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展圖錄

緙織風華:宋代緙絲花鳥展圖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童文娥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齣版社
ISBN:9789575625535
版次:1
商品編碼:1600161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6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英文
商品尺寸:29.8×21.2×0.8 cm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緙絲是一項歷史悠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與一般通經通緯的織造方式不同,它是以簡單的平紋木機,采通經斷緯的方法織造。“緙”字之義,在梁顧野王所撰《玉篇》(書成於543年)中稱為“織緯”,也就是畫麵的構成全賴緯線的變化,織齣的圖案正反兩麵皆同。由於不同顏色緯線所織成的圖形彼此不相關聯,因此會在圖案形狀周圍留下鋸齒狀的空隙,所以緙絲又稱為“刻絲”。
  緙絲的製作原理極其簡單,但過程卻十分繁複。首先,需將經線固定在木織機上,其次,將畫稿粉本放在均勻平整的經麵下,再用毛筆把紋樣描繪在經麵上,依照畫稿所需調配各式色線,將色線分別裝進梭槽中,根據圖案設計的要求,來迴穿梭於圖形的經線之間,完成後將毛頭修剪乾淨,即為緙絲成品。為瞭將畫稿如實呈現在織麵上,緙絲的織造技法有“結”、“摜”、“勾”、“戧”、“搭梭”、“繞”、“子母經”、“絞花線”等數十種之多,依畫稿圖案靈活運用各種技術,細微處用針穿綴,有時還須以筆點染、補色,緙織齣各式優美作品,創造緙絲工藝的非凡成就。
  臺北故宮博物院緙絲作品收藏多且具獨特性,尤以宋代緙絲最具代錶性,題材以花鳥為主,不論構圖、設色、錶現手法,均與宋代繪畫中的寫生小品有異麯同工之妙。過去緙絲鮮少展齣,今特闢專室,以宋代緙絲單獨作為展覽主題,呈現我國緙絲藝術的卓越造詣。
  我國絲織工藝源遠流長,品目眾多,有錦、綾、羅、綢、緞、絹、紬等,織造技術與用途更不勝枚舉,其中以緙絲和刺繡藝術最受重視,在宋朝這兩種工藝與繪畫、書法結閤,從裝飾與實用工藝品演變為藝術品,在廳堂陳列,供人欣賞。世人對刺繡技術知之甚詳,但緙絲技術,因近世已失傳,所知有限,各大博物館收藏更稀有。本院典藏文物主要來自歷代宮廷舊藏,除書畫、器物、善本與檔案圖籍以外,緙繡收藏約有三百餘組件,又以緙絲作品最具獨特性,圖案精美,技術精湛,是歷代傳世的精品。
  由於緙絲鮮少展齣,本次特闢專室,展齣宋代緙絲作品。宋代緙絲以摹織書畫作品為主,其中尤以花鳥作品為代錶,不論是栩栩如生的寫生花鳥,或是寓意吉慶祥瑞的作品,都能捕捉花鳥的特徵和神態,這些作品構圖與繪畫、書法,極富觀賞價值。
  為瞭呈現緙絲技藝精微之處,本院策展同仁特別利用「實體顯微鏡」的照相技術,仔細拍攝每件作品經、緯色線的結構與組織,並製作成透明片,讓觀眾清楚地看到經、緯色線交織的實況,觀者當能領略宋代緙絲藝術傢細膩精湛的技藝,以及他獨特的視覺美感。

內頁插圖

目錄


圖版目次
展覽概述
圖版說明(分“栩栩如生”、“吉慶瑞相”兩部分)
附錄:實體顯微鏡拍攝圖版舉例
專論:緙織風華——宋代緙絲的成就與錶現
圖錄刊布全部展品圖版,圖版目次如下:
宋 瀋子蕃 緙絲花鳥 軸 95.7 ×38
宋 緙絲荷花 軸 91.5 ×62.8
宋 緙絲芙蓉雙雁 軸 64.4 ×70.2
宋 緙絲蓉塘戲鷺 軸 123.5 ×48.9
宋 硃剋柔 緙絲鶺鴒(鏤繪集錦冊2) 冊 27.4 ×19.8
宋 緙絲八哥桃花(鏤繪集錦冊3) 冊 25 ×27.8
宋 緙絲菊花(鏤繪集錦冊4) 冊 28.1 ×21.9
宋 硃剋柔 緙絲鶺鴒紅蓼(鏤繪集錦冊6) 冊 29.7 ×24.8
宋 緙絲山果寒禽(鏤繪集錦冊7) 冊 29.4 ×23.7
宋 緙絲花鳥(鏤繪集錦冊8) 冊 25 ×24.1
宋 緙絲鴨(鏤繪集錦冊9) 冊 21.4 ×35.9
宋 緙絲翠羽鞦荷(宋元集繪冊 1) 冊 24.7 ×25.4
宋 緙絲歲朝花鳥 軸 166.5 ×71.5
宋 緙絲富貴長春 軸 87.5 ×39
宋 緙絲和鳴鸞鳳圖 軸 148 ×48.5
宋 緙絲喜報生孫圖 軸 113.2 ×68.1
宋 緙絲文石錦雞 軸 160.2 ×100.9
宋 緙絲萱蓉芝秀圖 軸 70.6 ×48.9
宋 緙絲紫芝仙壽圖 軸 94 ×60.3
宋 緙絲孔雀 軸 106.7 ×64.7
宋 緙絲花間行龍 冊 22.5 ×31.3
宋 緙絲仙山樓閣(鏤繪集錦冊5) 冊 25.5 ×40.8
宋 緙絲芝蘭獻瑞圖(宋元名繪冊 1) 冊 27.1 ×33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印刷精良,有極部細圖,不多見,可惜的是二印瞭。

評分

非常棒的書,支持!京東服務也好!

評分

網購己成習慣!正版,便宜,快捷,非常滿意 閑暇之餘,有人樂於下棋、玩麻將;有人喜歡打牌、酗酒、遊山逛水;餘獨愛書。為消遣而讀書,常見於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於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纔乾而讀書,主要在於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 讀書費時太多是怠惰,過分的藻飾裝璜是矯情,全按書本條文而斷事是十足的學究氣。讀書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經驗以補其不足,因為天生的纔能猶如天然的樹木,要靠後來的學習來修剪整枝,而書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經驗加以製約,往往是泛泛而不著邊際的。 讀書不可專為反駁作者而爭辯,也不可輕易相信書中所言,以為當然如此,也不是為瞭尋找談話資料。而應當權衡輕重,認真思考。有些書淺嘗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數書則須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緻瀏覽,少數則須通讀,讀時要全神貫注,勤奮不懈。有些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需作摘要,但這隻限於題材不大重要和質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漸進。硃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緻精。就是說,讀書要有個先後順序,讀通一書,再讀一書。就讀一書而言,則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順序讀,先讀的未弄通,就不能讀後麵的。這樣纔不會生吞活剝或雜亂無章。硃熹還進一步指齣,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謂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謂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這是在告被讀書人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 第二,熟讀精恩。他認為有些人讀書收效不大,是由於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夠。他還批評那種讀書貪多的傾嚮,一再講“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闆,且看半闆,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闆”。 第三,虛心涵泳。硃熹曾批評當時普遍存在的兩種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書中的道理,穿鑿附會,歪麯瞭古人本來意思。二是“舊有先人之說”,就是先前接受的觀點不肯放棄,從而排斥接受新的觀點。 為瞭糾正以上這兩種不好的毛病,硃熹主張讀書必須虛懷若榖,靜心思慮,悉心體會作者本意。硃熹強調讀書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復咀嚼,深刻體會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體察。未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什麼叫“體之於分”?就是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從讀書法的角度來看,硃熹強調讀書必須聯係自己,聯係實際,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這個觀點是可取的。 第五,著緊用力。“著緊用力”.包含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時間上要抓緊,要“飢忘食,渴忘飲,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剛毅果決,奮發勇猛的精神。“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第六,居敬持誌。所謂居敬持誌,就是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誌嚮,頑強的毅力。這也是硃熹讀書之法的最基本精神!暈,老是在京東買書,送書的那小夥子都把我認熟瞭,傢裏有親戚朋友也讓我在京東買來著,嗬嗬,不錯的購物地方啊!

評分

精美!發貨快,包裝好,謝謝京東!

評分

颱版書籍印刷好,喜歡

評分

書很棒!就是包裝太簡陋以緻書角在運輸過程中受損。

評分

發貨速度快,快遞小哥態度超好!東東也很好!

評分

印刷精美,價格可以接受,會再次購買同係列圖書。

評分

內容豐富,資料詳實,印刷精美,值得珍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