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歐洲壁畫史綱
定價:26.00元
作者:祝重壽
齣版社:文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12-01
ISBN:9787501012374
字數:
頁碼:15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歐洲壁畫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古代經中世紀到近代、現代,歐洲壁畫延綿不斷,持續發展。其間,壁畫藝術大師代代相承,人纔輩齣,創作齣瞭許許多多不朽之作,為世界藝術寶增添瞭光彩。
本書是部係統闡述歐洲壁畫發展曆史的專著,是《中國壁畫史綱》(文物齣版社1995年版)的姐妹篇。全書分為四章,簡膽扼要地介紹瞭歐洲古代、中世紀、近代和現代壁畫的發展脈絡和各個時期的風格及特點。作者強調壁畫與建築不可分割,強調壁畫的裝飾性,並依據相關資料,針對某些傳統觀點提齣瞭獨到的見解。
目錄
序言
緒論
章 古代壁畫
節 愛琴海壁畫
一、剋裏特壁畫
二、邁锡尼壁畫
第二節 古希臘壁畫
第三節 古羅馬壁畫
一、伊特魯裏亞壁畫
二、古羅馬壁畫
三、羅馬帝國浮雕壁畫
四、帝國晚期的早期基督教壁畫
第二章 中世紀壁畫
節 拜占庭壁畫
第二節 “羅馬式”壁畫
第二節“哥特式”壁畫
第三章 近代壁畫
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
第二節 17世紀巴羅剋壁畫
第三節 18世紀羅可可壁畫
第四節 19世紀歐洲壁畫
第四章 現代壁畫
節 野獸派壁畫
第二節 立體派壁畫
第三節 超現實主義壁畫
第四節 其他壁畫
作者介紹
祝重壽,男,生於1947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博士、副教授。在高校從事中國美術史、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壁畫史、歐洲壁畫史、東方壁畫史、中國雕塑史、中國插圖史教學、研究20多年。著有:《中國壁畫史綱》、《歐洲壁畫史綱》、《東方壁畫史綱》、《中國插圖史話》(
文摘
序言
這本歐洲壁畫史綱,真的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穿越瞭韆年的時光,漫步在歐洲各地古老的殿堂與洞穴之中。書中的每一頁都充滿瞭驚喜,我被那些色彩斑斕的壁畫深深吸引。從龐貝古城中保存完好的日常生活場景描繪,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繁華卻最終被火山灰掩埋的城市;到意大利中世紀教堂裏,那些充滿神聖感的宗教故事畫,每一個人物的錶情,每一個場景的布置,都充滿瞭象徵意義,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他不僅僅是羅列作品,更是將壁畫置於其産生的曆史背景、社會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之中進行解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壁畫背後故事的挖掘,比如某幅壁畫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什麼民間傳說,或者某位畫傢的生平經曆是如何影響瞭他的創作風格。這些細節讓冰冷的石壁上的圖畫瞬間變得有溫度、有人性。這本書讓我明白,壁畫不僅僅是牆壁上的圖畫,更是那個時代人們心靈的寫照,是他們對生活、對信仰、對宇宙的理解與錶達。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夠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不同時代人們的呼吸。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以前對歐洲壁畫的瞭解僅限於那些教科書上零星的圖片,覺得它們要麼過於古老,要麼就是某種宗教的宣傳畫,沒什麼太大意思。但讀瞭之後纔發現,歐洲壁畫的世界簡直是波瀾壯闊,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曆史教科書!從古希臘羅馬的墓室壁畫,那種鮮活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我仿佛能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生活氣息,甚至能想象齣他們是如何進行祭祀、宴飲的場景。再到中世紀教會的教堂壁畫,那些聖經故事被描繪得莊嚴而神秘,雖然風格上不如古希臘羅馬那般寫實,但那種精神上的衝擊力卻更加震撼。每一幅壁畫都不僅僅是裝飾,更承載著當時的信仰、哲學、社會風貌。書中對不同時期壁畫風格的演變,如從拜占庭的平麵化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透視法和人體解剖學的革新,都講解得條理清晰,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慢慢理解其中的門道。尤其是對文藝復興時期那些大師們的作品,書中不僅展現瞭作品本身的美,還深入剖析瞭藝術傢們在構圖、色彩運用、人物情感錶達上的獨到之處,讓人嘆為觀止。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藝術史,也看到瞭人類文明在不同時代留下的深刻印記。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專著。但翻開之後,我立刻被深深吸引住瞭。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地從時間綫上往前推的講述,而是更側重於壁畫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比如,書中會專門開闢章節來討論壁畫中的色彩象徵,或者壁畫中的人物姿態如何反映當時的社會等級和權力關係。這些角度都非常新穎,讓我耳目一新。我尤其驚嘆於書中對不同地域壁畫風格的細緻區分,比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那種強調人文主義和古典美的風格,和北歐地區在同一時期發展齣的截然不同的宗教藝術風格,這些對比讓我對歐洲藝術的多樣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和考古發現,讓整個論述更加嚴謹可信,但也並不顯得晦澀難懂,反而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參加瞭一場盛大的歐洲文化之旅,親身感受到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們是如何用畫筆在牆壁上書寫他們的曆史和夢想的。
評分對於像我這樣對歐洲曆史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深入的方式,梳理瞭歐洲壁畫的發展脈絡,讓我對這一藝術形式有瞭前所未有的瞭解。書中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描繪壁畫本身的美學特徵,更重要的是,它將壁畫置於其所處的社會、政治、宗教和哲學環境中進行解讀。例如,在中世紀的壁畫部分,書中詳細闡述瞭教會如何利用壁畫來傳播教義、鞏固統治,以及這些壁畫是如何反映當時人們的信仰和世界觀的。而在文藝復興時期,書中則強調瞭人文主義思潮對壁畫藝術的影響,以及藝術傢們如何通過對人體解剖學、透視學等知識的掌握,來創造齣更加逼真、更具錶現力的作品。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被遺忘”的壁畫遺址的介紹,這些文字和圖片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可能已經消失或損毀的藝術珍品。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驚嘆於古人高超的藝術技藝和他們對生命、對自然的深刻洞察。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藝術鑒賞能力,更拓寬瞭我對歐洲曆史文化的認知邊界,讓我感受到瞭藝術史的無窮魅力。
評分我一直對藝術史,尤其是那些宏大而又古老的藝術形式非常著迷,而歐洲的壁畫無疑是其中最讓我心動的存在。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些藝術瑰寶的求知欲。它的內容之豐富,簡直讓我應接不暇。從古羅馬時期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彆墅壁畫,到中世紀教堂裏象徵著神聖與永恒的宗教壁畫,再到文藝復興時期那些將寫實技巧與人文精神完美結閤的巨作,書中幾乎囊括瞭歐洲壁畫發展史上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和裏程碑式的作品。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著名壁畫的深入剖析,比如拉斐爾在梵蒂岡宮的作品,不僅僅是對畫麵構圖和人物描繪的解讀,更是對作品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政治象徵意義的挖掘。讀到這些部分,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地去看書中的插圖,然後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時代的畫麵。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沒有迴避壁畫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爭議和不同學派的觀點,而是以一種開放的態度,引導讀者去思考和探索。它讓我看到瞭壁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如何隨著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不斷演變、發展,同時又始終保持著其獨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