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2019年历史学考研教材 中国史部分 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上下册+中国古代史

【预售】2019年历史学考研教材 中国史部分 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上下册+中国古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考研
  • 历史学
  • 中国史
  • 近代史
  • 现代史
  • 古代史
  • 教材
  • 预售
  • 2019年
  • 考研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宏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04104
商品编码:27032601623
丛书名: 中国史大纲解析

具体描述


 


作 者:王桧林主编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第五版)上下全两册 历史学基础考研指定教材!

作 者: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  主编

出 版 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5月第5版
  • 字 数: 597000
  • 版 次: 1
  • 页 数: 527
  • 印刷时间: 2011年11月第四次印刷
  • 中国古代史(上册) 定:42元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定:31元

  • 上 ISBN:9787211061518
    下 ISBN:9787211061631

全二册总定:73.00元

 

 

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 第四版+下册(第四版1949-2013)王桧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第4版)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 :23.70元

中国现代史(1949-2013(下册)(第四版)

作 者:王桧林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月第4版  

页 数:625

字 数:518千字

印刷时间:2016年10月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040456691

包 装:平装

定 :31.80元

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第4版)+下册(第4版1949-2013)王桧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名:中国现代史(第4版上1919-1949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25.8元

作者:王桧林,郭大钧,耿向东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040439649

字数:420000

页码:499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


《中华文明史纲》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中国历史的演进逻辑,为读者构建一幅宏大而精细的中国历史画卷。内容涵盖从远古时期人类的起源,到近代中国的剧烈变革,再到现代中国的蓬勃发展,力求全面、客观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风云。 第一部分:华夏文明的曙光与奠基(远古至秦汉) 我们将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探索仰韶、龙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了解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态与信仰。从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更迭,逐步揭示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分析殷商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的意义,以及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建立,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制度基础。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思想文化空前繁荣,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辉至今仍熠熠生辉。本书将重点解读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核心思想,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伦理产生的深远影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我们将审视郡县制的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的意义。随后的汉朝,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书将深入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汉代科技、艺术的成就,展现大一统王朝的辉煌与挑战。 第二部分:帝国时代的辉煌与挑战(魏晋南北朝至宋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动荡,但却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本书将探讨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文化冲击与融合,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以及文学艺术的独特风格。 隋唐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本书将详述隋朝的统一与短暂,以及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从唐朝的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到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以及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的繁荣,都将得到细致的阐述。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书将重点分析宋朝的经济体制、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同时,也将探讨宋朝面对北方强敌的边患,以及其独特的政治文化特点。 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统治方式、文化政策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都将是本书的重要分析内容。本书将探讨元朝的行省制度、驿站系统,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三部分:集权巩固与转型期的阵痛(明清) 明朝的建立,标志着汉族王朝的复兴。本书将深入分析明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改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以及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同时,也将探讨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带来了长达近三百年的稳定。本书将详细阐述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康乾盛世的辉煌。然而,本书也同样会客观地分析清朝后期,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我们将聚焦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传统中国在近代化转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挣扎。 第四部分:百年激荡与民族复兴(近代中国) 本书将深入探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从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到北洋军阀的统治,再到国民革命的兴起与曲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充满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书将重点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如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我们将考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都将给予详尽的阐述。 第五部分:建设新中国与改革开放(现代中国)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本书将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我们将分析新中国在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抗美援朝等方面的重大举措。 本书也将客观地审视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与教训,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最后,本书将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对外开放的扩大,再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将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深入剖析中国经济腾飞的奥秘,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 结语 《中华文明史纲》力求以严谨的史学态度,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立体、鲜活的中国历史。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入门读物,更是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必备参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把握中国的现在,并展望中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感到着迷,而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段历史深入了解的渴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屈辱的近代史,更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抗争与探索。从鸦片战争的被迫开放,到列强的瓜分豆剖,再到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以及各种救亡图存的思潮涌动,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特别喜欢它对辛亥革命的解读,不仅仅是推翻帝制的成功,更深入地分析了其局限性,以及革命后中国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对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动荡与复杂,书中的叙述也显得非常客观,它展现了那个时期政治的黑暗、经济的凋敝,但也揭示了进步力量的萌芽与发展。而且,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既展现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也揭示了他们的局限性,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叙述也十分精彩,让我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最终走向历史舞台中心的。

评分

说实话,当初买这套书纯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中国历史的入门书籍实在太多了,良莠不齐。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绝对是超乎预期的。它在内容的选择上非常精炼,抓住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几个核心脉络,而且叙述风格非常流畅,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部分,作者对于一些关键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思想的梳理,做到了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微观的细节,让我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例如,在讲到汉武帝时期,书中不仅仅介绍了他的军事扩张和文化政策,还深入分析了“推恩令”等政策对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分析的深度,对于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书中的语言运用也十分得当,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性,很多历史事件的描述都栩栩如生,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时代。我非常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事件时的客观态度,并没有过多的主观评价,而是将事实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评分

我之前一直觉得中国现代史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领域,因为它涉及到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非常复杂。但当我读了这套书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作者以一种非常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与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详尽的阐述。书中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例如建国初期的一系列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都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改革开放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中国如何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员。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注重从社会、文化、民生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例如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描写,就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青春与牺牲,以及这段经历对他们个人命运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历史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中国近代史一直有一种模糊的概念,总觉得是零散的事件堆砌,直到我翻开这套书,才发现原来历史是可以如此清晰、如此引人入胜的。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到辛亥革命的惊天巨变,再到五四运动的时代洪流,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每一个阶段都梳理得井井有条。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史实,而是深入剖析了事件背后的动因、发展脉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比如,在讲到洋务运动时,它不仅仅列举了“同治中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以及它为什么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的命运。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书中的史料运用也非常扎实,引用了很多原始文献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不会让普通读者觉得晦涩难懂。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章节划分清晰,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节点设置的“史事钩沉”或者“人物聚焦”板块,能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决策过程,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细节,这对于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历史事件的多面性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优秀的中国近代史入门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这套书在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它涵盖了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到现代中国的崛起,几乎触及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和关键节点。在古代史部分,作者对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且能够抓住每个时代的核心特征,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例如,在讲到宋朝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宋朝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达,还深入分析了其“积弱”的原因,以及这种“重文轻武”的国策对后世的影响。这种既肯定成就,又揭示问题的叙述方式,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更辩证的认识。在近代史和现代史部分,作者也展现了极高的史学素养,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影响。让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中国现代史的叙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与奋斗,以及中国如何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之前一直在专注于研究某个比较冷门的领域,这次为了拓展知识面,特意入手了这套中国古代史。说实话,刚开始还担心会太过于基础,不够深入,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套书在梳理中国古代历史主线的同时,也对一些重要的文明曙光、政治制度演变、思想文化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夏商周的礼乐文明,到秦汉的统一帝国,再到唐宋的繁荣盛世,以及明清的转型时期,每一个朝代的特点、成就、以及其衰落的原因,都分析得鞭辟入里。书中对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描写也十分丰富,例如在讲到唐朝时,不仅仅强调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影响力,还详细介绍了长安城的国际化程度,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以及唐朝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态度。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事实堆砌,而是活生生的社会图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考古发现的运用非常到位,很多重要的考古成果被融入到历史叙述中,比如对商代青铜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介绍,都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作者在学术观点上也比较审慎,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会引用不同的学派观点,并给出自己的分析,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这对于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书籍。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上古时期的传说开始,一直讲述到清朝的灭亡,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全部重要时期。在内容的呈现上,作者非常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将各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衰落,都进行了一一梳理。我特别喜欢它在描写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时,所使用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例如对秦朝统一六国时期的战争场面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对唐朝盛世的描绘,也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开放。同时,书中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刻画也相当精彩,例如对汉武帝雄才大略的展现,对唐太宗虚怀纳谷的描绘,都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在梳理历史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这使得历史的叙述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评分

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为我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平台。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开始,到辛亥革命的巨变,再到新中国成立,每一个时期都得到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着重于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以及深远影响的探讨。例如,在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书中详细阐述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的扩张需求,从而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于抗日战争的描写,书中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抗争,还深入分析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的叙述,它展现了共产党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种对历史深层原因的挖掘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现代史的理解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几个关键事件,比如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等,总觉得不够立体。直到我接触了这套书,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史的复杂性与厚重感。作者以一种非常宏大而又细腻的视角,展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风云变幻。它不仅仅是政治军事斗争的叙述,更是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文化思潮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全景式展现。在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书中的描述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激情与奉献,也展现了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敏感时期,作者的处理也显得相当客观和审慎,在揭示历史事实的同时,也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反思历史、吸取教训非常有意义。此外,书中对改革开放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中国如何一步步融入世界,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让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对普通人命运的描写,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悲欢离合,这使得历史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也更加触动人心。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中国现代史的书,而这套书正好符合我的要求。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讲到改革开放,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作者在描述历史事件时,既注重宏观的政治背景,也关注微观的社会生活。例如,在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书中不仅阐述了国家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的成就,也描绘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民积极投身建设的热情。对于改革开放的阐述,书中更是详细介绍了其历史背景、重要决策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让我对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处理方式非常客观和审慎,比如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其造成的破坏,而是尝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吸取教训非常有益。总而言之,这是一套非常值得推荐的中国现代史入门和进阶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