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亨著作集林(共10捲 箱裝)
:690.00元
作者:高亨 ,董治安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12-01
ISBN:9787302086864
字數:3412000
頁碼:共十冊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傢“十五”重點齣版規劃項目《高亨著作集林》,由清華大學齣版社齣版,這是高亨先生平生著述的次結集,其學術著作已基本萃集於此。
高亨先生是我國研究先秦學術和文字學、訓詁學的學者。早年在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啓兩位大師,一生篤誌於弘揚我國傳統學術,成就斐然,成為上一世紀先秦學術文化研究的一座重鎮。
二十世紀的學術林苑中奇葩眾夥,近些年來,學術界越來越重視對他們的學術著作和思想方法進行總括結集,《高亨著作集林》,可謂二十世紀學術史個案總結的典範之作。
《高亨著作集林》匯收專書15種,輯散見論文1種共16種,分為10捲,高亨先生平生學術著作已基本萃集於此。與會專傢對本書的齣版給予瞭高度評價,並從學術史的高度闡述瞭本書齣版的意義。
目錄
捲
周易古經今注
重訂自序
舊序(摘錄)
述例本書引用周易書目
周易古經今注捲
周易古經通說
提要
篇 周易瑣語
第二篇 周易卦名誤脫錶
第三篇 周易卦名來曆錶
第四篇 周易筮辭分類錶
第五篇 元亨利貞解
第六篇 吉吝厲悔咎凶解
第七篇 周易筮法新考
周易古經今注捲一
乾
坤第二
屯第三
濛第四
需第五
訟第六
師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謙第十五
豫第十六
周易古經今注捲二
隨第十七
蠱第十八
臨第十九
觀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賁第二十二
剝第二十三
復第二十四
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頤第二十七
大過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離第三十
鹹第三十一
恒第三十二
周易古經今注捲三
周易古經今注捲四
周易雜論
……
第二捲 周易大傳今注
第三捲 詩經今注
第四捲 詩經選注
楚辭選
上古神話
第五捲 正詁
注譯
第六捲 諸子新箋
莊子今箋
第七捲 墨經校詮
商君書注譯
第八捲 文字形義學概論
古字通假會典(存目)
第九捲 文史述林
第十捲 編外論文輯存
附錄
高亨先生傳略
高亨先生生平學術年錶
作者介紹
高亨(1900~1986),清華國學院屆研究生,其治學方法深受王國維、梁啓二位大師影響。1926年畢業後,先後執教國內多所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完成著作17部,涉及《周易》、《詩經》、《楚辭》、《》、《莊子》、《墨子》、《商君書》、文字學、上古神話等多個領域,
文摘
序言
初捧這套書,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其內容的厚重感與廣博性。高亨先生的學識之淵博,從目錄的跨度就能窺見一斑,涉及古文字學、先秦諸子、敦煌學乃至詩詞麯賦的箋注,簡直可以說是一部微縮的中國古代文獻研究史。我花瞭幾天時間大緻瀏覽瞭每一捲的篇目結構,發現其論述並非簡單的文獻羅列或考據堆砌,而是充滿瞭洞見性的批判與獨到的見解。例如,他對《尚書》中某些篇章的辨僞和重新解釋,邏輯鏈條清晰有力,論據翔實可靠,足以顛覆一些長期以來被奉為圭臬的傳統觀點。這種“敢於直麵”和“獨立思考”的精神,正是這套集林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教科書式的梳理,更像是與一位博學長者進行的高層次學術對話,讓人在閱讀中不斷被引導去質疑、去深入探究,極大地激發瞭學習的內在動力。
評分然而,我也必須坦誠地指齣,這套書對普通讀者來說,門檻確實不低。它的學術深度和專業性要求讀者對先秦文化、漢代學術史有一定的基礎認知。我嘗試讓一位剛接觸文史的朋友翻閱其中關於“古文經”與“今文經”之爭的章節,他很快就感到頭暈目眩,認為這些論證過於繁瑣和專業化。這並非是書的缺陷,而是其定位的明確——它主要麵嚮的是專業研究人員和深度學習者。對於我個人而言,雖然能領會其中大部分精髓,但偶爾也會遇到一些需要反復揣摩纔能理清的復雜論證。因此,閱讀這套書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它更像是一部需要沉下心來“啃”的硬骨頭,而不是輕鬆休閑的讀物。它挑戰著讀者的學術耐心,但也因此迴報以豐厚的知識迴報。
評分對於我這種業餘的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而言,這套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其注釋的詳盡與精準上。我曾多次在閱讀古籍時遭遇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句或典故,往往需要查閱數種工具書纔能勉強理解其大意。然而,翻開這套集林中涉及考據和注疏的部分,常常能看到高先生以極其精煉的語言,將復雜的語境和深層的文化背景闡釋得淋灕盡緻。他的考據方法嚴謹,引據的文獻往往是旁人容易忽略的冷門史料,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特彆是他對傳統訓詁學中一些爭議點的梳理,如某些通假字或異體字的用法辨析,清晰地勾勒齣語言流變的曆史軌跡。這使得我不再滿足於死記硬背字麵意思,而是開始嘗試理解古人思維模式的底層邏輯,閱讀體驗得到瞭質的飛躍。
評分總的來說,這套“高亨著作集林”的齣版,無疑是中國古代學術研究領域的一件盛事。它以如此完整的形態,匯集瞭先生一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為後學者提供瞭一個極其寶貴和權威的參考平颱。我個人最為看重的是它所展現齣的治學精神——那種對傳統不盲從、對未知敢於探索的勇氣。閱讀這些篇章,我不僅獲得瞭具體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學習到瞭一種審慎而富有批判性的研究方法論。這套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文獻集閤,它成為瞭一個時代的學術側影,值得每一位緻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人士珍藏並反復研讀。它會是未來數十年內,我們探討相關領域時無法繞開的重要參照係。
評分這套“高亨著作集林”的裝幀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首先從外包裝來看,那典雅的木質紋理與深沉的墨綠色調完美融閤,透著一股沉穩的書捲氣,即便是放在書架上,也是一件極具品味的陳設。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燙金的書名,在不同的光綫下會摺射齣低調而華貴的光芒,讓人每次取閱時都心生敬意。內頁的紙張選得也十分考究,厚實且具有良好的韌性,即便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齣現毛邊或泛黃的跡象。字體排版上,采用瞭經典的宋體字樣,字距和行距的處理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在這些深奧的學術論述中,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的疲勞。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體現瞭對一代學者的尊重與厚愛。作為一名愛好者,我深知學術著作的價值,但如此精美的物理呈現,無疑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收藏的價值,讓人忍不住想一窺其內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