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
:99.00元
作者:计成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218447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厚重,无论是从物理意义上的重量,还是从其承载的文化分量来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直很有保障,这次也不例外,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味道都恰到好处。我尤其好奇的是,作为一本对经典进行注释的作品,它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如何融入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那些“重排本”的字样,是否意味着在版式设计、文字排版上有所优化,使其更易于现代人理解和学习?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园林设计的实用技巧,例如如何处理坡地、如何引入水景、如何选择适合的植物搭配等等。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能成为一本可以指导实践的工具书。
评分每次提起中国古典园林,我总会想到那些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雅致之所,它们不仅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极致追求。这本《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从书的装帧和整体感觉来看,就能感受到它是一部严谨而富有学术价值的作品。计成先生的原著本身就是一部传世之作,而经过细致的注释和重排,相信更能让今天的读者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我尤其想了解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园林的分类和解析,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植物、山石水景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来营造出独特的园林意境。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有着深深的迷恋,尤其推崇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这本《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听名字就透着一股古朴与严谨。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是对计成先生那部开山之作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尤其“注释”二字,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够理解到古代匠人是如何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那些经典的园林是如何一步步构思、设计并最终实现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绝佳机会。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沉甸甸的历史感,与现代出版物的精致装帧形成了奇妙的反差。我一直在寻找一本真正能够触及中国传统园林精髓的著作,而计成先生的原著,加上如此细致的注释,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虽说还未深入研读,但单看这精心编排的文字和图例,便能感受到编者和出版社付出的心血。书页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我尤其期待那些注释部分,它们如何帮助我理解古人对于山石、水体、植物乃至意境的营造手法,是如何将哲学思想融入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的。中国园林不仅仅是景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和回应,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通往这扇古老智慧之门的钥匙。
评分这套《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简直就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指南,让我有机会窥探古代那些令人惊叹的园林杰作。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但对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抱有浓厚兴趣,总觉得它们承载着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哲学。这次购入这本注释本,正是看中了它对原著的细致解读。我设想,通过这些注释,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成大师当年是如何构思和建造那些宛如画卷般的园林。特别是那些关于空间布局、景物配置的阐述,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或许,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妙之处,并尝试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空间之中,哪怕只是一个角落,也能感受到那份古朴的韵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