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册 胶黏剂与胶接技术+胶黏剂配方精2011~2015 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粘合剂制备方法原理配料书

2册 胶黏剂与胶接技术+胶黏剂配方精2011~2015 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粘合剂制备方法原理配料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胶黏剂
  • 胶接技术
  • 环氧树脂
  • 水基胶黏剂
  • 配方
  • 制备
  • 粘合剂
  • 2011-2015
  • 材料科学
  • 工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清风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8944
商品编码:27664230981
丛书名: 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配方分析与应用(二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胶黏剂与胶接技术 

 

营销书名:

 

应用原理与应用技术完美结合的实用性专业书籍 

 

作者:

 

张彦华、朱丽滨、谭海彦 编著 

 

定价:

 

88.00 

 

ISBN:

 

978-7-122-31071-2 

 

关键字:

 

胶黏剂;胶接;水基胶黏剂;胶黏剂配方;胶黏剂制备; 

 

重量:

 

422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平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版次:

 

 

页码:

 

271 

 

印次:

 

 

 

 

本书应用原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除了全面系统的对胶黏剂与胶接方面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论述外,又有科研成果及应用实例,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书籍。注重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本书介绍了胶黏剂以及胶接技术,重点介绍醛类树脂胶黏剂(脲醛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和酚醛树脂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热熔胶黏剂、水基胶黏剂(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水性异氰酸酯胶黏剂、蛋白质胶黏剂及淀粉胶黏剂)的原料、合成原理、合成工艺以及应用。胶接技术简要介绍胶接理论的基础知识、胶接破坏以及胶接影响因素。本书是胶黏剂研究、产品设计、配方设计、制造加工、管理、销售人员必读之书,也可作为教材使用。

 

 

 

张彦华,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胶粘剂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主要贡献者,完成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攻关等各类科研近10项。

 

 

 

1胶接基础001 

1.1胶接理论001 

1.1.1吸附理论001 

1.1.2扩散理论002 

1.1.3化学键理论002 

1.1.4配位键理论003 

1.1.5机械结合理论004 

1.1.6双电层理论004 

1.1.7其他粘接理论005 

1.2胶接界面化学006 

1.3胶接流变学与胶接破坏006 

1.3.1胶接流变学006 

1.3.2胶接破坏008 

1.3.3影响胶接破坏(胶接强度)的主要因素009 

1.4胶接接头的老化问题与环境实验013 

1.4.1胶接接头的大气老化013 

1.4.2胶接接头的热老化014 

1.4.3木材胶接接头的老化015 

1.4.4人工加速老化试验017 

1.5胶接接头设计018 

1.5.1胶接接头的受力分析019 

1.5.2胶接接头设计021 

1.6胶黏剂的组成与分类022 

1.6.1胶黏剂的组成022 

1.6.2胶黏剂的分类025 

参考文献028 

 

2醛类树脂胶黏剂029 

2.1脲醛树脂胶黏剂029 

2.1.1合成脲醛树脂的原料030 

2.1.2脲醛树脂合成反应机理研究031 

2.1.3脲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037 

2.1.4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045 

2.1.5脲醛树脂的调制051 

2.1.6脲醛树脂的改性研究056 

2.2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060 

2.2.1合成三聚氰胺树脂的原料061 

2.2.2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原理062 

2.2.3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反应影响因素065 

2.2.4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工艺067 

2.2.5三聚氰胺树脂的改性069 

2.2.6三聚氰胺·尿素共缩合树脂胶黏剂070 

2.3酚醛树脂胶黏剂075 

2.3.1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076 

2.3.2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079 

2.3.3酚醛树脂的固化086 

2.3.4影响酚醛树脂质量的因素090 

2.3.5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094 

2.3.6酚醛树脂改性099 

参考文献106 

 

3丙烯酸酯胶黏剂108 

3.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108 

3.1.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及组成109 

3.1.2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合成110 

3.1.3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116 

3.1.4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应用117 

3.2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118 

3.2.1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18 

3.2.2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119 

3.2.3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固化机理119 

3.2.4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121 

3.2.5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性能与应用122 

3.3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122 

3.3.1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特点123 

3.3.2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组成和分类125 

3.3.3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的应用实例126 

3.4丙烯酸酯厌氧胶127 

3.4.1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特点127 

3.4.2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组成与分类128 

3.4.3厌氧胶的制备方法129 

3.4.4丙烯酸酯厌氧胶的原材料及作用130 

3.4.5丙烯酸酯厌氧胶的应用132 

参考文献133 

 

4聚氨酯胶黏剂134 

4.1聚氨酯胶黏剂概述135 

4.1.1聚氨酯胶黏剂的特性135 

4.1.2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135 

4.2聚氨酯胶黏剂的原料137 

4.2.1异氰酸酯137 

4.2.2多羟基化合物145 

4.2.3扩链剂和交联剂147 

4.2.4催化剂147 

4.2.5溶剂148 

4.2.6其他助剂148 

4.3聚氨酯固化与胶接机理149 

4.3.1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湿固化150 

4.3.2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常温固化151 

4.3.3聚氨酯的高温热固化151 

4.4影响聚氨酯胶黏剂性能的因素151 

4.4.1硬段的影响151 

4.4.2软段的影响152 

4.4.3分子量及交联度的影响153 

4.4.4添加剂的影响153 

4.4.5制备方法的影响153 

参考文献154 

 

5环氧树脂胶黏剂155 

5.1概述156 

5.1.1基本概念156 

5.1.2主要品种与分类157 

5.1.3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特点159 

5.1.4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用途159 

5.2双酚A型环氧树脂160 

5.2.1原料160 

5.2.2双酚A环氧树脂合成原理161 

5.3其他类型环氧树脂163 

5.3.1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163 

5.3.2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163 

5.3.3脂环族环氧树脂163 

5.3.4新型环氧树脂164 

5.4环氧树脂固化164 

5.4.1环氧树脂固化剂种类165 

5.4.2多元胺类固化剂固化反应机理166 

5.4.3酸酐类固化剂固化反应机理167 

5.4.4选择固化剂的原则168 

5.5环氧树脂添加剂169 

5.5.1增塑剂169 

5.5.2增韧剂 169 

5.5.3稀释剂170 

5.5.4溶剂170 

5.5.5偶联剂171 

5.5.6填充剂171 

5.6环氧树脂的应用171 

5.6.1室温固化环氧树脂胶黏剂171 

5.6.2室温快速固化环氧胶黏剂172 

5.6.3室温固化耐热环氧胶黏剂172 

5.6.4环氧树脂结构胶黏剂173 

参考文献173 

 

6热熔胶黏剂175 

6.1概述175 

6.1.1基本概念176 

6.1.2热熔胶主要特点177 

6.2热熔胶的组成及作用178 

6.2.1聚合物基体179 

6.2.2增黏剂183 

6.2.3蜡类186 

6.2.4抗氧化剂186 

6.2.5增塑剂187 

6.2.6填料187 

6.2.7其他助剂188 

6.3热熔胶的应用188 

6.3.1乙烯-乙酸乙烯酯型热熔胶黏剂(EVA)188 

6.3.2聚酯型热熔胶黏剂191 

6.3.3聚酰胺热熔胶黏剂193 

6.3.4聚氨酯热熔胶黏剂196 

参考文献198 

 

7水基胶黏剂200 

7.1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200 

7.1.1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原料201 

7.1.2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原理205 

7.1.3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机理207 

7.1.4影响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质量的因素209 

7.1.5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212 

7.1.6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应用216 

7.2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219 

7.2.1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特点219 

7.2.2乳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220 

7.2.3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聚合机理与聚合过程223 

7.2.4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固化机理228 

7.2.5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制备及影响因素229 

7.2.6乳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影响因素与应用230 

7.3水性异氰酸酯胶黏剂233 

7.3.1水性异氰酸酯组成及特点233 

7.3.2水性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固化234 

7.3.3水性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235 

7.3.4水性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应用239 

7.4蛋白质胶黏剂239 

7.4.1大豆蛋白质结构240 

7.4.2大豆蛋白质改性制备胶黏剂241 

7.4.3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应用245 

7.5淀粉胶黏剂246 

7.5.1淀粉胶黏剂概述246 

7.5.2糊化与膨化淀粉胶黏剂262 

7.5.3氧化淀粉胶黏剂264 

7.5.4酯化淀粉胶黏剂266 

7.5.5接枝淀粉胶黏剂267 

7.5.6淀粉胶黏剂中助剂的功能与作用268 

参考文献269

作者:朱春山 主编 孙保帅、龚彦文 副主编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书号:978-7-122-27608-7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27页

第1章概述 

1.1胶黏剂的分类与应用1 

1.1.1胶黏剂的定义及组成1 

1.1.2胶黏剂的分类与特点1 

1.1.3胶黏剂的应用4 

1.2胶黏剂的应用理论5 

1.3胶黏剂的粘接工艺6 

1.3.1影响粘接及其强度的因素7 

1.3.2粘接工艺7 

1.4胶黏剂的发展趋势7 

1.4.1新产品8 

1.4.2新技术8 

1.4.3新应用领域8 

参考文献9 

第2章土木建筑及装修用胶黏剂 

2.1建筑工程用胶黏剂10 

2.1.1新型环保建筑用胶黏剂10 

2.1.2淀粉改性聚乙烯醇环保建筑用胶黏剂11 

2.1.3耐光与防水性阻燃聚氨酯胶黏剂12 

2.1.4植物改性环保建筑胶黏剂12 

2.1.5环保建筑胶黏剂13 

2.1.6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13 

2.1.7酚基丙烷环氧树脂胶黏剂14 

2.1.8聚天冬氨酸酯聚脲胶黏剂14 

2.1.9环保型多功能建筑胶黏剂15 

2.1.10用于建筑工程的胶黏剂16 

2.1.11可耐钢筋焊接环氧植筋胶黏剂16 

2.1.12低温固化的低黏度高强度环氧树脂结构胶黏剂17 

2.1.13钠水玻璃耐高温胶黏剂17 

2.2装饰材料用胶黏剂19 

2.2.1单组分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复合胶黏剂19 

2.2.2瓷砖胶黏剂20 

2.2.3水性聚氨酯胶黏剂20 

2.2.4高性能含双键环氧树脂/液体橡胶胶黏剂21 

2.2.5纤维素-丙烯酸酯胶黏剂22 

2.2.6水泥基瓷砖胶黏剂23 

2.2.7环氧SEBS胶黏剂24 

2.2.8钢板植绒用胶黏剂25 

2.2.9羧甲基纤维素(CMC)复配淀粉胶黏剂25 

2.2.10含磷苯乙烯-丙烯酸酯阻燃胶黏剂26 

2.2.11双硅改性丙烯酸乳液胶黏剂27 

2.3保温密封胶黏剂28 

2.3.1中性耐候玻璃胶黏剂(一)28 

2.3.2中性耐候玻璃胶黏剂(二)29 

2.3.3甲基硅酸钠催化岩棉生产施胶胶黏剂29 

2.3.4单组分高伸长率阻燃聚硅氧烷密封胶30 

2.3.5醋丙乳液胶黏剂31 

2.3.6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乳液胶黏剂31 

2.3.7外墙外保温用胶黏剂32 

2.3.8建筑用聚氨酯胶黏剂33 

2.3.9轻质柔性玻璃棉毡胶黏剂34 

2.4混凝土、石料及接缝、修补用胶黏剂35 

2.4.1封口胶35 

2.4.2改性环氧透明裂缝封口胶36 

2.4.3用于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的胶黏剂36 

2.4.4低黏度裂缝修复用压注胶黏剂37 

2.4.5水中固化环氧树脂胶黏剂38 

2.4.6用于港工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HLC-LZ建筑结构胶黏剂38 

2.4.7无卤阻燃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黏剂39 

2.4.8混凝土裂缝修补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40 

2.5防渗堵漏及灌浆用胶黏剂41 

2.5.1有机硅异氰酸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41 

2.5.2室温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42 

2.5.3亲水性环氧树脂胶黏剂43 

第3章包装用胶黏剂 

3.1纸塑包装用胶黏剂44 

3.1.1室温自交联型水性纸塑覆膜胶黏剂44 

3.1.2软包装用耐水丙烯酸酯胶黏剂45 

3.1.3冷法新型淀粉胶黏剂45 

3.1.4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46 

3.1.5环保型聚乙烯醇缩乙二醛纸管胶黏剂46 

3.1.6水性可剥离纸塑覆膜胶黏剂47 

3.1.7水性纸塑环保干覆膜胶黏剂47 

3.1.8Nano-SiO2改性醇溶型聚氨酯胶黏剂48 

3.2铝箔及铝箔-纸用胶黏剂49 

3.2.1药用聚烯烃及铝箔包装材料用的热封胶49 

3.2.2医药包装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50 

3.2.3医药包装用互穿网络结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50 

3.2.4镀铝膜复合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51 

3.3复合包装材料用胶黏剂51 

3.3.1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51 

3.3.2环保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52 

3.3.3双组分高固含量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52 

3.3.4蒙脱土改性醇溶型聚氨酯胶黏剂53 

3.3.5双组分无溶剂复合胶黏剂54 

3.3.6GMA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55 

3.4标签与商标用胶黏剂56 

3.4.1淀粉改性大豆蛋白标签胶黏剂56 

3.4.2高速啤酒瓶贴标胶黏剂57 

3.4.3淀粉改性蛋白标签胶黏剂58 

3.5封口用胶黏剂58 

3.5.1水性覆膜封口胶黏剂58 

3.5.2包装盒封口胶59 

3.5.3用于纸质包装盒的高强度封口胶黏剂60 

第4章木(竹)材及其制品用胶黏剂 

4.1酚醛树脂胶黏剂61 

4.1.1一种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61 

4.1.2理化板用酚醛树脂胶黏剂62 

4.1.3理化板用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62 

4.1.4理化板用耐热酚醛树脂胶黏剂63 

4.1.5理化板用高韧性耐热胶黏剂63 

4.1.6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63 

4.1.7改性凹凸棒石/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64 

4.1.8中温固化酚醛树脂胶黏剂64 

4.1.9乳清蛋白胶黏剂65 

4.1.10多醛改性环保型酚醛树脂胶黏剂66 

4.1.11汽爆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66 

4.2脲醛树脂胶黏剂67 

4.2.1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67 

4.2.2低甲醛释放的高支化树脂胶黏剂67 

4.2.3无甲醛释放的树脂胶黏剂68 

4.2.4脲醛树脂胶黏剂68 

4.2.5环境友好型胶合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69 

4.2.6脲醛树脂/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胶黏剂70 

4.2.7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71 

4.2.8碱木素-脲醛树脂胶黏剂71 

4.2.9异氰酸酯-脲醛树脂复合胶黏剂71 

4.2.10大豆蛋白基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黏剂72 

4.2.11有机蒙脱土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73 

4.2.12地板基材用MUF树脂胶黏剂73 

4.2.13苯酚/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74 

4.2.14环保型脲醛树脂胶黏剂75 

4.2.15大豆蛋白耐水性木材胶黏剂75 

4.2.16E0级胶合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76 

4.3EVA和PVAC胶黏剂77 

4.3.1木薯淀粉基生物质无醛木材胶黏剂77 

4.3.2生物质基无醛胶黏剂78 

4.3.3改性大豆基乳液胶黏剂79 

4.3.4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快干环保木制品胶黏剂80 

4.3.5热压型地板基材用无醛胶黏剂80 

4.3.6环氧树脂和水玻璃改性聚乙烯醇木材胶黏剂81 

4.3.7胶合板用VAc-BA-MMA-AA四元共聚乳液胶黏剂81 

4.3.8高强耐水PVA/淀粉木材胶黏剂82 

4.3.9PVAc乳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共混胶黏剂83 

4.3.10淀粉基API木材胶黏剂83 

4.3.11TTI交联聚乙烯醇木材胶黏剂84 

4.3.12高淀粉含量木材用胶黏剂84 

4.4其他木(竹)材用胶黏剂85 

4.4.1竹木材用环保阻燃硅酸盐胶黏剂85 

4.4.2含有纳米银的胶黏剂86 

4.4.3木薯淀粉基环保型木材胶黏剂87 

4.4.4含有火山灰渣的板材胶黏剂87 

4.4.5植物纤维板或人造板用胶黏剂88 

4.4.6木材用耐水生物基无醛胶黏剂88 

4.4.7新型水性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89 

4.4.8无醛植物蛋白基木材胶黏剂90 

4.4.9防水级大豆蛋白胶黏剂90 

4.4.10秸秆纤维板用无机胶黏剂91 

4.4.11硅酸钠木材胶黏剂92 

4.4.12Na2SiO3基木材胶黏剂92 

4.4.13木材用大豆油基异氰酸酯胶黏剂93 

4.4.14大豆蛋白-丙烯酸酯复合胶黏剂94 

4.4.15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94 

4.4.16木质素磺酸盐基胶黏剂94 

4.4.17粉状木薯淀粉胶黏剂95 

4.4.18淀粉基木材胶黏剂(一)95 

4.4.19淀粉基木材胶黏剂(二)96 

4.4.20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97 

4.4.21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98 

4.4.22耐水型硅酸盐木材胶黏剂99 

第5章纸及纸制品用胶黏剂 

5.1封皮与糨糊胶黏剂101 

5.1.1醋酸乙烯玉米淀粉接枝共聚乳液胶黏剂101 

5.1.2裱纸胶水102 

5.1.3抗褶皱胶水102 

5.1.4淀粉氧化胶黏剂103 

5.1.5交联氧化淀粉胶黏剂103 

5.1.6大豆分离蛋白基环保型胶水104 

5.2文具用胶黏剂104 

5.2.1香味胶水104 

5.2.2快干胶水105 

5.2.3淀粉胶水105 

5.2.4聚乙烯醇改性淀粉固体胶黏剂105 

5.3装订用胶黏剂106 

5.3.1热熔型胶水106 

5.3.2环保胶水106 

5.3.3书刊装订胶黏剂107 

5.3.4装订用胶黏剂107 

5.4纸箱用胶黏剂108 

5.4.1钙塑瓦楞纸聚丙烯酸酯胶黏剂108 

5.4.2快速固化胶黏剂108 

5.4.3瓦楞纸板专用胶水109 

5.4.4瓦楞纸箱高速生产用胶水109 

5.4.5瓦楞纸板高速生产线用环保胶水109 

5.4.6冷用玉米淀粉胶黏剂110 

胶黏剂与胶接技术

 

   


《胶黏剂科学与应用》 内容梗概: 本书深入探讨了胶黏剂的科学原理、发展历程、种类区分、性能评估、制备工艺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本书旨在为材料科学家、化学工程师、工艺技术人员以及对胶黏剂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参考。 第一篇 胶黏剂基础理论 第一章 胶黏剂的定义与分类 1.1 胶黏剂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介绍胶黏剂作为连接材料的本质,阐述其工作原理,包括润湿、渗透、扩散、化学键合等核心过程。区分胶黏剂与填料、涂料等的关键区别。 1.2 胶黏剂的宏观分类: 按形态分类: 液体胶、膏状胶、粉末胶、薄膜胶、压敏胶等。 按固化机理分类: 反应固化型(热固化、光固化、厌氧固化、湿气固化、双组分反应固化等)、物理固化型(挥发性溶剂型、熔融型、压敏型)。 按化学结构分类: 环氧类、聚氨酯类、丙烯酸类、硅酮类、酚醛类、聚酯类、橡胶类等。 按应用领域分类: 结构胶、密封胶、压敏胶、湿气固化胶、热熔胶等。 1.3 胶黏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粘接强度、耐久性、耐候性、耐化学性、电绝缘性、导热性、柔韧性、固化速度、操作性等。 第二章 胶黏剂的粘合机理 2.1 表面能与润湿: 深入解析表面能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响胶黏剂在被粘物表面的润湿行为。介绍接触角、界面张力等关键参数。 2.2 机械啮合: 阐述胶黏剂渗透到被粘物表面微观凹陷中,固化后形成物理锁定的机理。 2.3 分子间作用力: 详细介绍范德华力、氢键、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在胶黏剂粘接中的作用。 2.4 化学键合: 探讨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原子或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离子键等化学键合的原理,这是实现高强度、高耐久性粘接的关键。 2.5 扩散与互穿: 分析在特定条件下(如热熔胶),聚合物链的相互扩散和互穿形成互锁层的过程。 2.6 溶剂效应与渗透: 讨论溶剂型胶黏剂中溶剂蒸发后,聚合物分子链重新排列、交联或结晶形成粘接层的过程。 第三章 胶黏剂的固化机理 3.1 反应固化机理: 3.1.1 热固化: 聚合反应(如环氧树脂开环聚合、聚氨酯加成聚合)、交联反应(如硫化、醇解)。 3.1.2 光固化: 光引发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重点介绍光引发剂的作用。 3.1.3 湿气固化: 聚氨酯、硅酮等体系中,水分子的催化或反应机理。 3.1.4 厌氧固化: 自由基聚合在无氧条件下发生,介绍引发剂和稳定剂的作用。 3.1.5 双组分反应固化: A、B组分的反应机理,如环氧与固化剂的反应、聚氨酯预聚体与扩链剂/固化剂的反应。 3.2 物理固化机理: 3.2.1 溶剂挥发: 胶黏剂中的溶剂蒸发,聚合物分子链重新排列、链缠结形成粘接层。 3.2.2 熔融与冷却: 热熔胶加热熔化,涂布后冷却固化,形成物理交联或结晶。 3.2.3 压力活化: 压敏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增进与基材的接触,固化后保持粘接。 第二篇 常用胶黏剂体系 第四章 环氧胶黏剂 4.1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类型: 双酚A型、双酚F型、酚醛型、脂环族、杂环等。 4.2 固化剂与固化反应: 胺类(脂肪胺、芳香胺、多胺)、酸酐类、酚类、聚酰胺类等,及其与环氧基团的反应机理。 4.3 固化工艺与影响因素: 温度、时间、固化剂配比、催化剂等。 4.4 环氧胶黏剂的性能特点: 高强度、优异的耐化学性、良好的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收缩率低。 4.5 环氧胶黏剂的应用: 结构粘接、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 第五章 聚氨酯胶黏剂 5.1 聚氨酯的形成机理: 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反应。 5.2 聚氨酯胶黏剂的类型: 单组分湿气固化型、双组分反应型、热塑性聚氨酯(TPU)。 5.3 固化机理与助剂: 湿气固化、催化剂、扩链剂、交联剂。 5.4 性能特点: 良好的韧性、弹性、耐磨性、耐候性、优异的粘接范围。 5.5 应用领域: 汽车玻璃粘接、建筑密封、鞋材、纺织品、柔性包装。 第六章 丙烯酸酯胶黏剂 6.1 丙烯酸酯单体的结构与聚合: 自由基聚合。 6.2 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类型: 结构丙烯酸酯、压敏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 6.3 固化机理: 自由基引发、光引发、厌氧固化。 6.4 性能特点: 快速固化、高粘接强度、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候性。 6.5 应用: 结构粘接、医疗器械、电子组装、广告标识。 第七章 硅酮胶黏剂 7.1 硅酮聚合物的结构: 硅氧链。 7.2 固化机理: 湿气固化(脱酸、脱肟、脱酮)、热固化、光固化。 7.3 性能特点: 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耐水性、电绝缘性、一定的弹性。 7.4 应用: 建筑密封、电子电器封装、汽车密封、医疗植入物。 第八章 其他常用胶黏剂 8.1 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瞬间胶): 快速固化机理,应用特点。 8.2 厌氧胶黏剂: 密封、固持、粘接机理,应用范围。 8.3 热熔胶: 种类(EVA、聚烯烃、聚酰胺、聚氨酯),固化特点,应用。 8.4 聚硫橡胶胶黏剂: 特点与应用(航空、建筑)。 8.5 酚醛树脂胶黏剂: 高温应用,结构件粘接。 第三篇 胶黏剂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第九章 胶黏剂的制备与配方设计 9.1 原料的选择与优化: 聚合物基体、固化剂、增韧剂、填料、促进剂、阻聚剂、稀释剂等。 9.2 配方设计原则: 目标性能、加工工艺、成本控制。 9.3 填料与助剂的作用: 增强强度、提高韧性、调节粘度、改善耐候性、降低成本。 9.4 工业化生产中的考虑: 混合、分散、过滤、包装。 第十章 表面处理技术 10.1 表面清洁: 去除油污、灰尘、氧化层等污染物。 10.2 机械处理: 打磨、喷砂、拉丝等,增大表面积,形成机械锁。 10.3 化学处理: 氧化、活化、钝化,改变表面化学性质,引入官能团。 10.4 物理处理: 等离子处理、电晕放电、火焰处理,改变表面能,引入活性基团。 10.5 涂层处理: 底漆、表面改性涂层,提高粘接性。 第十一章 胶黏剂的性能测试方法 11.1 宏观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弯曲疲劳、扭转疲劳。 11.2 微观性能测试: 粘接界面分析(SEM, TEM)、表面形貌分析(AFM)。 11.3 耐久性测试: 高温老化、低温老化、湿热老化、盐雾腐蚀、紫外老化、耐化学品浸泡。 11.4 固化性能测试: 粘度变化、凝胶时间、固化放热曲线(DSC)、固化程度(IR, NMR)。 11.5 特殊性能测试: 电性能(电阻率、介电强度)、导热性、热膨胀系数。 第四篇 胶黏剂的应用与发展 第十二章 胶黏剂在各行业的应用 12.1 汽车工业: 车身结构粘接、玻璃粘接、内外饰件固定、发动机零部件粘接。 12.2 航空航天: 飞机结构件粘接、复合材料制造、热防护材料。 12.3 电子电器: 半导体封装、PCB组装、元器件固定、显示屏粘接。 12.4 建筑工程: 幕墙结构粘接、密封、地板铺设、桥梁加固。 12.5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组装、生物医用材料粘接、伤口缝合。 12.6 包装工业: 柔性包装复合、纸箱粘接、食品包装。 12.7 能源领域: 太阳能电池板组装、风力发电设备制造。 第十三章 胶黏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13.1 绿色环保胶黏剂: 水性胶黏剂、低VOC胶黏剂、生物基胶黏剂。 13.2 功能性胶黏剂: 导电胶黏剂、导热胶黏剂、自修复胶黏剂、智能响应胶黏剂。 13.3 高性能结构胶黏剂: 满足极端环境下的高强度、高韧性需求。 13.4 快速固化与智能化固化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13.5 纳米技术在胶黏剂中的应用: 提升力学性能、改善导电导热性能。 13.6 3D打印胶黏剂: 满足增材制造的特殊需求。 附录 常用胶黏剂术语汇编 相关标准与规范简介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科学原理阐述,也有实际的应用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和掌握胶黏剂技术的重要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那种大开本、图文并茂的家居维修类书籍,里面会详细介绍各种粘合剂的种类,比如万能胶、强力胶、热熔胶、木工胶,甚至还有一些DIY项目中会用到的特殊胶水。我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粘合场景,比如瓷砖脱落、鞋底开裂、玩具修复、木板拼接等,给出最合适的胶水选择建议,以及详细的步骤指导,甚至附带一些常见的失败案例和如何避免的提示。我一直觉得,选择正确的胶水就像选择正确的工具一样重要,用错了胶水,不仅粘不牢,还可能损坏物品。例如,在修补木头时,我希望看到关于如何处理木材表面的打磨、清洁,以及推荐哪种胶水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耐候性。对于塑料件的粘合,我也想了解不同种类塑料的特性,以及哪些胶水对它们有更好的附着力。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聚焦在“胶黏剂配方精2011~2015”这个时间段内的“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和原理上,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想简单修补东西的人来说,显得过于专业和脱离实际。我完全找不到任何关于如何选择胶水、如何进行日常粘合的指导,更不用说关于各种常见材料粘合的实用技巧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标题,让我一度以为会是一本关于如何让我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的实用指南。我一直对胶水这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粘合剂”充满好奇,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比如,我希望书中能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胶水,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例如,用于木材粘合的木工胶,用于金属焊接的强力胶,用于塑料修复的专用胶,以及用于布艺DIY的纺织品胶等等。我还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比如如何正确地清洁粘合表面,如何均匀地涂抹胶水,如何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溢出的胶水,让粘合效果更美观、更持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创意性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胶水来制作简单的家居装饰品,或者如何利用胶水来修补破损的物品,让它们焕然一新。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完全偏离了我的预期,它深入探讨了“胶黏剂与胶接技术”,特别是“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原理以及配方,这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显得过于专业和晦涩,我完全找不到任何与我的日常生活应用相关的实际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充满了技术性的词汇,虽然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一些关于胶水的日常应用,比如修补家具、粘贴海报之类,但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完全偏离了我的预期。它深入探讨了“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和原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关于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胶水来应对不同材质的粘合问题,例如木头、塑料、玻璃等,以及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比如如何清洁表面、如何施加胶水、如何固定以及如何处理溢出的胶水等等。结果,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分子结构图和实验数据,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大学的化学实验室,而不是在寻找一个解决生活小麻烦的工具书。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关于“固化机理”、“交联反应”的章节,但那些复杂的术语和概念让我望而却步,完全无法与我实际动手粘东西的场景联系起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专业的化学教材,而非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实用指南。我希望书中至少能有一些图文并茂的示例,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高科技的胶黏剂,或者至少解释一下这些复杂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优势。然而,一切都是理论,理论,再理论。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的脑海里涌现的是对美好居家生活的畅想。我一直梦想着能自己动手解决家里的一些小问题,比如墙角开裂的瓷砖,或者松动的门把手,甚至是用胶水来制作一些小巧玲珑的装饰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生活助手,告诉我各种胶水的作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胶水。比如,我想知道,在粘贴浴室瓷砖的时候,应该选择哪种防水防潮的胶水;在修补塑料玩具时,又该使用哪种对儿童安全的胶水;或者,在制作一些小工艺品时,如何用胶水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甚至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去除不小心粘在衣服上的胶水印,或者如何将已经粘牢的物品安全地分离。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完全专注于“胶黏剂与胶接技术”的理论层面,特别是“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的配方和制备,这对我而言,就像是直接跳过了“如何做菜”的环节,直接开始讲解“如何种植食材”的原理。我找不到任何关于日常应用场景的指导,也看不到任何关于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胶水的建议。

评分

这本厚重的图书,我拿到手上,其实是想找一些关于如何让我的旧家具焕发新生的灵感,或者学习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技巧。我一直对那些用胶水将不同材质完美结合的创意作品很感兴趣,比如用木头和金属粘合制作的摆件,或者用布料和纸张组合的装饰品。我期望书中能够介绍各种创意胶黏剂的应用,例如,如何在布艺手工中运用特殊的布料胶,让作品更耐用;如何在家居软装中利用无痕胶,实现墙面装饰的灵活更换;或者在模型制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胶,让零件之间无缝连接。我还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巧妙运用胶水来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小瑕疵,比如缝隙填充、边缘修补、甚至是DIY一些简单的家居用品。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将我带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充斥着“环氧固化水基胶黏剂”、“制备方法”、“原理”、“配料”等专业术语。我试图在书中寻找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纹理处理、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工具介绍,这些能帮助我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的内容,但我失望地发现,这些与我的需求毫不相干。它更像是一本为化学工程师或材料科学家准备的专业参考书,而不是为我这样的创意爱好者设计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