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區塊鏈 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
清華大學齣版社
| 從零開始學區塊鏈: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 | ||
| 定價 | 65.00 |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5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黃振東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100 | |
| 字數 | 10 | |
| ISBN編碼 | 9787302466703 | |
| 重量 | ||
目錄
第1章 區塊鏈概覽
1.1 區塊鏈:下一個趨勢 / 2
1.1.1 商業銀行積極參與 / 2
1.1.2 公證域 / 5
1.1.3 證券域 / 6
1.1.4 數字貨幣:區塊鏈應用的典範 / 8
1.1.5 保險域 / 10
1.1.6 審計域 / 11
1.2 區塊鏈的定義 / 12
1.2.1 區塊鏈的定義 / 12
1.2.2 區塊鏈的分類 / 14
1.2.3 區塊鏈是一種互聯網應用協議 / 14
1.2.4 區塊鏈解決瞭交易的互信問題 / 15
1.2.5 區塊鏈彌補瞭傳統互聯網的不足 / 16
1.3 區塊鏈的發展曆程 / 16
1.3.1 區塊鏈産生的背景 / 16
1.3.2 比特幣的誕生 / 18
1.3.3 比特幣與區塊鏈 / 19
1.4 區塊鏈的發展現狀 / 20
1.4.1 區塊鏈在全球的發展概覽 / 22
1.4.2 區塊鏈的熱點域 / 24
1.4.3 區塊鏈起全球央行的重視 / 25
1.4.4 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 26
第2章 區塊鏈技術初探
2.1 比特幣運行機理 / 32
2.2 比特幣的組成要素 / 45
2.2.1 比特幣係統的參與者 / 45
2.2.2 比特幣區塊的産生 / 46
2.2.3 長鏈與短鏈 / 48
2.2.4 比特幣的安全性 / 49
2.2.5 比特幣挖礦的發展 / 50
2.2.6 比特幣交易中的公鑰和私鑰 / 55
2.2.7 從比特幣到區塊鏈 / 61
2.3 區塊鏈的係統框架 / 67
2.4 分布式網絡 / 68
2.4.1 分布式網絡(P2P網絡) / 68
2.4.2 分布式網絡的特點 / 69
2.4.3 分布式網絡的兩種架構 / 70
2.4.4 廣播與驗證機製 / 73
2.5 共識機製 / 75
2.5.1 工作量證明機製(PoW) / 76
2.5.2 比特幣係統的工作量證明過程 / 80
2.5.3 工作量證明機製的優點和缺點 / 82
2.5.4 權益證明機製(PoS) / 83
2.5.5 授權股權證明機製(DPoS) / 89
2.6 區塊鏈的三大類型 / 92
2.6.1 公有鏈 / 93
2.6.2 私有鏈 / 94
2.6.3 聯盟鏈 / 96
第3章 區塊鏈技術基礎
3.1 區塊鏈的數據結構 / 101
3.1.1 區塊的數據結構 / 101
3.1.2 區塊鏈數據結構的基礎 / 102
3.1.3 哈希值 / 103
3.1.4 Merkle根 / 104
3.1.5 時間戳 / 107
3.1.6 難度目標 / 108
3.1.7 隨機數 / 109
3.2 數據的加密與降維 / 111
3.2.1 哈希算法概況 / 111
3.2.2 SHA-256算法 / 114
3.3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 / 121
3.3.1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特點 / 122
3.3.2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數學原理 / 123
3.3.3 橢圓麯綫加密算法的加密原理 / 129
3.4 區塊鏈運行流程 / 131
3.4.1 區塊鏈的交易流程 / 132
3.4.2 區塊鏈的信息交流流程 / 136
3.4.3 區塊鏈的信息封裝流程 / 140
3.4.4 區塊鏈的鑄幣流程 / 143
3.5 區塊數據解讀 / 149
第4章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4.1 數字貨幣概述 / 156
4.2 萊特幣 / 158
4.2.1 創建與發展 / 158
4.2.2 特點 / 159
4.2.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62
4.2.4 不足 / 170
4.3 瑞波幣 / 171
4.3.1 創建與發展 / 171
4.3.2 特點 / 174
4.3.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74
4.3.4 關於瑞波幣的不同聲音 / 179
4.4 狗狗幣 / 180
4.4.1 創建與發展 / 180
4.4.2 特點 / 182
4.4.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84
4.4.4 不足 / 187
4.5 點點幣 / 188
4.5.1 創建與發展 / 188
4.5.2 特點 / 190
4.5.3 區塊鏈技術應用 / 191
4.5.4 不足 / 198
第5章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5.1 R3 CEV / 202
5.1.1 R3 CEV的創立和發展 / 204
5.1.2 區塊鏈在R3 CEV的應用 / 205
5.1.3 R3 CEV的成果及前景 / 207
5.2 超級賬本 / 214
5.2.1 超級賬本的創立和發展 / 216
5.2.2 區塊鏈在超級賬本的應用 / 217
5.2.3 超級賬本的發展前景 / 228
第6章 以太坊與DAO
6.1 以太坊概述 / 232
6.2 以太坊的創立和發展 / 233
6.3 以太坊技術原理 / 237
6.3.1 以太坊與比特幣的聯係 / 237
6.3.2 以太坊賬戶 / 239
6.3.3 消息和交易 / 240
6.3.4 燃料(Gas) / 241
6.3.5 閤約案例 / 243
6.3.6 閤約 / 246
6.3.7 挖礦 / 252
6.3.8 以太坊區塊 / 255
6.4 DAO / 267
6.4.1 The DAO的創立及黑客攻擊 / 268
6.4.2 The DAO的硬分叉 / 270
6.4.3 大姨太與二姨太 / 272
6.5 以太坊的發展前景 / 274
後記 區塊鏈重塑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對“從零開始學”這幾個字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像一本教科書一樣,循序漸進地引導我。書的前半部分,特彆是關於區塊鏈的起源和基本運作方式的介紹,確實做到瞭這一點。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諸如“區塊”、“鏈”這樣的概念,並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來類比,這讓我在理解上沒有太大障礙。然而,當內容深入到“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和“比特幣挖礦的發展”時,我感覺有點跟不上瞭。雖然書中提到瞭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也簡單提及瞭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一些概念,但整體而言,對這些領域的探討似乎顯得有些淺嘗輒止。特彆是對於“新格局”的分析,我期待能有更深入的行業洞察,比如不同平颱之間的競爭、監管政策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齣現的顛覆性創新等,這些方麵的內容稍顯不足,更多的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缺乏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前瞻性的預測,這讓我覺得在金融格局的描繪上,這本書的深度還有待提升,未能完全滿足我對“格局”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給我留下瞭相當深刻的印象,即便它並沒有完全達到我最初的預期。我一直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潛力感到好奇,這本書的標題《新書現貨 從零開始學區塊鏈 數字貨幣與互聯網金融新格局 比特幣挖礦的發展 數據的加密 金融》聽起來就非常全麵,承諾瞭從基礎到前沿的講解。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它確實在許多方麵提供瞭一個不錯的入門視角。作者對於區塊鏈的底層原理,比如分布式賬本、共識機製(雖然沒有深入探討具體算法),都有比較清晰的闡述,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它成功地將一些復雜的概念簡化,讓我能夠理解數字貨幣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它們為什麼能夠實現去中心化。此外,關於比特幣挖礦的部分,它解釋瞭挖礦的過程,以及算力、難度調整等概念,讓我對這個過程有瞭具象化的認識。書中還涉及到瞭數據加密在區塊鏈中的作用,比如公鑰私鑰的原理,這讓我意識到安全性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支柱之一。總的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並且將這些技術與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格局聯係起來,描繪瞭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新景象。
評分閱讀這本書讓我對“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特彆是它與傳統金融的區彆。書中對數字貨幣的起源、發展以及其作為一種新型資産的特性進行瞭探討。我比較喜歡的是它對“比特幣挖礦”過程的描述,雖然不是特彆技術化,但它解釋瞭挖礦的動力學,以及算力競爭的本質,讓我對這個被很多人視為“神秘”的領域有瞭一定的瞭解。此外,關於“數據的加密”這一章節,作者也花瞭不少筆墨,闡述瞭公鑰私鑰、哈希算法等加密技術在數字貨幣中的應用,這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數字貨幣交易是相對安全的。但是,當我看到“互聯網金融新格局”這一部分時,我感覺這本書的落腳點似乎有點模糊。它提到瞭區塊鏈技術可能重塑金融業,但具體的“新格局”在哪裏,它並沒有給齣非常明確的答案。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區塊鏈在支付、藉貸、保險等具體金融場景的應用案例,以及這些應用如何打破現有金融體係的壁壘。書中對這些方麵的描繪比較籠統,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未能完全展現齣互聯網金融在區塊鏈賦能下的具體麵貌,這讓我感覺在理解“新格局”方麵,這本書還有提升的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和內容涵蓋範圍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它將“比特幣挖礦”、“數據的加密”和“金融”這些相對獨立的議題整閤到一起。在閱讀關於“數據的加密”部分時,我感到非常受益。作者詳細解釋瞭哈希函數、數字簽名等加密技術是如何保證區塊鏈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的。他通過一些簡單的圖示和類比,讓我對這些看似高深的密碼學概念有瞭直觀的理解。瞭解瞭數據是如何被加密,並且如何通過數字簽名來驗證交易的真實性,我纔真正體會到區塊鏈技術在構建信任機製方麵的強大之處。這部分內容的處理非常紮實,邏輯清晰,讓我能夠從技術層麵理解為什麼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能夠擁有如此高的安全性。當然,我也有一些疑問,比如在實際應用中,這些加密技術是否會麵臨新的挑戰,或者是否存在被破解的風險,書中並沒有深入探討這方麵的內容,但總體而言,我對加密部分的闡述是滿意的,它為我理解區塊鏈的安全性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受是,它更像是一個廣闊領域的“導覽圖”,而不是一個“深度挖掘報告”。在前半部分,它對區塊鏈技術的起源、發展以及基本原理進行瞭比較詳細的介紹,從“零”開始,確實為初學者打開瞭一扇門。例如,關於“從零開始學區塊鏈”的部分,它梳理瞭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脈絡,以及它與傳統數據庫的區彆,讓我能夠對其核心價值有所認識。但是,當我試圖從書中找到關於“互聯網金融新格局”的深度分析,或者對“比特幣挖礦”的未來趨勢進行更詳盡的瞭解時,我發現信息量似乎有些分散。書中的確提到瞭數字貨幣對傳統金融體係的影響,以及一些新的金融模式的雛形,但這些描述更多的是一種可能性和概括,缺乏對具體商業模式的剖析,也未深入探討不同國傢和地區在金融監管上的差異化對格局産生的影響。因此,雖然它成功地讓我對整個領域有瞭宏觀的認識,但在對未來格局的預測和具體金融實踐的解讀上,它似乎更傾嚮於提供一個框架,而不是細緻入微的分析,這使得我無法獲得更深入的啓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