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您厉害,您赚得多 雪球 方三文 投资理财股票 中信出版社

包邮 您厉害,您赚得多 雪球 方三文 投资理财股票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三文 著
图书标签:
  • 投资理财
  • 股票
  • 方三文
  • 雪球
  • 中信出版社
  • 包邮
  • 理财书籍
  • 个人投资
  • 财富增长
  • 投资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81702
商品编码:16844495197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纯质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他自称“投资水平不行”,却创办了一个叫雪球的投资者社区
  他自称“发贴水平一般”,几年来却发了一百多万字
  他自称“不明真相”,却相信股市的规律不是波动而是永远上涨
  他自称“没有什么钱”,却发了一只基金,自己认购了1000万美元
  和雪球创始人、CEO方三文一起开聊,重新认识市场,认识公司,认识自己
  与雪球千万用户一起,用更的方法,打怪升级,成为投资高手
  市场变化涨跌,成功的投资者都在迭代常识 。
  一本“聊”出来的投资“论语”,集结雪球投资精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和创始人方三文一起投资论道,与雪球千万用户一起用更的方法,打怪升级,成为投资高手

  为什么你在股市上赚不到钱?为什么别人在股市上赚得到钱?
  投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思考的逻辑和行动的经验。变幻莫测的市场局势,轮回波动的内外环境,永远不变的是投资者始终变化的视角和体验。投资者如何结束“往回看,机会都很多;往前看,机会都很少”的梦魇?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投资“论语”
  本书作者、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是互联网时代中国和全球股市的亲历者,是雪球1 600万用户的投资陪伴者。他在雪球上与投资者分享的逻辑和实操经验,将在本书中精选呈现:
  公开真实经验和绝密干货,全程陪“聊”
  重新认识市场
  重新认识公司
  重新认识自己
  公开调仓记录及买入卖出逻辑,在线陪“赌”
  A股市场分析
  美股实盘操作
  投资组合策略
序言
第一部分 投资理念
第一章 认识市场
你见过" 主力"吗? / 4
玩真的 / 4
我和你 / 9
资产管理的工作框架 / 10
难以把握的周期 / 12
关于投资能力 / 13
机会越少,赚得越多 / 15
你见过" 主力"吗? / 18
投资:在50%~100% 之间 / 19
我眼中没有的东西 / 20
股市中的不可能 / 21
你扛不住的波动,可能就是风险 / 22
股市与" 赌徒" / 23
一个营业部老总的观察 / 27
如果时间回到2014 年9 月 / 29
A 股是*好的股市? / 31
中国股市是全球
*好的股市 / 31
旗帜鲜明地赞成A 股扩容 / 32
好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 / 36
股市中的市场情绪 / 37
炒股
*大的悲剧 / 38
稳定压倒一切 / 39
理想的股市具备哪些特征? / 39
为什么好公司让外国人买走了? / 40
关于牛市那些事 / 44
A 股是不是不重视分红? / 47
大盘蓝筹股" 盘子太大,炒不动"? / 52
投资问道 / 55
在美股上市有啥好处? / 57
美国资本市场" 小人"多 / 57
中概股私有化会搁浅吗? / 59
*优秀的中国上市公司在哪里? / 61
中国概念股钱多成灾? / 62
如果,如果 / 67
民间低手看宏观 / 68
调控不是万能的 / 68
改革与股市 / 68
怎样应对通缩? / 70
货币供应与价格的关系 / 70
贫富的错觉 / 70
金融风险在哪里 / 71
市场语录 / 72
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 74
盈亏同源 / 75
第二章 认识公司
互联网投资方法论 / 80
关于互联网公司投资的一些看法 / 80
互联网公司的
*佳投资时机 / 86
致命的顺序 / 88
关于互联网竞争格局 / 90
流量≠用户 / 90
更关注价值而非用户体验 / 91
某互联网人士的用户黏性四层论 / 92
好生意与好商业模式 / 93
永不餍足的需求 / 93
恼人的模式 / 98
怎样判断好生意 / 100
投人与投公司 / 100
公司治理 / 100
人的因素 / 100
管理的力度 / 101
你投资了哪类企业家 / 101
企业家的抱怨 / 103
估值都是浮云? / 104
估的什么值? / 104
高估未必要卖出 / 107
估值都是浮云 / 108
买入卖出的诱惑 / 111
*佳投资时机:市场规模与利润率双升 / 111
买卖的好时点 / 112
卖了" 原告"买" 被告" / 113
关于卖出的致命诱惑 / 116
投资策略与总结 / 121
投资体系建设 / 121
我比巴菲特早两年投资比亚迪 / 122
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贵州茅台? / 126
大而不倒,市值重要吗? / 129
苹果市值会超过1 万亿美元吗? / 129
谈公司扩张 / 132
You ask me, I ask who?(你问我,我问谁?) / 132
也说说" 万宝华之争" / 133
在奥马哈能学到什么 / 134
我们去找白送的公司吧 / 137
公司语录 / 139
第三章 认识自己
股市众生相 / 146
在股市你能做的三件事 / 146
为什么你在股市上赚不到钱? / 148
为什么你能在股市上赚到钱? / 154
让你赚得
*爽的股票是哪只? / 157
让你亏得
*惨的股票是哪只? / 158
你投资生涯中
*" 神"的一次操作是什么? / 159
你定投时间
*长的一只基金是什么? / 161
你持有时间
*长的一只股票是什么? / 162
你真的是反指吗? / 163
从满眼好股到满眼烂股 / 164
散户提升自我认知的正确姿势 / 166
投资理念语录 / 169
第四章 资产配置
你如何能在投资中赚到钱? / 178
人生投资的资产动态平衡 / 178
基金投资者为什么会亏损? / 180
*简单的收益率进阶之道 / 182
适合懒人、笨人的投资办法 / 184
我的基金投资组合:中国好资产 / 187
要配置,不要下注 / 188
散户的生存之道 / 191
资产配置的实验和总结 / 194
定投、汇率与资产配置 / 197
悬赏征集好资产 / 199
股灾前求推荐分级A / 199
请推荐一只场外公募基金 / 200
A 股实盘 / 204
A 股版全球投资 / 204
" 为国护盘" / 208
第二部分 投资组合
第五章 选股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 212
2013 年6 月" 苹果"换成" 特斯拉" / 212
腾讯增长的确定性在哪里 / 217
Facebook 的核心竞争力是规模不是技术 / 223
陌陌的" 护城河" / 226
微博是个" 愁人"的产品 / 228
好未来:卖出比买入更难 / 230
阿里巴巴的治理风险 / 230
Twitter 长期价值有限 / 231
百度无法改变从" 搜"到" 刷"的世界 / 231
欢聚时代的挑战 / 232
特斯拉的风险是马斯克的精力 / 233
苹果不乐观 / 234
网易有没有" 创新机制" / 235
东方财富有可能是A 股
*好的互联网公司 / 236
今日头条的天花板 / 236
几大电商巨头的生意经 / 238
民生银行:投资银行好赚钱吗? / 238
诺亚财富卖什么 / 239
纳斯达克100 指数:成长可继续,股票真不低 / 240
易车网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 / 240
在富士康上亏钱 / 240
搜狐:增长动力不足 / 241
途牛:度假旅游是不是好生意? / 241
点评类公司并不容易形成社交关系 / 242
媒体类公司需要聚合平台 / 243
奇虎360 的关键是转型 / 243
雅虎股东应以什么价格出售股票? / 245
我建立了一个新浪的估值新模型 / 247
第三部分 问答与雪球方法论
第六章 问答
赚钱与亏钱 / 254
有没有收取分红超过本金的股票? / 254
总结一下你在海外赚钱的原因 / 255
你有海外投资亏钱的经历吗? / 255
听说A 股不好赚钱,美股、港股比较好赚钱? / 258
第七章 雪球方法论
谈雪球 / 264
岛 / 269
滚雪球的一些常识 / 270
大卫,不可以! / 272
继续吹牛-2016 年雪球嘉年华问答 / 274
神出鬼没 / 281
*近有什么股票推荐 / 282
没有" 人",雪球如何滚下去? / 284
雪球的价值在哪里 / 287
雪球方法论问答 / 289
  方三文,雪球ID不明真相的群众,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南方报业集团和网易公司工作,2010年创办投资网站雪球,2017年创立了雷石价值基金。入选《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雪球是中国大的互联网投资者社区,为千万投资者提供实时行情、新闻资讯、投资策略和交易服务。

  大家好,我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我是做什么的?请看我的名片。
  对啊,我的主业是在一个叫“雪球”的网站或者APP 陪聊。
  我统计了一下,从网站上线至今,我在雪球发了25 033 条帖子。在这25 033 条帖子里面,我自己发布的主帖只有3 276 条,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是对别人帖子的跟帖。
  当然,我的25 033 条帖子发出去,收获的回帖那就多了去了, 有几十万条之多。
  聊些啥呢?主要聊的是投资,关于投资理念,关于行业,关于公司。
  聊那么多,是因为我是话痨吗?其实,陪聊除了排解寂寞,主要是出于功利的需求。
  首先, 作为曾经靠码字为生的人,我认为跟帖比主帖更有价值,
  聊天比发文章更有价值。发文章的主要价值是为了证明自己多牛,聊天的主要价值却在于发现自己多傻。但是,这个聊天有一个前提,就是聊天对象不固定,意见来自不确定的对象。如果把聊天对象限定在熟人关系圈,进步就停滞了。
  其次, 作为现在靠“赌博”为生的人,我认为“赌技”的提升, 主要受益于聊天。因为在投资方面,发现自己傻比证明自己牛的价值大10 000 倍!
  我曾经跟很多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聊过,收益很大。但是,发自内心地说,还是在雪球上跟人聊的几十万条帖,收益更大。
  陪聊之外,可以说说我的副业—“陪赌”。
  我是如何“赌”的呢?可以看看我的三个投资组合。
  一是A 股版全球投资;二是港股实盘;三是美股实盘。
  像我这样,公布自己所有持仓和买卖行为的“赌徒”,放眼全世界,估计也算奇葩了。让人欣慰的是,
  在雪球上这样的奇葩还真不少,现在雪球上有超过110万个投资组合!
  不只如此,我近成立了一只私募基金,叫作雷石价值基金,真刀实枪地参与了资产管理这个和平年代刺激的游戏。雪球上运行着近200只私募基金,大部分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像我一样的雪球用户!
  之所以想把陪聊、陪“赌”的内容结集成书,其实是想相对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投资理念,那么,我的投资理念是啥?
  这个问题,有一个叫“大道小岛”的雪球用户在2017 年8 月3 日也问过我:
  方丈,能用三句话总结一下你的投资精髓吗?
  我的回答是:
  找到好公司(靠长期积累的眼光);碰到合适的买入时机(靠运气和耐心);持有(靠对公司的理解和对市场波动的理解)。
  我再展开解释一下:
  (1)我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投资者能够做的主要工作是寻找优质的公司,优质的公司可能拥有好的行业处境、好的商业模式、优秀的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限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每个投资者能够有认知的优质公司数量是非常少的,对,非常少,一辈子能有十家八家就算非常多了。本书中关于公司的探讨,就是寻找优秀公司的过程。
  (2)优质的公司能够以合适的价格甚至优惠的价格买入当然是理想的,但这并不容易,所以只能靠运气和耐心,比如,整个市场出现低估,或者个股出现“黑天鹅”事件。投资者可以祈求自己有好运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但也不能妄想自己永远会有这样的机会。本书还有大量关于市场和个股买入机会的内容,结论也很简单:完美的买入机会可遇不可求。(3)长期持有优质公司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回报,那么如何做到长期持有?需要重视两点:一个是对公司的认识,你只有相信公司长期的价值才可能长期持有;二是对市场波动的认识,认识到市场波动无法把握,你就不用去妄图“高抛低吸”赚市场的钱。这本书里关于市场的部分,主要就是探讨投资者跟市场的关系,结论就是:股价涨跌无法预测,投资者应该放弃赚市场钱的企图。
  (4)如果没有能力寻找优秀的公司,没有耐心等待合适的买入机会,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投资了?也并不是这样,这本书里关于资产配置的部分,就是探讨资产配置这种适合非投资者的投资方法,结论也比较简单:不择时不择股,你就跑赢了大多数人。
  陪聊、陪“赌”都是不错的人生体验。当然,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主要是大家忘了有价值的是发现自己傻,转而去证明自己牛。这就麻烦了。
  若是如此,我倒也有处理的办法:
  别人说他的股票好,我说:您厉害,您赚得多!
  别人说我的股票烂,我说:您厉害,您赚得多!
  别人说他的水平高,我说:您厉害,您赚得多!
  别人说我的水平差,我说:您厉害,您赚得多!
  这时候,一般就会陷入深深的沉默……
  所以我选择这句话作为本书的书名:
  您厉害,您赚得多!
  方三文
  写于2017年8月16日


穿越迷雾:洞悉全球经济脉络与投资智慧的深度探索 本书聚焦于宏大叙事下的微观选择,旨在为寻求在复杂多变的全球金融市场中稳健前行的投资者,提供一套兼具深度洞察力与实操价值的思考框架与策略指引。 本书不拘泥于单一市场或特定股票的短期波动,而是将视野投向驱动全球经济运行的深层逻辑、地缘政治的潜在影响,以及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结构带来的颠覆性重塑。 第一部分:重塑认知——理解宏观环境的底层逻辑 在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当下,理解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本书首先深入剖析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政策的范式转移及其对资产定价的长期影响。我们探讨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如何扭曲风险偏好,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资产边际收益递减,迫使资本不得不寻找新的价值洼地。 地缘政治风险的量化与应对: 国际关系紧张化已成为常态,本书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用以量化地缘政治冲突(如贸易摩擦、技术封锁)对特定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我们不进行预言,而是教授读者如何构建“情景分析模型”,预测不同政策转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并据此调整投资组合的敞口。例如,对关键稀有金属的依赖性分析,如何映射到特定国家的产业政策变动上。 人口结构变化的隐形推手: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趋势与新兴市场的“人口红利”衰减,正从根本上改变储蓄率、消费结构和劳动力成本。本书细致考察了“银发经济”的真正投资价值,区分哪些是概念炒作,哪些是具备长期现金流支撑的朝阳产业。同时,探讨了生育率下降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微妙影响。 第二部分:产业革命的浪潮——识别下一代价值的孵化地 本书将大量的篇幅留给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的深度剖析,核心在于分辨“真创新”与“泡沫化”之间的界限。我们关注的不是每日的股价起伏,而是那些正在重塑生产力、降低边际成本、构建新“护城河”的技术群落。 能源转型的战略布局: 深入分析了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风能、太阳能的装机容量竞赛,更关键的是储能技术(特别是长时储能)、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迭代速度,以及氢能商业化路径的可行性。本书提供了对各国能源补贴政策和碳税机制的对比研究,指导投资者如何从政策风口捕捉到真正的技术领先者。 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的临界点: 基因编辑、mRNA技术以及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正在将制药行业的投资门槛推向新的高度。我们重点分析了“专利悬崖”的风险管理,以及如何评估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在临床试验数据公布前后的风险暴露。关注点在于那些拥有独特数据平台和强大转化医学能力的企业。 数字世界的边界拓展——Web3与数据主权: 对去中心化技术和数字身份的探讨,着眼于其对传统金融、内容创作和供应链管理带来的结构性冲击。本书强调,评估Web3项目的核心不在于其代币价格,而在于其能否解决现实世界中尚未被现有互联网巨头有效解决的“信任成本”问题。 第三部分:投资哲学的淬炼——构建适应不确定性的决策系统 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定价。本书摒弃了教条式的“价值投资”或“成长投资”标签,提倡建立一套灵活、基于概率的决策系统。 安全边际的动态重构: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边际(如净资产折现)在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中往往难以适用。本书提出了“未来现金流折现率的敏感性分析”,即评估在不同宏观经济衰退情景下,企业的内在价值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测试。这要求投资者对企业的“可预测性”而非“账面价值”给予更高的权重。 情绪与行为偏差的管理: 市场先生并非永远理性。本书引用行为金融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梳理了投资者在牛市和熊市中最容易犯的系统性错误——如处置效应、羊群效应和过度自信。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反思日志”系统,帮助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恐慌时,锚定自身的客观分析基础。 组合构建:跨资产类别的对冲艺术: 成功的投资组合管理在于理解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尤其是在危机时期相关性趋于趋同的现象。本书详细探讨了利用利率期货、大宗商品远期以及特定货币对,作为对冲股权风险的有效工具,构建出真正具有防御性的“全天候”投资组合。我们强调,真正的对冲不是买入一个反向资产,而是理解不同风险因子在市场波动中的传导机制。 总结: 这部著作旨在提供一种务实的、面向未来的投资视角。它要求读者超越短期噪音,深入理解驱动世界运行的经济、技术和地缘政治力量,最终将这些理解转化为严谨的、能够抵御市场风暴的投资策略。它不是一本快速致富指南,而是帮助您建立一个可持续、可进化的投资决策体系的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直白的标题,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精明”和“实战”的态度。我拿到书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怀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投资理财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说得天花乱坠,真要应用到市场里,简直是云里雾里。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读起来却有一种特别的“烟火气”,好像作者不是高高在上的分析师,而是你隔壁那个总能抓住机会、把钱越滚越大的邻居在跟你拉家常。它没有用太多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去吓唬人,更多的是把复杂的市场逻辑,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层层剥开,让你觉得,原来投资也没那么神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那股“拼劲”和那份“洞察力”。尤其是一些关于情绪控制的描述,简直是直击灵魂深处,让人反思自己在面对涨跌时,究竟是那个理性的决策者,还是那个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韭菜。这种坦诚和不加修饰的表达,是很多正襟危坐的教科书里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评分

初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江湖气”,但这种“江湖气”并非贬义,而是指那种在真实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智慧。作者似乎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自己对市场运作的深刻理解,甚至不乏一些略带调侃和“凡尔赛”的语气,但这恰恰增加了内容的真实可信度。比如,书中对于某些热门板块的分析,不像传统分析报告那样写得四平八稳,而是带着一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笃定。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看财报、听新闻的习惯。它教会我的不是具体的买入代码,而是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分辨那些华丽辞藻背后隐藏的真正价值。那种把“赚钱”这件事拆解成一门手艺来打磨的感觉,非常吸引我,让人感觉自己正在接受一种高级的、实用的技能培训,而不是被灌输一套过时的理论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感,更像是在听一场高水平的投资辩论赛。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总能快速地切换视角,从宏观经济的潮起潮落,瞬间聚焦到微观企业的运营细节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风险和收益关系时的那种辩证思维。他并不鼓吹“一夜暴富”,反而花了大篇幅去探讨“如何才能持续地赚下去”,这才是成熟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读到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护城河”和“管理层素质”的部分时,我仿佛被拉进了一个密室会议,听着内部人士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行业潜规则。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对某些耳熟能详的投资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定义,而是去深究其内在的逻辑和可复制性。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活力和韧性,仿佛作者本人就是市场中最坚韧的那一棵“老树”。不同于学院派的严谨论述,这里展现的是一种“野蛮生长”的智慧。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段落,那些看似随意的比喻和类比,却精准地击中了投资中的核心矛盾。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运气”和“能力”之间界限的探讨,他没有把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异禀,而是强调了长期主义和体系化的重要性。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投资成功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需要精良装备、周密计划和强大意志力的马拉松。它成功地将复杂的金融世界,包装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智力游戏,让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投资大师的思维方式,变得触手可及,让人读完后,立刻有了重新审视自己投资组合和交易哲学的冲动。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一丝“冒犯”,但这种“冒犯”恰恰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作者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散户在信息获取、心理素质和执行力上的诸多缺陷,就像一位严厉的导师在纠正弟子的错误姿势。我读到自己过去一些失败操作的影子时,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症结所在。它没有提供“速效药”,而是提供了一张“体检报告”,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灶”在哪里。特别是关于投资纪律性的那几段论述,简直像是对我过去几天因为市场波动而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的精准复盘。这本书迫使我走出舒适区,去直面自己在投资旅程中那些最不愿承认的弱点,这比任何一本教你如何“选股”的书都要重要得多,因为它是在重塑投资者的“心智模型”。

评分

中信出版必出精品,看好出版社,都是好书。

评分

为知识付费,活动价入手,还没看

评分

嘿嘿,比较精致,希望我这次选择性价比高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老司机的书就是老司机的书

评分

活动时买的,性价比真的超高!有几本书没有塑封,但是很干净!没有纸质没问题,可以接受的!快递非常快!很满意的满意的!这次买的书都很有意义!推荐品读!

评分

很好,看了一点,还需要好好研究才行

评分

等了好久,终于发货了

评分

包装好,速度快,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