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等一朵花开 附手抄心经折页一幅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散文随笔书信 生活趣味 体悟

包邮 等一朵花开 附手抄心经折页一幅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散文随笔书信 生活趣味 体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帝浣 著
图书标签:
  • 包邮
  • 现当代文学
  • 随笔
  • 散文
  • 生活
  • 趣味
  • 体悟
  • 手抄心经
  • 中国图书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布克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2483
商品编码:15543054507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等一朵花开(附手抄心经折页一幅)
              定价 58.0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开本 32开
作者 林帝浣
装帧 精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550282483
重量 281


内容介绍
  用很多的耐心和微笑,去等一朵花开放,有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意义。   本书是著名作家林帝浣转型之作,由平日的一些水墨画、书法作品和一些零碎杂感文字结集而成,记录下琐碎生活中的无限乐趣:谈各地美食、品茶之趣,赏宋词,感受书法之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从中体悟人生的兴致与禅意。

目录

序: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 ii

世态录 001
许多年以后 003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031
吃货志 057
舌尖上的乡愁 059
《诗经》食谱 105
茶香岁月 137
小确幸 159
宋词之美 161
书法之道 181
父亲节的《心经》 193
后记 200

..............




(请注意: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一个不包含您提供书名信息的图书简介。然而,您要求“不包含此书内容的图书简介”并“不要把没有内容写在生成的内容中”这两点存在一定矛盾。我将理解为,我需要提供一个关于文学、随笔、生活体悟类书籍的详细介绍,但这个介绍不直接提及您提供的书名,也不包含您书中具体的“包邮”、“等一朵花开”、“手抄心经折页”等元素。 我将尽力写出自然流畅、富有深度,不显露AI痕迹的内容,并达到您要求的字数。) 静观流年,细品人间 在这喧嚣而又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如同河流中的一颗沙砾,被卷入时代的洪流,追逐着名为“进步”的浪潮。然而,在这疾驰的旅程中,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是否曾放慢节奏,去感受生命最细微的美好?当物质的满足不再是唯一的追求,当我们渴望在纷繁的生活中寻得一份安宁与智慧,一本能触动灵魂、启迪心智的书,便如同暗夜中的星辰,指引我们找回迷失的自我,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这套精心呈现的随笔集,正是这样一位安静的倾听者,一位温厚的叙述者,它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转折,却有着一颗颗真挚而敏感的心灵,对生活点滴的细致体察,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感悟。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日常生活中那些易被忽略的风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棂的温暖,一杯热茶在手中氤氲的香气,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孩童天真无邪的笑容,邻里之间淳朴的问候……这些平凡的瞬间,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仿佛一颗颗被精心打磨的珍珠,闪烁着温润的光芒。 翻开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悠然自得的午后,与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心怀澄澈的朋友促膝而谈。他谈论的,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更是借由这些日常,延展出的对人生、对社会、对情感的种种思考。他或许会描绘一次偶然的旅行,但那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山川景致,而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未知,如何与陌生环境中的自己相处;他或许会记录一次与故人的重逢,但那重逢的况味,饱含的却是时光流转中的物是人非,以及那些从未改变的情谊;他或许会描绘一段寻常的街景,但那街景的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一段历史的印记,或是一个个普通人微小却坚韧的命运。 书中的文字,是那样平实而又富有力量。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不刻意制造悬念,却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触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些对生命流逝的淡淡忧伤,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对世事无常的豁达理解,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都融入在字里行间,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涤荡心灵的尘埃。作者并不试图给予读者明确的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他鼓励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体悟生命中最本质的意义。 在这套随笔中,您会发现关于“慢生活”的哲学。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我们常常感到疲惫不堪,焦虑不安。作者却以自己的生活姿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他或许会分享如何在家中打造一隅属于自己的静谧空间,如何在一日三餐中品味食物的本真,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寻觅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这种“慢”,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对生活的主动选择,一种对抗虚无的智慧,一种回归内心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生活的品质,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去感受。 更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对“人”的深切关怀。他笔下的个体,无论身份高低,无论命运如何,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观察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体味他们生活中的不易与坚韧,赞美他们平凡中的伟大。从对亲人的眷恋,到对朋友的珍视,从对社会现象的冷眼旁观,到对弱者的同情与理解,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温暖的情感和人文的关怀。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这套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是灵魂的对话。 阅读这套书,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可能不会立刻改变您的生活,但它一定会悄悄地改变您看待生活的方式。在读到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遗憾的篇章时,您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潸然泪下,因为那些文字,触碰到了您内心深处共通的体验;在读到那些关于希望、关于美好、关于坚韧的描写时,您又会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和热情。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是一份献给所有渴望在物质之外,寻找精神慰藉的人们的礼物。它适合在深夜独自品读,让思绪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也适合在旅途中与家人朋友分享,共同开启一段关于生命与美好的对话。它提醒我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更有那些藏在日常细节里的,触手可及的诗意和远方。 如果您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渴望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如果您在迷茫中寻找方向,渴望在文字中获得启迪;如果您渴望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更真切地感受生活,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这些充满智慧与温情的文字,陪伴您一同静观流年,细品人间,发现生命中那些被遗忘的美好,重拾那份属于自己的,澄澈与安宁。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与自我对话的契机,一次对生命本质的重新探索。它将带领您,重新发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以及那个依然充满希望与美好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家书店的选书眼光总是这么出人意料,这次偶然翻到的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诗意,“包邮 等一朵花开”,仿佛能闻到阳光晒过纸张的干燥香气,和窗外微风拂过花瓣的轻柔触感。我尤其欣赏它被归类在“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散文随笔书信”这个范畴里,这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喧嚣尘世中寻找片刻宁静的文字行者。如今信息爆炸,每个人都急着表达,却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像等待一朵花开那样,去细细打磨一句话、一个意象。我期待这本书里能有那种沉淀下来的智慧,不是高谈阔论,而是体察日常的微小美好,比如清晨露珠滑落的瞬间,比如老街角那家不知名小吃店的独特味道,又或者是在一封书信中流淌出的真挚情感,那些不加修饰、直抵人心的文字,才是真正滋养灵魂的食粮。那种“生活趣味 体悟”的标签,更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读者暂时放下手头紧迫的事务,去品味生活本身的质地,去感受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哲理的瞬间。我希望作者能用他/她的笔触,为我们描摹出一个可以驻足的小小角落,让我们在阅读时,也能不自觉地跟着深呼吸,感受到那份应许的“包邮”般的温暖与踏实。

评分

这本书的组合方式非常独特,随笔、书信与传统元素(心经)的结合,似乎在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精神生态系统。我关注的重点会放在“趣味”的呈现上。很多人对随笔的印象是略带沉重的,但如果这本书能成功融入那种让人会心一笑的“趣味”,那它将更具生命力。这种趣味不应是低俗的笑料,而应是源于对人性弱点或生活荒诞性的洞察,是那种“原来大家都一样”的豁然开朗。比如,作者记录了自己试图学着慢生活却屡屡失败的囧态,或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那些小小的“翻车”瞬间,而最终,这些小插曲汇聚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宽容。这种对“不完美”的接纳,恰恰是最好的“体悟”。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那种“无用之用”的书籍,即它不能直接解决你的财务问题或工作难题,但它能微妙地重塑你看待这些问题的视角,让你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包邮”时,依然有耐心,去等待属于自己的那朵花,静静地绽放。

评分

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朴实,却透着一股不张扬的精致感,特别是听说里面还附带了一幅手抄心经折页,这简直是为我这种既爱文字又对传统文化抱有好感的人量身定做的惊喜。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手抄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与自我对话的仪式。我常常觉得,阅读的深度,往往与我们为之付出的时间成本成正比,而手抄心经,无疑是要求我们放慢速度,一笔一划中体会经文的深义。这让我更加好奇作者在“散文随笔书信”部分是如何平衡这种现代生活的感知与古典精神的安宁的。它会是那种充满个人化印记的絮语吗?还是对时代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温和审视?我设想,作者的笔触可能像一位老友,在某个慵懒的午后,沏上一壶茶,不急不躁地与我们分享他/她对生活细枝末节的观察,那些关于“趣味”的捕捉,往往比宏大的叙事更能打动人心。一本好的随笔集,应该能让人在合上书本后,对身边的一切都多了一层温柔的滤镜,仿佛世界都因为作者的描摹而变得更加立体和值得珍视。

评分

乍一看书名和分类,我感觉这像是一本为“精神自洽”而准备的“工具书”,当然,是那种温柔的、诗意的工具书。它瞄准的受众,恐怕是那些在“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生活趣味 体悟”的实用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人。我特别留意了“体悟”这个词,它意味着不仅仅是记录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在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希望作者能够坦诚地分享那些经历过迷茫、困顿,最终找到出口的“心路历程”,但这种分享必须是克制的,不能流于矫情。手抄心经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内在的探索主题,或许作者会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来解读这些传统文本,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烦恼进行巧妙的嫁接。我很好奇,在作者眼中,“花开”的意象具体指向了什么?是事业上的小成?是人际关系的和解?还是仅仅是内心平静的达成了?这种模糊而又明确的指向性,常常是优秀散文最迷人的地方,它既给予了读者解读的空间,又不失作者本人的主旨。

评分

我对“中国现当代随笔”这一块的内容抱有极大的期待,因为这个体裁往往是作家最本真、最无防备的一面。它不像小说需要构建复杂的结构,也不像理论需要严密的论证,随笔是灵魂的直接流淌。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一种对“等待”的接纳态度,这与当下社会普遍的焦虑感形成了有趣的张力。我们都在追求即时满足,都在抱怨路途遥远、费用高昂(“包邮”的比喻妙极了),但真正的美好,正如花开,需要时间、需要合适的条件,无法催促。我希望作者能在文字中探讨这种“慢哲学”,看看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对抗“即刻性”的诱惑,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不一定是高深的哲理,可能只是对通勤路上光影变化的记录,对一次偶然相遇的陌生人眼神的捕捉。那种对生活的细腻体察,那种不加矫饰的真诚,才是真正能穿透人心的力量。如果书中的信件部分能展现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感,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书信是情感最浓缩的载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