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歷史上永恆的投資/經濟經典
每次金融風暴,這本書就暢銷!
每個人都該了解這段歷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美國《財富》雜誌、《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大西洋月刊評論》一致盛讚!
作者高伯瑞之子,著名的經濟學家詹姆士·高伯瑞專文推薦!
國內專家學者沈雲驄、南方朔、劉憶如專業推薦!
内容简介
《1929年大崩盤》這本書最早於1954年出版,此後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斷再版,直到如今已有五十四年。作者高伯瑞是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除了作者及書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個能讓本書銷量維持不墜的理由:每一次它的出版,另一個可能發生的事件——另一個泡沫或是緊接而來的不景氣——就會激起大家對這段大蕭條和崩盤歷史的興趣,它曾引發一場慘烈的不景氣。
猖獗的投機。創紀錄的交易量。人們大肆購買資產,不是因為它們的價值,而是因為買方相信自己可以在短短的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內脫手,迅速致富。樂觀主義和它所帶來的影響主宰了整個股票市場。然而這一切終將結束。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十年之久。1929~1933年,國民生產毛額(經濟總產量)下降近30%。在1930年到1940年之間,只有1937年這一年的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人。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每四個勞工有一人失業。到1938年仍然有五分之一的人失業。
1929年的大崩盤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似之處在於,政府在當時都知道該如何因應,但同時又都拒絕這樣做,只是一昧地向民眾信心喊話,宣稱經濟基本面健全,卻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深受其害的云云大眾無不猜測,金融危機後的發展是否要回溯到1930年的崩盤及之後的年代?而2009年初股市的回升究竟是經濟復甦的現象或只是一時的反彈?答案無從知曉,就如同高伯瑞在序言中所說的:「我不會去預測,只是提醒大家過去曾經如此鮮活地提醒我們的教訓,我在這本書中提出最後的忠告。」
而不願再被歷史的愚昧所左右的你我,該是時候停止猜測,好好認真抱讀高伯瑞所給的忠告了。
作者简介
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2006)
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華伯格(Paul M. Warburg)經濟學講座名譽教授,擔任美國藝文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美國經濟協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
1941~1943年:擔任美國物價管理局副局長。
1946年:杜魯門總統頒發自由勳章(Medal of Freedom)
1961~1963年:任美國駐印度大使。
1972年被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
1997年獲得加拿大的羅伯特肯尼迪圖書獎的終身成就。
2000年8月:柯林頓總統頒發自由勳章。
2001年:獲頒Padma Vibhushan獎(印度第二高榮譽的公民獎),以表揚其對印度和美國之間經濟合作的貢獻。
高伯瑞生前共有31本著作,包括《不確定的年代》、《富裕的社會》、《1929年大崩盤》、《經濟學與公共目標》、《穿梭經濟時光》、《新工業國》、《經濟治國》、《親愛的總統先生》、《揭開皇后的面紗:造成現代亂象的經濟學迷思》等。
譯者介紹
羅若蘋
輔仁英國語文學系畢業,交大科管所學分班。現為專職譯者,譯著有《金字塔原理Ⅱ》、《要理財,先理債》、《超級業務都是這樣想的》、《萬里任禪遊》等70餘冊。
精彩书评
美國《財富》雜誌將《1929年大崩盤》列為其推薦的75本必讀商業類圖書之首選,並評論:「生動地描繪出當年應是理性的資本主義制度如何喪失其集體意識,而此現象竟與我們目前所見證的事實如此雷同。」
《聖路易郵報》認為《1929年大崩盤》是經濟學大師「對人類經濟史上最令人難忘歲月的精湛分析」。
《大西洋月刊評論》則評論說:「經濟文章很少以其娛樂價值而著稱,但這本書卻做到了。高伯瑞的文章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這個國家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
《紐約時報》盛讚:「作者以其精湛、引人入勝的筆觸,描寫那曾經席捲文化的幻想;金融家、銀行家、一廂情願的學者和漠不關心的官員故意忽視現實;以及那造成有如史詩般劇烈的大崩盤的過程。」
目录
推薦序 鑑往知今,貪愚永存!/南方朔
推薦序 今昔對比/詹姆士.高伯瑞
序言 九○年代的觀點
註解說明
第1章 「夢幻、無窮的希望與樂觀主義」
第2章 應該有所作為?
第3章 我們信賴的高盛
第4章 幻想的暮光
第5章 大崩盤
第6章 越來越嚴峻的情勢
第7章 後果(一)
第8章 後果(二)
第9章 因與果
精彩书摘
今昔對比
在我父親解說的結尾,他知道預測未來是否會再崩盤別人並不會嚴肅以對,所以他顯得有些不情願這樣做。他認為崩盤可能不會再現參雜了許多原因,其中包括人們對過去的記憶,以及隨後會出現新的規定等等,但是他又提到:
「沒有人會懷疑,美國人仍然很容易受到投機心理的影響,堅信企業能夠享有無限的報酬,身為個人理應可以參與分享。上漲的市場仍可帶來確實的財富,於是就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政府的預防措施和控制手段都要準備就緒。如果行事果決的政府掌握這些措施和手段,就不用懷疑它們的效能。然而,政府仍然有各種理由決定不使用這些措施和手段。」
1929年的大崩盤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似之處就在此。政府在當時都知道該如何因應,但同時都拒絕這樣做。如果在1929年夏天,政府高層發出嚴厲的警示,提高重貼現率,針對層出不窮的詐欺案件進行調查,那麼在華爾街的崩盤摧毀整個經濟之前,他們花俏的金融操作早就會土崩瓦解。2004年,聯邦調查局曾經公開警示會爆發「貸款詐騙潮」。但是政府竟然毫無反應,更糟糕的是,反而提供低廉的利率、解除管制並且表明不會強制執行法律。這麼做簡直就是火上澆油。根據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路線,他們認為經濟的泡沫化是不可避免的現象,政府的工作僅在於善後。葛林斯潘的做法就是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經濟泡沫,直到最後一個泡沫大到摧毀整個經濟體系。
談到金融海嘯的起因,這次是源自於房屋貸款的危機,受災的範圍並不小,可說是非常廣泛。一開始,幾十年來房屋貸款的安全性,就出現嚴重的問題。在2000年早期,布希政府就曾表態不會加強管制房屋的貸款。當時的態勢很明顯:美國儲蓄管理局(Office of Trift Supervision)的局長參加記者會時,帶著聯邦公報的副本和一把電鋸。然後接著是一連串宰肥羊的方案:騙子的貸款、不需太多佐證文件的貸款、還有具有殺傷力的貸款,這些做生意的巧門都獲得通過。銀行把這些貸款結合起來,經過定價和證券化的程序,然後行銷到全球,直到它腐敗化膿為止;接著上漲的利率和崩盤的價格瓦解了整個系統。《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專欄作家理查.柯恩(Richard Cohen)曾經寫過一篇相關文章,是關於亞利桑那州雅方代爾(Avondale)的居民馬文妮.霍特曼(Marvene Halterman)的故事。
「當時她61歲,失業了13年,就像許多人一樣靠著救濟金過日子,然而她得到了一筆貸款。拿到貸款的時候,她的家裡還住著23個人。(576平方英呎大,有一間浴室。)旁邊還附著一些搖搖欲墜的小屋。她得到103,000美元的貸款,其價值遠超過房屋的總值。她們家一直都有狀況……並不是該市的模範房舍,她們還曾經被報導家中的草坪上堆滿了垃圾(舊衣物、輪胎等等)。然而,當地的一家金融機構威信公司(Integrity Funding LLC)以「你負擔得起」的名義,貸給她附近房價和比較標的物兩倍的款項。威信公司接著將這筆貸款賣給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而富國銀行再轉賣給匯豐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 PLC)。匯豐再將它與其他數千種風險性貸款包裝在一起,然後將這些無法消化的麥片粥端給投資人。最後再經過標準普爾公司的評等,給它三個A的等級。」
這簡直就是一種詐欺行為,首先由政府施加在人民身上,然後是富者欺負窮人。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借款人也參與同謀不法,因為他們借出的是根本無法償還的款項。更多人太過於天真、容易受騙、向壓力低頭、輕易相信別人而且過度樂觀─相信事情總會有轉機。他們得到金主的保證,房價會再度上漲,不良的貸款到時候還可以再進行融資。對金主而言,這些都是誘因,因為他們早就把債權賣掉了,沒有風險,也不會受傷。貸款人由於沒有足夠的資產償還債務,所以就大膽簽下別人不會簽署的文件。而容許這種情形出現的政府,可以說是這件龐大犯罪案件的同謀。
就像1929年的崩盤一樣,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我們也可以將他們的相片放在罪犯陳列室中,讓人進去痛射一番。傳統的客觀主義者葛林斯潘不時意識到災難的逼近,但是他毅然決然地不肯採取任何阻止的行動。自由派的銀行家,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花旗董事兼高級顧問,柯林頓時代財政部長)曾經在財務上享有廉潔的美名,但是被花旗引向災難的自滿所蒙蔽,當時公司付給他1億1,500萬美元的薪水,於是在公司奔向毀滅之路的時候,他保持了沉默。還有就是菲爾.葛蘭姆(Phil Gramm,編註:美國前參議員,曾擔任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年,並促成Gramm Leach Billey Act之通過,該法案打破美國1933年以來的限制,准許美國銀行業得跨業經營,並促成金控公司的成立。),《華盛頓郵報》曾報導他是金融失序和災難巫師的弟子。另外一位是勞倫斯.桑默思(Lawrence Summers,編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他曾經於1999年積極支持廢除格拉斯—史蒂格法(Glass-Steagall,編註:美國在1933年通過的金融管制法)。如此一來他的名聲只能說有待重建,也可說隨著法案的廢除而被葬送了。當然還有一位就是貝納多.馬多夫(Bernard Madoff,編註:前美國那斯達克主席,於2008年12月犯下金額超過500億美元的世紀詐騙案)。
最起碼在我們深沉的反省之中,過度膨脹的信用所剩餘的殘骸是崩盤有趣的一部分。而在五○年代以及之後繁榮的日子中,我父親和歷史都決定不再追究下去。在本書所提到的人物中,米契爾和英薩爾都無罪釋放,克魯格自殺身亡,只有惠特尼進了監獄。而我們這個時代的陪審團,如果他們有機會做判決的話,一定不會如此仁慈。他們是否有這樣的機會則是另一回事。如果他們沒有這樣的機會,有人想要從過去十年中無數的犯罪當中脫身的機會不大。截至目前為止,如果歐巴馬總統跟隨給了我們緊急銀行法和證管會的羅斯福的腳步,他還沒有公開展現他的態度。
但是我們還有時間,可以等著看。
2008年的金融海嘯與1920年代崩盤前的景象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1920年代的民眾是滿懷著希望、輕易相信別人、毫無警戒心的樂觀派。當時的人們絕大多數都很快樂,我們讀到本書中有錢人的司機,豎起耳朵偷聽鋼鐵股的行情。在1929年的時候,數百萬的人相信自己很輕易就能致富,而有些人的確辦到了。在現代歷史上,同樣歡樂的氣氛出現在1990年代後期,當時由柯林頓主政,網路科技十分發達,到了2000年左右情勢開始反轉。在布希掌權之後,人民的日子開始變得慘澹,經過了911,歷經反恐戰爭、入侵伊拉克,歡欣的氣氛消失了。女按摩師把她一生的積蓄交給馬多夫處理,她並不想一夕致富,她只不過希望獲得穩定和安全的報酬。數百萬貸款的人需求的更少,基本上他們都不是投機者,他們所想的、最重要的只不過是別人已經擁有的: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家。
現在數百萬人失去了他們的家園,這是一場美國的悲劇。多少個家庭湧入汽車旅館,睡在他們的車上,四散在各處的公園。這些受害人涵蓋了美國的中產階級,數百萬人只剩付到一半的貸款、401(k)退休金,以及一點現金;家園、股票和利息收入都化為烏有。1930年銀行業出現了劇變,中產階級的儲蓄和財富消失殆盡。2009年則是房屋的資產價值日復一日地崩解,接著銀行破產、企業的規模縮減或是結束營業。在這種狀況下,並沒有立即的苦難發生─美國的食物還不至於短缺─只是各種就學、工作和退休的機會逐漸枯竭,於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投下了陰影。由於金融海嘯前社會的氣氛並沒有很歡樂,危機過後與羅斯福當時的新政時期比較,也就不會陷入痛苦絕望的深淵,只不過比較陰鬱煩悶。
金融危機後的發展是否要回溯到1930年的崩盤及之後的年代,這一點仍然有爭議。在我們龐大的政府機構中,經濟學家所謂的自動穩定機制和立即刺激經濟的方法、不景氣趨緩、復甦很快來到,大約都要回溯至百年前。但是這次,美國花了四年的時間跟上羅斯福的腳步,而且正巧選上了歐巴馬,在布希災難後的幾個月就可以開始收拾殘局。因此,今日國家所面臨的情況較沒有那麼悲慘,在積極行動後面的共識凝聚力也比較微弱,而行政團隊的表現也不會太過於英雄主義。
但是情勢仍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在我撰寫此文的時候,整體的經濟情況似乎穩定下來,經濟專家們在爭論2009年初股市的回升究竟是經濟復甦的現象或只是一時的反彈。生產的數量回升,但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於進口產品。行政團隊似乎決定,因為強權政治的緣故,違反銀行業的邏輯,而決定要讓有問題的銀行與保險公司繼續存活下去。沒有人會期待失業率立刻下降,而且也沒有任何進行中的計畫,準備重新雇用數百萬失業的人。金融海嘯迄今似乎尚未出現哈利.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小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哈洛德.艾克斯(Harold Ickes,希拉蕊陣營的資深顧問)、法蘭西.柏金斯(Frances Perkins,美國第一名女性閣員)、亨利.華利士(Henry Wallace,羅斯福總統任內的副總統),以及其他至今地位仍不明顯的人。
基於上述這些理由,似乎未來探討金融海嘯的書顯然不會像這一本一樣有趣。
最後要提到的是,《1929年大崩盤》的讀者可能會對作者的投資習性很好奇;特別是他(像凱因斯一樣)是否曾經受到投機海妖的引誘。我可以向各位報告的是,就目前我所知的是,他並沒有失去理智。他的投資組合屬於價值型的投資,買入以後就一直持有到退休,雖然他並沒有真正的退休。他還是持續快樂而有收益地撰稿,直到2006年4月97歲去世為止。
有的時候他也不會反對採取嚴謹的預防措施。我記得在1987年10月股市崩盤的晚上打電話給他,這件事讓這本書又重回書市。由於全國新聞媒體的關注,我有點難與他連上線。電話接通之後,我聽到父親令人安心的聲音:
「詹姆士?是你嗎?」(暫停了一會兒)「不要擔心,三個禮拜前我已經換成現金了。」
然後又停頓了一會兒,他的語氣改變了。
「但是我要很遺憾地說,你媽媽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她發現家族當初以1美元的代價向愛迪生買的奇異股票賣不出去了。」
──詹姆士.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本書作者之子),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9年5月18日
前言/序言
序言 九O年代的觀點
《1929年大崩盤》這本書最早於1955年出版,此後便不斷再版,直到如今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作者(與出版者)依舊,大家都把此一現象歸因於書本身的擲地有聲。很明顯本書是發生了一些作用,但更糟糕的是,或許更好的是,還有另一個能讓這本書的銷量維持不墜的理由。每一次它的出版,另一個可能發生的事件─另一個經濟泡沫或是緊接而來的不景氣─就會激起大家對這段大蕭條和崩盤歷史的興趣,它曾引發一場慘烈的不景氣。
事實上,當本書正從印刷廠出來時,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1955年的春天,股市還有一點景氣時,我被找去華盛頓,到參議院的聽證會講述我過去的經驗。那天早上在我作證的時候,股市突然重挫,有人就把責任歸咎於我,尤其是那些股市老手。還有不少人寫信要威脅我的生命;更有一些虔誠的市民告訴我,他們都在為我的病痛或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幸事件祈禱。在我作證後的幾天,我在佛蒙特州(Vermont)滑雪的時候,摔斷了腿。當然上了報紙,有讀者來信說他們的祈禱應驗了。最起碼我已經替上帝做了一點事。在當時的氣氛下,來自印地安那州(Indiana)的參議員荷馬.凱普哈特(Homer E. Capehart)認為,這是共產黨的祕密黨員幹下的事。
而那只是個開始。七○年代國外資金的狂潮、1987年的破產,再加上一些衝擊比較小的事件或是經濟上的恐慌,這些都把大眾的注意力導向1929年,也讓這本書持續不斷再版。直到現在1997年還是同樣的情形。
很顯然,就像這本書所寫的,我們正面臨一個大量投機而且揮霍的時代,任何不會被虛幻的樂觀主義所蒙蔽的人都會同意我的看法。流入股市內的資金遠超過能引導它健康發展的智慧;股市中流通的多是共同基金,而不是對財務和歷史有敏銳覺察力的專業人士。我從來就不善於預測;因為一個人的遠見容易被忘記,但是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卻會被牢記。這裡有一個基本且經常發生的現象,就是價格的上漲。不論是股票、房地產、藝術或任何東西都是如此。這個現象吸引了買家的注意,因此更進一步帶動價格的上漲,大家自然會預期未來將出現更高的價格。於是這個現象持續下去:樂觀主義和它所帶來的影響主宰了整個股票市場。接下來股價漲幅更劇。之後,雖然這個現象永遠都有陷於爭議的原因,而這一切終將結束。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被刺破的氣球是不會悄然洩氣的。
我再說一次,我並無意做預測,我只是觀察到這個現象自1637年以後就不斷重複出現:當時荷蘭的投機者把鬱金香視為翻身的工具;1720年約翰.勞(John Law。編註:1671~1729。蘇格蘭人,於18世紀建立法國第一家國家發鈔銀行,振興法國經濟。以密西西比公司〔Mississippi〕投資造就世上第一波股票市場榮景,也導致首次國際性崩盤。)引起巴黎人對路易斯安納州的狂熱,帶來一定的財富,而貧窮卻突然到來;當時還有大南海泡沫(Great South Sea Bubble。編註:南海公司成立時,在英國政府的保護下,享有合法獨佔事業。為了擴充營運,他們到英國股市籌資多次都很成功。後來很多企業看他們經營得有聲有色,也紛紛開始銷售股份籌資。大眾對股票交易的興趣日增,股價開始出現暴漲暴跌的脫序現象。)。襲捲英國的金融市場(編註:鬱金香狂熱、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以及大南海泡沬並稱為歐洲早期的三大經濟泡沬。)。
之後還有更多的問題。十九世紀的美國,每20或30年就會發生一次投機性的景氣。這儼然已經變成了一項傳統,對殖民地而言,不論在北方和南方,都曾經歷過這種慘痛的教訓,當時的貨幣已經失去了支撐。美國在革命戰爭期間發行的大陸幣紙鈔,還曾留下一句名言「一文不值」(not worth a Continental)。在1812~1814年的戰爭之後幾年,曾有一次房地產的景氣;1830年代出現對運河與高速公路盲目的投資─這些被稱為內需產業的推動。同樣地,其中參雜了沒有任何價值支撐的紙鈔,任何人只要能租下一棟比鐵匠鋪還大的店面,就能發行鈔票。此現象到了1837年終於銷聲匿跡。之後1850年代,又來了另一次景氣與崩盤的循環,當時有一家比大部分地區的銀行更保守的新英格蘭銀行倒閉,留下50萬美元的債務及用來支付債務的86.48美元資產。
南北戰爭過後緊接著的是鐵路化帶來的景氣,但造成1873年令人椎心刺骨的崩潰。之後另一個景氣於1907年也同樣以戲劇化的方式結束,不過這一次紐約的大銀行已有能力縮小損害的範圍。稍早英國的資金大量流入,引發美國的投機交易,最著名的就是上述鐵路設備的投機風潮。還有英國介入南美洲的事件,即現在早已為人遺忘的南海泡沫。有名的霸菱銀行(Barings Bank)由於貸款給阿根廷,最後落得必須被英格蘭銀行收購的下場。就現在來說是很有趣的,因為霸菱銀行在1990年代,因為新加坡分行人員不當的金融操作而陷於泥沼。這一次沒有援手;霸菱銀行自市場上消失了。
如果我們的經濟現在的確進入衰退─可以說是算總帳的日子─確實可以預見一些現象。有一些人估計,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直接或間接地與股票市場相關。如果發生了一次重挫,就會降低他們的支出,尤其是耐久財,而且他們龐大的信用卡債務將產生
1929年大崩盤 [The Great Crash 1929]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29年大崩盤 [The Great Crash 1929]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