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夫氣壯山河養生功

孫靜夫氣壯山河養生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靜夫 著
圖書標籤:
  • 養生
  • 氣功
  • 傳統醫學
  • 健康
  • 孫靜夫
  • 山河
  • 功法
  • 鍛煉
  • 中醫
  • 武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遠流齣版公司
ISBN:9789573266471
商品編碼:1602484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4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氣壯山河養生功是一種力求輕鬆柔和、意靜心專、呼吸和運動相配閤的整體運動。整套功法包含:(1)提肛呼吸法;(2)腹式呼吸法;(3)小周天呼吸法;(4)大周天呼吸法;(5)氣壯山河等五大係統。練功時動作圓柔麯摺、上下連貫,使全身關節韌帶均勻活動,能達到增進氣血循環、強健五臟六腑的作用,是一套兼顧身、心、靈的養生功法。
  書中循序解釋基礎呼吸法(吐納)的要訣,搭配動作圖示說明功法步驟、注意事項,詳盡介紹功法的效果與好處,並以經絡循行的概念提齣氣功的運用,期望能夠引導讀者進入氣功的世界,調整身體機能,進而達到身心

作者簡介

   孫靜夫,1932年生,福建省東山縣人。政治大學行政專科畢業,曾任颱北市立大同、懷生、萬華等國中及鬆山商職組長。自小多病,婚後下定決心練好身體,遍學各種養生法門,不但百病盡除,也成為養生氣功名師。陸續應邀擔任鬆年大學、中和社區大學、嘉義公民大學、颱北縣闆橋體育場、故宮博物院健康養生社、行天宮圖書館鬆江分館藝文堂、颱中文山社區大學、新竹科學園區天鈺科技、世界先進科技等社團講師。1996年創立中華自我保健推廣協會,將健身心得分享社會;目前擔任該會榮譽理事長兼穴道保健法總講師,負責穴道健身功法師資培訓工作。
  
  著有《孫靜夫教你不生病:穴道健身功法30招》、《孫靜夫教銀髮族不生病》(遠流)、《孫靜夫健康之道》(原水)、《穴道在保健與急救之應用》(知行)等書。

目錄

吳序
郭序
自序
第一篇:呼吸法
健康在一呼一吸之間 012
一、提肛呼吸法 018
二、腹式呼吸法 024
三、小周天呼吸法 030
四、大周天呼吸法 038
第二篇:氣壯山河
收納宇宙能量的健康法門 048
第一式.天人閤一 054
第二式.移山倒海 062
第三式.火輪雙飛 068
第四式.左右乾坤 072
第五式.雙丹煉金 078
第六式.雙龍映輝 082
第七式.有容乃大 086
第八式.龍遊大海 090
第九式.氣壯山河 092
第三篇:經絡在氣功的運用
呼吸法、氣功、經穴相互為用 098
一、經穴由來 098
二、十二經脈簡介 100
(一)手太陰肺經 101
(二)手陽明大腸經 102
(三)足陽明胃經 104
(四)足太陰脾經 105
(五)手少陰心經 107
(六)手太陽小腸經 108
(七)足少陽膀胱經 110
(八)足少陰腎經 112
(九)手厥陰心包經 114
(十)手少陽三焦經 115
(十一)足少陽膽經 117
(十二)足厥陰肝經 119
(十三)任脈 121
(十四)督脈 122
第四篇:學員分享
喚醒睡著和老化的器官 126
生活化的養生氣功 128
無心插柳柳成蔭 130
要健康,練「氣壯山河養生功」準沒錯 132
用瞭「孫氏麵霜」 134
氣壯山河,心靈饗宴 136

前言/序言


《江山萬裏,氣韻生生:中華傳統養生智慧的當代啓示》 導言:溯源與尋覓 在信息洪流裹挾下的現代社會,我們對“健康”二字的理解似乎日益碎片化與功利化。高科技的醫療手段固然令人稱奇,但與之相伴的,卻是身體與精神日益加劇的失衡。本冊《江山萬裏,氣韻生生:中華傳統養生智慧的當代啓示》,並非簡單羅列古老的方術,而是力圖深入挖掘蘊藏於中華文明深處,那套曆經數韆年沉澱、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哲學。 本書旨在搭建一座橋梁,連接古代樸素而深刻的生命智慧,與當代人對身心健康的迫切需求。我們不滿足於“治已病”的被動防禦,而是緻力於探尋“未病先防”的主動經營之道,重拾那份與天地同頻、與自然共律的生命律動。 第一編:天人閤一的哲學基石——溯源中華養生觀 本篇將引領讀者迴到中華文明的源頭,理解“養生”二字在古代的真正內涵。 第一章: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 詳細闡述《黃帝內經》中“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的核心思想。探討陰陽五行學說如何在人體內部構建起一個動態平衡的生命模型。分析季節更替、晝夜往復對人體髒腑氣血的深刻影響。本章將重點解讀“順時養生”的理論基礎,而非僅僅是簡單的季節食譜。 第二章:精、氣、神:生命的“三寶”結構解析。 區彆於現代醫學對生理機能的描述,本章將深入剖析中醫體係中對“精、氣、神”的獨特定義。闡釋“精”的先天與後天儲備,“氣”的運行與化生,以及“神”作為精神主宰的重要性。通過大量古代醫傢論述,構建一套完整的生命能量管理係統框架。 第三章:形神共養的實踐路徑。 闡明中國傳統養生並非隻重形體鍛煉,更重精神涵養。探討如何通過“靜功”與“動功”的結閤,達到“形神閤一”的境界。引入古代士大夫的“四時之樂”,解析他們在生活美學、情誌調攝中蘊含的養生智慧。 第二編:順應四時與五髒的生命節律 本編著重於將宏大的哲學理念轉化為可操作的、符閤自然規律的生活實踐。 第四章:春生之氣的勃發與調攝。 深入解析春季肝氣升發的特點,重點闡述如何疏肝理氣,避免“春氣過盛”而傷及脾胃。內容包括春季的衣著起居調整、春季特色藥食的運用(如芽菜、辛香類食物的適度攝入),以及應對春季常見的情誌波動(如抑鬱、煩躁)的調理方法。 第五章:夏令的清透與護陽。 探討夏季心火偏旺的生理現象,分析“暑邪”的侵襲特點。本章重點論述如何以“清”為要旨,調養心神,同時強調“汗不宜過泄”的平衡之道。詳細介紹古代的“納涼養生法”與夏季的經絡保健重點。 第六章:長夏與鞦季的收斂與固澀。 將長夏(濕氣重)與鞦季(乾燥)的養生重點進行整閤。鞦季的“收斂”原則是本章核心,闡述肺主肅降的生理功能,如何通過飲食滋陰潤燥,保護呼吸係統。同時,重點探討如何在濕重環境中,通過健脾祛濕,鞏固脾胃之土的後天之本。 第七章:鼕藏的靜謐與潛養。 詳述鼕季萬物閉藏的自然規律,以及人體如何順應“藏精”的原則。強調“養精蓄銳”的真正含義,並非單純的減少活動,而是注重保暖、減少耗散,並在精神層麵追求內心的寜靜與平和。提供鼕季溫補的閤理框架,避免盲目進補導緻的“閉門留寇”。 第三編:內煉功法與意念的引導 本篇側重於闡述那些需要通過特定練習來調動內在生命力的功法體係,強調“意”對“氣”的指導作用。 第八章:吐納導引:呼吸的藝術與科學。 係統梳理古代導引術中關於呼吸的要領。解析不同呼吸法(如腹式呼吸、逆式呼吸)對心率變異性及神經係統的影響。強調“調息以安神”的實踐步驟,使讀者理解呼吸如何成為連接意識與身體的橋梁。 第九章:經絡的循行與穴位的激發。 並非簡單介紹穴位名稱,而是從整體觀齣發,解析十二經絡的運行路綫與它們所代錶的生理功能群。重點介紹如何通過自我按摩、特定體位,溫和地激發關鍵穴位,疏通氣血瘀滯點,實現身體的自我調節。 第十章節:內觀與意守:精神力量的訓練。 深入探討古代養生中的“靜坐”法門。講解如何通過專注力的訓練,實現心念的“一”與“定”,從而減少妄念對精氣的無謂消耗。探討“意守丹田”在能量匯聚與固化中的作用機理,強調意念的柔和與持久性。 第四編:食養的智慧——從藥食同源到辨證進食 本書將食療提升到“調理氣機”的高度,而非僅僅滿足口腹之欲或營養補充。 第十一章:五味的性味與歸經。 詳細解析酸、苦、甘、辛、鹹五味對人體五髒的影響機製。例如,酸味如何收斂肝氣,辛味如何發散肺氣。引導讀者在日常烹飪中,有意識地運用五味來平衡膳食結構。 第十二章:辨證用膳:個體化的飲食調理。 強調“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進食原則。通過清晰的描述,指導讀者如何自我識彆如“氣虛”、“血瘀”、“濕睏”等常見體質狀態,並提供相應的食養方案,避免韆篇一律的食譜。 第十三章:茶飲與粥品的深層價值。 探討古人對茶與粥的獨特理解。茶,作為清心明目、輔助消化的媒介;粥,作為溫和養胃、易於吸收的佳品。介紹不同季節、不同體質適宜的藥茶與藥粥的配伍原則。 結語:迴歸生命本源的當代實踐 本書最終希望傳達的,是一種生活態度:養生並非刻闆的規則,而是對自身生命狀態的持續覺察與溫和迴應。它要求我們放慢腳步,重新校準我們與自然、與自我內在的連接頻率。通過理解和踐行這些流傳韆年的智慧,現代人可以在喧囂中找到一處安寜的角落,使生命得以長久地、有質量地生生不息。這是一種對生命本真的尊重,也是對自身健康最深沉的負責。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在講述一種“內觀”的哲學,而非單純的身體鍛煉手冊。它引導我去關注身體發齣的細微信號,去理解氣血運行背後的自然規律,這是一種由外嚮內、由錶及裏的探索過程。與其他側重於“做什麼”的書籍不同,這本書更著重於“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調整心態去配閤”。它似乎在暗示,真正的健康並非靠外部的乾預和強迫,而是源自內心的和諧與順應天道。這種由淺入深、由術入道的引導,讓人在提升身體機能的同時,心靈也得到瞭極大的沉澱和滋養,可以說是身心兼修的典範之作,其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保健書籍的範疇。

評分

我一嚮對那種浮誇、言過其實的養生類書籍敬而遠之,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卻以一種極其樸實和內斂的方式展開敘述。作者的筆觸沉穩有力,不使用任何華麗的辭藻或誇張的描述來吸引眼球,而是采用瞭一種近乎“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人感覺像是在聆聽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在傳授經驗,而不是在接受推銷。這種去繁就簡的文字功底,反而使得書中傳遞齣的理念更加具有說服力和信服力。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不是因為內容晦澀難懂,而是因為某些句子蘊含的哲理需要時間去細細咀嚼和體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文字力量,遠比那些大聲疾呼的口號更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讓人在不經意間就被帶入到一種平和的思緒之中。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顯示齣一種極高的邏輯性和係統性。它並非簡單地羅列一些零散的功法或建議,而是構建瞭一個嚴謹的知識體係框架。從最基礎的理論闡述,到各個階段的實踐指導,再到應對特殊狀況的調整方案,每一步都過渡得自然而然,銜接緊密。我注意到,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步驟時,都會以前麵知識點的鋪墊為基礎,這使得讀者在學習新內容時,能夠有清晰的脈絡可循,避免瞭那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睏惑感。這種層層遞進的邏輯構建,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和實踐的難度,讓原本可能顯得深奧的養生之道,變得清晰易懂,真正體現瞭“大道至簡”的精髓。

評分

讀完前幾章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落地性”極強。許多養生書籍往往停留在理論層麵,或者給齣的建議過於理想化,脫離瞭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實際。然而,這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方法,都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微調和實踐,操作性非常高。它沒有要求我必須每天抽齣固定的、大段的時間來專門練習,而是巧妙地將養生融入到日常的起居、飲食甚至情緒管理之中。這種“無處不在”的養生理念,讓“堅持”這件事本身變得不再是一件需要刻意為之的苦差事,反而成瞭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的養成。這種注重實效和融入生活的態度,讓我對書中內容的信任度大大增加。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頗具匠心,從封麵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古典而又不失雅緻的氣息。尤其是紙張的選擇,那種微微泛黃的質感,讓人一上手就仿佛穿越迴瞭某個寜靜的年代。我特彆喜歡它字體的大小和行距的安排,閱讀起來毫不費力,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倦。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書脊的縫閤緊密,整體給人一種結實耐用的感覺,絕非那種一眼看去就顯得廉價的印刷品。而且,書中的插圖或示意圖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它們不僅僅是內容的輔助,更像是藝術品般地融入瞭整體設計,提升瞭閱讀體驗的層次感。可以說,這本書的實體觸感和視覺享受,已經超越瞭一本普通書籍的範疇,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讓我對作者和齣版方的用心程度深感敬佩,也更加期待內頁內容的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