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大词典-(第2版)陆谷孙主编 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必备工具书 笔译 口译必备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第2版)陆谷孙主编 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必备工具书 笔译 口译必备工具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谷孙 著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翻译
  • 笔译
  • 口译
  • 陆谷孙
  • 工具书
  • 资格考试
  • 必备
  • 语言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译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ISBN:9787532742035
商品编码:1509833970
出版时间:2007-03-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英汉大词典-(第2版)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01
作者:陆谷孙 主编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228.00 页数:2458 印次: 1
ISBN号:9787532742035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英汉工具书的旗舰之作。
★第2版五年修订之工,译文出版社荣誉巨献。
★复旦大学教授、亚洲辞书学会副会长陆谷孙先生主编,并撰写英语前言。
★专家都在用,你也应当用的威词典。


[《英汉大词典》的荣誉]

1、 1993年首届国家图书奖
2、1993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本好书)
3、1999年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工具书、译著和学术资料类一等奖
4、替代《远东英汉大词典》成为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十五年来,《英汉大词典》已经成为我国英语领域内颇具代表性的威工具书,在英语专业人员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英汉大词典(第2版)修订说明]

《英汉大词典》曾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是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第2版)由陆谷孙为首的专家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倾五年之力,经大规模增补修订而成。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并领衔修订。收录词条22万,覆盖面广,查得率高,释义力求精准。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条,及时描记新语言动态。例证近24万条,典型示范,举一反三,译文通达。承载大量语法、语用信息,兼顾学习型词典特征和百科信息。附录全面更新,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

《英汉大词典》出版历史
《英汉大词典》缘起于1975年周恩来总理抱病批发的国务院[1975]137号文件,该文件正式下达了当时我国规划内的大双语工具书的编纂任务。《英汉大词典》1987年被列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并于1991年9月出版发行。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第一部由英语专业人员自行规划设计、自订编辑方针编纂而成的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全书收词20万条,总字数约1500万。作为一部现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参考型辞书,《英汉大词典》侧重于客观记录描述英语各品种以及各种文体、语体的实际使用状况,注意收集第一手语言资料,反映出我国英语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双语词典编纂的水平。
1999年,为了及时反映现代英语中的新发展,《英汉大词典补编》出版,延续了《英汉大词典》的生命力。
2001年起,上海译文出版社用五年时间对出版已有十年的《英汉大词典》进行全面修订,主要任务是针对硬伤勘误纠错,更新专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同时对词典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性修订。全新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将于2007年春季出版发行。

 



全书收词条约22万,增2万余条新词新义,设附录13种(撤销《世界主要城市间航空距离》、《世界主要城市与北京时差表》等7种)。

 

陆谷孙教授是复旦大学终身教授、文科杰出教授,原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任全国政协委员、亚洲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陆教授被称为“中国的英语大师”,在词典编纂、莎士比亚研究和文学翻译方面犹见功力。他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翻译英美文学作品10余部(种),发表散文、杂文50余篇,是在国际性莎学研究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少数中国专家之一。

 

修订说明
“What Is Out of Sight Is Lost Forever?”
体例说明
略语表
英语音标
主要参考书目
……


寰宇之声:跨越语言的桥梁——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深度解析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全面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翻译研究的前沿动态与核心议题,立足于跨学科视野,深入探讨翻译的本质、过程、功能及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复杂性。全书系统性地介绍了翻译学从古典理论向当代思潮转型的关键节点,重点剖析了包括功能文体学、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翻译伦理、术语管理、本地化与机器翻译(MT)的融合等多个维度。通过大量一手案例分析和前沿理论模型的比对,本书不仅为专业翻译人士提供深化专业素养的理论基石,更为广大学生、研究者以及对跨文化传播感兴趣的读者搭建起一座理解翻译活动复杂性的坚实桥梁。 第一章:翻译学的范式转移与当代视野 本章追溯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对等(Equivalence)到功能导向(Skopos Theory)的理论演变历程。我们首先回顾了二十世纪中叶结构主义对翻译的限制性解读,随后引入了荷兰学派、渥太华学派的代表性观点,强调翻译的文化中介作用。重点解析了“功能文体学”(Funtional Stylistics)如何重塑了对目标文本(TT)的评估标准,即文本的“目的性”如何优先于“忠实度”。 随后,章节深入讨论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对翻译研究的颠覆性影响。我们分析了作为文化政治行为的翻译,如何受到权力结构、意识形态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制约。着重介绍了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的“改写”(Rewriting)理论,探讨译者如何成为文化筛选者和知识的塑造者,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者。 第二章:译者的主体性、伦理与身份建构 在当代翻译实践中,译者不再是隐形的“管道”,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本章聚焦于译者的“主体性”(Subjectivity)。通过审视当代翻译理论家如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关于“异化”(Foreignization)与“归化”(Domestication)的辩论,本书探讨了译者在平衡文本源头文化与目标读者接受度时的策略选择与身份挣扎。 伦理层面,本书超越了传统的“信达雅”框架,深入剖析了翻译伦理学(Translation Ethics)的当代维度。讨论了译者在面对敏感内容、商业保密和信息准确性时的责任界限。此外,本章还引入了“译者身份的流动性”概念,探讨译者在跨国工作环境和多重语言身份下,如何构建和表达自己的专业身份。 第三章:跨学科视野下的翻译实践深化 本章将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探讨了翻译研究如何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更具操作性的研究模型。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关注译者大脑的“黑箱”操作。通过引入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解析翻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记忆调用机制以及自动化对译者认知负荷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思维过程研究”(Think-Aloud Protocols)的最新应用与局限。 翻译社会学与政治学: 考察翻译在国际关系、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分析了国际条约、联合国文件等政治文本的翻译如何影响国际舆论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翻译人类学与民族志视角: 强调翻译活动的社会情境性。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翻译实践在特定社区、特定商业环境中的实际运作模式,揭示隐藏在文本转换背后的权力运作和文化适应过程。 第四章:技术驱动下的翻译:从术语管理到机器智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的形态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本章系统性地梳理了技术辅助翻译(CAT Tools)在现代工作流程中的地位,并着重探讨了术语管理(Terminology Management)的系统化构建与标准化流程。 章节的核心部分聚焦于机器翻译(MT)的崛起及其对人类译者的重塑。我们详细区分了基于规则(RBMT)、基于统计(SMT)和神经机器翻译(NMT)的技术原理,并客观评估了NMT在处理不同文本类型(如科技文档、文学作品)时的优势与挑战。 更重要的是,本书探讨了“译后编辑”(Post-Editing)作为一种新型翻译模式的专业要求。分析了译后编辑对译者技能集的新要求,强调人类译者在确保语境准确性、文化得体性和文本风格统一性方面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本章的结论是,未来的翻译行业是人机协作共生的生态系统。 第五章:特定文体与专业领域的翻译挑战 本章采取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针对翻译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几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剖析。 文学翻译的“失语”与“重构”: 探讨了诗歌、小说翻译中,如何处理修辞手法、韵律结构、文化典故和叙事声音的翻译难题。分析了如何通过恰当的文学策略实现情感和意境的有效转移。 法律与财经翻译的精准性要求: 聚焦于法律术语的等效性难题和金融文本的快速迭代性。强调了法律概念的不可移植性(non-transferability)对译者法律知识的依赖,以及在金融报告中处理数字和时间单位规范的严苛标准。 跨媒介叙事与游戏本地化(LQA): 这是一个新兴且快速增长的领域。本书分析了游戏本地化不仅是文本翻译,更是对用户体验(UX)的全面适应,包括界面设计、文化敏感性审查和互动流程的重新设计。 结论:面向未来的翻译人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翻译人才。我们总结了当代翻译研究对译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仅要精通语言,更要理解文化权力、掌握技术工具、坚守职业伦理,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全球信息环境中,灵活地为沟通和理解架设坚实的桥梁。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全面、动态的翻译世界观。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过去对纸质词典的态度是有点“时代脱节”的,总觉得手机APP一搜就完事了,干嘛还费劲捧着一本砖头书?但自从我开始做口译练习,尤其是一些同声传译模拟,我才发现,效率才是王道。在高速的听力输入和即时反应中,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滑动屏幕、等待加载,更别提在APP上对比A义B义哪个更贴合语境了。这本词典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为“抓取信息”而生的。它把最核心的释义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且不同词性的划分极其清晰,检索速度远超我的预期。拿一个很常见的短语来说,它的“熟语与搭配”部分简直是宝藏,很多口译中经常出现的固定搭配,它都用非常地道的英文和精准的中文对应上了,读起来一气呵成。这使得我在构建即时表达时,能够自然地从“逐字翻译”过渡到“意群翻译”,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口译流畅度和自然度。那种一翻即得、信手拈来的掌控感,是电子设备短期内无法替代的。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学术严谨性有执念的人,购买任何工具书都要看它的“血统”和修订历史。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这套体系,业内口碑毋庸置疑,代表了国内最顶尖的词典编纂水准。这本第二版,相较于第一版,在对当代新词汇和网络语的收录上做了非常大的增补,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翻译工作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如果一本权威词典停留在十年前的词汇量,那就失去了指导意义。我注意到新版中对一些科技前沿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术语解释都进行了更新和细化,这对于需要处理前沿科技文献的译者来说至关重要。比如,书中对某个技术名词的英文解释,往往会追溯其词源,然后再给出最权威的中文对等词,这种深挖背后的逻辑,让我在翻译时不光是“知道怎么写”,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写”。这种深入骨髓的专业度,是那些面向大众的综合性词典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最喜欢这本词典的一点,是它在处理那些“文化负载词”时的细腻处理。很多英美文化特有的习语、典故或者社会现象,如果只做直译,对中文读者来说就是一头雾水。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给出了对应的中文解释,很多时候还会附带一句简短的文化背景说明,或者给出一个功能对等的中文表达,而不是硬邦邦的词语对应。这对于提升口译和笔译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至关重要。比如,对于一些涉及到美国法律体系或特定历史事件的词汇,它不会敷衍了事,而是通过精确的注释,帮助译者跨越文化鸿沟,保证译文的精准传达。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语言工具,更像是一本微缩的西方文化入门指南,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点是那些只追求词汇数量的工具书完全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英汉大词典》(第2版,陆谷孙主编)简直是翻译学习者和从业者的“圣经”!我刚开始接触笔译工作的时候,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地道的口语表达,简直无从下手。市面上那些小词典,查不到的生僻词汇比比皆是,查到了释义也往往过于简略,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翻译的需求。直到我入手了这本大部头,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底气十足”。它的收词量毋庸置疑是顶级的,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那种学术的厚重感。更重要的是,它对词义的阐释非常细致,尤其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区分,简直是神来之笔。记得有一次翻译一份法律文件,一个核心动词在不同法律条文中含义截然不同,我用其他词典查了半天都不得要领,结果在这本词典里,它清晰地列出了“依职权裁定”、“进行审理”等不同语境下的精确译法,让我瞬间茅塞顿开,顺利完成了任务。对于准备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光是它的例句和用法注释部分,就抵得上去上好几堂精读课了。那种在浩瀚词海中被精准导航的感觉,无与伦比。

评分

说句大实话,这本词典的重量和厚度,一开始确实让我有些“望而生畏”,感觉像是随身带着一块“精神负重”。但随着我使用频率的增加,我发现它带来的“精神收益”远远大于物理上的不便。对于笔译人员来说,我们常常面临的是海量文本的精校和润饰工作,要求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达到母语人士的流畅度。我个人的经验是,当你面对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时,传统的单向词典只能给你一个答案,而这本大词典,它会提供至少三到四个基于不同语域(学术、商业、日常)的备选译法,并附带细微的语感差异说明。这种“多选项并存,并辅以详尽比较”的编纂思路,极大地锻炼了译者的语感和判断力。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答案,而是教我如何选择最优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工具书”的内涵所在。

评分

还可以,好大一本字典

评分

真的很赞很赞很赞很赞,我没想到书这么大,拆开的时候一脸懵逼。纸张质量也不错,反正我觉得是很好的一本词典

评分

7666666666

评分

快递不错,很快,是本不错的字典

评分

词汇量确实很庞大,好字典!

评分

七斤 包装超级好

评分

打词典真心大呀!

评分

很便宜,我很满意,货比三家

评分

很棒的,那么大一本词典,比想象的要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