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的书:最好的方法读唐诗1+2最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册)+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家教书籍

王芳的书:最好的方法读唐诗1+2最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册)+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家教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芳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歌
  • 文学
  • 教育
  • 亲子
  • 家庭教育
  • 家教
  • 教材
  • 王芳
  • 中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慧泉旗舰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121231
商品编码:15716832155
包装:平装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四大特色

1.  风靡80万妈妈的国学启蒙书。著名主持人王芳独创大唐诗学习法,分享超级实用记忆唐诗方法。

2.  用时间线、历史线重构孩子的国学知识体系。 

3.  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全部唐诗均有注音。 

4.  中科院附属实验小学、人大附属实验小学、十一小学、新教育实验教育学校等近百所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教师高度认可。 

内容简介

《好的方法读唐诗》(第2册)从诗圣杜甫的人生和诗入手,巧妙地将盛唐、初唐、中唐的诗人串联在一起,用生动、有趣、贴近孩子心理的语言带读者重返唐诗的世界,将zui美好的国学浸润给孩子。才华卓越而风采各异的诗人们纷纷登场,呈现出令孩子们沉醉不已的独特画卷。 

在这本书中,作者王芳延续第1册的讲述方式,将诗人的身世经历、政坛文坛的奇闻异事融入唐诗的讲解之中,打破了传统唐诗教学方法的枯燥无味,以时间线、历史线轻松帮助孩子构筑大语文学习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将唐诗的美妙彻底变为孩子身体里生长出来的知识底蕴。

该系列作品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是风靡80万妈妈的亲子共读唐诗启蒙读本。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它们是 的课外阅读参考工具书;对于学生而言,它们则是另一个瑰丽奇妙的世界。 

作者简介

知名主持人,电视节目制作人,知名博主、畅销书作家,“di一训练营”创始人。

官方微博:@主持人王芳

从事电视主持事业近20年,历经内蒙古卫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每年主持各类节目超过1000期,从一线主持人过渡到知名节目制作人。

自2014年起,开始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亲子教育机构“di一训练营”,致力于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其独创的情商训练法、口才训练法和记忆训练法,在业内广受好评。 

曾创下国内微课千群99万妈妈同时在线听课的记录。 

代表作:

《好的方法给孩子》《zui好的方法读唐诗(第1册)》《我是爱情科代表》《好妈妈从怀孕开始》

目录

自序 

辣妈团评论 

1 杜甫,老有才了! 

2 诗仙和诗圣的伟大见面

3 三首诗,名字都叫《绝句》

4 梦李白二首 

5杜甫为啥也叫杜子美 

6 老杜也曾年轻过

7 李白和杜甫,谁更孤独?

8此花非彼花

9 杜审言,杜甫的亲爷爷 

10 两句诗要了一条命(原题:年年岁岁花相似)

11 野百合也有春天

12 一个超级大别墅里的故事

13 灵隐寺奇遇是真的吗?

14 骆宾王那首zui牛的诗

15 初唐四杰,四个才子

16 再说《从军行》

17 一个长寿的大诗人

18 两个女人两首诗

1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边塞诗人里的大咖

21岑参捎句话都能写首牛诗

22擦肩而过的遗憾

23安史之乱,搅乱了诗人的心

2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5杜甫是个倒霉蛋

26爱国爱家爱妻子

27用唐诗讲故事的高手

28来个朋友呗!

29老杜的人生di一快乐诗

30唐诗中的诸葛亮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2老杜悲凉的晚年 

33时间是块大橡皮 

34月落乌啼霜满天 

35 “刘随州”和“韦苏州” 

36五言长城的五言诗

37科举考试是咋回事?

38孟郊是个大孝子

39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精彩书摘

王芳

现在是2017年6月12日的凌晨一点,写下了《zui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册的zui后一个字,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三个月来,每天晚上都是九点半把女儿的睡前工作做好,然后自己坐在书桌前,一杯清茶,一大摞书籍,开始各种学习和查资料。十几万字不知不觉流淌了出来,看着桌上厚厚的一沓稿子,我甚至希望永远不要写完这本书,因为,我爱上了这个探索诗歌的过程。一说要结束,我都不知道明天晚上女儿睡了,我自己该做点什么?

这几个月,是我人生zui煎熬的日子。年初家父突然心梗,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25天,当时我刚开始写这本书。一下子所有的节奏打乱了,我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坐了一个月,生命仿佛停滞不前了。

父亲是我的诗歌启蒙者,他特别热爱中国文学,并且表达能力极好。很多诗词都是小时候他用自己的方法讲给我,然后我就记住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想把这样的方法教给我的孩子,这就是写这套书的初衷。然而爸爸突然倒下,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虽然经过电击有了生命体征,但是还能不能醒来并不乐观。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每天能做的就是守在医院门口,总觉得那样离爸爸近一点。没有时间哭,也不敢哭,怕妈妈受不了。zui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盯着手机里爸爸的照片看,看到眼睛酸涩睁不开为止。 

就这样,过了25天。

一天早上,毫无征兆地,爸爸醒了。 

接了医生的电话我正好在开车,停在路边,一个人抱着方向盘嚎啕大哭了40分钟。这是出了这件事我di一次释放自己,再次觉得,我是世界上zui幸运的人。

我真的好幸运,每一件事。

zui早我就是一个师范生,毕业后留校教书,那么多同学我竟然留校了,幸运吧?

后来到了电视台,一起去的有20 多人,大多都转行了,我却鬼使神差地留在了这个岗位上,是不是继续幸运。

做了20年主持人,有一天,朋友的老公说我很有当老师的天赋,我说那就在网上讲课试试,结果真的成了“知识网红”,经常有几百万人同时在线听我讲国学。刚才我还翻看手机留言,“di一训练营”公众号上几千个孩子听我的语文、历史、地理课,然后画图写出了“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家父子”的关系,看的我心情激动,家长说都是主动要听课的,好多孩子说听上瘾了。如果每个孩子都这样快乐学习,我们的教育又将上一个新台阶。 

少年强则国强,我竟然无意间改变了这么多孩子的学习状态,太幸运了!

还有zui幸运的事情,我写了《zui好的方法给孩子》和《zui好的方法读唐诗》(第1册)两本书,没想到两本都变成了超级畅销书,各种排行榜上有名,还有各种获奖,感谢老天爷啊,给我得太多太多了。

当然,我一直是一个超级勤奋的人,我现在依然每天工作15给小时左右,我想,幸运都是送给有准备的人做礼物的。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回到了北京,生活继续,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我更加觉得,活着就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孩子爱上学习,让更多的家长不再焦虑。

这本书出版在即,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如此精彩的生命;

感谢海南农垦三亚医院和301海南分院的医生们,是他们给了爸爸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勇气再次提笔创作;

感谢我的同事们,在爸爸生病的那些日子里,他们默默地分担了我所有工作,没有一句怨言; 

感谢读者,他们不断地把孩子读书之后的变化发给我,这些都是对我的鼓励,让我信心百倍! 

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同仁们,这本书本来应该2月份交稿,因为我的家事拖到今天,他们一直耐心等待,陪伴我走过zui艰难的日子!

好了,现在开启读书模式,《zui好的方法读唐诗》第2册来啦! 



好的,这是一份详细的图书简介,不包含您提到的“王芳的书:最好的方法读唐诗1+2最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册)+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家教书籍”的具体内容,并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 --- 【图书简介】 书名:《古韵新声:品读中华千年诗篇》 一、 缘起与愿景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空中,唐诗无疑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瑰宝,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思想情感、精妙的艺术想象以及深邃的人生哲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面对这些凝练而富有深意的诗篇时,常常感到隔阂与疏离。或因古语的生涩,或因文化的断层,或因理解角度的局限,唐诗的魅力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古韵新声:品读中华千年诗篇》的诞生,正是源于对这一现状的深切忧虑,以及对重拾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本书并非简单地对唐诗进行汇编或注释,而是旨在搭建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体会唐诗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读者发现唐诗中蕴含的智慧、情感与审美,让古老的诗句在现代人心中重新焕发生机,奏响属于新时代的“古韵新声”。 二、 内容特色与价值 本书精心选取了唐代最具代表性、最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从盛唐的雄浑壮阔,到中唐的婉约多情,再到晚唐的苍凉凄美,力求展现唐诗的多元风貌与时代变迁。我们不仅仅呈现诗歌的原文,更着重于对每一首诗的深度解读。 1. 原文赏析与背景考证: 精准注释: 对诗中生僻字词、典故、历史背景进行详尽考证与注释,确保读者在理解原文时无碍。这些注释力求准确而不失趣味,既有学术的严谨,也贴近普通读者的认知习惯。 时代语境: 每一首诗都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解读。我们将介绍作者生平、创作年代的社会风貌、政治气候等,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创作的动因和诗人所处的情感状态。例如,解读李白《静夜思》时,我们会探讨其漂泊生涯与思乡之情;解读杜甫《春望》时,我们会还原安史之乱的战乱景象,理解诗人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2. 艺术手法与审美意境的剖析: 意象解读: 深入挖掘诗歌中经典的意象(如明月、落花、孤舟、猿啼等),阐释它们在诗人心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例如,月亮在中国诗歌中常常与思念、离别、永恒相关,我们会分析不同诗人如何赋予月亮以独特的情感色彩。 结构布局: 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讲解诗人如何运用铺陈、对比、烘托等手法,营造出层层递进的感染力。 音韵格律: 简要介绍诗歌的平仄、押韵等基本格律知识,帮助读者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理解为何朗诵起来如此抑扬顿挫,动人心弦。 情感共鸣: 重点在于引导读者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普世情感,无论是豪迈的家国情怀,还是细腻的儿女情长,亦或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都力求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找到情感的连接点,产生共鸣。 3. 文化意蕴与哲学思考的挖掘: 人生哲理: 唐诗中蕴含着古人对人生、自然、社会、宇宙的深刻洞察。我们将尝试提炼诗歌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超脱、儒家的入世、佛教的空灵等,展现唐诗作为一种思想载体的价值。 民族精神: 唐诗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解读诗歌,读者可以体会到盛唐的开放自信、中唐的内省反思、晚唐的悲悯情怀,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审美情趣: 唐诗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体现,它崇尚自然、追求意境、讲究含蓄。本书将引导读者领略唐诗独特的美学风格,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 阅读体验与目标读者 《古韵新声:品读中华千年诗篇》的语言风格力求清新、晓畅,避免学术术语的堆砌,以平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愉悦地阅读。同时,我们也注重文字的文学性,力求在解读中融入对诗歌美学的感悟,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本书的装帧设计将简洁典雅,配以适度的诗意插画或名家书法,营造出宁静致远的阅读氛围。 目标读者: 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希望了解唐诗,但又苦于无从下手,或觉得过于枯燥的人群。 青少年学生: 在学校学习唐诗,希望获得更深入、更生动的理解,为文学鉴赏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文化爱好者: 渴望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的人群。 对诗歌艺术有追求的读者: 希望从唐诗的创作手法、审美意境中获得启发的读者。 注重个人修养与精神提升的读者: 寻求通过阅读经典,丰富内心世界,提升人文素养的人群。 四、 结语 我们相信,《古韵新声:品读中华千年诗篇》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将带领您走进那个诗意盎然的时代,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一代代诗坛巨匠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在这里,您将发现唐诗并非古老而沉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思想、澎湃的情感、永恒的美学。 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能够重新发现唐诗的魅力,让这些古老的诗篇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绽放光彩,滋养心灵,启迪智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古人与今人的重要纽带。让我们一起,在“古韵新声”的引领下,品读中华千年诗篇,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文化之美。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将“诗教”与“人教”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只是在教我们如何欣赏格律和辞藻,更重要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读者的品格和情操。作者对诗人的命运抱持着极大的同情和理解,使得即便是那些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诗篇,读起来也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比如,对杜甫晚年漂泊的描写,不是简单的苦难叙事,而是从中提炼出那种坚韧不拔、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这种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在困境面前,一个有文化、有情怀的人应如何自处。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弘扬,是任何技能学习都无法取代的。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读唐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滋养自己的内心,汲取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气度。可以说,这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修身之书”,它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处可以沉淀心灵、提升境界的安宁之所。

评分

我当初购买这套书,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坦白讲,我对“最好的方法”这类标题常常持怀疑态度。但实际阅读体验下来,发现它确实名副其实,它提供的方法论是系统且可操作的。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唐诗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议和不同解读,反而坦诚地将这些多元化的声音呈现出来,并引导读者自己去判断哪一种解读更贴合诗歌本身的意境。这种开放式的引导,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它鼓励读者不要被单一的权威所束缚,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审美判断体系。此外,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设计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质感很好,装帧典雅大气,阅读体验极为舒适,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沉浸式阅读的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加分项。它让你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也获得了视觉上的愉悦。我将它放在床头,随时可以拿起翻阅几页,感觉像是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进行着低声的交谈,每次都能得到新的启发。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将原本略显枯燥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享受发现的过程。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教辅”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它们会过度“去魅”,把美好的事物讲解得过于功利和刻板。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行文流畅自然,逻辑严谨又不失趣味性。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教会了读者一套分析诗歌的“方法论”,而不是仅仅给出“答案”。作者似乎非常懂得现代读者的思维习惯,不会使用那种故作高深的文言术语来故弄玄虚,而是用清晰、现代的语言去拆解那些复杂的意象和典故。我特别喜欢它在对比赏析部分的处理。比如,当它将两首描写边塞的诗放在一起比较时,能清晰地展现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侧重,这种对比分析的深度远超一般普及读物。这就像是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让你在面对任何一首陌生的唐诗时,都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进行有效的解读和欣赏。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培养的是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记忆能力。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主动探索诗歌宝藏的寻宝人。

评分

这套书给我的触动非常深,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盛唐诗歌世界的奇妙之门。记得我刚开始接触唐诗时,总觉得那些文字充满了生涩和距离感,仿佛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浅层理解上。然而,这本书的编排和讲解方式,却像一位耐心又博学的长者,手把手地将我领入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或押韵格律,而是真正做到了“入情入理”。比如,它会详细剖析某句诗背后的历史背景,让你明白为什么李白要写出“举杯邀明月”的孤寂,而不是别的场景。更绝妙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读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我仿佛能闻到战火的味道,切身体会到那种骨肉分离的煎熬。这种深入骨髓的共鸣,是死记硬背任何教材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意识到,唐诗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活着的、会呼吸的情感载体。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同悲同喜。对于想要真正领略唐诗精髓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温度的审美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定涉猎的人,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真正“打通任督二脉”的精妙讲解。市面上关于唐诗的读物汗牛充栋,但大多停留在对诗句的字面翻译,或者流于对诗人生平的八卦罗列,缺乏深度的文学洞察力。而这套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和高明。它仿佛拥有一个透视镜,能够直达唐代社会最核心的文化脉络。它不仅仅在讲诗,更是在还原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从盛唐的气象万千,到中晚唐的沉郁顿挫。作者对意象的解读精准到位,特别是对“气韵”的把握,这一点是极难用文字量化的。例如,谈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时,它不只是描绘了“空山不见人”,而是深入探讨了魏晋以来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延续与转化,让那些看似平静的画面充满了哲思的暗流。这种将文学置于宏大历史与哲学背景下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它让你明白,唐诗的伟大,在于它承载了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哲学思考。读完后,我感觉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值得回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