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漢字樹4:漢字中的野獸之美
原價:45.00元
作者:廖文豪
齣版社:甘肅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2703191
字數:95000
頁碼:17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當今講得最透徹、最有趣、最易懂的漢字解密書
被選入2014年全國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
《漢字樹》上市一月即引發多傢報紙、網絡媒體報道狂潮,並迅速占領圖書暢銷榜首,成為漢字解說類冠軍讀本!
前所未有的圖書裝幀形式與獨樹一幟的漢字解讀視角,是文字愛好者快速入門的良師益友;
適閤老師、學生、傢長三方共讀的漢字經典!
★全書內容通俗易通,妙趣橫生,是一本兼具實用性和趣味性的漢字解說讀本,讀者在拿到書的第一時間,即能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
★本書以自然界中的動物為切入點,詳細解讀與之相關的將近500個漢字的基本含義,並以圖畫形式描述漢字構形源流,同時也詳細列齣瞭與這些漢字有關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內容。
★本書以“樹”的形式來解讀漢字,將看似沒有關聯的漢字形象化地展現齣來,讓讀者在趣味閱讀的同時,輕鬆掌握漢字的不同意義及用法,既能豐富文字學知識,又能提高國學素養。
推薦購買:
href='product../23689110.html?ref=book-19255-3076_4-194434-0-20' target='_blank'>漢字樹(套裝,全六冊)
內容提要
全書共收錄將近500個與動物相關的漢字,詳細解釋這些漢字的基本含義、常見用法以及漢字背後的趣味故事,同時搜集並標注這些漢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字體以及繁簡寫法等,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逐步揭示漢字的發展脈絡。讀者可以迅速瞭解不同漢字之間的邏輯關係,即便是毫無文字學根基的讀者,也能憑藉自己對漢語的使用經驗,很快讀懂漢字的來龍去脈。
目錄
與動物相關的漢字
第一章 蟲
“蟲”——蛇蟲類
大蛇龍
“己”——蠕動的蟲
“蟲”——各種小蟲
“風”——將蟲帶來的使者
第二章 魚
“魚”的衍生字
“冉”是什麼動物?
魚鱉以外的水生動物
第三章 鳥
“隹”——飛翔的鳥
“鳥”——在地上行走的鳥
“弋”——古代獨特的獵雁技能
“羽”——一對鳥翅
“非”——一對張開的翅膀
“升”——振翅飛翔天空
第四章 獸
“羊”的衍生字
“牛”的衍生字
虎咬豬——“虎”的衍生字
“豕”的衍生字
“犬”的衍生字
“馬”的衍生字
其他動物
作者介紹
廖文豪,現任中國颱灣颱北商業大學副教授,鍾情於古漢字研究,鑽研甲骨文十餘年,發錶過《漢字龍原來是一條逆天之龍》、《文身習俗對漢字的影響》、《在漢字裏遇見上帝》、《品茗漢字裏的酒香》等文章,所著《漢字樹》係列已授權中文簡體版、韓文版。
文摘
序言
翻開這本書,立刻就被那種嚴謹而又充滿探索欲的學術氣息所吸引。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即便是對於初次接觸漢字起源的讀者來說,也能輕鬆跟進。他沒有停留在錶麵的字形演變,而是深入挖掘瞭漢字構形背後的思維模式和社會結構,這一點非常難得。我欣賞他引經據典時的那種遊刃有餘,既有紮實的文獻功底,又不失現代解讀的活力。比如,他對某個特定部首在不同曆史時期意義的變遷的分析,就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功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方法論,讓我們能夠以更科學、更宏大的視角去理解漢字這套復雜的符號係統。對於文字工作者或者曆史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書,它教會的不是記住多少字,而是如何去“看懂”每一個字。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本身就值得稱贊。裝幀精美,用紙考究,每一頁的版式都經過瞭精心編排,確保瞭文字和圖例之間的和諧統一。作為一名視覺敏感的讀者,我非常看重書籍的閱讀體驗,而這本厚重的著作,卻能做到既有知識的深度,又不失閱讀的舒適感。圖文並茂的展示方式,極大地幫助瞭對復雜結構字的理解。作者在呈現某些關鍵的字例時,往往會並置不同時期的字形對比,這種直觀的衝擊力遠勝於純文字的描述。它體現瞭一種對知識的尊重,也體現瞭對讀者的體貼。拿到手上,就有一種想要珍藏的欲望,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精美的案頭藝術品。
評分這本關於漢字的探索,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門。作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將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方塊字,重新賦予瞭生命與靈性。我尤其喜歡他描述偏旁部首時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仿佛每一個筆畫的起承轉閤,都蘊含著古人對自然萬物的深刻理解。讀這本書,就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走入一片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森林。那些原本冰冷的符號,在作者的引導下,漸漸顯露齣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密碼和曆史印記。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解漢字構造的書籍,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詩,讓人在認識每一個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溫度與厚度。閱讀的過程是一種享受,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讓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拿起筆,重新審視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閱讀一本關於漢字的書會有些枯燥,畢竟涉及到大量的象形、指事等概念。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生動活潑,充滿瞭畫麵感。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抽象的文字概念轉化為栩栩如生的場景。讀到某些字的演變過程時,我甚至能想象齣古人在記錄這些事物時的情景和心境。這種敘事上的創新,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知識的傳遞變得輕鬆愉快。它更像是一本精緻的繪本結閤瞭深度研究,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驚喜。我特彆喜歡那種穿插其中的小故事和考證,它們不僅豐富瞭內容,更讓漢字的“生命力”躍然紙上,讓人讀後意猶未盡,迫不及待想和彆人分享這份發現的樂趣。
評分真正觸動我的是這本書背後所蘊含的那種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這是什麼字”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漢字所承載的哲學思想和倫理觀念。他將文字置於廣闊的社會背景下考察,揭示瞭它們如何參與塑造瞭古代社會的人際關係和世界觀。這種宏大的視野,讓閱讀的體驗從單純的知識獲取,升華為一種對自身文化身份的再確認。讀罷全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會瞭一些關於漢字的冷知識,而是對“中國人如何思考”有瞭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由內而外的震撼和啓發,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書籍都難以給予的,它讓每一個漢字都成為瞭連接古今的堅實橋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