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赌石1平地暴富焉如梦 |
| 作者 | 徐军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806956045 |
| 出版日期 | 2007-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128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商品重量 | 0.281Kg |
| 内容简介 | |
| 你喜欢收藏玉石吗?你想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吗?看一眼,就赚21万;不识作皮石,输光裤子;买这样的石头,想不挣钱都难;名家藏品;看图赌石练眼力……本书作者用亲身经历,以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为你细细道来。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赌石四法,看一眼赚21万 不识作皮石,你会输光裤子 买这样的石头,想不挣钱都难 价值10万的忠告,神仙口、磕口及镶口 名家藏品 看图赌石练眼力找感觉 |
| 编辑推荐 | |
| 寻觅赚十倍百倍的宝玉石,洞察诱人的谎言与陷阱,看图赌石练眼力找感觉。 《翡翠赌石技巧与鉴赏》:第一部揭开翡翠赌石神秘面纱的开山之作。出版十余年来不仅走俏国内,还远销缅甸翡翠场区。 《翡翠等级与价格》:首次系统地提出决定翡翠首饰价格的三大要素:色、底、种。并详尽介绍了12种色、8种底水和5种识辨种的方法。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6年度全行业畅销品种”。 《翡翠精品投资技巧》:若买九分色四分水的精品,10年间价格涨了一番,可买九分水四分色的物件,价格涨了4倍!今后10年何物会成为增值的“黑马”?本书将细细道来…… 美丽着,还要增值!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7年度全行业畅销品种” 《赌石1-平地暴富焉如梦》:赌石实乃非赌也。若以赌念开石则十开十垮,百解百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赌石亦在非赌中,当以心问石。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设计案例来研究。它在“留白”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跨页的大图,四周都留出了足够宽裕的边距,这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拥挤的视觉元素得到了极大的舒展和呼吸空间,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丝毫没有压迫感。此外,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也十分巧妙,不是简单的一页分割,而是通过一些抽象的纹理插页或者半透明的硫酸纸来做缓冲,这种微妙的切换感,像是一段悠扬旋律中的休止符,让观者的注意力得以重新集中。对于一本汇集了多种艺术形式(假设它涉及不同媒介的艺术品)的作品集来说,能将这种统一的调性维护得如此出色,实在难得,足见编辑团队对艺术节奏感的精准把握。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脑子里立刻冒出了“时间停滞”这个词。它收录的作品中,有一系列拍摄于特定历史时期建筑遗址的照片,那种光影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光线穿过残破的拱门,在布满青苔的石板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那种寂静和苍凉感,让人联想到千年前的喧嚣与落幕。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记录,更像是一种对“存在与虚无”的哲学探讨。我特别留意了其中一幅关于老旧木制楼梯的俯拍,木头的纹理、磨损的痕迹,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光阴的重量。相比于那些追求极致清晰度的现代摄影,这里的作品明显更偏爱那种带着颗粒感和柔和边缘的“情绪表达”,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陷入一种沉思,思考我们自身在宏大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订工艺和细节处理确实体现了出版社对于“出版物即艺术品”的追求。书脊的材质,我注意到它似乎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布面覆膜,触感温暖且不易沾染指纹,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很快出现磨损痕迹。尤其是扉页上的烫金或凹凸工艺,处理得非常内敛而有质感,没有那种廉价的俗气感。我对比了一下市面上许多同类别的画册,它们往往在追求大开本和高清印刷的同时,忽略了这些“边角料”的质感。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连同书籍本身的物理属性都视为作品的一部分来精心雕琢,这使得它不仅内容值得品味,作为实物收藏也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这本装帧精美的画册,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艺术气息。内页纸张的选择极为考究,那种微微泛着哑光的质感,让画面层次感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我尤其欣赏其中一组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搭配的特写,那些鲜艳的丝线和繁复的刺绣工艺,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草药和阳光混合的味道。更妙的是,每幅图像旁边的文字说明,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阐述,而是带着一种人文关怀的细腻笔触,讲述了这些手工艺品背后的传承故事和匠人精神。读完这一部分,你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看客”,而更像是一个被邀请进入那个神秘山谷的访客,对那些古老的技艺生出由衷的敬畏。整体来看,它在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深度的挖掘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绝对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评分我总觉得,好的艺术书籍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作品库”,而应该是一个能够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对话场”。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它收录的那些风景摄影作品,并非那种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式快照,而是充满着强烈的个人印记和主观情绪的表达。比如,描绘雨后山岚的作品,那种水汽弥漫、能见度极低的状态,反而激发了观者去脑补山后可能存在的神秘景象。它不像一些摄影集那样急于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是引诱你问“这可能是什么?”。这种“引导式欣赏”的手法,大大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探索欲。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打开了的地图,虽然有标记,但更鼓励你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