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多肉绘2
作者:飞乐鸟
书号:ISBN 978-7-5170-4057-6
定价:36.8元
开本:24开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数:168页
字数:47千字
装帧:平装
版次:一版一次
出版时间:2016-3-1
印刷时间:2016-3-1
多浆植物-铅笔画-绘画技法
宣传语:邂逅萌萌的清新美肉,遇见不一样的梦幻色彩。更好看,更文艺的多肉植物志第二弹,10w人的选择!还有高清电子线稿大图随书附赠哦~~
编辑推荐:多肉植物,从三年前罕为人知的“小透明”到如今的“国民萌物”,地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鸟酱工作室里画师大大们的水平也像努力生长的肉肉一样,噌噌地上涨,今非昔比。从小编我的角度看,这本《多肉绘Ⅱ》已经让我无数次交出膝盖顶礼膜拜了!怎么能那么好看呢!怎么能那么好看呢!怎么就那么好看呢!!重要的事情说3遍。
尤其让人激动的是,这次不仅仅是图好看得让人热泪盈眶,还有特别针对初学者制作的多肉绘画小知识。不管是起型没头绪的,还是叠色不好下手的,又或者是涂色完全不晓得怎么涂匀的,选色时对着一盒子笔不知道用哪一支的(→说的就是你),一定一定一定要买这本书呀!满满的都是画师大大们的经验之谈,技法讲解清楚得不得了呀~~
此外,线稿苦手的读者朋友们该开心啦!这本书全书案例附赠高清线稿大图哦~~只要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下载啦!还可以注册成为飞乐鸟官网的会员,获得长期免费看教程的福利哦~~~临摹、拓印、打印涂色,随你心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作者简介:
飞乐鸟
国内新生代插画家,80后漫画师,擅长Q版、小清新、温情治愈系等多种绘画风格,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多样的绘画表现形式,创作有《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飞乐鸟的色铅笔手绘世界》系列、《1支笔学画画》系列等几十种具有创新概念的作品,长期荣登各网站、新华书店等同类书畅销榜。其代表作均已授权到港台地区出版发行。
前言
多肉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顽强的生命力,丰富的品种和造型,绚丽多姿的色彩,肉乎乎的质感,都使得多肉别具魅力,成为了有趣的绘画题材。多肉装点我们房间的同时还有减压作用,看到花盆里溢出的大团缤纷多肉,你心里是不是满是幸福和成就感呢?
《多肉绘Ⅱ》在《多肉绘》的基础上,选取了新的多肉人气品种,配以盆器、摆件等装饰,更增添了许多经典多肉组合案例,希望可以给爱画画、爱多肉的人们更美妙多样的观感。书中根据多肉的造型设计、透视结构、叠色技巧、质感处理等,把具有相关特点的多肉进行了分类,读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多肉的绘制技巧。
若需要线稿源文件,可以扫描线稿页上对应的二维码自由下载。
准备好色铅笔,和飞乐鸟一起学习画多肉吧!
目录
前言p3
使用说明p4
新乙女心 p11
劳尔 p17
巧克力方砖p22
多肉捧花 p28
红司 p35
魅惑之宵 p43
碧桃 p48
红稚莲 p53
海螺与多肉 p58
棒叶小人祭 p65
冰莓 p68
蒂亚 p74
清盛锦 p79
劳伦斯 p84
酥皮鸭 p89
姬胧月 p94
蓝姬莲 p100
多肉吊篮 p106
紫罗兰女王 p113
漫画汤姆 p115
蜡牡丹 p120
冰灯玉露 p126
多肉相框 p131
柳叶莲华 p138
月兔耳 p141
小蓝衣 p146
红葡萄 p151
芙蓉雪莲 p156
多肉小推车 p161
大和锦 p168
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我了,那一抹柔和的色彩,几笔勾勒出的多肉叶片,仿佛带着露珠,清新得让人心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我一直都很喜欢多肉植物,它们小巧可爱,形态各异,总能给人带来治愈的感觉。但自己尝试画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总抓不住那种神韵。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作者用色铅笔,将多肉的质感、光泽、甚至是那种肉嘟嘟的饱满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不同多肉叶片边缘的处理,有的带着细密的绒毛,有的则像小锯齿一样精致,这些细节的刻画,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色铅笔绘画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上色,更是一种对植物形态深入观察和理解的体现。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从最简单的叶片开始画起,虽然第一次画得并不完美,但已经能感受到那种从二维平面到立体感的变化。书中提供的配色方案也极具参考价值,我以前总是凭感觉乱配颜色,现在有了更科学的指导,画出来的多肉也更加生动自然。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绘画大门,让我看到了色铅笔在描绘植物方面的无限可能。我还会继续深入学习,争取也能画出同样充满生命力的多肉作品。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作为一名绘画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绘画教程,但很多都显得过于理论化,或者步骤过于简单,难以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而这本书,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且易于理解的绘画技法。作者从基础的线条勾勒开始,逐步深入到色彩的叠加、明暗的处理,再到最终的细节刻画。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而且配以大量的实例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的效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光影的处理,多肉植物的叶片往往有很强的体积感,而书中通过细致的明暗过渡,将这种立体感完美地呈现在纸上。我之前画的植物总是显得扁平,缺乏生命力,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光影的重要性。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如何运用不同的色铅笔工具,比如硬度不同的铅笔,以及如何叠加颜色来达到更丰富的色彩效果。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还注意到,书中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多肉的画法,而是涵盖了多种不同形态和质感的多肉,这让我能够学习到更多元的绘画技巧。比如,有的多肉叶片光滑,有的则布满纹理,而书中都给出了相应的表现方法。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多肉,更是教会你如何观察和理解多肉的形态,并将这些理解转化为绘画语言。我感觉自己的绘画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清新”风格,简直是我的“菜”。我一直不太喜欢那种过于写实,或者色彩过于浓烈的画风,它会让我觉得有些压抑。而这本书中的每一幅多肉,都带着一种淡淡的、治愈人心的感觉。作者善于运用柔和的色彩搭配,以及恰到好处的留白,让画面显得非常舒服,毫不费力。即使是描绘一些色彩比较鲜艳的多肉,也不会让人觉得刺眼,反而会因为作者巧妙的配色而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小清新的构图,它们往往不是将植物画得满满当当,而是留有大量的空间,让画面显得通透而有呼吸感。这种构图方式,恰恰符合了多肉植物本身那种安静、内敛的气质。我尝试着借鉴书中的构图理念,在我的画作中也加入更多的留白,发现整个画面立刻变得轻盈起来,也更具艺术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是一种美学理念的传递。它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这种“少即是多”的哲学,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一股脑地灌输大量信息,而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从最基础的线条和形状,到色彩的运用,再到光影和质感的表现,每一个章节的难度都在逐步提升,让人感觉学习过程很顺畅,不会有 overwhelming 的感觉。而且,每个章节后面都附有大量的例图和练习,让我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案例分析”的部分,作者会针对一些画作中的细节进行深入剖析,讲解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种“解构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绘画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绘画风格”的建议,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非常受用。它鼓励我们不要拘泥于模仿,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创作。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绘画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这本书,就是我探索过程中最好的指引。它让我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了更强的信心,也对未来的绘画创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用心。当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纸张质量,触感细腻,厚实,用来画色铅笔完全没有问题,不会出现晕染或者渗透的情况。而且,书中的插图色彩饱满,还原度很高,即使是细微的色彩变化也能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对于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色彩的运用。书本的排版也很合理,每一页的布局都显得干净整洁,不会有过于杂乱的感觉,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书页的开合程度,它能够完全平铺在桌面上,方便我在绘画的时候进行参考,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极大地提升了绘画的便利性。另外,书中的文字讲解也十分清晰易懂,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我这个绘画新手也能轻松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亲切,就像在与朋友交流一样,让人感觉没有距离感。这种贴心的设计,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位贴心的艺术伙伴,陪伴我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这本书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一种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对于我这种在美术绘画领域算是“半路出家”的爱好者来说,一本好的教程书至关重要。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遇到的最棒的教程之一。它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形”入手,教你如何观察多肉的轮廓,如何抓住它们最核心的形态特征。我之前画画,总觉得下手没底气,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本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它会循序渐进地引入“光影”的概念,通过对不同角度光线的模拟,教你如何运用明暗来塑造立体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多肉植物本身就有很强的体积感,没有好的光影表现,就无法将其灵魂展现出来。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画出多肉叶片边缘的“肥厚感”和“透明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画得不像,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微小的细节。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虽然不是系统性的色彩理论,但却是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冷暖色来营造不同的氛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提示,却能让你的画作立刻提升一个档次。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凭感觉乱画,而是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扎实的技巧。
评分我一直对色铅笔那种独特的绘画魅力情有独钟,它既不像水彩那样难以掌控,又比素描多了一份色彩的灵动。但真正拿起色铅笔,却发现要画出那种通透、细腻的效果并不容易。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作者在讲解技法时,非常注重“通透感”的营造。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反复叠加浅色来构建画面的层次,以及如何利用留白来表现高光,这些技巧让我对色铅笔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画的植物,总显得有些“闷”,缺乏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色彩不够“透”,画面不够“亮”。书中对于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过渡也讲解得非常细致,比如如何利用邻近色来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如何利用补色来增强画面的对比度。这些讲解让我能够画出更加丰富、立体的色彩效果。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为多肉植物的叶片添加了更多的层次和光影,效果令人惊喜。原本看起来有些单调的叶片,立刻变得饱满而富有生命力。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绘画的技巧,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看”色彩,如何去“听”色彩的声音。
评分我必须要提一下书中关于“质感”的描绘,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部分。多肉植物的质感非常多样,有的光滑如玉,有的粗糙如麻,有的则布满了细腻的绒毛。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如何运用色铅笔来表现这些不同的质感。比如,对于光滑的叶片,他会教你如何利用平滑的笔触和高光的运用,来表现那种晶莹剔透的感觉;而对于布满绒毛的叶片,他则会教你如何用短促、跳跃的笔触,来模拟出那种蓬松、柔软的触感。我记得书中有一幅关于“十二卷”的画作,十二卷的叶片上布满了半透明的“窗”,作者通过精准的色彩叠加和虚实结合的笔触,将这种独特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阳光透过叶片的温暖。我尝试着运用这些技法去画我的多肉,发现画出来的植物不再是干巴巴的形状,而是有了生命力,有了温度。这种对质感的精细刻画,让我觉得这本书在技法上真的非常到位,而且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让你理解每一种技法背后的原理。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表达”的视角。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多肉植物的可爱,但通过作者的绘画,我开始更加深入地去“看”它们。我发现,原来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作者通过精细的笔触,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比如,在描绘一些叶片边缘带有“戳”的多肉时,作者会非常细致地刻画出每一个“戳”的形状和受光面,让人感觉仿佛能触摸到那种微小的纹理。又比如,在画一些叶片颜色变化丰富的水晶花(一种多肉)时,作者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它从粉红到嫩绿的渐变,并且用色铅笔的叠加技巧,表现出那种若隐若现的通透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感敬佩。我开始尝试着去模仿这种观察方式,在画我自己的多肉时,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它们的形态,去感受它们的光影,然后将我的感受用笔触和色彩表达出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它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启蒙,它教会了我如何用眼睛去发现美,如何用画笔去记录美。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灵感。我一直觉得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描绘那些充满生机和生命力的植物,更能让我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本书中的多肉,每一幅都像一个独立的小生命,它们静静地绽放,传递着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力量。我常常在工作之余,翻开这本书,看着那些细腻的笔触和鲜活的色彩,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缓。我尝试着临摹了几幅,虽然技巧还有待提高,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书中的构图和配色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以前画画总是喜欢把东西画得很满,而这本书则强调了留白和空间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清爽透气。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构图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画出了一些让我自己都感到惊喜的作品。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的“清新”风格,它不是那种浓墨重彩的艳丽,也不是那种过于写实的严谨,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淡雅和柔和,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我喜欢这种将艺术与生活巧妙融合的感觉,它让绘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点缀我们精神世界的点滴美好。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没有给我设定条条框框,而是引导我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