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论

法律行为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维尔纳·弗卢梅,迟颖 著
图书标签:
  • 民法
  • 合同法
  • 法律行为
  • 意思表示
  • 行为能力
  • 法律后果
  • 无效行为
  • 可撤销行为
  • 民法总论
  • 侵权行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弘一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37158
商品编码:2559668458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法律行为论

定价:90.00元

作者:(德)维尔纳·弗卢梅 ,迟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1837158

字数:907000

页码:11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1.022kg

编辑推荐


  在法律行为制度的研究中,《法律行为论》一书无疑是为经典,为重要的著作。它不但系统介绍了法律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其相关的具体制度设置,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弗卢梅出版《法律行为论》之前,德国学者将法律行为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列入法律事实理论中予以研究。法律行为因此被理解为行为(Handlung)的一种,并被与其他行为一并置于权利的视角下予以探讨。弗卢梅认为这一体系安排没有能够体现法律行为所特有的基于意思自治创设性地形成法律关系的本质。有鉴于此,在《法律行为论》一书中,他将法律行为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予以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澄清私法自治理论的特性和独立价值。在许多学者认为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面临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弗卢梅在《法律行为论》中义无反顾地捍卫了私法自治在私法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正如他在该书序言中所道:“本书所有专题论述都围绕私法自治这一主题展开,以期澄清私法自治的独值。”
  《法律行为论》的中译本不仅将会推动我国民法学界对法律行为制度的研究,而且将会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尤其在促使私法自治的理念更为深入地根植于我国民法体系,同时确保法律行为制度能够真正实现私法自治的制度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提要


  弗卢梅的《法律行为论》是二十世纪德国法学经典名著。在该著作中,弗卢梅为了系统阐述私法自治的基本思想而将法律行为这一法律制度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延续予以详细论述,他没有局限于制定法的明文规定,而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制度的价值,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评价现行法的规定,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法律行为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法学科研弥足珍贵的思维宝藏。

目录


作者介绍


  维尔纳弗卢梅(WernerFlume)生于1908年9月12日,卒于2009年1月28日。1946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被哥廷根大学聘为罗马法和民法教席教授;1953年-1976年担任波恩大学罗马法与税法研究所所长,并获得“哥廷根科学院院士”、“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以及“英国科学院院士”等荣誉。1982年,雷根斯堡大学法律系授予弗卢梅名誉博士学位。弗卢梅的著述不仅对法学学术研究,而且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他的经典之作《民法总论》第二卷《法律行为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学术成就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被视为20世纪德国重要的法学家。迟颖,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12月出生于甘肃省金昌市。1993年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同年10月赴德留学。2002获德国帕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8-10月、2003年8-10月,两次担任德国帕骚大学法律系罗马法及民法教席研究助理。2008年5-7月,受DAAD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访问学习。德文专著:《中国法上的缔约过失责任》(Verschuldenbei Vertragsverhandlungen im chinesischenRecht)于2005年初在德国出版;论文:《德国消费信贷法中的关联合同制度》、《关联合同中产生于买卖合同的抗辩权对贷款合同的适用性问题》、《论德国法上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之撤回权》;德文论文:Einordnungder c.i.c. in das chinesische Zivilhaftungssystem,载于Zeitschrift fürChinesisches Recht (ZChinR)2008年第4期。

文摘


序言



《法律行为论》—— 一部深邃的法律哲学与实践之作 导言:探寻法律行为的本源与价值 《法律行为论》并非一本单纯的法条汇编或判例分析集,它是一部旨在深入剖析“法律行为”这一民法核心概念的理论专著。本书试图站在一个更宏观、更具穿透力的视角,去解构法律行为的本质、结构、构成要件及其在当代法律体系中的功能与限缩。它超越了传统民法教科书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机械罗列,力求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法哲学基础,并探讨其在社会关系复杂化背景下的适用困境与未来走向。 本书的雄心在于,不仅要回答“什么是法律行为”,更要追问“法律行为为何如此构建”以及“它应如何服务于正义”。 第一部分:法律行为的形而上学探源——概念的界定与演变 法律行为,作为连接私权主体意思表示与法律效果的桥梁,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本部分将追溯自罗马法直至19世纪德国法学(Pandektenwissenschaft)对意思表示理论的精细打磨,直至当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契约自由原则下的差异化发展。 一、意思表示:行为的核心驱动力 本书将法律行为的基石牢牢锁定在“意思表示”之上。这不仅仅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化,更是法律上被认可的、足以引起法律后果的意图表达。我们将详细辨析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之间的张力与统一。尤其关注在复杂交易场景中,意思表示的“欠缺”(如误解、欺诈、胁迫)如何影响行为的效力,并引入“信赖保护原则”对纯粹意思主义进行必要的矫正。 二、行为的类型学与结构分析 法律行为的形态千差万别,从单方法律行为(如遗嘱、授权)到双方法律行为(如合同),再到多方法律行为(如合伙协议)。本书构建了一个精密的分类体系,不仅依据意思表示的数量,更深入到行为的目的性与效力发生的方式。我们对“要约与承诺”的互动模式进行细致的结构拆解,探讨它们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动态平衡。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要件:从形式到实质 一部有效的法律行为,必须跨越一系列的门槛。本书将这些要件系统化为:主体适格性、意思表示的真意性、内容的合法性与可能性,以及形式的合规性。重点剖析“善良风俗(公序良俗)”在当代社会中不断被赋予的能动性与限制性,探讨其如何成为司法干预私法自治的刚性边界。 第二部分:法律行为的效力机制——从创设到消灭 法律行为的生命周期,始于其生效,终于其效力的终结或被宣告无效。本部分聚焦于法律行为实现其社会功能(资源配置、利益衡平)的内在机制。 一、效力的发生时间与抗辩权 对行为生效时间点的精确界定,是判断权利义务关系有无的关键。本书详细梳理了附条件、附期限法律行为的特殊性,并深入分析了“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防御性制度,如何内嵌于法律行为的效力结构中,以平衡当事人间的风险分配。 二、行为瑕疵的救济与后果 当法律行为存在缺陷时,法律必须提供救济路径。《法律行为论》对“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三种状态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与逻辑上的层级排序。 无效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探讨当事人可以主张无效的情形与限制,以及法院依职权干预的界限。 可撤销的除斥期间: 强调权利人及时行使撤销权的重要性,以及此种权利的私法属性。 效力待定的动态平衡: 聚焦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行为的特殊处理,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三、法律行为的消灭与变更 除了自然到期或履行完毕外,法律行为的终止还涉及合意解除、情势变更以及单方解除权等复杂问题。本书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场景进行了审慎的考察,警示过度依赖此原则可能对契约稳定性的冲击。 第三部分:法律行为的社会化与限制——私法自治的边界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社会价值的变迁,对传统上高度尊崇“意思自治”的法律行为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本书的第三部分是理论创新与现实关怀的集中体现。 一、信息不对称下的意思表示 在金融产品、互联网服务等领域,信息获取的巨大不平等使得“充分知情的同意”几乎成为奢望。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传统意思表示理论在面对“隐藏信息”时的无力,并探讨了信息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及其在法律行为效力判定中的地位。 二、规制性条款与格式合同的冲击 格式条款的泛滥,使得多数人的“意思”被预先设定。本书详细分析了旨在规制格式合同的法律机制,如“显著性要求”、“公平原则的介入”,强调了立法者从保护个体意思自由向维护交易公平这一公共利益侧重的必要性转变。 三、法律行为的公共目的性:超越纯粹私益 探讨法律行为如何在追求私益的同时,必须服务于更宏大的社会目标,例如绿色经济、反垄断、消费者保护等。这要求我们不能将法律行为视为完全封闭的私法工具,而应将其置于社会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去考察其合规性与社会责任。 结论:法律行为理论的未来展望 《法律行为论》总结认为,法律行为理论的未来在于如何实现效率(交易的便捷性)与正义(行为的实质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它必须不断吸收社会学、经济学的洞察,以保持其理论的生命力,应对不断涌现的新型社会关系与技术挑战。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为法律实践者提供一个扎实、深刻且具有批判精神的分析工具,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构建和评判人类的法律行为。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翻开目录,那一串串精炼的标题,诸如“意思表示的构成要件”、“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与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区分”等等,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之中。我一直对法律理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感到好奇,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似乎就预示着一场严丝合缝的逻辑推理盛宴。我特别想了解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复杂而又微妙的法律概念之间的联系的,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合同,背后隐藏着多少层意义和考量?作者会不会对一些经典的法律判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法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法律行为背后的运作机制,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我希望作者的论证过程能够步步为营,引人入胜,让我能够跟随他的思路,一起探索法律行为的深邃世界。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理解法律本质的大门。

评分

当这本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第一感觉就是它一定分量十足,绝非泛泛之作。我向来对那些能够深入剖析事物本质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法律行为论”这个主题,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想要深入了解的。我特别好奇,在法律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行为”是如何被界定为“法律行为”的?这个界定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作者是否会从历史的维度,追溯法律行为概念的演变过程?或者,是否会从比较法的角度,探讨不同国家对法律行为的理解和规定有何异同?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打破我对这个概念原有的浅层认知,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法律行为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的论述能够严谨而又不失趣味,即使是面对复杂的法律理论,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畅快淋漓,而不是枯燥乏味。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我渴望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评分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一股庄重而又充满智慧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对法律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构成法律体系基石的理论性概念。“法律行为”这个词,在我看来,就像是连接个人意愿与法律后果的桥梁,其间的逻辑关系和构成要件,一直是我非常想要深入理解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法律行为的内在逻辑,详细阐述其形成、效力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对一些核心的法律概念,如“意思表示”的实质与形式、“承诺”的构成条件、以及“欺诈”、“胁迫”等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解读。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完整的法律行为理论框架,并且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期待它能带给我深刻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别致的,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之前对“法律行为”这个概念一直有些模糊,觉得它像是法律条文里一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幽灵,总是在各种晦涩的解释中打转。拿到这本书,我满心期待着能有一位博学的向导,带我拨开迷雾,看清它的真容。封面上那个深邃的眼神,仿佛预示着作者已经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骨髓的钻研,准备将自己的洞见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我尤其关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够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等等,这些词汇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普通人接触起来难免有些畏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晦涩的法律术语和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律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设想,书中或许会穿插一些有趣的案例,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讲解枯燥的法条,这样我的阅读体验一定会大大提升。毕竟,法律不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应该能够服务于每一个普通人,而理解法律行为,无疑是迈向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给我带来全新的认识和启发。

评分

坦白说,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标题的磅礴气势所吸引。 “法律行为论”——光听名字就觉得内容非同小可,仿佛蕴含着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一直对法律背后的逻辑和原则充满兴趣,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比如“意思表示”到底是什么?它如何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看似有效的行为会变得无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为我解答这些疑问,用详实的内容和严谨的论证,构建起我对法律行为的全面认知。我期待书中能够对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析,展现出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学术深度。同时,我也希望书中不会过于偏重理论,而能适当结合一些现实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并感受到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本书,是我对法律世界一次深入探索的起点,我希望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