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IGBT器件——物理、设计与应用 |
| 作者: | [美]贾扬·巴利加(B.JayantBaliga) |
| 市场价: | 159.00 |
| ISBN号: | 9787111590378 |
| 版次: | 1-1 |
| 出版日期: | 2018-04 |
| 页数: | 447 |
| 字数: | 773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IGBT发明开始,介绍了IGBT的模型和基本工作原理、各种元胞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封装与驱动、安全工作区等,并给出了在多达十几个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应用电路和参数指标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电力电子、微电子、功率器件、功率IC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作者简介
1章 绪论1
1.1 IGBT应用范围2
1.2 基本的IGBT器件结构2
1.3 IGBT发展和商业化历史3
1.4 功率等级的扩展8
1.5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2章 IGBT的结构和工作模式13
2.1 对称的D-MOS结构13
2.2 非对称的D-MOS结构14
2.3 沟槽栅IGBT结构15
2.4 透明集电极IGBT结构16
2.5 新颖的IGBT结构16
2.6 横向IGBT结构18
2.7 互补的IGBT结构19
2.8 总结19
参考文献19
3章 IGBT结构设计21
3.1 阈值电压21
3.2 对称结构IGBT 22
3.2.1 阻断电压23
3.2.2 开态特性24
3.2.3 积累电荷27
3.2.4 关断波形29
3.2.5 关断损耗31
3.2.6 能量损耗折中曲线31
3.3 非对称结构IGBT 33
3.3.1 阻断电压33
3.3.2 开态特性35
3.3.3 积累电荷39
3.3.4 关断波形41
3.3.5 关断损耗44
3.3.6 能量损耗折中曲线47
3.4 透明集电极IGBT 50
3.4.1 阻断电压50
3.4.2 开态特性51
3.4.3 积累电荷55
3.4.4 关断波形55
3.4.5 关断损耗58
3.4.6 能量损耗折中曲线59
3.5 SiCIGBT 62
3.5.1 N型非对称SiCIGBT 62
3.5.2 阻断电压63
3.5.3 导通电压降65
3.5.4 关断特性67
3.5.5 关断损耗70
3.6 优化非对称结构SiCIGBT结构70
3.6.1 优化结构设计70
3.6.2 导通电压降71
3.6.3 关断特性72
3.6.4 能量损耗折中曲线73
3.6.5 大工作频率75
3.7 总结76
参考文献76
4章 安全工作区设计79
4.1 寄生晶闸管79
4.2 抑制寄生晶闸管80
4.2.1 深P+扩散80
4.2.2 减小栅氧化层厚度81
4.2.3 空穴电流分流结构84
4.2.4 器件元胞拓扑85
4.2.5 抑制闩锁器件结构88
4.3 安全工作区89
4.3.1 正偏SOA 90
4.3.2 反偏SOA 92
4.3.3 短路SOA 93
4.4 新型硅器件结构94
4.5 碳化硅器件95
4.6 总结95
参考文献96
5章 芯片设计、保护和制造97
5.1 有源区97
5.2 栅极压焊块设计99
5.3 边界终端设计101
5.4 集成传感器103
5.4.1 过电流保护103
5.4.2 过电压保护106
5.4.3 过温保护107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对IGBT器件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最基础的物理机制,到精密的器件设计,再到广泛的应用场景,这本书都给出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精心绘制的截面图和等高线图,它们直观地展示了器件内部的电场分布、电流密度以及温度变化,让我对IGBT的内部工作状态有了更形象的认识。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实用的计算公式和设计表格,这些都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关注器件本身,还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层面优化IGBT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控制策略来降低损耗,如何进行EMI抑制,以及如何进行可靠性预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知识的深度,更在于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我非常喜欢,它从IGBT的基本工作原理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PN结、MOSFET以及IGBT的独特结构和导通特性。书中对于载流子在P-N-P-N四层结构中的运动轨迹、以及沟道调制效应的解释,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对IGBT的软开关特性和硬开关特性之间的差异感到好奇,这本书似乎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大量的仿真波形和实验数据,让我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损耗产生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IGBT的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的章节,对于我们实际项目中频繁遇到的这些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我还在细细品读书中关于IGBT在逆变器、变频器等典型电路中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非常透彻,让我能够理解器件的选型原则以及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手册,更是一本实用的工程指南。
评分坦白说,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IGBT器件的某些设计细节一直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尤其是关于寄生电容、结电容对开关速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栅极电阻和驱动电压来优化开关损耗,书中都有非常细致的讲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IGBT的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它不仅介绍了基本的驱动方式,还探讨了如何实现隔离、提高共模抑制比以及优化驱动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这些都是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的考量。此外,书中关于IGBT器件的封装技术和散热设计也有专门的章节,这对于提高器件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书中还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这使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具有前瞻性。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交流,他不仅能解答你的疑问,还能引导你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面上“IGBT器件——物理、设计与应用”几个字清晰醒目,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薄纸,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厚重和扎实。我是一名在电力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接触过不少关于功率器件的书籍,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非常深刻。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剖析IGBT器件的核心技术,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讲起,一步步引出其精妙的设计思路,最终落脚到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挑战与解决方案。我尤其关心书中对于新型IGBT结构、栅极驱动技术以及可靠性评估方面的论述,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时能找到有效的参考。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清晰,图表清晰,不像有些技术书籍堆砌大量公式却缺乏直观的理解,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评分这本书在IGBT器件的应用部分做得尤为出色。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领域对IGBT器件的需求,而这本书恰好覆盖了这些热门应用。书中对IGBT在电机驱动、车载充电机、以及高压直流输电等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详细阐述了不同应用场景对IGBT器件性能提出的具体要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IGBT在电动汽车充电桩中的应用分析很感兴趣,它解释了如何根据充电功率、电压等级和环境温度来选择合适的IGBT模块,以及如何优化驱动和散热设计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书中还提到了IGBT在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IGBT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合当下技术发展的热点,对于我了解行业趋势和进行技术选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