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楊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齣版時間:2014年1月22日
平裝: 304頁
語種: 繁體中文
ISBN:4711213297168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2 cm
商品重量: 739 g
重點訴求:簡單又無負擔的輕鬆美食
「輕食」一說,至早是從歐洲而來的。在法國,午餐的「Lunch」正具有輕食的意味;此外,常被解釋為餐飲店中快速、簡單食物的「Snack」,也是輕食的代錶字眼之一。所以說,輕食廣麵的涵義是指簡易、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吃飽的食物。
本書特地嚴選500道輕食,讓讀者自由搭配,就能享用簡單又好吃的美食。且備妥一切材料後,就能輕鬆製作,也不會有過多的油煙,這就是輕食讓人毫無負擔的心情。吃膩瞭大魚大肉,不妨換個口味,嚐嚐時下流行的人氣美味輕食吧!
內容介紹:
80道輕食早午餐
100道土司漢堡三明治
50道沙拉
30道披薩
70道麵類輕食
80道飯類輕食
30道煎餅捲餅
30道簡單湯品
30道健康果汁
從一個長期在美食探索中徘徊的“老饕”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落地性”和“創新性”找到瞭一個完美的交匯點。它沒有停留在炫技層麵,而是真正關注到現代人快節奏生活下的健康痛點。我嘗試做瞭其中一個關於“隔夜燕麥”的變體食譜,原本以為這種快速早餐會犧牲口感,但作者通過調整浸泡液體的比例和加入特定的酸性水果,使得燕麥粒的膨脹度和風味層次感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更難得的是,這本書似乎避免瞭時下一些食譜熱衷於追逐曇花一現的網紅食材,它更側重於挖掘那些經典、易得但容易被忽略的優質食材的潛力。這使得我已經擁有的食材庫,突然間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如何烹飪的指南,更像是一份關於如何構建更健康、更精緻的日常飲食哲學的宣言。它讓你相信,美味和健康絕不是對立的兩端,而是可以通過智慧的烹飪手法完美融閤的夥伴。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體現瞭作者對“健康飲食循環”的深刻理解。它不是簡單地把菜式堆砌在一起,而是有邏輯地劃分瞭早、中、晚三餐,甚至還專門開闢瞭一個章節討論“加餐與能量補充”。這種係統的規劃,幫助我重新審視瞭一天的飲食結構。以前做飯總是想到哪做到哪,吃瞭什麼全憑感覺。但通過這本書的引導,我開始有意識地去平衡每一餐的宏量營養素比例。比如,早餐部分有很多快速製作的、富含蛋白質和縴維的選擇,完美解決瞭早上匆忙卻又不想虧待腸胃的難題。而午餐和晚餐的搭配,則更注重色彩的豐富和食材種類的多樣性,看著那些建議的組閤,仿佛就能感受到身體對營養的渴求得到瞭滿足。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沒有一味地推崇極端的節食,而是強調“平衡的愉悅”。很多食譜雖然是“輕食”,但吃起來的滿足感絕對不打摺,它教會你如何通過巧妙的調味和處理,讓蔬菜、豆類等主角煥發齣前所未有的光彩,而不是靠大量油脂或糖分來“作弊”。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那種質樸中帶著生活氣息的封麵設計給吸引住瞭,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就是那種讓人覺得踏實、可以信賴的感覺。內頁的紙張選擇也挺講究,拿在手裏有一定的分量,翻閱起來觸感很舒服,不是那種一翻就皺巴巴的廉價感。我其實對“輕食”這個概念一直有點模糊,總覺得是不是就意味著寡淡無味,但光是翻閱這本書的目錄和一些章節的標題,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用心打破這種刻闆印象。比如,裏麵提到瞭好幾種我從未聽過的榖物和香料的搭配,光是想象那種味道就已經讓人食指大動瞭。而且,書裏的一些圖片拍得非常有食欲,不是那種擺拍過度、失真的感覺,而是還原瞭食物本身的新鮮和質感,讓人忍不住就想立刻走進廚房試試看。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食材的部分所下的功夫,不僅僅是羅列,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種食材的特性和營養價值,這對我這種想吃得健康又不想做“小白”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人性化,關鍵步驟和技巧用不同的字體或顔色標注齣來,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輕鬆上手,不會在復雜的步驟裏迷失方嚮。整體來說,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認真、專業,並且充滿瞭生活智慧的食譜書。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細節處理和文化背景的融入印象深刻。雖然它是一本食譜,但字裏行間流露齣一種對生活美學的追求。比如,在介紹一些地中海式或日式輕食的理念時,作者會簡要地提及這種飲食方式背後的文化哲學——慢下來,享受食物,尊重自然。這讓做飯這件事從一項簡單的生理需求,提升為一種有儀式感的放鬆活動。我特彆留意瞭它對於“醬汁和調味品”的處理。很多輕食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瞭調味上,要麼太淡,要麼用錯瞭高熱量的醬料。這本書裏詳細解析瞭幾十種自製醬料的配方,從簡單的檸檬油醋汁到復雜的堅果醬,每一種都標注瞭製作難度和最適閤搭配的菜肴類型。這種深度的講解,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輕”並非“無味”,而是“精準調味”。通過這些自製醬汁,我能完全掌控食材的成分和風味走嚮,這對於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群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種“聖經”級彆的書會不會過於高深,充滿瞭隻有專業人士纔能理解的術語和技巧。結果翻開來,驚喜地發現它走的是極其親民的路綫。作者在描述每道菜的步驟時,那種語氣就像是鄰居傢那位手藝極佳、又願意耐心指導你的阿姨在跟你聊天一樣。她會非常細緻地告訴你,比如“這個步驟火候寜可稍微小一點,也不要一下子就炒老瞭”,這種帶著經驗總結的提醒,比冷冰冰的“大火快炒三分鍾”要管用得多。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替代品”的建議。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手邊的食材可能不盡相同,這本書裏很貼心地在很多地方注明瞭,如果手頭沒有A食材,可以用B或C來代替,而且解釋瞭為什麼可以替代,味道上會有什麼細微的變化。這大大降低瞭製作的門檻,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而不是被食譜牢牢框住。這種尊重讀者個體差異的設計,讓這本書的實用性瞬間飆升。它更像是一個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死闆的教科書,你可以從中選取最適閤你的那一把“鑰匙”去開啓美味之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