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
| ISBN: | 9787114133190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6.09 |
| 装帧: | 平装 |
| 页字: | 143 |
| 作者: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 定价: | 55.00 |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内容简介: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在国家标准和其它通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编制的行业标准。因此,在国家标准和通用行业标准变化的情况下,对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中有关试验条件、仪器设备乃至整个试验方法进行相应的修订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修订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试验方法的先取:基本保持现行试验规程的格局,根据相关标准的修订情况,综合考虑本行业的需求和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行性选取。
2.试验方法中凡是已有国家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家标准)的,以其为基础进行修订;尚无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不能适应行业要求的,积极采用国外或其它行业的先进标准。
3.在主要内容上通用标准保持一致。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水泥试验
T 0501-2005 水泥取样方法
T 0502-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T 0503-2005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T 0504-2005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T 050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全性检验方法
T 0506-2005 水泥磁针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T 0507-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T 0508-2005 水泥体流动度测定方法(倒锥法)
T 0509-2005 水泥体流动度测定方法(筒球法)
T 0510-2005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T 0511-2005 水泥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
T 0512-2005 水泥胶砂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5h促凝压蒸法)
4 水泥混纤土拌合物试验
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T 0522-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
T 0523-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维勃仪法)
T 0524-2005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改进VC法)
T 0525-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现密度试验方法
T 0526-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式气压法)
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T 0528-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方法
T 0529-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分析试验方法
5 硬化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
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T0552-2005 碾压混凝土抗弯拉试件的制作方法
T0553-2005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0554-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0555-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0556-2005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T0557-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度试验方法
T0558-2005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T0559-2005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T0560-2005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T0561-2005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T0562-2005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试件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T0563-2005 水泥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方法(1h促凝压蒸法)
T0564-2005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
T0565-2005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T0566-2005 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试验方法
T0567-2005 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方法
T0568-2005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
T0569-2005 水泥混凝土渗水高度试验方法
T0570-2005 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收到,请看这五段不包含书本内容的读者评价,每段都在300字左右,风格各异,避免AI痕迹: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阅它的外观和目录,我就对它的出版充满了期待。封面上“正版”二字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意味着内容来源的可靠性,让我放心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我尤其关注它所涉及的“公路工程”领域,作为一个正在或计划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清晰、权威的试验规程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基石。我知道公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而水泥和水泥混凝土作为关键的筑路材料,其性能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操作手册,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避免主观臆断,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我非常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试验方法,并辅以图示和案例,这样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并且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我还会仔细研究它的章节划分和内容逻辑,看看它是否能够系统地解答我在实践中遇到的关于水泥和混凝土性能检测的疑惑,比如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试验结果来优化配合比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深度都让我对它寄予厚望,相信它会成为我公路工程学习之路上的重要指引。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类型的技术规程并没有太高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枯燥的数据和条文堆砌。但当我拿到这本《正版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后,我真的被它严谨的编排和清晰的逻辑深深吸引了。我主要是在一个公路养护单位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老旧路段的修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混凝土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修缮方案。这本书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试验项目,从基础的水泥性能测试到复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验证,几乎涵盖了混凝土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关于耐久性试验的部分,这对于我们处理长期暴露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路面材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解读试验数据的技巧,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材料的适用性,或者说,当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哪些可行的改进措施。我之前也看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权威性。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武功秘籍”,让我能够更专业、更自信地开展工作。我还想了解一下,这本书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是否有相应的调整建议,或者是否强调了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试验重点。
评分我是一名公路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为毕业设计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材料力学和工程概论,但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具体操作规范,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本《正版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本“及时雨”。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遵循行业标准同样不可或缺。水泥和水泥混凝土是公路建设的核心材料,它们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公路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尽的试验步骤,包括所需的仪器设备、试样的准备、试验过程的操作要领,以及最重要的,数据记录和结果的计算方法。我设想,这本书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示每一个关键步骤,这样我就可以在实验室跟着书本进行模拟操作,加深理解。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解释清楚每项试验的原理,以及它们在评估水泥和混凝土性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学习那些能够让我离一个合格的公路工程师更近的知识。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国内工程技术标准发展的人,我一直非常重视行业内权威规程的更新和出版。这次偶然了解到《正版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存在,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我知道,JTG E30作为公路工程领域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的重要依据,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最前沿、最可靠的技术指导。我特别关注它在试验方法的科学性、操作的便捷性以及结果判定的合理性方面是否有所改进。例如,在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碱-骨料反应等关键性能的测试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方法和更细致的判别标准。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关注新兴的混凝土技术和材料,例如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等,并在试验规程中有所体现,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总而言之,我把这本书视为推动我国公路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希望能通过它的出版,进一步提升我国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的试验检测水平,为建设更安全、更耐久的公路基础设施贡献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试验规程”这种东西的印象就是厚重、晦涩,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公式,感觉离我这个一线施工员有点遥远。但这次我特意找了这本《正版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想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每天在工地上接触的就是水泥和混凝土,它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我们的安全。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但往往只能凭经验去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即使是我们这些不是专业技术出身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比如,对于一些关键的试验指标,这本书能不能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解释,比如通过一些比喻或者实际案例,让我们知道这些指标代表了什么,以及它们对工程有多重要。我还想看看,这本书有没有提到一些现场快速检测的方法,或者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注意的细节,能够帮助我们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减少后期返工的麻烦。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工地上的“明白书”,让我们对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