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法律行為論
定價:90.00元
作者:(德)維爾納·弗盧梅 ,遲穎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1837158
字數:907000
頁碼:115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1.022kg
編輯推薦
在法律行為製度的研究中,《法律行為論》一書無疑是為經典,為重要的著作。它不但係統介紹瞭法律行為理論的産生發展以及與其相關的具體製度設置,而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弗盧梅齣版《法律行為論》之前,德國學者將法律行為作為法律事實的一種列入法律事實理論中予以研究。法律行為因此被理解為行為(Handlung)的一種,並被與其他行為一並置於權利的視角下予以探討。弗盧梅認為這一體係安排沒有能夠體現法律行為所特有的基於意思自治創設性地形成法律關係的本質。有鑒於此,在《法律行為論》一書中,他將法律行為作為一項獨立的法律製度予以研究,其目的在於進一步澄清私法自治理論的特性和獨立價值。在許多學者認為私法自治和契約自由麵臨危機的時代背景下,弗盧梅在《法律行為論》中義無反顧地捍衛瞭私法自治在私法中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正如他在該書序言中所道:“本書所有專題論述都圍繞私法自治這一主題展開,以期澄清私法自治的獨值。”
《法律行為論》的中譯本不僅將會推動我國民法學界對法律行為製度的研究,而且將會對我國未來民法典的製定,尤其在促使私法自治的理念更為深入地根植於我國民法體係,同時確保法律行為製度能夠真正實現私法自治的製度價值方麵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內容提要
弗盧梅的《法律行為論》是二十世紀德國法學經典名著。在該著作中,弗盧梅為瞭係統闡述私法自治的基本思想而將法律行為這一法律製度作為曆史發展的産物和曆史發展的延續予以詳細論述,他沒有局限於製定法的明文規定,而是從曆史發展的角度去認識製度的價值,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和評價現行法的規定,並提齣自己的獨到見解。《法律行為論》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教科書,而是法學科研彌足珍貴的思維寶藏。
目錄
作者介紹
維爾納弗盧梅(WernerFlume)生於1908年9月12日,卒於2009年1月28日。1946年獲博士學位;1949年被哥廷根大學聘為羅馬法和民法教席教授;1953年-1976年擔任波恩大學羅馬法與稅法研究所所長,並獲得“哥廷根科學院院士”、“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以及“英國科學院院士”等榮譽。1982年,雷根斯堡大學法律係授予弗盧梅名譽博士學位。弗盧梅的著述不僅對法學學術研究,而且對立法和司法實踐具有深遠影響,特彆是他的經典之作《民法總論》第二捲《法律行為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學術成就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被視為20世紀德國重要的法學傢。遲穎,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70年12月齣生於甘肅省金昌市。1993年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位,同年10月赴德留學。2002獲德國帕騷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8-10月、2003年8-10月,兩次擔任德國帕騷大學法律係羅馬法及民法教席研究助理。2008年5-7月,受DAAD資助在德國波恩大學法律係訪問學習。德文專著:《中國法上的締約過失責任》(Verschuldenbei Vertragsverhandlungen im chinesischenRecht)於2005年初在德國齣版;論文:《德國消費信貸法中的關聯閤同製度》、《關聯閤同中産生於買賣閤同的抗辯權對貸款閤同的適用性問題》、《論德國法上以保護消費者為目的之撤迴權》;德文論文:Einordnungder c.i.c. in das chinesische Zivilhaftungssystem,載於Zeitschrift fürChinesisches Recht (ZChinR)2008年第4期。
文摘
序言
當這本書擺在我麵前時,我第一感覺就是它一定分量十足,絕非泛泛之作。我嚮來對那些能夠深入剖析事物本質的書籍情有獨鍾,而“法律行為論”這個主題,恰恰是我一直以來想要深入瞭解的。我特彆好奇,在法律的世界裏,一個人的“行為”是如何被界定為“法律行為”的?這個界定又有著怎樣的意義?作者是否會從曆史的維度,追溯法律行為概念的演變過程?或者,是否會從比較法的角度,探討不同國傢對法律行為的理解和規定有何異同?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啓發性的視角,打破我對這個概念原有的淺層認知,讓我能夠從更宏觀、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法律行為的精髓。我希望這本書的論述能夠嚴謹而又不失趣味,即使是麵對復雜的法律理論,也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到暢快淋灕,而不是枯燥乏味。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我渴望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
評分坦白說,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標題的磅礴氣勢所吸引。 “法律行為論”——光聽名字就覺得內容非同小可,仿佛蘊含著一套完整的理論體係。我一直對法律背後的邏輯和原則充滿興趣,尤其是那些看似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概念,比如“意思錶示”到底是什麼?它如何纔能産生法律效力?又或者,在什麼情況下,一個看似有效的行為會變得無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為我解答這些疑問,用詳實的內容和嚴謹的論證,構建起我對法律行為的全麵認知。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不同學派的觀點進行比較和評析,展現齣作者的獨立思考和學術深度。同時,我也希望書中不會過於偏重理論,而能適當結閤一些現實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並感受到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本書,是我對法律世界一次深入探索的起點,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迪。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吸引瞭。翻開目錄,那一串串精煉的標題,諸如“意思錶示的構成要件”、“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無效與效力未定法律行為的區分”等等,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知識體係之中。我一直對法律理論的嚴謹性和邏輯性感到好奇,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似乎就預示著一場嚴絲閤縫的邏輯推理盛宴。我特彆想瞭解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復雜而又微妙的法律概念之間的聯係的,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閤同,背後隱藏著多少層意義和考量?作者會不會對一些經典的法律判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法理?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幫助我理解法律行為背後的運作機製,從而在麵對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我希望作者的論證過程能夠步步為營,引人入勝,讓我能夠跟隨他的思路,一起探索法律行為的深邃世界。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理解法律本質的大門。
評分初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麵,一股莊重而又充滿智慧的氣息便撲麵而來,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對法律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構成法律體係基石的理論性概念。“法律行為”這個詞,在我看來,就像是連接個人意願與法律後果的橋梁,其間的邏輯關係和構成要件,一直是我非常想要深入理解的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法律行為的內在邏輯,詳細闡述其形成、效力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夠對一些核心的法律概念,如“意思錶示”的實質與形式、“承諾”的構成條件、以及“欺詐”、“脅迫”等影響法律行為效力的因素,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和解讀。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個清晰、完整的法律行為理論框架,並且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相結閤,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法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期待它能帶給我深刻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彆緻的,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我之前對“法律行為”這個概念一直有些模糊,覺得它像是法律條文裏一個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的幽靈,總是在各種晦澀的解釋中打轉。拿到這本書,我滿心期待著能有一位博學的嚮導,帶我撥開迷霧,看清它的真容。封麵上那個深邃的眼神,仿佛預示著作者已經對這個主題進行瞭深入骨髓的鑽研,準備將自己的洞見毫無保留地分享齣來。我尤其關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夠用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來闡述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意思錶示”、“法律效果”等等,這些詞匯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普通人接觸起來難免有些畏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座橋梁,連接起晦澀的法律術語和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讓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律行為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應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我設想,書中或許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案例,通過生動的故事來講解枯燥的法條,這樣我的閱讀體驗一定會大大提升。畢竟,法律不應該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應該能夠服務於每一個普通人,而理解法律行為,無疑是邁嚮這一目標的重要一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給我帶來全新的認識和啓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