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英汉对照)
:29.80元
作者:(美)马克·吐温 著,杨凡 编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
出版日期:2011-10-1
ISBN:9787546358284
字数:240000
页码:2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1835-1910),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是笔名,他原名是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是一名乡村律师,家中生活贫困。12岁时父去世,他开始自谋生计,先后当过报童、印刷所学徒、排字工、水手和舵手,所以他的创作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26岁时,他当上了记者,并采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表现了对美国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为主,幽默与讽刺结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竞选州长》《高尔斯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中期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讽刺性加强,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后期作品则由幽默、讽刺转到愤怒的揭发、谴责,甚至有悲观的情绪,主要作品有《游记》《给范斯顿将军辩护》等。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时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和谐地统一。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的作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内容提要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主入公汤姆是个聪明又淘气的少年,他讨厌“丑恶窒闷的楼房”里的生活稻充满宗教虚伪的乏味教育,用逃学、恶作剧、结成“海盗帮”离家出走以示反抗。他大胆出庭证明了印第安·乔的凶杀罪,又和哈克找到印第安·乔藏在洞里的一箱黄金,成为远近闻名的冒险英雄。小说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的敏锐观察,一跃成为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说句实在话,我之前也买过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名著,但大多都是给孩子“应付差事”的简化版,读起来总觉得味同嚼蜡,缺乏原著应有的力量感。这一版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原著”二字的坚持。从行文的节奏感就能看出来,它保留了那种十九世纪文学特有的、略显繁复但极富韵律感的句式结构。我注意到,在描绘场景时,作者会非常细致地铺陈细节,比如对船只、对古老墓地的描述,这些看似冗余的描写,恰恰是构建那个时代背景的基石。对于一个追求原汁原味阅读体验的人来说,这种忠实于原作者笔触的处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它要求读者付出相应的专注力,但给予的回报是巨大的:你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未经稀释的文学体验,而不是被现代语境过度“驯化”过的版本。这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对经典文学“深度潜水”的挑战与享受,每攻克一个复杂的段落,都有种发现隐藏宝藏的成就感。
评分对于我来说,阅读经典文学,尤其是像《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类充满野性生命力的作品,最吸引我的永远是它那股不受拘束的“野”味儿。这本书成功地把我从都市的钢筋水泥里拽了出来,带到了那个阳光炙烤着皮肤、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河水味道的圣彼得堡。我仿佛能闻到哈克贝利·费恩身上那种不修边幅的自由味道,能感受到汤姆在教堂里偷偷开小差时那种心照不宣的兴奋。作者对童年心理的捕捉真是入木三分,那些小小的恶作剧、对权威的叛逆、对宝藏的痴迷,无不精准地击中了内心深处对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冒险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一个自由的灵魂”的教科书。它提醒着我们,成人世界的规则固然重要,但童年时期那种纯粹的、不计后果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才是支撑我们走过漫长人生的内在驱动力。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野外拉练”,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我那停滞不前的英语阅读水平,而这本“对照”的设置,简直是学习路上的神助攻。我习惯先快速浏览一遍中文译文,理解大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然后立刻转头去攻克英文原版。这种即时对比的学习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我在理解复杂语境时可能出现的偏差。比如,某些描述户外活动或早期美国生活习惯的词汇,如果单看英文可能会感到晦涩,但对照中文译文,那种生动的画面感立刻就跃然纸上了,理解后我再回头看英文,那些看似陌生的词汇瞬间就被“激活”了。更妙的是,它不是那种生硬的逐句直译,译者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也做到了语言上的流畅和贴合当代读者的理解,这使得我在学习地道表达的同时,也不会因为过分晦涩的翻译而感到受挫。这套书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高级英语学习工具,它把我从枯燥的词汇表和语法规则中解救出来,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巨大魔力。
评分这本精装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沉迷于书本触感的人量身定做的。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那略带粗粝感的封面材质吸引住了,那种老派的、仿佛能从中嗅到旧时光气息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内页纸张的选材也相当考究,微微泛黄的米白色调,不仅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更烘托出一种经典文学的厚重感。尤其是字体排版,中文和英文两栏并列,字号大小适中,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细细品读那些复杂的长句时,也不会感到拥挤或杂乱。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书脊平整,翻页时非常顺滑,完全没有新书那种生硬的阻滞感。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是捧着这本书在手里,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阅读体验了。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和匠心,在现在这个电子书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我甚至开始期待每次翻开它时,指尖拂过纸张,耳边仿佛还能响起遥远密西西比河上的汽笛声,这种沉浸感,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实用性设计,它不仅仅是一本放在书架上供人膜拜的“大部头”,更是一本可以被日常翻阅的工具书。随书附带的那本小巧的“学习指南”或者说“词汇解析册”(我习惯这么称呼它),简直是为我这种记性不佳但又渴望进步的人准备的。它没有将所有生词都堆砌在一起,而是非常聪明地将重点词汇和惯用短语,根据它们在书中出现的上下文进行了提炼和注释。比如,书中提到汤姆“humbug”了别人一句,我原本会停下来查字典,但翻阅辅助材料后,立刻明白这里的“humbug”并不是指“骗局”,而是一种略带轻蔑的戏弄或糊弄,这种精准的、结合语境的解释,比查阅冰冷的词典要高效百倍。这套丛书的设计逻辑清晰地表明,它的目标用户是那些既想体验原著魅力,又希望切实提高英语能力的人群。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古典文学与现代学习需求的桥梁,让“读名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场充满收获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