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與敵人: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Friend & Foe: When to Cooperate, When to Compete, and How to Succeed at Both
作者:亞當賈林斯基,莫里斯史威瑟
原文作者:Adam Galinsky,Maurice Schweitzer
譯者:許恬寧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7/04/05
語言:繁體中文
叢書系列:BIG
装帧:平裝 / 384頁
规格:15 x 21 cm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 了解人性,你才能創造雙贏 ────
(並且讓自己多贏一些!)
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聯手,引用原創研究
揭開合作與競爭的成功祕訣!
競爭與合作不是二選一
掌握敵友關係的正確平衡
才能在面試、會議、談判等場合,為自己創造有利環境!
◤ 為什麼我們應該在面試場合想辦法後一個上場,買賣房子的時候卻應該個喊價?
◤ 為什麼榮獲奧斯卡影片的電影,大多在美國10月至12月間上映?
◤ 為什麼笨手笨腳反而能提升地位與權威?
◤ 什麼時候人才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 如何靠著欺騙建立信任?
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有人認為人類天生愛好競爭,追求私利才能出人頭地。也有人指出人類演化上屬於合作的物種,合群能帶來成功。
哥倫比亞大學賈林斯基教授與華頓商學院史威瑟教授則主張:人並非天生愛競爭,也非天生就該合作,而是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
不論是同事、朋友、配偶、手足,我們在每一段關係中同時扮演敵友兩種角色。要在複雜的人類互動中勝出,我們不能將競爭與合作視為二擇一的問題,必須抓到這兩股力量的平衡,才能對外培養長期關係,又達到個人目標。
兩位作者引用自家實驗室與社會科學界的原創研究,外加真實世界的鮮明例子,教大家靈活遊走於合作與競爭之間,以更聰明的方式決定何時該合作、何時又該競爭。包括:
▌如何在面試時展現自信?
│POINT│不論是面試新工作、開口邀人約會、開會時讓主管印象深刻,在許多情境下,我們都可以靠著增加自己「感受」到的權力,取得更大優勢!
▌如何成為團隊中被公認的領導者?
│POINT│實驗與實例證明,光是簡單回想自己擁有權力的經驗,促發「權力感」,就能影響短期行為,並且帶來持久效果!
▌順利的時候怎麼做才不會招來眼紅?
│POINT│別人或許會恭喜我們,但一般人不會承認自己嫉妒。我們很容易觸發了「社會比較」,謙虛的方法則是分享負面資訊,滿足聽眾的幸災樂禍!
▌如何建立信任與修補破碎的信任?
│POINT│跟精神科醫師學習──打翻咖啡,或是講蹩腳笑話,有點笨手笨腳讓他們看起來不那麼完美,比較溫暖、比較可親,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對方的信任!
▌如何減少職場紛爭與偏見?
│POINT│要降低互動帶來的焦慮,以及避免刻板印象,「觀點取替」都是理想策略。它可以幫助我們與多元的人建立關係,讓其他人想助我們一臂之力!
▌如何在談判過程中達成目標,但也讓相關人士都滿意,樂於繼續與你合作?
│POINT│多數人次出價都太客氣了!了解「錨定效應」,提出積極的高價,預留讓步的空間,是讓競爭談判變合作談判的關鍵!
當我們在合作與競爭中找到平衡時,才會有表現。在本書中,你將學會同時以朋友身分合作、也以對手身分競爭,在工作與生活中得到大成就!
■各界推薦
★ 呂秋遠|律師、謝文憲|企管講師大力推薦!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INC》雜誌、歐普拉網一致好評!
呂秋遠|律師、作家
謝文憲|企管講師、作家、主持人
安琪拉達克沃斯|《恆毅力》作者
亞當格蘭特|《給予》作者
艾美柯蒂|《姿勢決定你是誰》作者
丹尼爾品克|《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作者
貝瑞史瓦茲|《我們為何工作》作者
奇普希思|《創意黏力學》共同作者
班梅立克|《Facebook》作者
史考特史塔索|《我的焦慮歲月》作者
————好評推薦————
「好久沒讀到如此精彩的社會科普類書籍,我筆記做得好累!」────丹尼爾品克/《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這本書會讓你變成更棒的同事、更厲害的談判者,以及更好的人!」────貝瑞.史瓦茲/《我們為何工作》作者
你紅,朋友就認識你;你潦倒,你就認識朋友。本書將朋友與敵人,從競爭、合作、領導、賽局等不同角度切入,讓我看得欲罷不能、回味無窮。——謝文憲,企管講師、作家、主持人
兩位受敬重的成功學學者解釋,如何才能既合作又領先他人。本書有憑有據又有趣,相當實用!——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作者
本書以趣味橫生的方式探討合作與競爭的本質,找出為什麼我們會和自己的臉書朋友做比較、為什麼性別差異其實源自權力差異,以及為什麼在談判時個出價通常比較好。——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給予》作者
本書講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如何受合作與競爭之間的張力影響,讓人想一口氣讀完。——艾美.柯蒂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作者
好久沒讀到如此精彩的社會科普類書籍,這本書提供太多深入見解與聰明建議,我筆記做得好累!——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這是一本充滿實用資訊與精彩見解的寶庫。我們全都得合作與競爭雙管齊下才能成功,本書提供絕佳建議!——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lialdini,《影響力》作者
何時該合作,何時該競爭,不同研究常有不同說法,作者賈林斯基與史威瑟精彩地加以整合,提供所有人都能運用的實用建議。——奇普.希思Chip Heath,《創意黏力學》共同作者
令人大開眼界的精彩讀物。這是一本娛樂性十足的獨特指南,引導我們在職場、在家裡、在生活中改善關係與解決衝突。——班.梅立克Ben Mezrich,《Facebook》作者
十分精彩的一本書。本書不但集合麥爾坎.葛拉威爾與《蘋果橘子經濟學》的元素,也和自我成長商管書一樣實用。——史考特.史塔索Scott Stossel,《我的焦慮歲月》作者
本書新鮮實用的見解,讓人看到將研究成果散布到象牙塔外的好處……兩位作者幫了我們大家一個大忙,掀開學者蓋在與社會大眾息息相關的研究上的面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兩位學者是研究讓人們有老大心態的「權力促發」先驅,他們發現,一旦被促發權力感,就連拘謹的人,行為都會產生極大變化。——《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兩位作者提供新鮮有趣又經常違反直覺的例子,協助讀者同時成為有力盟友與難纏對手。若是無法依據情勢遊走於競爭與合作之間,註定會失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領導者不必釋權,也能打造人人彼此信任的環境……兩位作者分享了數個如何靠小步驟就能辦到的實用範例。——《INC》雜誌
作者簡介
亞當賈林斯基Adam Galinsky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管理組所長、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包括領導、權力、談判、決策、多元與倫理。研究榮獲科學界無數國際獎項,2016年實驗社會心理學協會「職業生涯獎」得主,該獎每年選出一位「創意出眾、學術生產力卓著,處於或接近科學生涯巔峰」的研究者。Thinkers 50「50大商業思想家」(2015)、 Poets and Quants「50位商學院教授」(2012),以及凱洛管理學院與普林斯頓大學教學獎得主。
他為數百位客戶提供顧問服務,主持領導工作坊,其中包括財星百大企業、非營利組織、地方與全國政府。
莫里斯史威瑟Maurice Schweitzer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營運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華頓商學院博士。
研究領域包括情緒、道德決策與談判過程。於華頓主管培訓課程、MBA與大學部教授談判與進階談判課程。數度獲頒教學獎,包括華頓惠特尼傑出教學獎、華頓浩克卓越教學獎。管理學院與國際衝突管理學會論文獎得主。
賈林斯基與史威瑟發表過200多篇科學期刊與書籍章節,橫跨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等領域。文章散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並登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等媒體。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譯有《是你讓工作不一樣》、《庫克時代》等書。
作为一个对商业管理和经济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名字《朋友与敌人:哥伦比亚大学╳华顿商学院连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点。我一直在思考,在现代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朋友”与“敌人”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这本书的书名似乎暗示着一种跨越学校界限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又可能伴随着内部的竞争或外部的挑战。我很好奇,作者亚当·贾林斯基是如何将哥伦比亚大学和华顿商学院的精英智慧融合在一起,来解读商业世界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战略决策的?“港台原版”的身份,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原汁原味的期待,或许其中蕴含着一些更为深刻和前沿的商业理论与实践。我对这类能够深入剖析企业战略、组织行为以及经济发展背后逻辑的书籍非常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更多关于如何在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识别真正的朋友,应对潜在的敌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洞察。
评分“企业管理”和“经济”这两个关键词,让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可能会探讨一些宏观层面的商业逻辑和微观层面的操作技巧。我一直对“哥伦比亚大学╳华顿商学院连手”这个设定感到好奇。这两所学校的商科教育风格可能有所不同,哥伦比亚或许更侧重于金融和国际化,而华顿则以其强大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研究而闻名。这本书会不会是在探讨,当不同顶尖商学院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碰撞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的商业洞察?“朋友与敌人”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联想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等各方关系。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哪些关系是真正能够转化为优势的“朋友”,而哪些关系则潜藏着危机,需要时刻提防的“敌人”?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压力的实用策略。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我认为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穿越迷雾、看清本质的视角。
评分拿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港台原版”的身份。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更原汁原味,少了一些为了适应特定市场而进行的删减或修改。亚当·贾林斯基这个名字,我之前在一些管理学或者心理学相关的文章里有所耳闻,他在这本书里扮演的角色,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视角可能会比较独特。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生意”的层面,而是会深入到“为什么这么做”的心理层面。企业管理和经济,这两个领域本身就充满了博弈和权衡。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哥伦比亚大学和华顿商学院这两个不同学术背景和教学理念的机构结合起来,用一种叙事的方式来呈现。是不是像是在讲述一场关于商业智慧的史诗?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真实访谈和案例分析,能够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些商界精英们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在“朋友与敌人”这个主题下,我想看到作者是如何剖析那些成功的合作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以及那些看似敌对的竞争,又如何能促进双方的进步。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并且提供 actionable insights 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朋友与敌人:哥伦比亚大学╳华顿商学院连手”,加上“时报出版”这个可靠的出版社,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在商业的世界里,区分“朋友”和“敌人”并非总是黑白分明,更多时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博弈。那么,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在学术界,尤其是在顶尖商学院的合作与竞争中,这种“朋友与敌人”的界限是如何被定义和打破的?我猜想,作者亚当·贾林斯基,可能通过梳理哥伦比亚大学和华顿商学院在某个特定项目或研究中的合作经历,来揭示这种复杂关系。这本书的“港台原版”也让我觉得,可能包含了一些在简体中文出版物中不太容易看到的独特视角或者案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既要抓住机遇,又要规避风险的策略。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管理一家企业,更是关于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商业环境中,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光看书名《朋友与敌人:哥伦比亚大学╳华顿商学院连手》,就让人脑洞大开。我一直对商学院的案例研究和教学方法很好奇,尤其是顶尖学府的碰撞。这让我联想到,是不是这本书会深入剖析在商科领域,合作与竞争是如何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华顿商学院,都是商业教育的巨头,他们的“联手”听起来就像是两大武林门派的交流,不知道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或许是关于如何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既要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又要寻求共同发展的策略?书中是否会通过一些真实的商业案例,来揭示那些看似合作实则暗流涌动的“朋友与敌人”的复杂关系?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商业谈判的场景,高管们如何在利益面前,既要保持友善的面孔,又要时刻警惕对方的下一步棋。这本书的书名也暗示了,在商业世界中,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今天的盟友可能明天就变成潜在的竞争对手。我对这种人性与商业的深度结合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让我对这个充满变数的领域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