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 | 作者 | 叶檀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45459265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下册)是叶檀二十余年财经观察的匠心沉淀之作,内容紧紧围绕中国股市近十二年(2006-2017)的观察与思考,对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深度的盘点、分析和研判,尤其对中国股市改革、创业板、新三板、大小非、新股发行、融资融券等有深刻的见识和解读。这些原创内容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价值,既有温暖的人性关照又有个性的鲜明表达。于宏观,国家和行业层面,于微观,民众和精英视角,都非常有益、有利。 |
| 作者简介 | |
| 叶檀,历史学博士,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家,叶檀财经创始人。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 |
| 目录 | |
| 简目 【上】部 危机四伏 章 疯狂时代(2006-2007 大牛市) 2006年:华丽转身 戏剧性的一年 2007年:百年不遇 疯狂之年 第二章过渡时代(2008-2009 金融危机) 2008年:信息崩溃 多事之年 2009年:无惊无喜 难熬的一年 第三章煎熬时代(2010-2011 漫长滞涨) 2010年:另类牛市 IPO大潮之年 2011年:一声叹息 恐慌的一年 【下】第二部 泡沫蔓延 第四章爆发时代(2012-2013 新经济崛起) 2012年:夹缝生存 危机潜伏 2013年:经济生死劫 冰火两重天 第五章辉煌时代(2014-2015 再造牛市) 2014年:A股逆袭 激荡的一年 2015年:风雨飘摇 股灾之年 第六章转折时代(2016-2017 市场新周期) 2016年:剧烈震荡 分化的一年 2017年:继续去杠杆 转折之年 详目 部 危机四伏 章 疯狂时代(2006-2007 大牛市) 2006年:华丽转身戏剧性的一年 【看时局】 中国股市是否会成为寄生市场? 【小趋势】 从崩溃到辉煌,瞬间转身 2007年:百年不遇疯狂之年 【看时局】 涨也怕跌也怕,中国股市如何治疗分裂症? 既得利益让中国股市政策稳定 股市跨越4000点,调控应着眼三大关键 股市会进入结构性转变阵痛期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怎样祸延中国股市的? 股市上涨是金融大战之前的布阵期 5000点不说明问题,关键是泡沫之后留下了什么? 打压蓝筹股?这是不可能的 站在6124点看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还是央企晴雨表? 跌也政策,涨也政策,投资者何必人心惶惶 【泡沫与危机】 涨不一定有泡,跌不一定无泡 中国股市大的危险不是泡沫 A股市场大的风险是什么? 应该动手为股市挤泡吗? 股市有泡,严惩庄家才能治恶性泡沫 【牛市反思】 中国股市在牛车旁打转 相信牛市? 牛市还是鼠市? 牛市中谨防“新经济迷思” 第二章 过渡年代(2008-2010 金融危机) 2008年:信息崩溃多事之年 【看时局】 不要被假熊市蒙蔽了双眼 A股市场化新政不应操之过急 中国资本市场是货币改革闯关的铺路石 市场什么时候会反弹? 中国股市真的崩溃了吗? A股市场信心崩溃,谁之过? 不能伤疤没好就忘了痛 到底谁是中国股市的者? 熊皮牛市:底3000点,政策顶6000点 总有一种力量在做空中国资本市场 5·30一周年市场回到原点 998点三周年祭 不要以治理菜市场的方法治理中国股市 股市内核改变,坐庄炒作没变 千变万变,不变 重攀6124点高峰还很远 再谈股市涨跌意义不大 股市两大争论:尊重市场才能拯救股市 【大小非症结】 股民为什么害怕大小非 股市下挫主因是大小非 解决大小非就这么难? 【股改策】 二次股改路在何方 庄股时代终结?别开玩笑了 2009年:无惊无喜难熬的一年 【小趋势】 股市前景:只有反弹,没有反转 【看时局】 股市虽是重症病人,但希望尚存 弹得越高,跌得越狠 民间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酿就双重风险 股市上涨的原因 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大小非解禁成利好? 市场在刀锋上行走 货币政策被绑架,股市上演后的疯狂 推出股指期货不能挽救股市 恐慌性下跌是因为机构集体博弈政策 警惕创业板成为地方权贵企业的高地 证券市场年末后一记重拳激起大盘泡沫 【创业板】 为非开创业板找N条理由 创业板不妨一步到位实行注册制 走好,创业板 创业板上市一周留下三根鸡毛 【大盘股】 为何急于先发大盘股? 大盘股“准破发”是好事 第三章 煎熬年代(2010-2011 漫长滞涨) 2010年:另类牛市 IPO大潮之年 【看时局】 A股下挫不可怕 股市大震荡,经济转型漫长而痛苦 3000点争夺战 股市下挫有意为之 中级反弹难掩股市大风险 股市如疯牛狂奔 为什么此轮牛市不是真正的大牛市 通胀无牛市还是紧缩无牛市? 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的奇迹是什么? 谁说2010年股市不牛? 【创业板】 创业板疯涨不停 创业板画皮 三类创业板蠹虫 有意制造的泡沫 【中小板】 中国证券市场得靠民企 用股指期货抑制中小板炒作 深交所,捉妖就请捉到底 【股指期货】 索罗斯等做空大将终于等到机会 股指期货风光无限 【融资融券】 变了性的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成为跛脚鸭 【小趋势】 2011年三大猜想:融资、内幕交易与板块轮动 2011年:一声叹息恐慌的一年 【看时局】 证券市场草木皆兵因为金融机构大而不美 不要拿市场化当新股破发的遮羞布 中国证券市场什么不能碰? 又见可笑的股市万点论 股市延续风投泡沫 新股破发不是病,利益链条才要命 中国证券市场可能因而崩溃? 不如治病 相信常识,不相信大牛市 中国股市自己打垮自己? 卖空时代来了还是狼来了? 中国股市不缺钱 股市反弹为扩容 退市击退股市不死鸟 股指不涨与造富有关 【新三板】 警惕新三板成为子天堂 【国际板】 为国际板辨护 【小趋势】 2012年证券市场:镀金时代消失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说,对于《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 湖北新华书店》这本书,我最期待的莫过于它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我们都知道,中国股市的发展轨迹与许多成熟市场存在显著差异,既有其独特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挑战。如果这本书能够跳出“西方套路”,而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去挖掘那些真正塑造了中国股市形态的深层原因,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它能带领我穿过那些表面的喧嚣,看到那些影响股市长期走向的根本性力量,比如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演变、以及科技创新对产业和资本市场的重塑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国股市“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未来可能会走向何方”的分析框架,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深邃的蓝色背景,加上那金色的书名,瞬间就有一种“深度”和“权威”的感觉。我平常接触的书籍类型比较杂,但对一些能够拨开迷雾、揭示事物本质的内容总是格外有兴趣。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真面目”和“成长之谜”这几个词,就像是点燃了我心中对中国股市的好奇心。你知道吗,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常常会在市场波动中感到迷茫,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真假难辨,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某种力量所左右。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时,我立刻就觉得它可能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一些关于股市背后逻辑的洞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凭这封面和标题,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希望它能像它的名字一样,真正地揭开那些隐藏在数字和 K 线图背后的秘密,让我对中国股市的理解能够更上一层楼。
评分从书的标题来看,《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 湖北新华书店》似乎是一本力求客观、深入地分析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及其内在机制的作品。我一直认为,投资不应该是盲目的跟风,而应该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中国股市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不言而喻。市面上关于股市的书籍良莠不齐,很多时候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强调技术分析的“秘籍”。但我更希望读到的是能够帮助我建立扎实理论基础,理解市场运行逻辑,从而形成自己独立投资判断的书籍。这本书的“成长之谜”这几个字,让我联想到作者可能会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公司治理、投资者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股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逻辑。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来自湖北新华书店,这通常意味着它经过了相对严格的出版流程,在内容质量上可能有所保障。当然,最终的评价还需要在阅读之后才能做出。不过,仅从书名《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来看,其内容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即深入剖析中国股市的内在运作逻辑及其发展规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且不失可读性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中国股市的真实图景。也许它会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股市的演变,分析不同时期政策、经济环境对市场的影响;也许它会聚焦于一些关键的成长节点,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又或者,它会从微观层面,探讨公司价值的发现与实现机制。无论如何,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超越市井传闻和短期行情判断的深度洞察,帮助我更全面、更清晰地认识中国股市。
评分这本《股市真面目:揭开中国股市成长之谜(上) 湖北新华书店》的出版,在我看来,恰逢其时。近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化,既有令人振奋的牛市,也有让人扼腕的熊市,其中的驱动因素、内在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是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契机。我尤其看重的是它“揭开...成长之谜”的提法,这暗示着作者并非仅仅罗列现象,而是尝试去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探寻其成长的驱动力。对于一个想要真正理解市场,而非仅仅追逐短期利润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内容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宏观的分析框架,一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股市演变之间深刻联系的视角,甚至是关于中国股市独特制度性因素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