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伤科汇纂
原价:28元
作者:胡廷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6月1日
ISBN:9787117076210
字数:
页码:431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本书集清代以前伤科文献之大成,有论有方有图,引文注明出处,载方1340余首,附验案120余例,绘图44幅,资料丰富,理论与临证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部重要的伤科著作。
目录
卷之一
内容提要
本书分12卷。首绘人身部位穴位图,外科器械图、伤科治疗手法图共44 幅,尤以治疗手法图生动形象,附以手法歌诀,一目了然,易学易记、卷一为经义、脉要、针灸基础理论,载有病源歌诀、脉证歌诀、宜忌歌诀、针灸歌诀。卷二论骨度、骨脉、骨节、骨格、部位、经筋。卷三载手法总论和器具总论,均录自《正骨心法要旨》。另有陈氏接骨歌诀及胡氏自编上髑歌诀。卷四论伤损内证的诊断、治法。卷五、卷六论诸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卷七。卷八载伤科方剂340余首,按方名字数排列,便于检索;每方先列主治证候,次为方药服法。卷九至卷十二为续编,载伤科应用药,以病名分类,每类列应用药物名称,主治、服用方法。后补金疮,闪挫、跌磕、虫兽,咬伤等44类病证治法,每类附有大量单验方,共千余首。
全书论述各种骨伤疾病的证治,记载了骨折、脱位、筋伤的检查复位法,集清以前中医骨伤科学术成就之大成。大量骨折及脱位的复位手法,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书中有论有方有图,引文注明出处,载方1340余首,附验案120余例,绘图44幅,资料丰富,理论与临证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部重要的伤科著作。
本次出版以博施堂抄本为底本进行整理,旁参诸本予以校勘。为保持原书原貌,未作删节,以补诸多不足。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为中医骨伤科医生必读之书。
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读者,我喜欢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的书籍。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科汇纂》,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却让我读出了温度和人情味。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伤”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书中记载的许多医案,都饱含着医者对病人的关怀和仁爱之心。我特别喜欢那些记载着医者如何用智慧和耐心,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重拾健康的故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治病救人的哲学。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古代医者们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一丝不苟地研究病情,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这种精神力量,是我在其他医学著作中鲜少感受到的。它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菩萨心肠。每次读完,都有一种被净化和升华的感觉,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科汇纂》可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中医推拿科的从业者,平日里也接触不少骨伤科的病例,但总觉得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临床实践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偶然间看到了这套丛书,被“伤科汇纂”这几个字吸引了,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所震撼。翻开第一页,一股醇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中医殿堂。书中对于历代伤科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都有详尽的阐述,每一个病症的辨证论治,都细致入微,旁征博引,引用的医籍条文清晰可见,让我对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方剂的由来和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的论治,更是金针拔刺,拨云见日,为我解决临床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我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捧着此书,一边阅读,一边对照自己经手的病人,学到的知识如同源头活水,不断滋养着我的临床实践,让我感到自己在中医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confidence 也是大大增强了。
评分自从我开始钻研中医,就一直对伤科情有独钟,觉得它既能治病救人,又能恢复人体机能,非常有意义。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科汇纂》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宝藏”。我最欣赏的是它将复杂的伤科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得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比如,在讲解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法,还配以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操作的要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融入了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如X光、CT等,并将其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我看到了中医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也打破了我之前对中医“老掉牙”的刻板印象。我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将书中的一些理论应用到模拟病人的身上,效果斐然。现在,我出门在外,都会随身携带此书,随时随地都能翻阅,汲取其中的智慧。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我在伤科领域不断探索,越走越远。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卫生院工作的医生,平时接触的伤科病例虽然不如大医院的复杂,但数量并不少。之前我一直依赖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个人的临床经验,但总觉得不够系统,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科汇纂》的出现,无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伤科的辨证施治原则,无论是筋骨痹痛、跌打损伤,还是风湿痹证,都给出了清晰的诊断思路和多样的治疗方案。书中的一些方剂,很多都取材于临床常用药,易于获取,并且疗效确切,非常适合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我尝试将书中学到的几个方剂应用到临床上,比如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腰腿疼痛,疗效显著,得到了病人的高度认可。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临床信心,也让我看到了基层中医的巨大潜力。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取之于临床,用之于临床”,是基层医生案头必备的良书。
评分对于我这个对中医理论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学习机会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套《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科汇纂》简直是一份惊喜。我之前对伤科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比如跌打损伤后如何处理。但是,当我翻开这套书,我才发现伤科的博大精深。书中以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将中医的经络、穴位、气血等理论与伤科疾病紧密联系起来,让我这个“小白”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解释,这让我对疼痛的发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甚至开始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为自己和家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推拿按摩,虽然还谈不上专业,但确实感受到了一些改善。这套书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医知识的渴望,更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中医的兴趣。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中医探索的道路,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疗愈力量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