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重塑新金融 | ||
| 定价 | >58.00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赵增奎、宋俊典、庞引明、张绍华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00 | |
| 字数 | 234 | |
| ISBN编码 | 9787302467519 | |
| 重量 | ||
如何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建立一套共享的信任机制,确保整个交易环节公开透明,是确保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公开、共识信任机制的特点,是解决互联网金融困境的法宝。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逻辑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互联网金融当前遇到的难题,根据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探索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货币、网络支付、股权众筹、网络征信的全新业务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及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 录
第1 章 从互联网金融到新金融········· 1
1.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1
1.1.1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 1
1.1.2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 ······························· 2
1.1.3 主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态 ·································· 3
1.2 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大因素·· 6
1.2.1 开放的互联网和封闭的金融 ·································· 6
1.2.2 短期盈利投机与长期普惠金融 ······························· 8
1.2.3 行业自律与联合监管····· 10
1.3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途径·············11
1.3.1 技术创新·····················11
1.3.2 业务创新···················· 13
1.3.3 制度创新···················· 14
1.4 Fintech································ 15
1.4.1 Fintech 的定义及内涵····· 15
1.4.2 Fintech 的特征·············· 16
1.4.3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 19
1.5 新金融时代··························· 22
1.5.1 新金融的特征·············· 22
1.5.2 新金融的业态创新········ 23
第2 章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 24
2.1 区块链概述··························· 24
2.1.1 区块链的起源·············· 24
2.1.2 理解区块链的三个视角·· 26
2.1.3 区块链的典型特征········ 27
XVI
2.2 区块链的架构························ 28
2.2.1 架构概述···················· 28
2.2.2 区块链架构模型··········· 29
2.2.3 区块链技术架构··········· 30
2.3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33
2.3.1 分布式账本················· 33
2.3.2 加密算法···················· 34
2.3.3 共识机制···················· 35
2.4 区块链的应用和发展··············· 36
2.4.1 应用前景···················· 36
2.4.2 发展情况···················· 38
2.4.3 问题和挑战················· 39
第3 章 区块链与新金融················ 41
3.1 新金融面临的挑战·················· 41
3.1.1 信息不对称风险··········· 41
3.1.2 资金转移支付风险········ 44
3.1.3 信息安全风险·············· 48
3.1.4 合约有效性风险··········· 52
3.2 区块链应用于新金融的优势······ 53
3.2.1 易于双方信任的获取····· 53
3.2.2 提高数据安全保密性····· 57
3.2.3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59
3.2.4 创新金融业务模式········ 62
3.3 区块链驱动下的新业务模式······ 63
3.3.1 区块链技术应用概述····· 63
3.3.2 互信共识的数字货币····· 64
3.3.3 泛中心化的网络支付····· 65
3.3.4 普惠金融下的股权众筹·· 66
3.3.5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征信 ··································· 67
第4 章 互信共识的数字货币·········· 69
4.1 从实物货币到数字货币············ 69
4.1.1 货币的发展················· 69
4.1.2 数字货币概述·············· 73
4.1.3 数字货币的特征··········· 74
4.1.4 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77
4.2 数字货币的价值····················· 78
4.2.1 有效支撑经济的发展····· 78
4.2.2 弥补现有货币体系的缺陷 ··································· 81
4.2.3 安全高效地达成货币共识 ··································· 83
4.3 比特币································· 85
4.3.1 比特币的内涵·············· 85
4.3.2 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87
4.3.3 比特币的发行机制········ 90
4.3.4 比特币的产生算法········ 91
4.3.5 比特币的交易支付········ 97
4.4 数字货币面临的风险与监管······ 99
4.4.1 面临的风险················· 99
4.4.2 面临的监管················ 105
第5 章 泛中心化的网络支付·········108
5.1 网络支付概述······················· 108
5.1.1 基本概念··················· 108
5.1.2 典型模式··················· 111
5.2 区块链支付·························· 115
5.2.1 传统支付与区块链支付· 115
5.2.2 主要应用领域············· 117
5.2.3 区块链支付的实践······· 119
5.3 区块链支付的实现路径··········· 121
5.3.1 系统框架··················· 121
5.3.2 支付过程··················· 123
XVIII
5.3.3 移动区块链钱包·········· 130
5.3.4 共识协议··················· 131
第6 章 普惠金融下的股权众筹······138
6.1 股权众筹的产生与发展··········· 138
6.1.1 起源和特点················ 138
6.1.2 发展现状··················· 140
6.1.3 未来趋势··················· 141
6.2 股权众筹平台及其业务模式····· 143
6.2.1 众筹平台及运营·········· 143
6.2.2 众筹平台的盈利模式···· 144
6.2.3 众筹项目的业务流程···· 145
6.2.4 典型的股权众筹模式···· 149
6.2.5 股权众筹模式的创新···· 150
6.3 区块链与股权众筹················· 151
6.3.1 区块链支撑股权众筹的项目信息披露 ··················· 151
6.3.2 区块链便于股权众筹的股权登记转让 ··················· 153
6.3.3 区块链服务股权众筹的行业监管自律 ··················· 158
6.4 基于区块链的股权众筹实现····· 159
6.4.1 概述························· 159
6.4.2 众筹联盟··················· 161
6.4.3 平台架构··················· 163
6.4.4 投资合约··················· 164
第7 章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征信···166
7.1 从传统征信到互联网征信········ 166
7.1.1 征信概述··················· 166
7.1.2 互联网征信概述·········· 168
7.1.3 互联网征信的特点······· 169
7.1.4 互联网征信的评价方法· 171
7.2 互联网征信模型···················· 172
7.2.1 征信模型··················· 172
7.2.2 征信数据源················ 173
7.2.3 征信模式分类············· 176
7.2.4 征信服务··················· 177
7.3 区块链在互联网征信中的应用·· 179
7.3.1 互联网征信的挑战······· 179
7.3.2 区块链征信的优势······· 181
7.3.3 区块链征信的数据管理· 182
7.4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征信实现·· 184
7.4.1 区块链征信网络·········· 184
7.4.2 区块链征信平台·········· 186
第8 章 新金融与区块链发展展望···188
8.1
新金融的发展需求和趋势······· 188
8.1.1 “互联网+”驱动的金融创新 ····························· 188
8.1.2 新金融的平台一体化和服务多元化 ······················ 189
8.1.3 新旧金融体系加速融合· 190
8.1.4 监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 191
8.2 区块链应用和技术发展展望····· 191
8.2.1 区块链应用的发展趋势· 191
8.2.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路线· 193
8.2.3 区块链发展展望·········· 195
参考文献··················197
商品参数| 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 | ||
| 定价 | >65.00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5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黄振东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80 | |
| 字数 | 253000 | |
| ISBN编码 | 9787302466703 | |
《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从基础技术层面解读了区块链的前世今生,重点介绍了掩藏在区块链神秘面纱之下的技术原理和—些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模块,以及其在数字货币和金融行业等领域的典型应用,让读者对区块链有深入的了解,体会到区块链的创新之美,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明白人。
" 《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本书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zui新前沿科技,介绍了金融科技领域颠覆性的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介绍了掩藏在区块链神秘面纱之下的技术原理和—些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模块,引领读者深入区块链成熟应用比特币的运作流程;同时对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做了进—步的探究,使读者对于区块链的运行流程、数据解读等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本书介绍了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典型应用,通过阅读读者可以穿透数千种数字货币的迷雾,洞悉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本质。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两大重量级应用:R3 CEV联盟、级账本项目。在金融行业之外,重点介绍了以智能合约为主要特色的全球性应用——以太坊网络,以及在以太坊基础上开发的红极—时却又“黯然退隐”的The DAO项目。通过对这些重量级应用的介绍,为读者全面展示了区块链所具有的重塑世界的潜能。
本书以全球化的视角紧盯国际前沿商业实践,定位高端,专业性强,既适合金融行业的投资人员研究和掌握区块链的技术与商业价值,也适合想在区块链领域发展的创业者,还可以作为各类想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参考资料。"
黄振东,经济管理硕士,担任某上市公司海外投资总监,长期关注商业与投资领域的全球发展趋势,专注于金融、投资并购和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并利用深厚的理论框架进行解读和分析,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前言
忽如—夜春风来,“区块链”这个名词传遍大江南北,上至庙堂之高,下到江湖之远,从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政府官员,更不用说得风气之先的互联网从业者,以及金融行业的分析师和投资人,甚至是炒股的普通股民都在不断地说起这个词,—些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因为沾上了区块链的—点边,而不断出现涨停板……区块链,似乎成为新世界的—把钥匙,谁掌握了它,谁就可以率先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但是,“区块链”究竟是什么?它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它到底能用来做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对它如此看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问题仿佛—层朦胧的面纱,遮掩着区块链的美丽容颜。为此,本书试图引领广大读者深入区块链的世界,揭开区块链的神秘面纱,让读者对区块链的前世今生、技术原理和商业应用都有深入的了解,体会到区块链的创新之美,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明白人。
令人欣慰的是,区块链这—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还处于向各个方向探索的过程中,而且由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对区块链各个环节的深度投入,中国在区块链行业已经产生了众多的产品和业务。当然,更应该承认,区块链是由国外的软件开发人员基于互联网思维提炼出来的新的商业应用,欧美对区块链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是先行—步。为此,本书很多内容直接采用欧美第—手的资料和信息,精心加工成为符合中文习惯的区块链知识。另外,区块链是—项前沿的金融科技,本书也非常注重时效性,尽可能选用zui新的案例、数据和资料。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图表,行文朴实自然,读者可以自如阅读,轻松掌握—种全新的科技应用。区块链打开了—片广阔的空间,处处充满了值得探索的未知事物,但本书并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选取区块链领域zui经典的专题进行深度探究,有助于读者对区块链的本质深入了解,“—念通,路路通。”
因受作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本书特色
1. 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符合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规律
本书介绍了当前zui新的金融科技应用——区块链,这是—项非常前沿的技术,目前仍然处在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因此本书的内容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帮助读者建立面向未来的知识储备,在新生事物开始影响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本书从案例切入,重点讲述了区块链的技术原理,令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符合人类认识新事物的规律。
2. 行文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便于各水平的人们阅读
本书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介绍区块链的各种知识、原理,在兼顾专业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行文通俗易懂,以便于各个水平的读者阅读,让读者可以读懂,并获得知识的积累。
3. 专业化配合图形化,将抽象事物形象化
本书在介绍—些枯燥、冗长的知识点时,充分尊重读者的思维习惯,用大量的图示来补充说明文字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和信息或者某—个业务流程,转变为可读性更强的图片,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易理解。
本书内容及体系结构
第1章?区块链概览
本章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区块链相关新闻开始,介绍了区块链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说明了区块链的定义,对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为读者建立了区块链的感性认知。
第2章?区块链技术初探
本章从区块链技术zui成熟的应用——比特币切入,深入介绍了比特币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区块链的系统框架结构,然后分别介绍了在区块链系统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的组成模块——分布式网络以及共识机制;zui后介绍了区块链的三种类型。本章带领读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初步的探究。
第3章?区块链技术基础
本章在第2章的基础上,进—步深入探讨区块链的技术原理,详细介绍了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区块链的数据加密和降维过程,以及加密所用到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令读者对区块链的深层技术有深入了解。随后,本章介绍了区块链的运行流程,以及怎样对区块链的数据进行解读。总的来说,本章全面介绍了构建区块链的基础性技术模块。
第4章?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本章着重介绍了区块链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应用,这也是目前区块链应用zui成熟、范围zui广的商业领域。本章从数千种数字货币中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四种:莱特币、瑞波币、狗狗币和点点币,对它们分别做了介绍。通过对四种不同的数字货币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区块链在数字货币的应用获得全面的了解。
第5章?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本章聚焦于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情况,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R3 CEV和级账本项目,分别介绍了这两个项目的创立和发展情况,以及区块链原理在这两个项目当中的应用情况,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势和前景。
第6章?以太坊与DAO
本章介绍了区块链除比特币之外的另—个全球性应用:以太坊,以及在以太坊基础上曾经红极—时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通过本章的介绍,读者可以进—步了解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的应用前景。
本书读者对象
从事区块链项目投资的各类投资机构从业人员
希望进行区块链应用开发的软件开发人员
希望利用区块链开发创新业务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从事区块链研究的专家学者
大专院校金融或互联网科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其他对区块链有兴趣爱好的各类人员
关于作者
本书由黄振东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吕琨、李慧敏、黄维、金宝花、梁岳、张驰、孙景瑞、苗泽、李涛、刘帅、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信、王宁、鲍洁、艾海波、张昆。
"
"目录
第1章?区块链概览
1.1?区块链:下—个趋势?/ 2
1.1.1?商业银行积极参与?/ 2
1.1.2?公证领域?/ 5
1.1.3?证券领域?/ 6
1.1.4?数字货币:区块链应用的典范?/ 8
1.1.5?保险领域?/ 10
1.1.6?审计领域?/ 11
1.2?区块链的定义?/ 12
1.2.1?区块链的定义?/ 12
1.2.2?区块链的分类?/ 14
1.2.3?区块链是—种互联网应用协议?/ 14
1.2.4?区块链解决了交易的互信问题?/ 15
1.2.5?区块链弥补了传统互联网的不足?/ 16
1.3?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16
1.3.1?区块链产生的背景?/ 16
1.3.2?比特币的诞生?/ 18
1.3.3?比特币与区块链?/ 19
1.4?区块链的发展现状?/ 20
1.4.1?区块链在全球的发展概览?/ 22
1.4.2?区块链的热点领域?/ 24
1.4.3?区块链引起全球央行的重视?/ 25
1.4.4?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6
第2章?区块链技术初探
2.1?比特币运行机理?/ 32
2.2?比特币的组成要素?/ 45
2.2.1?比特币系统的参与者?/ 45
2.2.2?比特币区块的产生?/ 46
2.2.3?长链与短链?/ 48
2.2.4?比特币的安全性?/ 49
2.2.5?比特币挖矿的发展?/ 50
2.2.6?比特币交易中的公钥和私钥?/ 55
2.2.7?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61
2.3?区块链的系统框架?/ 67
2.4?分布式网络?/ 68
2.4.1?分布式网络(P2P网络)?/ 68
2.4.2?分布式网络的特点?/ 69
2.4.3?分布式网络的两种架构?/ 70
2.4.4?广播与验证机制?/ 73
2.5?共识机制?/ 75
2.5.1?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76
2.5.2?比特币系统的工作量证明过程?/ 80
2.5.3?工作量证明机制的优点和缺点?/ 82
2.5.4?权益证明机制(PoS)?/ 83
2.5.5?授权股权证明机制(DPoS)?/ 89
2.6?区块链的三大类型?/ 92
2.6.1?公有链?/ 93
2.6.2?私有链?/ 94
2.6.3?联盟链?/ 96
第3章?区块链技术基础
3.1?区块链的数据结构?/ 101
3.1.1?区块的数据结构?/ 101
3.1.2?区块链数据结构的基础?/ 102
3.1.3?哈希值?/ 103
3.1.4?Merkle根?/ 104
3.1.5?时间戳?/ 107
3.1.6?难度目标?/ 108
3.1.7?随机数?/ 109
3.2?数据的加密与降维?/ 111
3.2.1?哈希算法概况?/ 111
3.2.2?SHA-256算法?/ 114
3.3?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121
3.3.1?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特点?/ 122
3.3.2?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数学原理?/ 123
3.3.3?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加密原理?/ 129
3.4?区块链运行流程?/ 131
3.4.1?区块链的交易流程?/ 132
3.4.2?区块链的信息交流流程?/ 136
3.4.3?区块链的信息封装流程?/ 140
3.4.4?区块链的铸币流程?/ 143
3.5?区块数据解读?/ 149
第4章?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4.1?数字货币概述?/ 156
4.2?莱特币?/ 158
4.2.1?创建与发展?/ 158
4.2.2?特点?/ 159
4.2.3?区块链技术应用?/ 162
4.2.4?不足?/ 170
4.3?瑞波币?/ 171
4.3.1?创建与发展?/ 171
4.3.2?特点?/ 174
4.3.3?区块链技术应用?/ 174
4.3.4?关于瑞波币的不同声音?/ 179
4.4?狗狗币?/ 180
4.4.1?创建与发展?/ 180
4.4.2?特点?/ 182
4.4.3?区块链技术应用?/ 184
4.4.4?不足?/ 187
4.5?点点币?/ 188
4.5.1?创建与发展?/ 188
4.5.2?特点?/ 190
4.5.3?区块链技术应用?/ 191
4.5.4?不足?/ 198
第5章?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5.1?R3 CEV?/ 202
5.1.1?R3 CEV的创立和发展?/ 204
5.1.2?区块链在R3 CEV的应用?/ 205
5.1.3?R3 CEV的成果及前景?/ 207
5.2?级账本?/ 214
5.2.1?级账本的创立和发展?/ 216
5.2.2?区块链在级账本的应用?/ 217
5.2.3?级账本的发展前景?/ 228
第6章?以太坊与DAO
6.1?以太坊概述?/ 232
6.2?以太坊的创立和发展?/ 233
6.3?以太坊技术原理?/ 237
6.3.1?以太坊与比特币的联系?/ 237
6.3.2?以太坊账户?/ 239
6.3.3?消息和交易?/ 240
6.3.4?燃料(Gas)?/ 241
6.3.5?合约案例?/ 243
6.3.6?合约?/ 246
6.3.7?挖矿?/ 252
6.3.8?以太坊区块?/ 255
6.4?DAO?/ 267
6.4.1?The DAO的创立及黑客攻击?/ 268
6.4.2?The DAO的硬分叉?/ 270
6.4.3?大姨太与二姨太?/ 272
6.5?以太坊的发展前景?/ 274
后记?区块链重塑"
| 书名 | 区块链解密:构建基于信用的下一代互联网 |
| 定价 | 49.80 |
| ISBN | 9787302450276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黄步添 |
| 编号 | 1201435417 |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印刷日期 | 2016-12-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28千字 |
| 页数 | 228 |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识的山峰。每一本书都在前一本书的基础上,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洞察。我刚开始接触这套书的时候,对区块链的概念还是一片空白,但通过《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我建立起了对这个领域的初步认知。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了区块链的核心原理,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理解。 这本书让我明白,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中心化思维,强调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协作。对数字货币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它们作为一种新型资产和支付工具的潜力,以及它们对传统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新格局”这个词,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高效、透明、普惠的金融世界的雏形。
评分《区块链解密》这本书,则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将我的理解推向了更深层次。它不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开始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做”。这本书对技术细节的挖掘,让我对区块链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它深入讲解了区块链的“区块”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以及“链”的不可篡改性是如何实现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共识机制”的解释印象深刻。不同的共识机制,如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它们各自的设计理念、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性,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这本书还进一步探讨了智能合约的应用。我之前只知道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性。通过智能合约,我们可以构建去中心化的应用(DApps),实现无需信任的价值转移,甚至可以构建全新的经济模型。书中提到的一些实际案例,例如在版权管理、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区块链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数字货币的载体,更是构建未来数字世界基础设施的关键。
评分《区块链:重塑新金融》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最为宏大的视角和最深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讲解技术,更是在探讨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金融的认知。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信任”这个概念,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建立一种无需中心化机构背书的信任机制。这种“信任机器”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战。它允许个体之间在没有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价值交换,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深入分析。它详细阐述了DeFi如何通过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构建一套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借贷、交易、保险等,并且完全开放、透明、可编程。这种模式的颠覆性在于,它将金融的权力从少数机构手中解放出来,还给用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资产。作者也对DeFi面临的挑战,比如安全风险、监管不确定性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策略,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全面和务实。
评分这套书的内容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初涉区块链领域,对数字货币和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路径。我之前对这些概念一直感到有些模糊,总觉得它们是高深莫测的技术,难以理解。但当我翻开第一本书《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时,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区块链技术拆解成一个个基础概念,比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等等,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这个新技术的认知框架。书中的例子也相当贴切,将抽象的技术原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比如比特币的产生和交易过程,就像在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不再感到枯燥。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而是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它描绘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全新金融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统金融机构的角色可能会发生转变,新的金融服务和模式会层出不穷。作者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结合了对现有技术瓶颈的分析,以及对监管政策可能走向的探讨,都显得非常有见地。读完这部分,我对于“数字货币”不再仅仅是“虚拟的钱”,而是看到了它背后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互联网金融的“新格局”这个词,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夸张,它预示着一个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金融时代的到来。
评分《区块链:重塑新金融》这本书,则给予了我一个宏观的全局观。它将区块链技术置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大潮中进行审视,让我看到了它对传统金融业的巨大颠覆性。作者深入剖析了区块链如何能够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痛点,例如信任危机、效率低下、以及普惠性不足等问题。 书中对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分析,更是让我看到了金融的未来。DeFi通过智能合约,能够绕过传统金融中介,为用户提供更加开放、透明、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这不仅降低了金融的门槛,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参与金融活动的平等机会。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改变金融的工具,它更是一种重塑金融理念、重塑金融格局的力量。
评分《区块链:重塑新金融》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宏观视野。它将区块链技术置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之中进行审视,让我看到了它对传统金融业的巨大冲击力。作者深入分析了区块链如何能够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痛点,例如信息不对称、高昂的交易成本、效率低下等问题。它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全新金融模式,这种模式更加透明、高效、普惠。 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信任”的论述所吸引。传统金融体系建立在中心化机构的信任基础上,而区块链技术则通过密码学和共识机制,构建了一种无需信任的信任。这种“信任机器”的出现,将彻底改变金融的运行方式。书中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解读,更是让我看到了金融的未来。DeFi能够绕过传统金融中介,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它让金融变得更加开放,更加 democratized,为更多人提供了参与金融活动的平等机会。
评分当我在阅读这套关于区块链的书籍时,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接触这些书之前,我对于“数字货币”的理解仅停留在新闻报道中那些波诡云谲的涨跌幅,而对于“区块链”更是觉得它只是少数科技公司在玩弄的概念。然而,这套书却用一种非常系统且逐步深入的方式,将我从“门外汉”变成了能够理解基本原理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洞察的“初学者”。 第一本书《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它没有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什么是区块链?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被称为“颠覆性技术”?书中对于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加密技术等核心概念的讲解,都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图示,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些抽象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区块链不仅仅是关于比特币,它是一种底层技术,拥有改变许多行业的潜力,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评分《区块链解密》这本书,就像其名一样,给了我一种拨开迷雾、洞悉本质的阅读体验。它在技术细节的阐述上,相较于第一本书更为深入,但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可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共识机制时所采用的方法,例如PoW(工作量证明)和PoS(权益证明)的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这种非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书中的一些比喻,比如将区块链比作一个公开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所有人都可以查看,但没有人能够随意修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其安全性。 这本书还花了不少篇幅去剖析智能合约的运作方式,以及它在自动化交易、去中心化应用(DApp)开发中的核心作用。我之前对智能合约的理解仅限于“自动执行的合同”,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才意识到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它不仅可以简化复杂的业务流程,还能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风险,为构建更公平、透明的社会机制提供了技术可能。作者也提及了一些实际的智能合约应用案例,比如在供应链金融、版权保护等领域的探索,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除了数字货币之外的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踏上了一段探索未知领域的旅程。在阅读《从零开始学区块链:数字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新格局》时,我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宝藏入口,书中的讲解让我对隐藏在里面的财富(即区块链的巨大潜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作者非常巧妙地将那些听起来很“技术宅”的概念,比如分布式账本、哈希算法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变成了我可以理解的逻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没有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而是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描绘了一幅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图景,让我看到了这个新兴领域可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它让我明白,区块链并不仅仅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更是一种能够重塑许多行业的底层基础设施。
评分《区块链解密》这本书,则将我的好奇心进一步引向了技术的深处。它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对区块链的底层技术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加密算法、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的讲解。这些技术细节的披露,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区块链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为何能够实现安全和不可篡改。 书中对智能合约的深入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自动执行合同”,而是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金融逻辑和业务流程。我看到了智能合约在自动化交易、资产管理、以及构建去中心化应用(DApps)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意识到,区块链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货币,它还有可能在许多其他领域实现广泛的应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