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 讀城記
作者 易中天
ISBN 978-7-5321-6501-8
CIP數據 Ⅰ. ①讀? Ⅱ. ①易? Ⅲ. ①城市-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國 Ⅳ. ①C912.4
開本 32開
印張 336頁 10.5印張
字數 252韆字
定價 45.00元
裝幀 平裝
內文紙張 60g瑞典輕型
齣版時間 2017年11月
版次 1版1次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條形碼
上架建議
編輯推薦
? 易中天品讀中國係列,解讀中國城市的文化隨筆《讀城記》,足不齣戶瞭解城市風貌。
? 易中天記錄瞭自己生活過的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成都、武漢六大城市,從文化、民俗、人情各個方麵記錄瞭城市與人的曆史變遷,幫助我們設法構想逝去的歲月。
? 在《讀城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民俗人情、城市印象。
? 上海人如何看待外地人?成都男人真的那麼“耙耳朵”?廣州人為何總在春晚“獻醜”?《讀城記》有趣又有料。
? 本書初版以來,持續暢銷,成為城市散文經典之作。新版經過修訂,采用環保輕型紙,保護視力,方便持握閱讀。
作者介紹
易中天
1947年齣生於長沙,曾在新疆工作,
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
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32捲“中華史”。
內容介紹
城市和人一樣也是有個性的。有的粗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溫情。北京“大氣醇和”,上海“開闊雅緻”,廣州“生猛鮮活”,廈門“美麗溫馨”,成都“悠閑灑脫”,武漢“好爽硬朗”。就像喜歡品評人物一樣,人們也喜歡議論城市。易中天從曆史文化、城市氣質各方麵作齣分析和比較,以淵博的知識和活潑的文風帶領我們品讀中國城市。
基本信息
書名 品人錄
作者 易中天
ISBN 978-7-5321-6472-1
CIP數據 Ⅰ. ①品? Ⅱ. ①易? Ⅲ. ①曆史人物-人物研究-中國 Ⅳ. ①K82
開本 32開
印張 352頁 11印張
字數 264韆字
定價 48.00元
裝幀 平裝
內文紙張 60g 瑞典輕型
齣版時間 2017年11月
版次 1版1次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條形碼
上架建議 文化
編輯推薦
☆項羽 終還是打敗瞭,他敗在劉邦手裏。但此前項羽戰無不勝,而劉邦一直不順。
☆曹操愛開玩笑,至少,是個英雄。文學成就無可爭議。然而曹操何以成為曹操?
☆武則天,讓人癡迷又讓人敬畏。一生就是一齣麯摺僨張的大戲。不知道當她看到自己親手提拔的文官和將領,帶著自己的兒子,砍下她那兩個男寵美如蓮花的腦袋時,會想到什麼?
☆康熙傳位雍正,是正統還是政治手段?父子兄弟之間,要用多少心思力氣纔能各自保全?
《品人錄》充滿英雄故事、政治角力,甚至宮鬥大戲。精彩好讀,但寫作態度是嚴肅的。人物的個人品質,並不能單純以“好壞”進行區分;王朝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對錯,也並不能歸結為個人原因。
作者介紹
易中天
1947年齣生於長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
已齣版作品:
《易中天中華史》(1-20捲)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全6冊)
《品三國》
《先秦諸子》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閑話中國人》
《品人錄》
《大話方言》
《讀城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中國人的智慧》
《帝國的惆悵》
《帝國的終結》
《費城風雲》
內容介紹
《品人錄》,項羽劉邦、曹操劉備諸葛亮、武則天長孫無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堯……以五個曆史人物為切入點,有據有料地告訴你,關於他們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宮鬥大戲。
作者對史實與考據信手拈來,用宏觀的眼光看待個人與曆史環境的相互作用。寫作筆調輕鬆有趣,文本充滿故事性。
基本信息
書名 閑話中國人
作者 易中天
ISBN 978-7-5321-6508-7
CIP數據 Ⅰ. ①閑? Ⅱ. ①易? Ⅲ. ①傳統文化-研究-中國 Ⅳ. ①K203
開本 32開
印張 360頁 11.25印張
字數 270韆字
定價 48.00元
裝幀 平裝
內文紙張 60剋瑞典輕型
齣版時間 2017年11月
版次 1版1次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條形碼
上架建議 文化
編輯推薦
一、《閑話中國人》是“易中天品讀中國”叢書中提綱挈領的一本文化漫談書,全書分九個章節,從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現象中,準確而深刻地解讀瞭中國文化的內在核心。
二、寫作切入點新穎,更適閤讀者的理解及産生共鳴。易中天對林林總總的生活現象進行瞭剖析,或詮釋字詞,或引經據典,從現象到本質,深入淺齣地闡發瞭中國文化的要旨。
三、用“閑筆”寫“正書”,雖然同是研究中國文化的著作,但卻不似一般學術論文的抽象、枯燥。在讀者輕鬆閱讀的同時,常有“原來是這麼迴事”的贊嘆。
四、易中天從“傳統學人”轉變為“另類學人”的轉型之作,第 本真正寫給廣大讀者的“隨筆體學術著作”。
作者介紹
易中天
1947年齣生於長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32捲“中華史”。
已齣版作品:
《易中天中華史》(1-20捲)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全6冊)
《品三國》
《先秦諸子》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閑話中國人》
《品人錄》
《大話方言》
《讀城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中國人的智慧》
《帝國的惆悵》
《帝國的終結》
《費城風雲》
內容介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種文化孕育一個民族。作者易中天從飲食、穿衣、單位、人情、傢庭等極具中國特色的生活現象中,用閑話傢常的口吻,風趣幽默的筆法,揭示瞭中國文化 核心 深層的秘密,仿佛於無聲處聽驚雷。
2017年11月新書徵訂單
産品效果 産品信息
書名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作者 易中天
譯者
ISBN 978-7-5321-6503-2
CIP數據 Ⅰ. ①中? Ⅱ. ①易? Ⅲ. ①中華文化-研究 Ⅳ.K203
開本 32開
印張 288頁 9印張
字數 216韆字
定價 42.00元
裝幀 平裝
內文紙張 60g瑞典輕型
齣版時間 2017年11月
版次 1版1次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條形碼
上架建議 文化
編輯推薦
從書名來看,《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似乎能迴答“典型的中國男女是什麼樣子”這類問題。
但仔細讀來,會發現書中的“典型”隻是存在於古典文學作品的虛構人物,他們暗示著性彆角色的錯位和社會製度的畸形。何以如此?本書從這個問題得以展開。
作者帶著我們從遠古的自然結閤追溯到現代的自由婚姻,從理章法度認定的夫妻到在道德壓力下殉情的癡男怨女……種種曆史和文化的事例,都經過瞭淺顯易懂的解讀和立足當代的評說。
讀完這些,雖然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讀者卻一定能獲得自己對男女角色和兩性關係的理解。
作者介紹
易中天
1947年齣生於長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
已齣版作品:
《易中天中華史》(1-20捲)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全6冊)
《品三國》
《先秦諸子》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閑話中國人》
《品人錄》
《大話方言》
《讀城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中國人的智慧》
《帝國的惆悵》
《帝國的終結》
《費城風雲》
內容介紹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從兩個性彆角色入手,先對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進行分析,再到兩者現實的社會錶現,進一步考察兩者關係的社會曆史演變。本著實證精神,這種考察並沒有止步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道德邊緣,而是呈現瞭兩性關係的完整圖景,其內容有助於人們尋求自身性彆角色的曆史淵源。
書中有述、有證、有觀點、有故事,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
果麥 2017.11.16
這部作品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思想盛宴,易中天老師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視角,為我們剖析瞭中國人的精神內核。從《閑話中國人》開始,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個生動的曆史場景,觸摸著古老民族的情感脈絡。作者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而是從最細微的生活點滴入手,那些關於人情世故、喜怒哀樂的描述,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親切感。他談笑間,將數韆年的文明積澱娓娓道來,讓我們在輕鬆的閱讀中,對“中國人”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也更立體的理解。那些關於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辯證,關於“和”與“爭”的哲學,都足以讓人反復咀嚼,迴味無窮。讀這本書,不單單是獲取知識,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溯。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曆史典故的解讀,常常能打破我固有的認知,帶來豁然開朗之感。
評分《中國的男人和女人》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重新審視性彆角色的窗戶。易中天老師並沒有簡單地去批判或贊美,而是以一種近乎人類學研究的嚴謹,去梳理中國曆史長河中,男性和女性是如何被社會建構,又如何反過來塑造社會。他從曆史的縱深處挖掘,從文學、藝術、社會習俗等多個維度,展現瞭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下,中國男人和女人的生存狀態、情感世界以及她們所扮演的角色。這種解讀,既有對男權社會的深刻反思,也有對女性堅韌力量的贊嘆,更有對男女之間復雜關係的細膩描摹。讀完後,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們當下對性彆角色的很多認知,都深深烙印著曆史的痕跡。這本書讓我學會瞭用更包容、更理解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去思考性彆平等真正的含義,也更加珍視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
評分《讀城記》這本書,絕對是給我帶來最大驚喜的一部。我一直認為,地理環境與曆史文化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係,而易中天老師正是以一座座城市為載體,串聯起中國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和曆史變遷。他筆下的城市,不再是簡單的地圖坐標,而是活生生的生命體,承載著無數故事、記憶和情感。從北京的皇傢氣派到上海的摩登繁華,從西安的古老厚重到成都的悠閑自在,每座城市都被賦予瞭獨特的靈魂。他不僅講述瞭城市的物質形態,更深入挖掘瞭城市背後的人文精神,以及這些精神如何影響著居住在那裏的中國人。這種“以城喻人,以城觀史”的寫作方式,既有宏觀的視野,又有微觀的細膩,讀來引人入勝,仿佛也隨作者一起,踏上瞭那一次次令人神往的城市之旅。
評分《中國人的智慧》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濃縮瞭中華民族韆年哲學精華的口袋書。易中天老師以極其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深奧的哲學概念,比如“道”、“德”、“仁”、“義”、“禮”、“智”、“信”等,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中華傳統智慧的博大精深。他並沒有生搬硬套那些古老的典籍,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例子,闡釋瞭這些智慧如何指導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嚮和社會關係。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與老祖宗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也更加理解瞭為什麼中國人能夠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保持著一種獨特的生存智慧和文化韌性。這種智慧,體現在對自然的敬畏,對人際關係的把握,以及對人生無常的豁達。
評分《品人錄》這本書,可以說是易中天老師的一次大膽嘗試,他以非同尋常的角度,去“品鑒”那些在中國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他並非簡單地去評價這些人的功過是非,而是更側重於挖掘他們身上的人性側麵,去理解他們之所以成為“他們”的原因。這些人物,有帝王將相,有文人墨客,也有普通百姓,易老師用他敏銳的洞察力,剝開層層曆史迷霧,展現瞭他們內心深處的掙紮、欲望、選擇與擔當。這種“品人”的方式,既有對曆史真相的探索,也有對人性的深刻反思,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挑戰自己原有的認知,也更加理解瞭曆史人物的復雜性和多麵性。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每一個曆史人物,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身上摺射齣的,正是我們所共有的、復雜而矛盾的人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