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央音乐学院系列辅助教材:少儿视唱(上)
:21.00元
作者:王丽芳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
出版日期:2000-09-01
ISBN:9787506218139
字数: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央音乐学院系列辅助教材:少儿视唱(上)》是在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儿童视唱》的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全书分为上、下册。上册共四章,其中的一、二、三章按调、节拍、节奏的难易顺序编写而成。每一章包含一个调号的视唱,其内容主要由练习曲、视唱曲、视谱曲及拍手歌唱四部分组成。,一章以“小变奏曲”形式全面复习所学内容。下册共八章,其中第五、六章保留了上册的编写特点,以后的几章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3/8拍、6/8拍及带有简单变化音的视唱。一童是轮唱及二声部视唱。
《中央音乐学院系列辅助教材:少儿视唱(上)》突出“少儿”特点,在总体编排上,以调、节奏为主线,由浅入深,在曲目编排上注重复习和巩固学过的内容。在选材方面,以少儿歌曲为主,并选入大量的中外名曲及民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所选用的歌曲和乐曲中很多曲目仅取其片断,歌曲的歌词基本上只选一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专业水平选用其中任一部分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
目录
高音谱号部分
章
C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二章
G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三章
F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第四章
小变奏曲(阶段复习)
拍手歌唱
低音谱号部分
第五章
C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六章
G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七章
F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第八章
小变奏曲(阶段复习)
拍手歌唱
作者介绍
序言
高音谱号部分
章
C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二章
G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三章
F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第四章
小变奏曲(阶段复习)
拍手歌唱
低音谱号部分
第五章
C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六章
G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拍手歌唱
第七章
F自然大调音阶
练习曲
视唱曲
视谱曲
第八章
小变奏曲(阶段复习)
拍手歌唱
我不得不承认,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解决我儿子上音乐课时总是跟不上节奏的问题。他是一个对音乐有感觉,但“手眼协调”和“耳朵对准”能力较弱的孩子。这本教材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对“视唱”与“练耳”的平衡处理。很多教材要么过度侧重于“唱”,结果孩子能哼唱但看不懂谱子;要么过度侧重于“听”,结果孩子能分辨音高,但唱出来却像“杀鸡”。这本书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在一个单元内。比如,在学习了某个小节的节奏型后,紧接着的视唱练习就会把这个节奏型与一组特定的音高变化结合起来,要求孩子必须同时处理视觉信息和听觉模仿。我发现,通过这种同步训练,我儿子的专注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开始学着用眼睛“预测”接下来的音符,而不是等到耳朵听到声音后再做反应。此外,教材中穿插的“小故事”和“音乐情境”设定,让我和孩子在练习时有了一个共同的交流点。当我们练习一个进行到终止式的段落时,我们可以想象成“旅行结束,到家了”,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极大地减少了练习过程中的机械感和枯燥感。这套教材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且是真正“乐”在了音乐的本质上,而非仅仅是表面的热闹。
评分从一个长期在音乐教育领域耕耘的教师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选曲和编排体现了扎实的教学法理念。它所遵循的教学路径,非常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对节奏和旋律的“身体化”理解,并结合了柯达伊教学法中对固定唱名和首调视唱的重视。书中的曲目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它们大多取材于欧洲民歌或改编自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简单主题,确保了孩子接触到的旋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音乐审美价值,避免了市面上充斥的那些低幼化、缺乏音乐骨架的口水歌。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对“高低音区的平衡”处理。很多教材在低音区铺垫后,突然将音区拉高,孩子容易出现紧张或音准漂移,而这本书通过平缓的音域过渡和巧妙的级进、跳进搭配,确保了孩子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都能保持一个放松且集中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每一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从练习的递进关系可以清晰看出),这使得备课过程也变得高效而有条理。它不只是给孩子看的“工具书”,更是教师手中一套可靠的“教学蓝图”。
评分作为一名从小接受科班训练的音乐爱好者,我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这本教材的结构深度和音乐性。坦白说,市面上很多“少儿”音乐书往往为了迎合市场和降低难度,牺牲了音乐的严谨性,但这本书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对基础视唱练耳的核心要素——节奏的精确性与音高的准确性——把握得相当到位。它的节奏训练部分,尤其值得称赞。它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拍子,而是引入了不同的复拍子概念,并用肢体动作来辅助理解,比如用跺脚表示强拍,拍手表示弱拍,这种多感官的输入方式,对于构建孩子稳定的内在节拍感是极其有效的。更深一层看,它对音程的听辨和模唱练习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它没有直接给出“大三度”或“小六度”的术语,而是通过大家熟悉的儿歌或民间旋律片段来引导孩子感受音程之间的“色彩”差异,例如,用一个“向上跳跃”的听觉感受来描绘某个特定的音程关系,这比单纯记住理论名称要深刻得多。当然,对于更高阶的学习者而言,可能需要后续更专业的书籍来衔接,但作为零基础或初级阶段的奠基石,它所提供的扎实训练基础是毋庸置疑的,它确保了孩子们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不会因为基础不牢而产生“音乐记忆”与“视觉识别”之间的脱节。
评分这本关于少儿视唱的教材,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都透着一股专业与活泼并存的气息。我作为一个陪孩子一起学习的家长,深感它的用心之处。首先,它在基础知识的引入上做得非常巧妙,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乐理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故事”来引导孩子认识音符和节奏。比如,它会把C大调比作一个充满阳光的村庄,每个音符都有自己的“身份”和“性格”,这种拟人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我儿子平时对枯燥的练习容易感到厌烦,但这本书里的插图和练习曲目都非常贴合儿童的审美,旋律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即便只是哼唱,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特别是关于视唱的部分,它没有采用传统的五线谱密集轰炸,而是循序渐进地将唱名、唱谱和实际音高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看到音符就能唱出来”的初步能力。我们家之前试过几本其他的教材,内容都偏向成人化或过于学术化,孩子学起来十分吃力,而这本教材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每完成一个小单元的学习,都会有一个“小测验”或“小小音乐会”环节,既巩固了知识,又给予了及时的正向激励,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严肃音乐教育和儿童天性之间的桥梁,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优质少儿音乐启蒙读物。
评分阅读这本《少儿视唱》的体验,可以说是惊喜连连,尤其是在处理初学者对“拍号”和“小节线”的理解上。很多孩子第一次看到小节线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音乐在哪里被“切开”了。这本教材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来解释这个概念,它将每个小节比喻成一个“小盒子”,盒子的大小(由拍号决定)是固定的,里面的“礼物”(音符)必须正好装满这个盒子,不能多也不能少。通过反复强调这个“盒子”的概念,孩子很快就理解了每小节的强弱规律和时值分配。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休止符”的理解往往是滞后的,他们倾向于在看到休止符时就停止发声,却忘了这是需要保持特定时值的“沉默”。这本书里的休止符练习被融入到与节奏模仿游戏中,比如“安静地模仿小猫走路”来练习四分休止符,让孩子明白休止符也是音乐节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是“忘记唱”,而是“保持安静”。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教学手法,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得原本枯燥的视唱练习,变成了一场充满逻辑和想象力的探索之旅,真正做到了让孩子“爱上”学习音乐的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