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信息:
包含:刑事法指南2015年全4集61-64集定价96元
基本信息1
书名:刑事法指南(2015年第1集总第61集)
定价:24.00元
作者:陈国庆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11877154
字数:183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法前沿】
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执行情况的若干思考孙谦
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与表象张建伟
刑事速审三种模式研究周长军李军海
刑事案件诉前会议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国谦李文涛
【刑法适用】
存在介入因素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方法王春萍
以刑法解释的视角审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销售金额”刘琛
【法实务】
刑事传唤的自首判定实务研究——基于“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李崇涛辛国升
不起诉听证制度之探讨魏建侯继男
实证视角下的危险驾驶犯罪量刑情况分析
曹坚朱能立殷安娜
【法律释义】
《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通知》解读张寒玉白洁
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韩耀元卢宇蓉杨建军
【疑案剖析】
没有被告人供述情况下如何认定盗窃案件金额——以王某盗窃案为例郭鼐张一心
贪污罪的成立应以国家工作人员占有财物为前提
王勇姚国梅
基本信息2:
书号:7511877147
条码:9787511877147
图书名称:刑事司法指南(2015年第2集总第62集)
定价:24
作者:陈国庆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5-11-01
内容
《刑事司法指南》是陈国庆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刑事犯罪理论与实务指导丛书,属于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出版分社规划的法院、检察院司法实务系列用书之一。该书面向检察院系统,针对刑事案件的监督、提起公诉和自侦自查,在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务方面全面研究、反映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发展的动态与成果,追击并剖析刑事司法领域新问题。
目录
【司法前沿】
努力提升公诉工作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新
贡献孙谦
重大刑事案件认罪协商制度探析陈国庆罗曦
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四届金融检察论坛综述简谨容
【刑法适用】
操纵证券市场罪:行为本质及其司法认定田宏杰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刘宪权
自贸区金融贸易改革背景下的刑事法律适用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自贸区检察工作调研课题组
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内涵演绎及反
思完善葛志军刘继春
【司法实务】
血迹在命案中的审查运用应建廷翁寒屏吕峰
庭前会议有关问题研究胡广政谷永清等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探析蔡炜钿
【案例争鸣】
汽车销售员履行合同骗取客户钱款定性分析——钱某合同诈骗案评析林慜柴韵汤旻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因果关系的认定——宋某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评析束斌
【法律和文件释义】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出庭公诉工作的意见》解读
张相军陈鸷成郭振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能否成为虐待被监管人罪主体问题的批复》的理解和适用
韩耀元宋丹
《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高贵君马岩方文军李静然
基本信息3:
书名:刑事司法指南-总第63集
定价:24元
作者:陈国庆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1877130
字数:171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刑法适用】
中国反腐败刑事立法的重要完善——试析《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修改和完善缪树权
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吴飞飞
浅议受贿罪的几个问题王进科
【司法前沿】
关于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问题张德利
关于期待可能性“中国化”的思考熊红文
死者名誉的刑法直接保护——兼论侮辱、诽谤罪之“他人”的范围朱娴
我国P2P借贷业务法律问题刍议许晓燕苏艺
【证据运用】
公诉环节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研究——以命案、犯罪案件等重大犯罪案件为视角杜邈庞占平
【法律释义】
《刑法修正案(九)》的理解与适用黄太云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的理解和适用宋丹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公诉部门介入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规定》理解与适用刘英旭
【疑案剖析】
交通事故的行政责任认定与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认定之关系——以一起交通肇事案为例刘仁文王栋
《刑事司法指南》面向检察院系统,针对刑事案件的监督、提起公诉和自侦自查,在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务方面全面研究、反映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发展的动态与成果,追击并剖析刑事司法领域新问题。
基本信息4:
书名:刑事司法指南(2015年第4集总第64集)
定价:24元
作者:陈国庆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1877116
字数:198000
页码:2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目录:
【司法前沿】
“以审判为中心”与检察工作陈国庆周颖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审前关系和刑事检察工作模式转型苗生明
法庭质证制度完善研究杨宇冠
【司法实务】
反思与求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参照下的公诉人举证质证方式检讨黄生林
庭审实质化和公诉人举证质证技巧王国新
多元化审理程序下的公诉人举证质证模式探讨王环海
证人出庭对公诉人举证、质证的影响及对策范群
公诉人举证质证言词类证据的思考肖振猛
庭审实质化条件下多媒体示证的发展与完善周永年
疑难复杂案件的举证与质证张晓勇
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落实认罪认罚从宽的若干思考
周鹏
网络金融犯罪案件查办的难点与对策樊蓉
【刑法适用】
当前贪污贿赂犯罪认定疑难问题探讨
刘岳赖权宏周维
析《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383条贪污受贿罪量刑的修改与适用杨新京
非法经营罪实务问题研究
王涛李小文徐清罗造祉
【法律和条文释义】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不起诉等决定能否提请复议的批复》理解与适用吴孟栓李昊昕侯庆奇
内容简介:
《刑事司法指南》面向检察院系统,针对刑事案件的监督、提起公诉和自侦自查,在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务方面全面研究、反映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发展的动态与成果,追击并剖析刑事司法领域新问题。
我一直对程序正义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深切求知欲。它在“辩护权保障”这一章节的阐述,让我耳目一新。书中细致地分析了不同阶段的辩护权行使,从侦查阶段的会见权,到审查起诉阶段的阅卷权,再到审判阶段的质证权和上诉权,每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解读。尤其是对侦查讯问中的非法取证问题的讨论,我感觉书中提出的分析框架非常有条理,能够帮助读者清晰地辨析哪些行为可能侵犯了辩护权,以及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辩护律师在面对复杂案件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证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与控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博弈,这些实操性的建议,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绝对是宝贵的财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疑难案件的辩护策略的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展现了辩护律师的智慧和勇气。
评分这本书在“证据规则的演进与适用”这一部分,简直就是一本教科书级的讲义。它不仅梳理了中国刑事司法证据规则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概念。比如,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控方和辩方各自承担的证明义务。而且,对于“间接证据”的采信标准,书中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区分了不同类型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如何通过证据链的完整性来弥补单一证据的不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判例,展示了法官在运用这一原则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平衡效率和公正。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刑事证据的理解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不再是生硬地记忆条文,而是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刑事诉讼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好奇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与认定”章节,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精华。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刑法条文,而是将每一个犯罪构成要件,都拆解开来,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对于“故意”的认定,书中区分了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以及认识错误和意志错误,并通过大量的案例来佐证这些理论。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因果关系”的探讨,书中详细阐述了客观归责理论,以及如何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这对于理解一些复杂的侵权案件,或者共同犯罪案件,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不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价,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对刑事司法的价值判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刑事司法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的反思和进步,这本书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出色。它对“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范”的探讨,让我深思。书中不仅分析了导致错案的各种客观因素,比如证据不足、证据失真、程序违法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主观原因,如认识偏差、人为干扰等。尤其是在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错案纠正机制时,书中提出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比如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加强法律援助,以及提升公众对司法公正的监督意识。我从中看到了作者对司法公正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希望通过理论研究来推动司法实践改进的努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刑事司法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完善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刑法爱好者和法律从业者的一场盛宴!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沉浸其中,感觉收获满满。首先,它对“无罪推定”原则的探讨,简直是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书中不仅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案例,还深入剖析了这些案例在实践中是如何被解读和适用的,特别是那些涉及证据排除和非法证据的认定,讲解得非常透彻。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概念的论述,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释它在不同司法体系中的侧重点,以及它对被告人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读完这部分,我对刑事审判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什么即便犯罪事实明显,也需要经过如此严格的程序才能定罪。书中对证据链的构建和分析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何找到关键证据,如何排除干扰信息,如何让证据之间形成有效的支撑,这些在实际办案中都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一些比较模糊和有争议的法律条文,也给出了作者的解读和建议,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