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

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莉娜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
ISBN:9789575626518
版次:1
商品編碼:1605608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文人雅事-明人十八學士圖特展”圖錄。唐太宗登基後,命皇傢畫師閻立本繪十八學士圖像,以彰顯禮賢下士之德,後世畫傢也喜好援引此典故為畫題。明代中葉以後,宮廷貴族乃至文人士大夫頗流行於園林聚會,透過書畫器物之品鑒,營造齣「閒雅好古」富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士人雅集活動的閒情逸緻與審美品味,蔚成庶民大眾所嚮往仿效之優雅典範。此組十八學士圖呈現當時社會物質文化極度的精緻化、藝術化,可謂晚明人「清玩賞鑑」美學之最佳寫照。

內頁插圖

目錄

圖版目次
展覽概述
作品解說
導論
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印的不錯,調色也蠻準

評分

颱版書的編輯和印刷就是好!

評分

“十八學士”指唐代李世民為秦王時,於宮城西開文學館,羅緻西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齡、陸德明等十八人,分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討論文獻,商略古今,號為十八學士。此畫題為後世畫傢所青睞。唐太宗時建文學館,收聘賢纔,以杜如晦、房玄齡、於誌寜、蘇世長、姚思廉、

評分

清代瓷器上的十八學士圖,即源於此。唐朝著名的學士還有司馬貞、李延壽、司馬纔章、令狐德棻等。唐太宗時建文學館,收聘賢纔,以杜如晦、房玄齡、於誌寜、蘇世長、姚思廉、

評分

畫傢為雅集盛事鋪陳苑囿景緻,挺拔高大的鬆、柳、梧、槐掩映,漢白石、斑竹欄杆麯護;文士悠閒從事著燃香、奕棋、展書、觀畫等賞玩活動。全畫工筆重彩,人物麵貌端嚴,姿態各具,尊卑主次分明,衣紋採用細勁流暢的「釘頭鼠尾」描。庭園內湖石盆景縱橫錯陳,幾榻、桌案、墩椅、畫屏、雕漆、瓷銅、文房等日常用物擺設,皆以工整寫實技法繪齣,顯現典型明代宮廷院畫風格。從畫中器具樣式,推斷其創作年代應在明代中、晚期。

評分

明代學術與思想,至嘉靖年間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王學左派的興起,在思想界、學術界,以至文翠藝術界,都掀起一股反對程硃理學束縛,解放思想,倡揚個性的運動。隨著波濤的翻騰,一股所謂的“實學”思潮,也悄然而至。它伴隨著王學左派的心性、良知之翠,以“學以緻用”和“經世緻用”為其口號,産生一種類似文化復興的氣象,在自然科學範圍內,齣現瞭一批偉大的科學傢和科學技術著作,如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啓的《農政全書》等,同時一批熱心的知識分子引進泰西學者傳來的新異科學知識;在文學藝術領域,則性靈之學大加倡揚,齣現瞭如公安三袁及徐渭等前衛的文學傢;在人文科學領域內,則湧起瞭一股文獻考據學和訓詁學的風潮。文獻考據學的內容是讀古書,明古義,闡明古人本始的思想,其手段是通過文字、音韻、訓詁及校勘、辨僞、輯佚等辦法,恢復古書古義原貌。《學術筆記叢刊:焦氏筆乘(套裝上下冊)》是中國明末清初以來成為顯翠的考據學的一次濫觴。 明代學術與思想,至嘉靖年間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王學左派的興起,在思想界、學術界,以至文翠藝術界,都掀起一股反對程硃理學束縛,解放思想,倡揚個性的運動。隨著波濤的翻騰,一股所謂的“實學”思潮,也悄然而至。它伴隨著王學左派的心性、良知之翠,以“學以緻用”和“經世緻用”為其口號,産生一種類似文化復興的氣象,在自然科學範圍內,齣現瞭一批偉大的科學傢和科學技術著作,如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啓的《農政全書》等,同時一批熱心的知識分子引進泰西學者傳來的新異科學知識;在文學藝術領域,則性靈之學大加倡揚,齣現瞭如公安三袁及徐渭等前衛的文學傢;在人文科學領域內,則湧起瞭一股文獻考據學和訓詁學的風潮。文獻考據學的內容是讀古書,明古義,闡明古人本始的思想,其手段是通過文字、音韻、訓詁及校勘、辨僞、輯佚等辦法,恢復古書古義原貌。《學術筆記叢刊:焦氏筆乘(套裝上下冊)》是中國明末清初以來成為顯翠的考據學的一次濫觴。 明代學術與思想,至嘉靖年間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王學左派的興起,在思想界、學術界,以至文翠藝術界,都掀起一股反對程硃理學束縛,解放思想,倡揚個性的運動。隨著波濤的翻騰,一股所謂的“實學”思潮,也悄然而至。它伴隨著王學左派的心性、良知之翠,以“學以緻用”和“經世緻用”為其口號,産生一種類似文化復興的氣象,在自然科學範圍內,齣現瞭一批偉大的科學傢和科學技術著作,如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徐光啓的《農政全書》等,同時一批熱心的知識分子引進泰西學者傳來的新異科學知識;在文學藝術領域,則性靈之學大加倡揚,齣現瞭如公安三袁及徐渭等前衛的文學傢;在人文科學領域內,則湧起瞭一股文獻考據學和訓詁學的風潮。文獻考據學的內容是讀古書,明古義,闡明古人本始的思想,其手段是通過文字、音韻、訓詁及校勘、辨僞、輯佚等辦法,恢復古書古義原貌。《學術筆記叢刊:焦氏筆乘(套裝上下冊)》是中國明末清初以來成為顯翠的考據學的一次濫觴。

評分

十八學士圖瓷器

評分

十八學士圖瓷器

評分

唐太宗(626-649在位)為秦王時,設立文學館,徵聘博學儒士為參謀。登基後,命皇傢畫師閻立本(約601-674)繪十八學士圖像,以彰顯禮賢下士之德,後世畫傢也喜好援引此典故為畫題。此組四幅連作,《石渠寶笈叁編》著錄為「宋人十八學士圖」,乃此類題材的衍變圖式。畫中人燕居寄興於琴棋書畫,展現齣文士「四藝閤一」的藝術修養與高雅誌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