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5G——走进万物互联新时代 | ||
| 定价 | 5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S^2 微沙龙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65079 | |
| 重量 | ||
当前正处于5G技术研发的关键阶段。未来5G的应用,不仅会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改变,还将对整个工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无论是普罗大众,还是工业巨头,都对5G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国内外通信企业为了抢夺话语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5G研发、布局。在5G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本书对5G的相关知识进行通俗解读,以满足大众对5G的求知欲。
目录
前言
第壹章 演进中的移动通信 / 02
一、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 03
1.1G到4G发展脉络 / 03
2.3GPP组织架构与4G技术特性 / 07
3.VoLTE:基于IP的4G新语音业务 / 12
二、通信大事记—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 / 14
1.1998年,硕果累累的通信圈 / 15
2.2016年,盘点通信圈的业绩单—5G全面启航 / 23
3.近十年MWC的*佳移动终端 / 29
4.移动终端的那点事儿 / 36
*二章 5G愿景—梦想带动现实 / 40
一、无线网络:浸入数据之海 / 41
1.沉浸在网络中生活 / 41
2.三种典型网络需求 / 43
二、万物互联:IoT打造未来新世界 / 47
1.你知道什么是物联网吗? / 49
2.物联网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 49
3.未来物联网—遍及世界每个角落 / 55
4.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思考 / 64
5.5G中的物联网需求 / 67
第三章 5G都有啥—网络篇 / 71
一、网络形态:服务无所不能,服务无所不在 / 72
1.网络切片—服务无所不能 / 72
2.Mesh漫话—服务无所不在 / 75
二、多网络融合:好朋友要在一起 / 79
1.LTE和WiFi—亦敌亦友 / 79
2.802.11ax—谁说WLAN没有5G?! / 87
3. 运营商运营WLAN网络的新方法—LWA / 95
三、全球物联网盛宴,内容超乎想象 / 98
1.5G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时代真的要来了? / 99
2.5G与工业互联网—*好的关系,是互相成就 / 102
3.自动驾驶距离我们有多远? / 103
4.Halow—WiFi的物联网技术来了 / 106
四、“重”网络与5G“轻形态” / 109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网络越来越重 / 109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5G网络的未来 / 110
3.对症下药,面向未来,我们需要5G轻形态 / 112
五、当我们说到5G网络安全,我们在讨论什么? / 113
1.4G LTE网络已经够安全了吗? / 114
2.5G网络安全怎么做? / 120
3.迈入未知森林前的准备 / 124
第四章 5G都有啥—技术篇 / 127
一、毛细血管网络—超密集组网 / 128
1.超密集组网的概念与挑战 / 128
2.超密集组网干扰管理 / 129
3.超密集组网移动性管理 / 132
4.超密集组网之软扇区技术 / 137
二、移动通信的触手—多天线 / 139
1.天线阵列—天线的3D时代 / 139
2.FDD大规模天线—从理论走进现实 / 143
3.模块化天线化解部署难题—分布式大规模天线 / 147
三、双工技术 / 150
1.灵活频带技术—潮汐车道 / 151
2.全双工—神奇的碰撞分离 / 154
四、多址技术 / 157
1.什么是多址 / 157
2.上行多接入信道 / 160
3.下行广播信道 / 161
4.5G新多址 / 163
五、多样的频谱利用—频谱扩展 / 165
1.聊聊频谱的那些事儿 / 165
2.原来频谱还可以这么用 / 167
六、5G的回传要给力 / 170
1.什么是回传? / 170
2.5G的回传需求 / 173
第五章 硬的目标与软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 / 178
一、动手玩—OSX下配置基于RTL的SDR / 179
1.开场白 / 179
2.硬件配置 / 182
3.GSM广播信号抓取和处理 / 183
4.软件安装 / 184
5.开始实验 / 189
二、动手玩—基于RTL-SDR 实现FM 收音机 / 193
1.开场白 / 193
2.准备工作 / 193
3.模块及参数配置 / 195
4.实现效果 / 202
三、动手玩—这些无线信号你见过多少? / 204
1.开场白 / 204
2.那些美丽的信号 / 204
3.其他有趣的SDR项目 / 215
第六章 5G真的来了 / 217
一、研究与标准进展:蓄势待发 / 218
1.2015年5G成绩单 / 218
2.3GPP RAN的5G标准化工作 / 222
二、全球预商用计划:群雄逐鹿 / 223
1.zui早什么时候能预商用? / 224
2.究@什么技术会预商用? / 226
三、已席卷产业界的5G旋风 / 227
1.VR体验大热刺激5G技术革新 / 228
2.运营商需求明晰 / 229
3.设备商5G展示 / 229
第七章 很有格调地再扯点啥 / 236
一、“囚徒困境”与通信江湖 / 237
二、那些创立通信理论的大师们 / 241
三、电信之后 / 245
参考文献 / 249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5G“赋能”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谈论5G,会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通信技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5G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赋能其他产业,催生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5G是如何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的,比如在智慧农业中,通过5G连接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等信息,帮助农民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在智慧物流中,5G的低延迟特性可以实现无人仓储和无人配送的更高效运转。这些具体的案例,让我对5G的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5G带来的巨大商业潜力。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技术本身,而是将技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去解读5G的意义。这对于想要了解5G如何改变商业格局,或者希望抓住5G时代新机遇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它让我觉得,5G不仅仅是关于网络速度的提升,更是关于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互联的未来的到来。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5G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那些技术讲解晦涩难懂,像天书一样。读了这本书,我简直眼前一亮!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5G的核心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了,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读完第一章,我就对“什么叫5G”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更快更强”,而是能感受到它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它讲到5G的低延迟如何让远程手术成为可能,怎么让自动驾驶真正安全可靠,还有我们沉浸式体验在游戏和VR/AR领域将如何升级。以前看那些技术报告,总是看得云里雾里,现在这本书让我能把这些技术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感觉5G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且,作者还花了很大篇幅讲解了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让我对“万物互联”这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图景。原来,未来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都离不开5G作为基础的神经网络。书中的例子都很贴切,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而是真正能引发思考和想象的。我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对5G感兴趣,但又被专业术语吓到过的人!
评分老实说,我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大话5G——走进万物互联新时代》,听起来就很有趣,而且“通俗解说”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能读懂。看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名副其实,它用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语气,带我领略了5G的魅力。作者就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万物互联画卷。他没有直接堆砌技术名词,而是从宏观层面描绘了5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从智能城市的运转,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升级,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高清视频、VR/AR体验的飞跃,这本书都给出了生动的描绘。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5G在娱乐和社交方面的展望,感觉未来的互动方式会更加沉浸和多元。而且,作者在讲解技术的同时,也穿插了不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性,这让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5G的书,更像是一次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畅想。对于那些对科技未来充满好奇,想要了解5G如何引领我们迈入新时代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对5G关键技术的解析上,做得非常出色,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5G背后的原理,从Sub-6GHz到毫米波,从Massive MIMO到网络切片,每一个概念都讲得鞭辟入里,而且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那些原本高深的术语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关于网络切片的部分,作者用“为不同应用定制专属通道”来解释,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这让我明白,5G之所以能实现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并不是靠“一刀切”,而是有精细化的网络管理能力。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5G不仅仅是通信技术的革新,更是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它对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影响,以及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去支撑,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5G概念,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分析它。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5G技术细节,但又希望过程不那么痛苦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我是一个对技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经常阅读一些偏向学术性的文章,但总觉得缺少一些更宏观和前瞻性的视角。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在技术讲解的部分,并没有回避深度,而是能够在我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我的视野。它让我看到了5G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各个子技术之间是如何协同作用的。例如,在讨论5G的低功耗特性时,它不仅说明了原因,还结合了NB-IoT等技术,让我对物联网设备的续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对5G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也相当有见地。它没有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介绍,而是展望了5G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进行行业趋势判断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技术深度和宏观视野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既能满足我对技术细节的求知欲,又能启发我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