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字录 字体设计必修课 彩印 创意字体设计书籍

创字录 字体设计必修课 彩印 创意字体设计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剑 著 著 著
图书标签:
  • 字体设计
  • 创意字体
  • 排版设计
  • 平面设计
  • 书籍
  • 艺术设计
  • 设计教程
  • 字体
  • 创意
  • 彩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5535
商品编码:10729711165
开本:1
出版时间:2015-08-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基本信息

书名:创字录 字体设计必修课

:59.00元

作者:吴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5395535

字数:

页码:244

版次:01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字体设计是视觉设计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众多设计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同时也是艺术院校美术和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在本书中,您不仅可以回顾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能学到工作中所需要的实战技巧。
《创字录 字体设计必修课》从创意字体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文字的笔形、结构为切入点,把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理论的形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创意字体设计的工具、思路和文字的基础知识。从第3章开始着重讲解了创意字体设计的方法,并通过第4章的实际案例帮助大家巩固知识。为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在本书的第5章中特地挑选并整理了作者长期积累的字体创作案例。
论你是学生,还是想从事设计、刚从事设计或者在字体设计上遇到瓶颈的设计师,这本书都会非常适合你。

目录


01 字体设计概述 14
1.1 字体设计那些事儿 15
1.2 创意字体设计的常用工具 17
1.2.1 关于手绘字体的工具 17
1.2.2 常用的字体设计软件 19
1.3 创意字体设计思维方法 20
1.4 形式美法则 22
1.4.1 节奏与韵律 22
1.4.2 对称与平衡 23
1.4.3 变化与统一 24
02 文字基础 25
2.1 文字的形成与起源 26
2.2 汉字的基本笔形 26
2.2.1 宋体 27
2.2.2 黑体 27
2.3 汉字的基本结构规律 28
2.3.1 空间结构 28
2.3.2 重心 29
2.3.3 字面大小 30
2.3.4 提升篇—重心的调整 33
2.3.5 提升篇—斜线是有力量的 34
2.4 拉丁字体的分类 35
2.4.1 衬线体(罗马正体) 35
2.4.2 衬线体 36
2.5 拉丁字体的基本结构 36
2.5.1 结构特征 36
2.5.2 X&O;的秘密 38
03 创意字体设计 39
3.1 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40
3.1.1 识别性 40
3.1.2 独特性 40
3.1.3 艺术性 40
3.2 创意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 41
3.2.1 变化笔形 41
案例1 壹玖玖零 41
案例2 乡愁 46
案例3 岁月 51
3.2.2 连笔断笔 56
案例1 迟暮 56
案例2 撒欢 61
案例3 追寻 65
案例4 风和日丽 69
3.2.3 改变重心 74
案例1 我好困 74
案例2 勿忘初心 79
3.2.4 笔画省略 83
案例1 83
案例2 上善若水 87
案例3 修心 91
3.2.5 笔画重复 94
案例1 生命 95
案例2 春夏秋冬 99
3.2.6 移花接木 105
案例1 感冒 105
案例2 一生有你 111
3.2.7 圆、方、三角 118
案例1 圆形—空谷幽兰 118
案例2 方形—端正 122
案例3 三角形—新年 128
案例4 三角形—执着 133
3.2.8 结构场景化 138
案例1 翻山越岭 138
案例2 早高峰 145
3.2.9 水墨风 149
案例1 無極 149
案例2 剑 154
案例3 無常 156
3.2.10 涂鸦风 160
案例1 MATCH DESIGN 160
案例2 京东设计 164
3.2.11 哥特风 167
案例1 RAY 169
案例2 C 174
3.2.12 其他手绘字体 179
案例1 YOU ARE BEAUTIFUL 179
案例2 Jameso184
3.2.13 字体 189
案例 ECD 189
ECD字体延展欣赏 195
京东618字体海报欣赏 197
04 商业案例解析 199
4.1 商业字体设计的基本程序 200
4.2 案例解析 200
4.2.1 C 200
4.2.2 嘿优文具 207
4.2.3 京东好声音 214
05 字我欣赏 225
后记 244

作者介绍


吴剑
原腾讯视觉设计师
京东设计中心(C)视觉设计师
CDA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
站酷推荐设计师
新锐100设计师
入选《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3》
入选《第九届APD-亚太设计年鉴》
2013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全国1等奖
拥有设计专利二项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印刷技术与设计实践的专业书籍简介,重点在于探讨如何驾驭先进的彩色印刷工艺、提升设计稿件的视觉冲击力,并将其与市场营销策略深度融合。 --- 《致臻:当代色彩印艺与视觉策略实战指南》 前言:超越墨水与纸张的界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视觉传达的效率决定了信息的存活率。本书并非探讨基础的排版规则或字体的历史演变,而是聚焦于如何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具有卓越物理质感的、可量化的商业成品。我们深入研究现代印刷工业在色彩管理、材料选择、后加工工艺上的前沿进展,旨在为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及印刷工艺师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战略蓝图。 本书的核心在于“策略性应用”:理解技术如何服务于品牌叙事,而非仅仅是技术说明手册。 --- 第一部分:色彩的科学与艺术——高端彩印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彻底解析当代商业印刷中最复杂也最具决定性的环节——色彩再现。我们摒弃浅尝辄止的RGB到CMYK转换知识,转而深入探讨色彩哲学在商业语境下的应用。 第一章:超越标准色域——ICC色彩空间与定制化调色 高阶色彩管理流程: 详细拆解从屏幕显示(Proofing)到最终出片(Imprint)的全流程色彩链条。重点介绍如何校准和维护定制化的ICC配置文件,以确保品牌标准色(Spot Colors)在不同基材上的精确一致性。 专色(Pantone/DIC/HKS)的策略应用: 分析不同油墨体系(UV、水性、溶剂型)对专色表现力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专色技术突破标准四色印刷的色彩饱和度极限,实现超高显色性(Gamut Extension)。 数字印刷的色彩革命: 深入研究七色、九色甚至十二色数字印刷系统(如高精度墨滴喷射技术)如何改变小批量、高复杂度印刷品的色彩表现力。对比其在渐变平滑度和细微色调过渡上的优势与局限。 第二章:承载力的革命——基材与油墨的交互设计 设计最终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纸张”和“油墨”的化学反应。本书系统性地评估了数千种商业用纸(铜版、哑粉、特种艺术纸、环保再生纤维)的吸墨性、白度指数(CIE Whiteness)以及纹理对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 油墨渗透与干燥动力学: 探讨不同油墨(如氧化干燥型、UV固化型)在不同纸张纤维结构中的表现,尤其关注油墨层厚度对色彩深度的影响。 触感设计(Haptic Design): 深入分析表面处理工艺(涂布、覆膜、磨砂、点状UV)如何重塑观者的触觉体验,并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纹理来增强或削弱色彩的视觉冲击力。 --- 第二部分:视觉冲击力的构建——后加工与装帧的策略性融合 现代印刷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无法被数字屏幕完美模拟的物理细节上。本部分专注于如何利用先进的后加工工艺,为设计赋予“第三维度”。 第三章:光影的雕塑——烫印、压凹与局部立体效果 金属质感的精细控制: 不仅是简单的烫金或烫银,而是探讨不同转移材料(如全息箔、镭射膜、亚光金属箔)的晶体结构对反射光线的角度控制。如何设计避免“死角”的烫印图案,确保在任何光照下都能产生预期的金属光泽。 深度与层次的营造: 详细阐述高精度压凹/凸(Debossing/Embossing)工艺的工艺流程,以及如何结合阴影设计,在视觉上模拟出超越实际厚度的深度感。探讨柔性压印技术在提升图案立体感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材料的叙事——异形裁切与结构创新 模切工艺的突破: 从传统圆刀到高精度激光切割的演变。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复杂的异形裁切,打破传统矩形边界,使包装或宣传品本身成为一个雕塑作品。 透明与叠加的应用: 探讨如何策略性地使用PVC、PET等透明材料进行局部叠加印刷,实现“透视”和“内嵌”的视觉效果,增加信息层次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 第三部分:印刷品的商业化与效率优化 优秀的设计必须能够高效、稳定地转化为商业产品。本部分聚焦于设计稿件的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质量控制。 第五章:生产就绪(Print-Ready)的交付标准 文件结构化与陷印优化: 针对大型印刷项目,系统讲解如何处理跨版面色彩对齐、套准公差的预设。强调如何通过精确的陷印(Trapping)设计,消除因设备微小误差导致的市场成品瑕疵。 可变数据印刷(VDP)的创意边界: 在数字印刷的框架下,探讨如何利用VDP技术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基础模板,使其在不同接收者面前,能根据预设数据自动调整色彩倾向或背景图案,实现“一对一”的沟通效果。 第六章:印刷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效益分析 打样(Proofing)的真实性评估: 如何从成本角度平衡数码打样与传统菲林打样(CTP)的准确性。建立一套基于目标印厂设备的验收标准体系,避免因“我以为”导致的批次性报废。 可持续性印刷策略: 探讨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如何平衡环保要求。分析水性油墨、非氯漂白纸张、无溶剂覆膜等绿色工艺的实际成本投入与市场声誉回报。 ---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有一定设计基础,渴望将作品推向更高商业制作水准的设计师、艺术指导(Art Directors)、品牌经理,以及需要深入理解前沿工艺,以优化生产流程的印刷厂技术主管。它要求读者具备从“平面概念”向“立体物质”转化的思维能力。 《致臻:当代色彩印艺与视觉策略实战指南》,致力于将印刷工艺从幕后的“执行环节”,提升为前台的“核心创意工具”。通过本书,您将掌握的不是如何“设计”,而是如何“制造”出具有持久市场影响力的视觉实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创意方法论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我最期待的就是“创意字体设计”这部分的内容。老实说,市面上很多设计书籍在谈“创意”时,往往停留在一些表层的技巧堆砌上,比如“把笔画拉长”、“做个切割”之类的,看完之后依旧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突破瓶ü。然而,《创字录》的这部分内容,更像是一个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它引导你去解构一个概念,然后用字体的结构元素去重新映射这个概念。书中介绍了一种“语义拆解重构法”,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有趣。它鼓励设计师跳出“写字”的思维定势,去思考“这个字形能承载什么信息量”。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为我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个虚拟项目设计了几组标识字体,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从无到有的灵感喷薄而出,而不是被动等待的体验,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如何提问和如何探索属于自己的设计路径。

评分

拿到这本《创字录》时,心里其实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忐忑的心情的。毕竟,字体设计这个领域,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要真正做到有创意、有深度,绝非易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大胆的色彩碰撞和结构上的不稳定感,似乎在暗示着内容也会是跳脱常规的。我特地翻阅了关于字体演变历史的部分,感觉作者在梳理脉络上非常下了功夫,不是简单地罗列年代和字体风格,而是深入探讨了每一种字体风格背后的文化思潮和技术限制。比如,当讲到黑体字从印刷术传入后如何适应中文排版的挑战,那种技术与艺术的博弈感,读起来就格外引人入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不少成功的商业案例分析,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从未深究过的品牌标识,在作者的剖析下,瞬间变得立体起来。他们不仅仅是“好看”,更是精准地传达了品牌的核心价值。这让我意识到,字体设计远不止是美学,它是一种无声的沟通语言。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没想到它更像是一场跨越历史与技术边界的深度对话,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停留在“原来是这样”的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尤其是在彩色印刷的呈现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那些关于色彩在字体情绪表达中的作用的章节,如果不是用高品质的彩印来呈现,那种微妙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会大打折扣。我特别注意了书中关于“情绪化字体”那一块的论述。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字体本身就可以具备温度和呼吸感。通过对笔画粗细、字间距的微调,如何能让一个冰冷的宋体立刻变得柔和,或者让一个圆润的黑体瞬间带有坚定的力量感,书中通过大量的对比图例,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这对我这种习惯于用文字描述而非视觉直观感受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力的冲击。很多时候,我们设计一个Logo或者海报时,都在跟客户解释半天“我想要那种感觉”,而这本书,直接把那种“感觉”用视觉语言清晰地摆在了你面前,让沟通成本直线下降。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教我们如何设计,更是在教我们如何“看”设计,如何用眼睛去捕捉那些潜藏在细节里的匠心。

评分

关于软件操作层面的内容,这本书处理得非常得体。很多技术指南类的书籍恨不得把软件的每一个按钮都讲一遍,结果喧宾夺主,让读者迷失在工具的细节中,忘记了设计的初衷。但《创字录》对于软件工具的讲解是服务于设计意图的。它不会像用户手册那样事无巨细,而是聚焦于那些能“解放”创意的关键功能点。比如,如何利用路径的精确控制来创造出传统手写无法达到的几何美感,或者如何运用节点控制来赋予笔画自然的流动性。它把工具视为画笔和雕刻刀,而不是最终目的。这对于提升设计效率和保持设计原汁原味至关重要。阅读这些章节时,我仿佛感觉自己是站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身边,他没有浪费时间在你已经知道的事情上,而是直击核心,告诉你如何用最精妙的工具,完成最富有表现力的工作。这种高效且聚焦的叙事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我的学习时间。

评分

最后,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选择,都透着一股对字体本身的敬意。翻阅时那种纸张的厚实感和油墨的细腻度,让人忍不住想动手去临摹、去触摸那些精妙的曲线和转折。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理论书,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书中的参考文献和设计师推荐列表也非常有用,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进阶学习路径,让我知道接下来应该去深入研究哪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思维”——它把字体设计从孤立的“美化”行为,提升到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学科高度,涵盖了历史、文化、技术、商业和纯粹的创意表达。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变得更加细致和有层次了,走路时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路边招牌的字体结构,这真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精神投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