其中关于“培养规则感源于生活的仪式感”的讨论尤其深刻,比如每日固定的阅读时间、周末的家庭会议,这些看似简单的“规矩”,实际上是为孩子构建了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宇宙,让他们在确定性中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整本书读下来,我感到无比踏实,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可执行,并且真正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的教育路径。
评分物流有点慢,还没有开始读,读后追加评论吧
评分书很快就到了,很好
评分看到书就很喜欢。慢慢看
评分购买后出库速度实在是慢的不行,第一次在京东购买物品,对这块十分不满。大家购买时请谨慎考量。
评分一个字。赞。两个字。赞赞。。三个字。。赞赞赞。。四个字。叼惹咪嗨
评分纸张一般般,价格还可以吧
评分小手一抖,豆子到手!现在无论退什么货都不打到卡上了,退到京东帐户,无法提现,除非再买东西!
评分宝宝很喜欢,书里内容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这两本书不错哦!很实用的.书里的内容很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宝宝.宝妈们都买回去看看吧!服务也很好。给五星级评价不错不错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