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

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锦,郑伟,吴涛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UG NX
  • NX10
  • 0
  • 中文版
  • CAD/CAM
  • 数控编程
  • 机械设计
  • 工业设计
  • 软件教程
  • 技术大全
  • Unigraphics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675
商品编码:23911023665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李锦,郑伟,吴涛 编著 定  价:118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页  数:78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48675 基础篇
第1章UGNX10.0概述16
1.1UGNX10.0软件基础17
1.1.1UGNX10.0的特点17
1.1.2UGNX10.0的功能模块17
1.1.3UGNX10.0的新增功能18
1.2UGNX10.0正式版的安装18
1.2.1安装Java虚拟机18
1.2.2安装授权服务器19
1.2.3安装主程序19
1.3认识UGNX10.0界面20
1.4文件管理22
1.4.1新建文件22
1.4.2打开文件23
1.4.3保存文件23
1.4.4另存文件23
1.4.5关闭部件文件24
1.4.6导入/导出文件24
实训01——导出STP文件25
1.5图层管理26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学习性与功能性并重,以UG NX 10.0中文版为操作平台,包含123个实训案例和32个拓展训练,每章配合课后习题,全面介绍UG NX 10.0的基础操作及其零件、曲面、装配、加工、模具等模块的具体应用和实战案例。全书共3篇25章,基础篇(第 1章~第 10章)主要介绍UG NX 10.0的基础操作和零件设计模块的相关功能;模块篇(第 11章~第 22章)主要介绍UG NX 10.0在装配、工程图、渲染、模型分析、GC工具箱、NX创意塑性、逆向设计、运动仿真、零件参数化设计、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模块中的综合应用技巧;应用篇(第 23章~第 25章)主要介绍UG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等领域中的实战案例。附赠配套资源文件,读者可扫描封底二维码获取等
《数字雕刻与三维建模:从概念到成品的完整指南》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三维建模与数字雕刻已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属技能,而是渗透到设计、工程、艺术、游戏开发、影视特效乃至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强大工具。它们赋予我们超越物理限制的创造力,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转化为逼真或富有想象力的三维实体。本书旨在为所有对三维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而全面的学习路径,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解,到复杂技法的深入剖析,再到实际项目案例的实践应用,力求带领读者一步步掌握数字雕刻与三维建模的核心要义,最终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三维作品。 第一部分:三维建模的基础理论与流程 在踏入三维建模的奇妙旅程之前,理解其背后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地基。 三维空间与坐标系: 我们将深入浅出地介绍三维空间的概念,包括X、Y、Z轴的含义与作用,理解点、线、面、体等基本几何元素在三维环境中的定位与构建。同时,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坐标系(如世界坐标系、对象坐标系、用户坐标系)及其在建模过程中的应用,帮助读者精确控制对象的尺度、方向和位置。 建模的基本类型: 三维建模并非单一技术,而是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本部分将详细区分和介绍多边形建模(Polygon Modeling)、NURBS建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和数字雕刻(Digital Sculpting)等主流建模技术。我们将阐述它们各自的原理、优势、适用场景以及在不同软件中的实现方式,让读者能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建模策略。 三维建模的工作流程: 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都离不开系统的工作流程。我们将梳理从概念草图到最终渲染输出的完整三维建模流程,包括: 需求分析与概念设计: 如何理解项目需求,提炼设计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初步的三维概念。 参考收集与准备: 寻找高质量的参考图片、实物模型等,为建模提供依据。 基础模型创建: 使用多边形或NURBS技术搭建场景或物体的基本形状。 细节雕刻与精修: 利用数字雕刻工具添加更丰富的细节,完善模型造型。 UV展开与贴图绘制: 为模型赋予材质和纹理,使其更具真实感。 材质与灯光设置: 模拟真实世界的光影效果,营造场景氛围。 渲染输出: 生成最终的二维图像或动画。 后期合成与处理: 对渲染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第二部分:多边形建模技法深度解析 多边形建模是三维建模中最常用、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角色建模、场景搭建、硬表面模型等领域。本部分将系统讲解多边形建模的核心技巧。 视图操作与导航: 熟练掌握视图的切换、缩放、旋转是高效建模的前提。我们将讲解不同视图模式(透视、正交)的操作方法,以及快捷键的使用技巧,确保读者能够流畅地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操作。 基本几何体创建与编辑: 从最基础的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开始,我们将讲解如何对这些基本体进行拉伸、挤压、切割、倒角、桥接等操作,从而构建出复杂的模型。 顶点、边、面的编辑工具: 深入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顶点、边、面的编辑工具,如移动、旋转、缩放、焊接、删除、分离、翻转等,是进行精细建模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演示这些工具的实际应用。 细分曲面(Subdivision Surfaces): 学习如何使用细分曲面技术,将低多边形模型转化为光滑、高细节的模型。我们将讲解Catmull-Clark算法等主流细分算法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边的密度和权重来影响模型的平滑度。 建模的常用技巧与策略: 镜像建模(Mirroring): 对于对称性模型,利用镜像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建模效率。 复制与阵列(Duplication & Array): 学习如何高效地复制和排列模型,用于创建重复元素或复杂结构。 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s): 掌握并、差、交等布尔运算,用于组合或切割模型,快速创建复杂的几何形状。 模型优化与清理: 讲解如何移除重叠顶点、修复破面、减少多余边线等,保证模型的拓扑结构干净整洁,便于后续的UV展开和贴图绘制。 硬表面建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针对需要精确造型的机械、建筑等硬表面模型,我们将探讨其建模的特殊性,例如如何保证模型的锐利边角,以及如何处理曲面与平面之间的过渡。 第三部分:数字雕刻的艺术与技巧 数字雕刻技术为三维建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表现力,尤其在角色、生物、有机物体等领域,它能够极大地提升模型的细节和真实感。 数字雕刻的工作流程: 与传统多边形建模不同,数字雕刻通常从一个高分辨率的“粘土球”开始,然后通过各种笔刷工具进行塑造。我们将介绍其典型的工作流程,包括: 基础造型的搭建: 使用大尺寸的笔刷快速勾勒出模型的大致轮廓和体积。 形体推敲与塑造: 逐步添加中等细节,明确模型的结构和形态。 表面细节的雕刻: 使用精细的笔刷添加皮肤纹理、毛发、褶皱、划痕等微观细节。 材质与效果的模拟: 结合雕刻技术,模拟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 雕刻笔刷详解: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常用的雕刻笔刷,包括: 基础笔刷: 如Clay Build Up(堆叠)、Standard(标准)、Smooth(平滑)等,用于快速塑形和光滑表面。 细节笔刷: 如Dam Standard(刻线)、Crease(褶皱)、Inflate(膨胀)、Pinch(收缩)等,用于添加精细的纹理和特征。 纹理笔刷: 如Alpha贴图笔刷,用于快速雕刻出复杂的表面纹理,如鳞片、毛孔、岩石等。 笔刷参数的调整: 深入讲解笔刷的大小、强度、硬度、衰减等参数的调整方法,以及它们对雕刻效果的影响。 数字雕刻的进阶技巧: 动态拓扑(Dynamic Topology): 学习如何使用动态拓扑技术,在雕刻过程中实时增加模型网格的密度,以应对复杂细节的需求。 遮罩(Masking)与变形(Transposing): 掌握遮罩和变形工具,实现对模型特定区域的精确控制和局部调整。 多分辨率雕刻: 理解和应用多分辨率模型,实现从低精度到高精度的平滑过渡,提高效率和可控性。 提取(Extract)与重拓扑(Retopology): 学习如何从高精度雕刻模型中提取出干净的低多边形模型,便于后续的UV展开和动画绑定。 有机体与生物雕刻的重点: 针对人体、动物、怪物等有机体,我们将探讨其生物学结构、肌肉走向、骨骼起伏等关键要素,并教授如何在雕刻中精准还原这些特征。 第四部分:UV展开、贴图与材质 一个精美的三维模型离不开逼真的材质和贴图。本部分将讲解如何为模型赋予“皮肤”,使其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 UV展开的原理与重要性: 深入理解UV坐标系的概念,即二维平面坐标与三维模型表面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我们将阐述UV展开的必要性,以及一个良好UV布局对贴图质量的关键影响。 UV展开的常用工具与技巧: Seam(缝合线)的设置: 如何合理地放置缝合线,以最小化UV岛之间的拉伸和变形。 UV打包(Packing): 学习如何将UV岛高效地排列在UV空间中,以充分利用纹理空间。 UV编辑与优化: 讲解如何处理UV岛的重叠、拉伸、扭曲等问题,进行精细的UV调整。 自动化UV展开工具: 介绍一些软件内置的自动化UV展开功能,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贴图的种类与应用: 颜色贴图(Color/Albedo Map): 定义物体表面的基本颜色。 法线贴图(Normal Map): 模拟表面细节的凹凸,增加模型的真实感。 粗糙度贴图(Roughness Map): 控制表面光泽度的均匀性。 金属度贴图(Metallic Map): 区分金属和非金属材质。 高度贴图(Height Map/Displacement Map): 实际改变模型表面几何形状,实现更深层次的细节。 其他常用贴图: 如AO贴图(Ambient Occlusion)、次表面散射贴图(Subsurface Scattering)等。 贴图的绘制与编辑: 软件介绍: 介绍Photoshop、Substance Painter、Mari等主流贴图绘制软件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纹理烘焙(Baking): 学习如何将高精度模型的细节烘焙到低精度模型上,生成法线贴图、AO贴图等。 程序化纹理(Procedural Textures): 介绍基于算法生成纹理的方法,实现无限变化的纹理效果。 材质节点的连接与设置: 在渲染引擎中,学习如何将贴图与材质节点连接,构建逼真的材质表现。 第五部分:灯光、渲染与场景构建 模型的最终呈现离不开恰当的灯光设计和高效的渲染设置。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让三维模型在画面中焕发光彩。 灯光的种类与作用: 介绍不同类型的灯光(定向光、点光源、聚光灯、面光源、HDRI环境光等)及其在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中的作用。 布光原理与技巧: 三点布光法: 讲解主光、辅光、补光的经典布光模式,以及其在突出主体、营造立体感方面的作用。 环境光遮蔽(Ambient Occlusion): 如何利用AO效果增加场景的真实感和空间深度。 色彩理论在灯光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通过灯光色彩来营造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渲染器的选择与设置: 介绍市面上主流的渲染器(如Arnold、V-Ray、Cycles、Eevee等)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基本的渲染参数设置,如分辨率、采样数、GI(全局光照)等。 渲染流程优化: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设置和技巧,平衡渲染质量与渲染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机设置与景深: 学习如何设置相机视角、焦距,以及景深效果,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场景的整体构建: 将前面学习到的模型、材质、灯光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故事性的三维场景。 后期合成与调色: 介绍如何在渲染完成后,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后期合成、色彩校正、添加特效等,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最终效果。 第六部分:实践项目案例分析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更能加深理解和掌握。本部分将通过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案例,系统性地演示从零开始创建高质量三维作品的全过程。 案例一:写实风格角色模型创建 从概念图出发,讲解角色骨骼、肌肉结构分析。 演示多边形基础建模与高精度雕刻的结合。 详细讲解角色UV展开、贴图绘制(皮肤、眼睛、头发等)。 布光与渲染,展现逼真的人物质感。 案例二:科幻载具/机械模型制作 分析硬表面建模的挑战,讲解精确造型的技巧。 演示使用细分曲面和布尔运算。 UV展开与金属、塑料等材质的贴图表现。 场景化灯光设计,突出机械的工业感。 案例三:奇幻生物/场景设计 强调想象力与解剖学结合。 数字雕刻在创造非现实生物上的优势。 纹理与材质的创新应用,如鳞片、羽毛、魔法能量等。 利用灯光营造神秘或史诗般的氛围。 结论 三维建模与数字雕刻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技艺,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本书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而全面的学习平台,帮助您掌握核心技能,激发无限创意,并在您未来的三维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愿这本书成为您探索三维世界、实现数字梦想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我身边一些使用UG NX的朋友的强烈推荐。他们普遍认为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覆盖了UG NX 10.0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讲解得非常透彻,对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很有帮助。我的工作涉及机械设计,经常需要用到UG NX进行零件设计、装配以及出工程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案例,能够直接套用到我的工作项目中,或者给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模具设计、钣金设计、以及运动仿真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模块。我对书中是否包含一些针对特定行业(比如注塑模具、冲压模具)的详细讲解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怎么操作,更能让我理解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原理。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优化设计、提高制造成本效益的技巧,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标准参考书”,随时可以翻阅,解决我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评分

我选择《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是因为我在准备参加一个UG NX相关的技能认证考试。我知道UG NX 10.0是这次考试的主要考察版本,而一本被广泛认为是“大全”的书籍,自然成为了我备考的首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覆盖考试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并且有系统性的讲解。我特别关注书中对UG NX 10.0的各项核心功能的全面介绍,包括但不限于草图绘制、实体建模、曲面造型、装配设计、工程图制作,以及可能涉及到的CAM基础知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文结合的教程,方便我理解和记忆。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考试宝典”,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梳理知识结构,掌握考试重点,并且提供一些模拟题或者练习题,让我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对书中是否能解答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陷阱题或者易错点也十分在意。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顺利通过UG NX 10.0的技能认证考试。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听起来非常吸引人,我当时买它主要是抱着一个学习UG NX 10.0的全新开始的心态。我对UG NX软件一直以来都抱着很高的期望,因为它在工业设计和工程领域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功能强大。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实的体积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感觉内容一定非常充实。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希望能够迅速找到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教程,或者一些最基础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想了解如何从零开始建模,学习那些基础的曲线、曲面创建命令,以及如何进行实体建模。当然,我也期望书中能有关于装配和工程图的基础知识,因为这三者是UG NX最核心的应用。我对书的结构也很好奇,希望它能按照一个逻辑清晰的顺序来展开,比如先易后难,或者按照功能模块来划分。我对插图和案例的质量也有些期待,如果能有清晰的截图和详细的操作步骤,那对我的学习会非常有帮助。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UG NX 10.0的世界,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并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入手《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主要出于我作为一名资深UG NX用户的角色。我已经是UG NX的老玩家了,熟悉它的各种高级功能,包括复杂的曲面造型、模具设计、以及高级装配仿真等。我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看看UG NX 10.0这个版本相比我之前常用的版本有哪些重大更新或者新增的功能。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高级技巧,比如一些我可能不太熟悉的命令、快捷键的优化、或者是在特定行业应用中的一些“黑科技”。我希望书中能深入探讨一些我之前遇到过但没有完美解决的建模难题,或者提供一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用户自定义设置、API接口应用、以及与其他软件的集成方面,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有所提及。我对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案例非常感兴趣,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或者消费品设计领域,UG NX 10.0是如何被充分利用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武林秘籍”,我希望从中能挖掘出一些能让我功力大增的绝世武功,让我对UG NX 10.0的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购买《中文版UG NX 10.0技术大全》这本厚重的书籍,我的出发点是希望能系统地梳理一下UG NX 10.0的完整知识体系。我之前有一些零散的学习经验,对UG NX有一定了解,但总觉得知识点不够系统,很多操作细节也不是很清晰。我希望这本书能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UG NX 10.0的每一个功能模块。我特别想看到书中对各项命令的原理、参数设置的意义进行详细解释,而不是仅仅罗列操作步骤。对于一些高级的曲面造型技巧,比如自由曲面、高级曲面修复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讲解和练习。我也希望书中能有关于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基础介绍,虽然我主要关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但了解这些相关领域能帮助我更好地进行设计,考虑可制造性和可分析性。我希望这本书的讲解风格是严谨且科学的,能够引导我从“会用”走向“精通”。我对书中提供的练习题和项目挑战也抱有期待,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