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博图书专营店信誉保证,正版,假一赔十,请亲们放心拍下!!!
另外赠送一本掌中宝!!!
2019年统考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指定教材北师大版中国史部分+高教版世界史部分 (共11册)
购买全套超值赠送:历史学考试大纲+ 历史学考研笔记 +新东方考研政治强化班+新东方考研英语强化班(均为邮箱发送)
权威推荐以下图书,链接如下:
本套餐共包含11本书(均可打开查看单本描述)
11本描述如下:
书 名: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2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于廑 齐世荣 出版日期:第2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装: 33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315455 条形码: 9787040315455 商品尺寸: 22.6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481 g 定价:23.10元 内容简介: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2版)》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编》第二版的上卷,即全套教材中的第三卷。本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到1848-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了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展示了世界从相互隔绝、分散逐步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并勾勒出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风貌。此次修订既保持了初版的基本体系,又吸取了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并弥补了初版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使之更趋完善。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 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三、矛盾的激化·武装斗争的开始·宣布独立 四、艰苦的战争·光辉的胜利 五、杰斐逊与民主改革 六、谢斯起义·《联邦宪法》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一、旧制度的危机 二、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 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五、雅各宾派专政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一、雾月政变 二、从执政府到帝国 三、帝国的盛衰 四、帝国的覆灭 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一、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 二、拉丁关洲民族独立运动 三、1848年欧洲革命 后记
书 名: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2版)
作 者: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ISBN:9787040270044 版 次:2 页 数:294 字 数:350000 印刷时间:2012-4-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21.60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编》第二版的下卷,即全套教材中的第四卷。本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到1900年期间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展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并向垄断过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和亚非拉国家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历史轨迹,通过纵横两个方面展示了具有真正意义的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此次修订既保持了初版的基本体系,又吸取了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并弥补了初版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使之更趋完善。本书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师生、专业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六卷本《世界史》是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八五”期间国家重点书,初版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目录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 一、法国工业革命 二、美国工业革命 三、德国工业革命 四、俄国工业革命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宪章运动 一、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 三、宪章运动的兴起·第一次请愿书 四、全国宪章协会·第二次请愿书 五、1848年宪章运动
书 名:世界史 现代史编 上卷
作 者: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2-1 ISBN:9787040315479 版 次:1 页 数:299 字 数:400000 印刷时间:2012-4-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4 包 装:平装 定价:22.90元 内容推荐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的第五卷,它以广阔的视野和新的内涵展示了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世界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80年代以来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成果。与《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配套的为高等教育出版杜已出版的四卷:《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以及这次同时出版的第六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同时也是专业人员和广大读者值得珍藏的读本。 目录 总序前言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 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第四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 五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七章 两次民办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八章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九章 走向大战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一章 20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后记 书 名:世界史 现代史编 下卷 作 者: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ISBN:9787040315462 版 次:1 页 数:367 字 数:460000 印刷时间:2011-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包 装:平装 定价:25.90元 编辑推荐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全书基础知识扎实,全面体现了主编们关于世界史纵向—横向发展的全局史观,展现世界各地区从相互隔绝走向交往、逐渐融为一体的历史发展总格局,在学术上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内容推荐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八五”国家重点书六卷本《世界史》的第六卷。本卷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来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历史。本书是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专门著作,可供高校历史专业师生和专业工作者学习参考。《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应与我社已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和《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配套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变化 第二节 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新潮流 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 第三章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书名: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作者:吴于廑,齐世荣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040315493 字数: 页码:301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4.20元 内容提要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上、下卷)为原国家教委规划组织编写,属“八五”国家级重点书,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6卷本《世界史》的前两卷。它全面阐述人类起源至1500年的世界历史行程,注重史论结合,构筑新的编撰体系,力求体现已故著名学者吴于廑关于世界从分散走向一体的学术思想,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有所加强,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是大学师生、专业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值得一读的世界史著作。与《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配套的是《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从猿到人的过渡 最早的人属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旧石器时代 采集和狩猎生活 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 氏族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畜牧业的起源 农业革命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第四节 文明的产生 金属的冶炼
书 名:世界史 古代史编 下卷
作 者: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ISBN:9787040315486 版 次:1 页 数:277 字 数:330000 印刷时间:2011-1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3 包 装:平装 定价:22.30元 内容推荐 这本《世界史(下古代史编)》由朱寰、马克垚主编,记述了五大洲的古代世界史,内容包括: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阿拉伯帝国、东欧封建诸国、西欧封建社会、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新兴伊斯兰教诸国、东欧封建国家的发展等。 目录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 第一节 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第二节 亚洲民族大迁徙及其后果 第三节 欧洲民族大迁徙及其后果 第二章 东亚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中国的高度文明 第二节 新罗统一后的朝鲜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越南 第五节 儒学和佛教在东亚的传播 第 三章 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中国古代史上 第4版 |
| 作 者: | 晁福林 |
| 定价: | 45.00 |
| ISBN号: | 9787303195336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开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
| 印刷日期: |
| 编辑推荐 |
| 在本书的撰著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吸取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各章节撰写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酌情在教材里有所反映。其次是利用新的考古资料进行阐述,关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考古发现及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要尽量吸收。再次是在编撰体例上要有新的特色,例如,每章都有“叙说”一节,阐述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概况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在纵观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演进规律。复次是各章节的安排和内容的详略尽量适应教学的需要,对于许多重要问题都做了比较深入而具体的探讨,但也有的问题只进行了纲领性的叙述,而没有展开讨论,以求简省篇幅。 |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漫长的远古时代 第一节 叙说 第二节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猿人的广泛分布 二、早期智人 三、晚期智人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区域 二、仰韶文化时期的北方与南方 三、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区域的扩大 四、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面貌 第四节 古代文明的曙光 一、贫富分化与阶级的萌芽 二、社会观念的变革 第五节 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关于远古时代的朦胧记忆 二、黄帝和炎帝 三、颧顼和帝喾 四、唐尧和虞舜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 第一节 叙说 第二节 夏朝 一、夏族的兴起与大禹治水 二、夏朝的建立 三、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 四、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五、夏朝的衰落和灭亡 六、关于夏代的考古学探索 第三节 商朝 一、商族的起源和发展 二、商朝的建立 三、伊尹摄政与早商时期的政治发展 四、盘庚迁殷与武丁中兴 五、商朝制度和社会结构 六、晚商政治与纣的灭亡 第四节 西周 一、周族的兴起 二、周朝的建立 三、周公当政和成康之治 四、西周中期的社会发展 五、西周政治制度 六、共和行政与宣王中兴 七、西周的衰亡 第五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畜牧业的情况 三、以青铜铸造为主的手工业 四、商业的初步发展 五、居住和交通 六、服饰与饮食 七、丧葬情况 第六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一、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及纹饰 二、史学与文学 …… 第三章 春秋战国社会的变化 第四章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 大事记 |
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二版)——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
作 者:宁欣 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041879
出版日期: 2009 年5月
开 本:16
页 码: 407
版 次:2
定价 :40.00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课程的学科基础,是面向中国古代史专业及历史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自20世纪50年代起,北师大历史系对中国古代史教学进行过许多探索,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建设和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目标。为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注重引导学生历史学习思维模式的转变,使之摆脱中学历史教学单向思维、以知识点为主、寻求标准答案的模式,尽快进入“问题意识”的境界;将史学的才、学、识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专精与博通的全面发展;坚持科研带动教学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直接走进学术前沿;把握宏观与微观并举、理论与材料并重的原则。.
本教材不仅面向历史专业的本科生,也适合专科生、函授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叙说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
三、隋唐五代时期基本史料
第二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政治革新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隋炀帝的统治与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从太原起兵到开元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二、唐初的政治制度
三、贞观之治
四、武周政治
五、开元之治
第四节 安史之乱及唐后期政局
一、安史之乱
书名:中国现代史 第四版
原价:45.00元
作者:王桧林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第四版
ISBN:9787303183388
字数:512000
页码:449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
内容提要
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史,都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围,而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又可把近代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历史才进入现代的行程。本书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
史而称作“中国现代史”,是沿袭近几年习用的名称,也是高等学校课程表上一直还在使用的名称。
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和编写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也是我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史学家,虽然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但还是大多崇尚“直书”,反对“曲笔”,即主张写信史。有人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他们对写信史的意义也是相当了解的。任何一个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都要总结历史经验,用以指导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行动。但也只有从真实的历史资料中,才能总结出较正确的历史经验,从而吸取有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是最有远见和大公无私的,没有剥削阶级的偏见。历史工作者只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才能真正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到底。本书是力求贯彻这一原则的。当然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有各种充分的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写信史,这是本书的一个优点。
科学的生命在创新。如果科学工作者总是穿新鞋走老路,科学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但历史科学有它的特点和难处。史学工作者面对的是过去的资料,整天跟故纸堆打交道,怎能创新呢?这就需要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见识和功夫。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并不是神秘的魔法,也不是主观主义的“自由创造”,只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占有材料,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逐步做到。人们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社会现实要求史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历史研究的创新是无穷无尽的。当然,对历史资料,史学工作者只能给以新的解释,而不能加以抹杀或歪曲。并且这种解释只能是历史资料中所含有的,而不是史学工作者硬加的。史学研究上的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本书的作者注意到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在全书的体系上,在具体史实的分析和结论上,都有不少新的处理和看法。
目录
第1版序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
第一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
第二节 五四运动 新思潮的竞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三节 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
第四节 社会各界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
第一节 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分化
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
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和中共的白区秘密工作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
第一节 “九一八”国难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
第三节 苏区工农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第四节 华北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第五节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 全国团结抗战开始
第二节 日军全面进攻 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国民政府向战时体制的变化
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五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战场 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相持阶段后期中国的战局和政局
第三节 民主运动的再兴起 着眼于战后的各种政治主张的发表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第二节 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第四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八章 哲学 科学 文化思潮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文化思潮
第三节 中西兼具的风俗文化
第四节 哲学、科学、文学创作
第二版后记
书 名: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主编
作 者: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 名:中国当代史——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基本信息
书名: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当代史(第4版)
定价:56.00元
作者:郭大钧 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9-1
ISBN:9787303183234
字数:545000
页码:481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699g
目录
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10-1956.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大陆的统一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
四、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策略方针
六、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和全国抗美援朝运动
七、土地制度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八、合理调整工商业和“三反”、“五反”运动
九、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十、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和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现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定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加强党的建设《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稳步前进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打开外交新局面
六、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七、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八、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9-1966.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提出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兴盛
三、中共八大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五、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
一、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对“反冒进”的批判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大跃进”的发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教育文化领域“左”倾思想的泛滥和对“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
四、炮击金门和西藏平叛
五、对已经察觉的“左”倾错误的纠正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六、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七、“大跃进”错误的继续严重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第三节 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农村政策的调整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工业的调整
三、科学、教育、文化政策的调整
四、“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调整的全面展开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5-1976.10)
第四章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1976.10-1992.1)
第五章 坚持改革开放 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2.1-2002.10)
第六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002.11-2013.3)
内容提要
这部《中国当代史(第4版)》,从1949年写到2014年。65年的历史可以分为6个时期,大致上与本书的6个章节相对应。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结为“一条道路”、“一个体系”和“一个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以后,以****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构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顺应党心民意。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换届选举,新老交替顺利完成。
文摘
《中国当代史(第4版)》: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兴盛
在建设社会主义,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广大知识分子的作用非常突出。为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加强对知识分子和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于195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向会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因此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极劳动,“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报告正式宣布: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①。周恩来在报告中还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现状,明确提出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
1月20日,毛泽东到会讲话,指出:“现在我们是革什么命呢?现在是革技术的命,叫技术革命。要搞科学,要革愚昧同无知的命,叫文化革命。”②他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造就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而奋斗。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根据会议精神,3月14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陈毅为主任,集中几百名优秀科学家编制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随后,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科学文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中存在着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倾向。例如,遗传学界存在以苏联米丘林一李森科学派为权威,排斥西方的门德尔一摩尔根学派的情况;在医学界有人认为苏联巴甫洛夫学说是社会主义医学,中医是封建医学,西医是资本主义医学;戏曲界出现京剧和地方戏以哪个为主的争论。这种现象引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注。1951年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题词祝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三个委员会。就历史研究的工作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总结,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①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他正式宣布了这一方针,指出:“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以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②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文联联合召开的报告会上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他说:“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的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
赠品描述如下
《考研历史学掌中宝》
书名:《考研历史学掌中宝》 | | |
书号:9787568238571 | ||
定价:16.80元 | 出版日期:20170415 | |
开本:64K | 作者:历史学考研命题研究组 | |
装帧:平装 | 印张:3.5 | |
包/册: | 中图法分类号:①K0 | |
上架建议: 国内考试/考研历史学 | 建议订数:(此数业务填写) | |
读者对象: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 | ||
同类书比较: | ||
【编辑推荐】 1.浓缩精华:《考研历史学掌中宝》是根据教育部《历史学考研基础大纲》规定的条目,力图用最简单、精确的语言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要考点进行概要式的简述。 2.强化记忆:帮助考生快速扫描课本知识,清除冗余信息回归根本。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最精炼、最重要的考点,有利于考生宏观把握重要历史问题,能够对重要考点进行纵向比较,查漏补缺。 3.高效复习:体积小,易于携带,方便随时阅读记忆,帮助考生高效学习。同时采用双色印刷,勾勒重点难点,美观大方,不易疲劳。 | ||
【内容简介】 《考研历史学掌中宝》是根据教育部大纲具体规定的条目,力图用最简单、精确的语言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考点进行概要式的简述。旨在帮助考生快捷地理解和记忆大纲的知识点,准确和熟练地掌握考试内容,为同学们最后考试获得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 ||
【作者简介】 历史学考研命题研究组由来自国内外著名学府的40多位博士、硕士组成,长年从事考研专业课考试辅导与培训,担任考研专业课考试教学研究工作。组员们治学严谨,授课方式轻松易懂,著作颇多,深受广大考研学子的喜爱。 | ||
本书是在认真研究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最新考试大纲、历年统考真题的基础上形成的,既反映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蕴涵着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势,是广大考生了解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考生从中可直观地了解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考点分布和难易程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浓缩精华:《考研历史学掌中宝》是根据教育部《历史学考研基础大纲》规定的条目,力图用最简单、精确的语言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要考点进行概要式的简述。
2.强化记忆:帮助考生快速扫描课本知识,清除冗余信息回归根本。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最精炼、最重要的考点,有利于考生宏观把握重要历史问题,能够对重要考点进行纵向比较,查漏补缺。
3.高效复习:体积小,易于携带,方便随时阅读记忆,帮助考生高效学习。同时采用双色印刷,勾勒重点难点,美观大方,不易疲劳。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史料的堆砌,更注重理论的阐释和观点的引导。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对于“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材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又比如,在近代中国史的学习中,对于“救亡图存”道路的选择,教材也分析了不同学派的主张和实践,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这种对历史规律和内在逻辑的挖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而不是被海量信息淹没。
评分现代史部分,尤其是世界现代史,无疑是考研的重点和难点。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也非常充实。从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与影响,到冷战的形成与瓦解,再到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材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历史进程的梳理,以及对战后国际秩序建立的分析。作者在描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没有回避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是通过引用史料和不同学者的观点,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其成立的背景、宗旨和作用,教材也进行了清晰的介绍。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教材的时候,首先被其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所吸引。每一册的封面设计都简洁大气,却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感。翻开内部,内容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看书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特别是关于中国史的部分,北师大版和高教版都囊括其中,这对于考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高校在考试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同时包含两种权威的版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也更容易理解不同学术流派的观点,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例如,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比如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影响,教材并没有简单带过,而是通过具体的史实和考古发现,生动地展现了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如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近代中国史部分,对于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细节,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对西方思想的吸收,教材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考过程和历史事件的深层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标题直接点明了它的主题,让我一眼就能明白这是一套针对2019年历史学考研的学生设计的教材。全套11册的规模,涵盖了世界史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中国史(北师大和高教版),这个信息量相当庞大,足以让备考的学子们感到安心,不用再为搜集资料而东奔西走。我特别关注到“现货”二字,这对于考研这种时间紧迫的时期来说,简直是福音。意味着我无需等待漫长的发货时间,可以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复习中去。
评分在翻阅世界史部分时,我尤其赞赏其对古代史的详尽阐述。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曙光,到古希腊罗马的辉煌,再到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教材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作者在介绍各个文明时,不仅罗列了重要的时间、人物和事件,更注重分析了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原因,以及对后世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能够跳出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对古代世界整体性的认知。特别是对于一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比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教材也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对于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名考研的学生,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实用性和权威性。这套教材全11册,覆盖了考研历史学专业所需的绝大部分知识点,而且包含了北师大和高教这两个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版本,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其权威性。我翻阅了其中一些章节,发现其内容严谨,论述清晰,参考文献也比较充分,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可靠性非常有信心。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理论,教材也力求解释清楚,并辅以大量的史实例证,非常便于理解和记忆。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为我的考研复习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不仅内容全面、系统,而且在理论阐释和史实分析上都做得相当出色。特别是对于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各个时期,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帮助我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而且“现货”的便捷性,也让我能够更早、更高效地投入到复习中来。我深信,通过认真研读这套教材,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考研的挑战。
评分中国史的部分,北师大版和高教版的内容,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视角。我注意到,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宏观的脉络梳理上做得尤为出色,对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重要的文化成就,都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而高教版则在一些具体史实的考证和学术观点的呈现上,显得更为细致和深入。例如,在讨论一些历史争议点时,高教版会引用多位学者的不同见解,并进行比较分析,这对于我们备考时理解和运用史料,形成自己的观点非常有帮助。
评分近代史部分的内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再到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教材的逻辑线索清晰明了,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作者在分析一些关键性的历史转折点时,例如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不仅仅停留在描述事件本身,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发生的深层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以及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对于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潮,如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和解读,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思想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