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计算机科学】DOS/BIOS高手真经(第二版)

【BD计算机科学】DOS/BIOS高手真经(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DOS
  • BIOS
  • 计算机科学
  • 编程
  • 技术
  • 教程
  • 经典
  • DOS编程
  • BIOS编程
  • 硬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宵争鸣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19109
商品编码:25653760402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名:DOS/BIOS高手真经(第二版)

作者:张良清 

ISBN :9787113219109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印刷时间:2016-12-01

字数:

页数:430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721g

定价:59.8元

编辑推荐

     维护磁盘、解决系统故障、保障网络运行,应用案例印证DOS解决问题知道。BIOS系统典型设置、安全与破解一一道来,关注解决问题实际流程。

内容简介

      本书翔实而地讲解了DOS和BIOS相关知识和应用技巧。从维护计算机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网络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实际应用驱动,直接告诉读者如何用DOS命令和BIOS设置快速高效地完成Windows不擅长或无法完成的工作。

目录

第1章  打造DOS启动盘

1.1  操作系统、DOS和Windows 1

1.1.1 机器的管理者——操作系统 1

1.1.2 **代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DOS 2

1.1.3 良好的人机界面系统——Windows 2

1.2  进入DOS界面 3

1.2.1 从启动光盘进入DOS 3

1.2.2 制作DOS启动U盘 4

1.2.3 一键GHOST 7

1.2.4 MaxDOS 8

1.2.5 命令提示符 9

1.3  DOS急救盘应用 10

1.3.1 何为急救盘 10

1.3.2 维护主引导记录 12

1.3.3 DOS下加载虚拟镜像 13

1.3.4 江民的硬盘修复王 14

1.3.5 恢复破损或丢失文件 14

1.3.6 DOS下读取NTFS分区 15

1.3.7 清除Windows系统密码 16

第2章  使用DOS维护系统

2.1 DOS常用命令 18

2.1.1 DOS系统安装 18

2.1.2 DOS树形结构 21

2.1.3 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21

2.1.4 显示日期和时间 21

2.1.5 显示磁盘卷标 22

2.1.6 显示当前目录内容 23

2.1.7 分屏显示目录内容 24

2.1.8 宽屏显示内容 24

2.1.9 快速查看目录 24

2.1.10 快速查看同类型文件 25

2.1.11 显示隐藏文件 26

2.1.12 快速搜索文件 26

2.1.13 搜索文件内容 26

2.1.14 查看文本内容 27

2.1.15 建立目录 27

2.1.16 删除目录 28

2.1.17 改变目录 28

2.1.18 删除文件 29

2.1.19 删除目录结构 29

2.1.20 隐藏重要文件 30

2.1.21 复制文件 31

2.1.22 创建虚拟盘符 32

2.1.23 显示虚拟盘符 33

2.1.24 解除虚拟盘符 33

2.2  故障恢复控制台 33

2.2.1 Ntfs.sys文件丢失我不怕 36

2.2.2 恢复丢失的NTLDR文件 36

2.2.3 修复多系统启动菜单 36

2.2.4 误格式化C:盘系统照样启动 37

2.3 Windows之中巧用DOS 38

2.3.1 认识“运行”对话框 38

2.3.2 Windows系统中的“准DOS”窗口 39

2.3.3 定时关闭“计算机” 39

2.3.4 加快IE启动 40

2.3.5 打造全屏幕IE 41

第3章  DOS磁盘管理与故障修复

3.1 DOS管理磁盘分区 42

3.1.1 Fdisk磁盘分区 42

3.1.2 Fdisk激活分区 47

3.1.3 Format格式化分区 48

3.1.4 DiskGenius硬盘分区 48

3.1.5 硬盘快速分区 52

3.2  利用DOS操作磁盘 53

3.2.1 转换分区格式 54

3.2.2 显示磁盘卷标 54

3.2.3 操作磁盘卷标 55

3.2.4 Chkdsk检查磁盘错误 56

3.2.5 操作启动磁盘检查时间 57

3.2.6 Recover恢复磁盘数据 58

3.3 DOS挽救硬盘 59

3.3.1 硬盘低级格式化 59

3.3.2 坏盘分区器 61

3.3.3 坏道修复工具 63

3.3.4 硬盘再生器 66

3.3.5 使用Fdisk恢复主引导记录 68

3.3.6 备份恢复分区表 69

3.3.7 分区修复 71

第4章  利用DOS检测和管理网络

4.1  检测和管理网络配置 73

4.1.1 什么是IP地址 73

4.1.2 什么是网关 74

4.1.3 什么是子网掩码 74

4.1.4 什么是MAC地址 74

4.1.5 显示网络协议配置 74

4.1.6 更新IP地址 75

4.1.7 初始化网络配置 75

4.1.8 显示本地DNS信息 76

4.1.9 清除本地DNS缓存内容 76

4.1.10 取消IP地址租用 76

4.1.11 备份网络设置 77

4.1.12 显示本地连接情况 77

4.1.13 显示数字化主机名和端口 78

4.1.14 统计网络流量 78

4.1.15 显示路由表信息 79

4.1.16 查看当前活动的TCP连接信息79

4.1.17 查看当前所有活动的TCP

连接以及侦听端口79

4.1.18 查看本机所有TCP连接情况 80

4.1.19 查看本机所有UDP连接情况 80

4.1.20 查看本机所有ICMP连接情况 81

4.1.21 查看本机所有IP连接情况 81

4.1.22 查看指定时间内活动TCP连接的PID进程 82

4.1.23 显示本机网卡地址 82

4.1.24 查看局域网内计算机网卡地址信息 83

4.1.25 显示本地计算机所有接口的ARP缓存表 83

4.1.26 将IP地址与网卡地址绑定 83

4.1.27 解除IP地址与网卡的绑定 84

4.1.28 显示完整的IP路由表 84

4.1.29 查看指定计算机的共享资源 85

4.1.30 查看局域网中正在运行的客户端 86

4.1.31 查看本地计算机共享资源 86

4.1.32 查看本地计算机上所有用户账户 86

4.1.33 查看本地计算机上的统计服务 87

4.1.34 查看本地服务器服务的统计信息 87

4.1.35 查看本地工作站服务统计信息 88

4.1.36 查看本地计算机上可配置的服务 88

4.1.37 查看本地服务器上可配置的服务 88

4.1.38 查看本地工作站上的配置服务 89

4.1.39 查看计算机本地组列表 89

4.2 DOS命令诊断网络 90

4.2.1 快速判断网卡故障 90

4.2.2 诊断网络协议 91

4.2.3 诊断路由器配置 91

4.2.4 诊断广域网络 91

4.2.5 测试Hosts文件 92

4.2.6 Ping命令网络攻击 93

4.2.7 测试局域网络连接情况 93

4.2.8 获取局域网计算机的名称 94

4.2.9 获取网站的IP地址 94

4.2.10 自定义检测数据包的数量 95

4.2.11 自定义检测数据包的大小 95

4.2.12 检测服务器路由 95

4.2.13 检测本地计算机到局域网网关的路径 96

4.2.14 检测远程计算机的路径 98

4.2.15 检测DNS服务器 98

4.2.16 让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无法藏身 99

4.2.17 利用nbtstat命令探测对方计算机名 101

第5章  网络配置与管理

5.1  网络配置管理 102

5.1.1 初始化DNS和IP配置 102

5.1.2 更新DHCP配置信息 102

5.1.3 清除DNS客户端缓存中的信息 103

5.1.4 重新装载本地Lmhosts文件中带#PRE标记的项目 103

5.1.5 重新注册NetBIOS名称 104

5.1.6 统计NetBIOS会话信息 104

5.1.7 使用route命令添加指定网关作为默认路由项 105

5.1.8 添加一条**路由项 105

5.1.9 共享本机资源 105

5.1.10 共享资源设置共享名注释 106

5.1.11 设置资源访问的用户人数 107

5.1.12 设置自动缓存方式 107

5.1.13 查看共享资料的配置信息 108

5.1.14 禁止共享目录使用自动缓存 108

5.1.15 撤销共享资源 108

5.1.16 将共享目录映射为本地计算机盘符 109

5.1.17 强制网络映射每次登录有效 109

5.1.18 删除网络映射 110

5.1.19 为指定的用户账户设置密码保护 110

5.1.20 创建新用户并设置密码 111

5.1.21 为账户指定登录时间 111

5.1.22 为账户设置使用期限 112

5.1.23 禁止用户自行更改密码 112

5.1.24 设置账户的主目录 112

5.1.25 禁用已有账户 113

5.1.26 删除已有账户 113

5.1.27 断开计算机的会话操作 114

5.1.28 在局域网中隐藏本地计算机 114

5.1.29 设置空闲会话时间 115

5.1.30 设置用户账户密码的*少

字符数115

5.1.31 设置用户账户必须按规定

时间更改密码116

5.1.32 避免用户使用旧密码 116

5.1.33 让本地计算机与另一台

计算机时间同步116

5.2  基本网络服务管理 117

5.2.1 查看当前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

服务117

5.2.2 启动当前服务器服务 117

5.2.3 启用自动更新服务 117

5.2.4 启用迟后打印服务 118

5.2.5 启用时间管理服务 118

5.2.6 停用服务器服务 119

5.2.7 暂停工作站服务 119

5.2.8 暂停当前服务器服务 119

5.2.9 停用迟后打印服务 120

5.2.10 停用自动更新服务 120

5.2.11 停用时间管理服务 120

5.2.12 激活工作站服务 120

5.2.13 激活服务器服务 121

第6章  网络和FTP文件管理

6.1  网络文件管理 122

6.1.1 断开被远程打开的指定

文件122

6.1.2 断开特定用户打开的所有

文件122

6.1.3 断开所有以读/写方式打开的

文件123

6.1.4 查看被远程打开的文件 123

6.1.5 以Table格式查看被远程打开

的文件信息124

6.1.6 为管理员获取远程服务器文件

访问权限124

6.1.7 为本地管理员组获取远程

服务器上文件的权限124

6.1.8 为管理员获取远程服务器上

文件夹的访问权限125

6.1.9 显示当前文件关联 125

6.1.10 修改文件扩展名关联 125

6.1.11 查看指定文件扩展名的

关联126

6.1.12 查看关联文件类型 126

6.1.13 添加文件的只读属性 126

6.1.14 添加文件的存档属性 126

6.1.15 添加文件的系统属性 127

6.1.16 添加文件的隐藏属性 127

6.1.17 清除文件的属性 127

6.1.18 生成现在启动项目的副本

文件128

6.1.19 从启动文件删除现在启动

项目128

6.1.20 显示所有当前启动项目和

设置128

6.1.21 添加指定的开关 128

6.1.22 更改系统启动的超时值 129

6.1.23 更改默认启动项目 129

6.1.24 设置允许用户为特定的启动

项目添加开关129

6.1.25 设置允许用户删除特定的

开关130

6.1.26 显示文件的ACL 130

6.1.27 编辑当前目录中指定的

ACL 130

6.1.28 压缩指定的文件 130

6.1.29 解压缩指定的文件 131

6.2 FTP文件管理 131

6.2.1 什么是FTP 131

6.2.2 登录远程的FTP服务器 132

6.2.3 匿名登录FTP服务器 132

6.2.4 屏蔽FTP服务器信息 132

6.2.5 设定文件传输缓存大小 133

6.2.6 设置数据连接使用任何网络

接口133

6.2.7 设置连接后禁止自动登录 133

6.2.8 禁止使用文件通配符 134

6.2.9 屏蔽文件传输时的交互提示

信息134

6.2.10 查看命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134

6.2.11 登录后自动执行指定的命令 135

6.2.12 使用open子命令与服务器

建立连接135


深入探索计算机底层:从硬件到系统的精密调校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如何使用”手册,它是一次深入计算机灵魂的探索之旅。我们将带您穿越抽象的软件界面,直抵硬件指令的根源,揭示那些驱动着我们数字世界的幕后英雄——BIOS和DOS。如果您对计算机的运行原理有着强烈的好奇,渴望理解从按下电源按钮到操作系统启动的每一个环节,那么这本书将是您不可或缺的指南。 第一部分:BIOS——硬件的基石与启动的信使 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主板上固化的一组程序,它扮演着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的“第一位医生”和“总指挥”。没有BIOS,您的计算机将只是一堆冰冷的金属和电路。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层层剥开BIOS的神秘面纱,让您全面了解它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BIOS的历史与演进: 从最早期的PC机到现代高性能计算平台,BIOS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将回顾BIOS在不同时代的技术特点、功能演变以及它如何适应不断更新的硬件标准。理解其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核心功能。 BIOS的硬件组成与存储: BIOS程序存储在哪里?它是如何与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进行交互的?我们将深入讲解BIOS芯片的类型、存储介质(如CMOS),以及BIOS固件与主板硬件的紧密结合。 POST(Power-On Self-Test)——启动前的自我体检: 当您按下电源按钮,BIOS首先执行的就是POST。这一系列硬件自检程序至关重要,它能快速诊断出可能存在的硬件故障,并以不同的蜂鸣声或屏幕代码向用户发出警报。本书将详细解析POST的每一个阶段,解释各种错误代码的含义,并提供相应的排查思路。 BIOS的初始化与硬件配置: POST完成后,BIOS会负责初始化和配置各种硬件设备,包括显卡、内存、硬盘、键盘、鼠标等。我们将探讨BIOS如何识别和设置这些设备,以及您可以在BIOS设置界面中进行哪些重要的配置,如启动顺序、内存频率、CPU超频(需谨慎)等。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BIOS的“记忆库”: CMOS芯片存储着BIOS的设置信息,它依靠一颗小小的纽扣电池供电,即使在电脑断电后也能保存这些配置。我们将讲解CMOS的原理,以及如何访问和修改CMOS中的用户设置,例如更改系统时间、设置密码、调整硬盘参数等。 BIOS中断(Interrupts)——软件与硬件的沟通桥梁: BIOS提供了一系列中断服务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s, ISRs),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这些中断来访问硬件设备,而无需关心底层细节。本书将重点讲解BIOS提供的键盘输入、屏幕输出、磁盘读写等关键中断,并会通过汇编语言的示例,让您直观地理解中断的工作机制。 EFI/UEFI——BIOS的未来与革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BIOS已经逐渐被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所取代。UEFI拥有更强大的功能、更友好的用户界面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我们将介绍UEFI的优势,并对比其与传统BIOS的异同,让您对未来的计算机启动技术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DOS——操作系统时代的基石与经典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特别是MS-DOS,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命令行交互的环境,并在其之上构建了各种应用程序。即便在图形化操作系统普及的今天,理解DOS仍然有助于我们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脉络,以及命令行操作的强大之处。 DOS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从CP/M到MS-DOS,再到PC-DOS,DOS的演进过程是一部鲜活的计算机历史。我们将追溯DOS的起源,介绍其在IBM PC及其兼容机上的普及过程,以及它如何成为一代人的数字启蒙。 DOS的引导过程——从BIOS到Shell: DOS的加载和启动过程与BIOS紧密相连。我们将深入剖析DOS的引导扇区(Boot Sector)、IO.SYS、MSDOS.SYS等核心文件,理解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将DOS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并启动命令解释器(COMMAND.COM)的。 DOS的文件系统——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是DOS时代最主要的文件系统。我们将详细讲解FAT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管理硬盘上的文件和目录。理解FAT,有助于我们理解文件是如何被存储、读取和删除的。 DOS命令详解——工作在命令行下的艺术: DOS命令是用户与操作系统交互的直接方式。本书将系统地梳理和介绍DOS的核心命令,包括文件管理命令(如DIR, COPY, DEL, MOVE, REN)、目录管理命令(如CD, MD, RD)、磁盘管理命令(如FORMAT, FDISK)、系统配置命令(如DATE, TIME, CLS)等等。我们将深入分析每个命令的语法、参数和用法,并通过实际操作示例,让您熟练掌握在DOS环境下进行各项操作。 批处理文件(Batch Files)——自动化工作的利器: 批处理文件(以.BAT为扩展名)允许用户将一系列DOS命令组合起来,实现自动化任务。我们将演示如何编写和执行简单的批处理文件,以及如何利用批处理实现复杂的自动化流程,例如创建安装脚本、执行定时任务等。 DOS的内存管理——有限空间内的智慧: 在内存资源相对稀缺的DOS时代,高效的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DOS的内存模型,包括普通内存(Conventional Memory)、扩展内存(Expanded Memory)和向上扩展内存(Extended Memory),以及如何使用EMM386.EXE等工具来优化内存使用。 DOS设备驱动程序——连接硬件的桥梁: DOS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与各种硬件设备进行通信。我们将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加载和配置这些驱动程序,例如声卡、鼠标、打印机等。 DOS下的编程基础——汇编与早期高级语言: 虽然DOS的主要交互方式是命令行,但它也是许多早期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我们将简要介绍在DOS环境下进行汇编语言编程的基础,以及如何使用Turbo Pascal、Turbo C等编译器编写DOS程序,这将帮助您理解图形界面出现之前的软件开发环境。 第三部分:BIOS与DOS的深度整合与应用 本部分将聚焦于BIOS和DOS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它们的潜力。我们将探索一些高级主题,帮助您成为一名真正的计算机底层专家。 BIOS与DOS的交互机制: 深入理解BIOS中断如何被DOS调用,以及DOS如何利用BIOS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其功能。我们将通过代码示例,揭示这一过程的细节。 BIOS设置的优化技巧: 除了基本的配置,我们还将探讨一些高级的BIOS设置选项,以及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例如,如何调整内存时序,如何配置CPU特性,以及如何使用BIOS进行故障排除。 DOS下的内存优化与程序加载: 学习更精细的内存管理技巧,以及如何通过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来加载和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和内存管理工具,从而为您的DOS应用程序争取最大的运行空间。 BIOS和DOS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探索BIOS和DOS在嵌入式系统、DOS游戏复刻、以及某些特殊硬件调试中的应用。了解如何在现代硬件上模拟和运行DOS环境,以及如何在BIOS层面进行低级别的硬件控制。 安全性与BIOS/DOS: 尽管DOS本身安全性不高,但BIOS中的一些安全功能,如BIOS密码、安全启动选项等,仍然是保护计算机的第一道屏障。我们将讨论这些安全机制的作用。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不仅提供深入的理论讲解,更辅以大量的实际操作示例和技巧,让您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 清晰易懂的语言: 尽管涉及底层技术,但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 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从硬件的基础BIOS,到软件的早期代表DOS,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底层知识体系,帮助您全面掌握计算机的运行机制。 面向广阔读者群: 无论您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硬件充满好奇的技术爱好者,还是希望深入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普通用户,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仅仅停留在“使用”层面,而是能够真正“理解”您的计算机。您将能够自信地进行硬件配置,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甚至能够解读那些隐藏在系统深处的玄机。踏上这场技术探索之旅,让您的计算机知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维度。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BD计算机科学》这套书的期待并不高,觉得“计算机科学”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虚,但当我真正翻开它的一本书,才发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有一本讲网络协议的,简直就像是把整个互联网的运作机制在你面前拆解开来,让你看得明明白白。从TCP/IP协议栈的每一层,到HTTP、FTP、DNS这些具体应用层协议,它都进行了一一剖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TCP的拥塞控制算法时,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拥塞窗口就像一个水龙头,需要根据水压(网络拥塞程度)来调节出水量”,这种方式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而且,书中的插图也非常关键,很多时候一张图就能胜过千言万语,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读完之后,我再看任何网络相关的技术文档,都觉得豁然开朗,理解起来轻松多了。它让我明白,技术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计算机理论总是有点畏难情绪的人,总觉得那些东西离实际应用太遥远,直到我偶然发现了《BD计算机科学》的这本关于编译原理的书。我被它惊艳到了。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语法树和抽象语法树,而是从最简单的表达式计算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各个阶段。它将原本非常晦涩的编译过程,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理解的模块,并且用非常贴近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我记得它在讲解语法分析的时候,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上下文无关文法和推导的介绍,但通过图示和简单的示例,让我这个“理论小白”也觉得不那么难以接受。最关键的是,它能让你明白,我们平时写的代码,最终是如何被计算机理解和执行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智慧。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觉得编译原理是什么“天书”,反而觉得它非常迷人,而且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编程语言设计和解析的理解力。

评分

这本《BD计算机科学》系列的书,我接触过几本,印象都很深刻。它们通常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切入,然后逐步深入到技术细节,那种层层剥茧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简直太对胃口了。我记得有一本讲操作系统的,一开始就探讨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哲学思想,让我对OS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命令和接口层面。后来它又详细剖析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而且每一块都伴随着大量生动的代码示例和图示,看得我如痴如醉。书中的例子往往不是那种陈词滥调,而是能引发思考的,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原来是这样!”,这种顿悟的感觉,是很多技术书籍难以给予的。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把读者当成小白,它会预设读者具备一定的基础,然后在那个基础上进行讲解,所以整体的学习曲线虽然陡峭,但一旦掌握,收获也格外丰厚。对于那些想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建立扎实理论基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用”阶段的读者,这套书绝对是值得推荐的。它教会你的,不仅仅是某个工具的使用,更是理解其背后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程序员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我之前一直在做一些应用层的开发,总觉得自己离底层技术有点远,直到我看到了《BD计算机科学》里的这本关于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书。我必须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编程的看法。它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让你明白为什么需要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在哪里。比如,在讲到图算法时,它不仅仅是介绍Dijkstra算法或者Floyd算法,而是会先分析在什么场景下会遇到图问题,然后引出这些算法,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实现过程和时间复杂度。而且,书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搜索引擎索引,或者如何优化一个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代码实现,更是如何根据问题的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从而写出高效、优雅的代码。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的艺术,以及算法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核心地位。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嵌入式开发,正好翻到了《BD计算机科学》里的另一本,讲的非常扎实。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那样,只停留在某个芯片或者某个开发板的简单应用上,而是深入到了底层的硬件交互和软件架构。比如,讲到中断的时候,它不是简单地说“如何设置中断向量”,而是会从CPU的工作原理、中断信号的产生与响应、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原则,甚至到中断嵌套和优先级等方面,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硬件寄存器时,会结合实际电路图和时序图,让你能直观地理解数据是如何在CPU和外设之间流动的。而且,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往往是精炼且高效的,没有多余的冗余,直接展示了核心逻辑。我用它书中的一些方法去调试我自己的代码,效果非常明显,很多之前困扰我的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真正掌握嵌入式开发,就必须对硬件有足够深入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掌握几条API。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由硬件驱动软件”的思维模式,这对提高我的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