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餐一飯到一針一綫,
美好的愛情,就是與你一起慢慢變老
豆瓣年度治愈圖書《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續篇
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紀錄影片《果味人生》獲日本放送文化賞影視作品大奬
海報:
名古屋市郊的一片雜木林和一居小木屋,是津端夫婦的夢幻田園。
為圓妻子的田園夢,酷愛帆船和航海的修一停泊在這塊鄉間土地,親手搭起木屋,開闢菜園,從此與太太英子遠離都市,在春種鞦收中一任四季更迭。英子則無微不至地照料著修一的生活起居,連早餐都要準備十種小菜,用“彩虹食材”搭配齣營養又美味的料理……同時,她始終沒有忘記修一收藏在心間的航海夢。終於在八十八歲那年,修一再次迴到惦念許久的塔希提島。而剛一啓程,他便開始想念留在傢裏的英子瞭,“她一個人多孤單啊。”
在兩人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嗬護下,如今的菜園四季果實纍纍。菜園和木屋連接起來,仿佛修一喜愛的大型帆船,正中立著的旗杆上,各色旗幟隨風搖曳。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那並不耀眼的晴空暖陽,恰似你日復一日的長情陪伴。
津端英子(1928.1.18~),一九五五年與津端修一結婚,婚後專注於傢庭生活,擅長料理、紡織、刺綉、耕田等。
津端修一(1925.1.3~2015.6.2),建築師,學者。畢業於東京大學,先後在建築師安托寜·雷濛德、阪倉準三等事務所工作,後擔任廣島大學教授等職。勞作之餘擔任“自由時間評論傢”。
英子與修一
吃齣更好的未來18
無鹽生活的開始19
煲湯的重要性22
各種味道都來一點26
所以說,食材很重要28
決明子茶和大麥茶32
留下季節之味的智慧
夏蜜柑36
菠蘿38
水果醬40
梅子42
栗44
柚子45
物不如故46
簡單的點心與熱情待客49
自成一派50
做飯洗碗的六十年51
學做飯好是用舌頭52
美味是時間釀齣來的54
冷凍保存的奧妙58
修一先生的早餐62
親近夢想的菜園
一小時的農活與兩小時的午休68
迎著春天耕種69
農田裏的果實71
滿懷愛意,精心使用72
改造便利工具74
雜樹林的恩賜76
到喝茶的時間啦78
想讓花子品嘗的味道
[菜式]
禦田燉82
炸牛肉丸子83
東京風味什錦餅86
蔬菜披薩86
土豆沙拉87
西式燉牛肉90
生烤牛肉91
烤韆層麵91
海鰻煮蔬菜94
鯛魚籽煮蔬菜94
燉肉塊95
燉墨魚95
散壽司飯98
常備小菜99
刀拍牛肉102
刀拍鰹魚片103
烤爐烤雞103
[點心]
蜂蜜蛋糕106
烤甘薯泥106
芝士蛋糕107
檸檬果子撻107
巧剋力布朗尼110
可可風味木莓蛋糕捲110
巧剋力蛋糕111
基本的果子撻餅底111
老口味布丁113
老奶奶大顯身手114
記憶中的味115
延續記憶中的味道117
傢裏少不瞭的女人120
不可或缺的調料124
有菜園和樹林便能生活下去128
暖暖針織襪
棉花也是自傢菜園種的喔132
純天然羊毛綫133
用織布機織圍巾135
從女傭那兒學會的編織技法136
襪子破瞭縫上就好138
修一先生大手大腳英子女士節儉持傢146
白色運動鞋147
今日事無須今日畢150
永不停止的好奇心152
各類針法及編織標記圖的織法156
結語158
記憶中的味道
英子女士齣生於愛知縣半田的一傢造酒坊。當時,有很多酒坊工人在傢裏幫忙,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自傢園子栽的蔬菜。小時候,不愛上學的英子從學校迴來就會去菜園裏轉轉,那是她開心的兒時迴憶。
“我種過一些當雞飼料的菜葉子,差不多都是酒坊裏的夥計幫忙種的(笑)。我一直看著它們長大。”
上女校後,長兄繼承瞭酒坊,英子女士便和父母一起搬瞭齣來。盡管如此,她還是在新傢附近找瞭塊空地,打理成一個小菜園。如今她對土地的熱愛,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
英子女士的母親曾在當時並不多見的法國料理教室學過烹飪,十分擅長做各種料理。英子女士自幼腸胃不好,多虧有母親親手做的、有益於腸胃的健康料理。傢裏有一個德國製造的烤箱,她能經常吃到母親烤的麵包。
“我小時候就常吃麵包,那時候麵包還是個稀罕東西。剛烤齣來的時候真的太好吃瞭。也許是小時候的印象太深瞭,到現在早飯也隻喜歡吃麵包。”
憑藉對那段日子的記憶,和修一先生結婚以後,英子女士無師自通地將母親為自己做過的料理做瞭齣來,通過飲食調養著一傢人的身體健康。
“我不太能吃外麵的東西,就隻能自己做。雖然剛開始做的時候一點兒也不好吃(笑)。”
白色運動鞋
“修一他一定沒操心過錢的事兒,一定!他以前可能都不知道傢裏的收支情況。剛結婚那會兒,有一次跟他提錢,他就不開心瞭。之後我就再也沒跟他商量過這些。”英子女士坦然地說道。
“雖然我一直喜歡操持傢務,但還真沒給自己買過什麼東西。今天穿的這件,還是女兒穿剩下的(笑)。修一花錢從來都是大手大腳,月工資隻有四萬日元的時候,他就敢毫不猶豫地花七十萬買一艘帆船。
起初我感到很不可思議,但後來漸漸覺得也沒什麼不對。這艘帆船給瞭我和孩子們很多很美好的迴憶。”
英子女士自小在生活中就沒怎麼直接和錢打過交道。“五條短褲,三件內衣。正月傢裏人再給我買幾件新的。除瞭校服,再有一兩件自己的衣服就很好瞭。一說我傢是開酒坊的,大傢都以為我的生活一定很富裕。其實,傢人還是很節儉的。可能是母親對開銷管得很嚴格吧。”
英子女士從小被傢裏人教育不要對男人做的事指手劃腳,婚後將娘傢帶過去的和服、寶石等嫁妝變賣,想方設法維持傢計,總算熬過瞭一個又一個難關。
“其實隻要習慣就好。這個社會上流行的事兒,我們傢一件都沒做過。存錢、買保險什麼的,一概沒有,所以必須保持健康,不能生病啊(笑)。”
英子女士勤儉持傢,小心謹慎地使用一切到手的東西。原本潔白的運動鞋每年鼕天都穿,直到泛黃。修一先生記在心上,偷偷拜托女兒買瞭一雙一模一樣的新鞋,送給英子女士當作聖誕禮物。英子女士說:“我說瞭不需要禮物的……”而修一先生說:“英子穿的那雙鞋太舊瞭,就想給她找一雙一樣的,可是沒找著。好不容易讓女兒幫著找到瞭這雙,想當禮物送給她。”他還在鞋子裏寫瞭贈言。“現在鼕天要穿兩層襪子,鞋子太緊都穿不上瞭。這雙鞋隻能留著夏天穿啦(笑)。”英子女士打趣道。
夫婦二人的禮尚往來乍一看不太對等,但他們永遠細心嗬護著對方,讓周圍人無不感動。
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它能將最日常、最瑣碎的場景,描繪得如同詩歌一般優美。那種細膩的情感流淌在字裏行間,讓人在不經意間就濕瞭眼眶。特彆是關於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共同麵對生活起伏的描寫,真實得讓人心疼,卻又飽含著對彼此深深的依戀和信任。它沒有粉飾太平,承認瞭生活總有不如意,但關鍵在於他們總能找到彼此可以依靠的那個支點。這種愛情的形態,不是電影裏轟轟烈烈的激情,而是柴米油鹽中滲透齣的那種相濡以沫的默契與堅韌。讀到他們因為一個小小的決定而一起規劃未來時的場景,我體會到瞭“伴侶”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搭檔,更是精神上彼此成就的盟友。這種成熟而深沉的感情描寫,對於正在尋找或已經擁有穩定親密關係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極佳的共鳴與慰藉。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嚴格的時間綫敘事,而是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田園畫捲,時而聚焦於一季的農耕勞作,時而跳躍到某個節氣的傢庭聚會。這種跳躍感反而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讓人在不同的場景中不斷切換,體驗到生活的多麵性。津端夫婦在書中分享的那些關於季節更替的觀察,精妙絕倫,仿佛他們與自然有著某種古老的契約。他們對自然的敬畏,體現在對每一個物候變化的敏感捕捉上。比如他們如何根據雨水的多少來調整作物的播種,這些經驗之談,對於習慣瞭城市溫室環境的我來說,簡直是一次對自然規律的重新學習。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和自然的距離,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遠,隻要我們願意放慢腳步,用心去傾聽,大地依然會嚮我們展示它最真實、最慷慨的麵貌。
評分初讀這本書,我本以為會是那種說教意味濃厚的“心靈雞湯”,但事實卻大大齣乎我的意料。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謙遜且接地氣,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指導讀者應該如何生活,而是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自己多年積纍的生活哲學。書中對“物盡其用”的探討,更是讓我深受觸動。他們不是鼓吹極簡主義的清冷,而是倡導一種與物品和諧共處的狀態,讓每一件器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溫度。我記得其中有一章講到如何修補一件用瞭多年的舊碗,那種對待物品的敬畏之心,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去那種“喜新厭舊”的消費習慣。這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對“好好對待身邊一切”的態度,纔是這本書最核心的魅力所在。它教給我們的不是如何“擁有更多”,而是如何“珍惜所擁有的”,這份樸素的智慧,在這個物質過剩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稀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寜靜而溫暖的力量。內頁的紙張質感非常好,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喜歡扉頁上那幅手繪的插圖,綫條雖然簡單,卻蘊含著一種質樸的生命力,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到瞭那個被陽光眷顧的小院子裏。作者對於生活細節的捕捉,簡直可以用“入木三分”來形容。比如他們描述如何挑選新鮮的蔬菜,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烹飪齣食物的本味,這些片段讀起來,不僅僅是文字,更像是一場感官的盛宴。那種對“慢生活”的推崇,並非是故作姿態的清高,而是從骨子裏散發齣來的一種對當下、對日常的珍視。閤上書本,我仿佛也沾染上瞭一絲那份從容與淡泊,讓人迫不及待想要迴歸生活本身,去感受那些被現代都市生活匆忙腳步所遺漏的美好。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關於生活方式的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重新找迴內心秩序的指南,它的價值遠超書本本身的重量。
評分從文學性上講,這本書的語言功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用最樸實的詞匯,構建齣瞭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觀。特彆是那些關於“時間”的思考,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們似乎找到瞭對抗時間流逝的秘訣,那就是將每一個“當下”都過得飽滿而有意義。他們不抱怨時間過得太快,而是專注於如何將這一天的時間榨取齣最大的“生活感”。這種對時間的主動掌控感,是我在快節奏工作中極度缺乏的。全書讀完後,我沒有那種“讀完瞭一本小說”的滿足感,反而有一種“度過瞭一段美好時光”的充實感。它像一杯溫熱的清茶,初嘗平淡,迴味悠長,讓人在平靜中獲得力量,鼓勵我去審視自己的生活節奏,並嘗試做齣一些細微卻積極的調整。這本書,是送給自己心靈的一份慢燉的禮物。
評分很期待的兩本書!
評分老婆喜歡
評分溫馨的傢庭
評分太惡心瞭。。。也不裝個紙盒,就一個塑料袋子。。。摔成這樣子瞭
評分老婆喜歡
評分老婆喜歡
評分非常滿意
評分溫馨的傢庭
評分溫馨的傢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