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机械识图 | 
| 作 者: |    张道霞 |  
| 定价: | 43.00 | 
| ISBN号: | 9787535780638 |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4-5-1 | 
| 印刷日期: | 2014-5-1 | 
| 编辑推荐 | 
| 注重实用性,突出操作技能 本书的编写以企业对人才需要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标准,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全面、充实、实用,以“易学、易懂、易掌握”为指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图表为主的表现形式,有条理、有重点、有指导性地阐述了工程图绘制与识读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采用了新国家标准、法定计算单位和新名词术语。 (3)在内容组织和编排上特别强调实践,书中的大量实例来自生产实际和教学实践。实用性强,  |  
| 内容介绍 | 
| 《机械识图》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识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立体其及表面交线、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的识读、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识读、识读零件图、装配图。 主要用作技校、中职、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培训部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机构的教材,还可作为读者自学用书。  |  
| 作者介绍 | 
| 张道霞、吴亮等,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线生产实践经验,主编多部相关实用技术图书。 | 
| 目录 | 
第一章 识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仪器及其使用 第三节 尺寸注法 第四节 几何作图 第二章 投影基本知识 第一节 投影法和三视图 第二节 点的投影 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 第四节 平面的投影 第五节 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第三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第一节 平面立体 第二节 曲面立体 第三节 立体表面交线 第四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 第一节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读图 第四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五章 轴测图 第一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第三节 斜二等轴测图 第四节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的识读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它表达方法 一、局部放大图 二、简化画法 三、其它规定画法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识读 第一节 螺纹和螺纹连接件 第二节 键连接和销连接 第三节 齿轮 第四节 滚动轴承 第五节 弹簧 第八章 识读零件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零件工作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二、视图选择的具体步骤和实例 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二、极限与配合 三、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四节 看零件图 一、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看零件图举例 第五节 画零件图 一、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二、零件尺寸的测量 三、零件测绘注意事项 第六节 典型零件的图例分析 一、轴类零件 二、轮盘类零件 三、叉杆类零件 四、支架类零件 五、箱体类零件 
 第九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特有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第五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六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绘制 第七节 装配图的识图和拆画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 一、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画组合体视图前首先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的形状、结构特点,该轴承座可以分为五个基本形体:底板、支承板、轴承套筒、凸台及肋板,如图4-10(b)所示。底板上有两个切割圆角,并有两个切割圆柱孔,支承板叠加在底板的上表面,且后表面共面;支承板两侧面与套筒外圆柱面相切,且套筒后表面向后凸出;套筒和圆柱凸台正交,且有切割圆孔;肋板前后叠加在底板的上表面、支承板前表面、套筒的正下方。 2.选择主视图 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视图,主视图是三视图中必不可少的视图,也是重要的视图,主视图的选择是否合理,影响三视图的表达是否清晰,读图是否方便。确定主视图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① 组合体的安放位置应选择其平稳自然位置,一般尽量使组合体的主要表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 ②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要求能尽量多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和相对位置特征。 ③ 视图要求能清晰地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特征,应使视图中出现的虚线尽可能的少。 如图4-10所示的轴承座,物体安放位置可按图示,即底板放成水平位置;在箭头所指的几个投射方向中,通过比较可以选择主视图。 选择E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则物体安放位置不符合平稳自然的位置要求。在A、B、C、D四个方向投影下,可以分别得到如图4-11所示的四个视图。选择D向,主视图上虚线多;选择C向,则左视图上虚线多,只有选择A向或B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较好。比较A向与B向,它们都比较充分反映了组合体的各部分的形状特征和组合方式,但B向视图相对来说,对轴承座中心结构的特征的表达更为充分,因此选择B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主视方向选择好以后,其它视图的投射方向随之确定。 3.画图步骤 1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组合体的大小及其复杂程度确定比例,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1∶l的比例。比例确定后,估算各视图的图形大小,确定所需用的图纸幅面。 2布图、画基准线 为使图形清晰,应根据各视图的大轮廓尺寸均匀布置视图,同时要考虑留有标注尺寸的位置,保持各视图间距。为此,应首先画出基线,对称线、轴线、圆的中心线。如图4-12(a)所示。 3按形体分析法用细线逐个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画图时,一般应从反映特征的视图入手,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这样既可以保证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和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又提高了作图速度。画图顺序:一般是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定位后定形状;先画外形后画内部细节形状;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 4检查底稿,擦去多余图线,补画遗漏图线 分析检查各形体的投影是否画完全、正确,相对位置和表面过渡关系是否画正确,确认无误后,擦去多余图线,再严格按照标准线型加深。结果如图4-12(f)所示。  |  
作为一名对机械设计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机械图纸背后逻辑的书。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机械原理和工程学的书籍,但它们更多是侧重理论,对于实际的图纸解读训练并不足够。这本《机械识图 机械机制基础》的书名,让我感觉它可能更加侧重于机械结构的理解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我特别期待它能在讲解图纸的同时,也能渗透一些机械运动和传动原理的知识。比如,一个复杂的机构,它的运动副是如何标注的,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可以通过图纸来分析吗?我希望它能让我理解,为什么图纸要这样画,而不是那样画,背后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我希望能学到如何识别一些特殊的图纸,比如一些涉及到运动学分析的图,或者一些复杂的装配图。而且,我一直对机械的受力分析也很好奇,不知道图纸上的信息是否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零件的受力情况?如果这本书能够结合一些简单的案例,展示如何从图纸出发,分析机械的运动、受力,甚至初步估算性能,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更具启发性的学习方式,让我不仅仅是“看懂”图纸,更能“理解”图纸。
评分我一直对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看到各种精密机械和复杂设备的构造时,总会被那些精密的图纸所吸引。虽然我平时接触的更多是概念性的知识,但如果能掌握机械识图这项技能,无疑会大大拓宽我的视野,也方便我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设计图纸背后的含义。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感觉碎片化,不成体系,尤其是关于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部分,理解起来有点吃力。这本《机械识图 基础知识 常见图纸图样识读》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偏向于基础知识和实际图样的解读,我特别期待它能详细介绍各种国家标准(GB)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例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和解读。我希望能学到如何识别各种工程图,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图纸,比如液压、气动回路图。还有就是,我听说很多时候要根据图纸来估算零件的重量、材料消耗,甚至判断加工工艺,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相关的指导,那就太实用了。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比如分析一个具体的零件图,一步一步地解读它的结构、尺寸、精度要求等等,这样我的学习就会更有方向性。
评分我是一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机械的东西比较多,但总觉得在看懂复杂的机械图纸方面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如倒角、圆角、退刀槽这些看不懂它们在图纸上是怎么表示的,也不知道它们的作用。我这本《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的书,我最想了解的就是关于零件的工艺方面的知识,比如图纸上的某个符号代表的是热处理要求,还是表面处理要求?怎么通过图纸来判断一个零件大概的加工工艺?我听说还有很多关于螺纹、齿轮、弹簧这些标准件的画法和标注方法,如果这本书能详细讲一下,那就太好了。我对机械的传动部分也比较感兴趣,比如齿轮箱、联轴器这些,看它们的装配图的时候,总是搞不清它们是怎么连接在一起的,哪些是关键的配合尺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让我能更快地识别出图纸的关键信息,避免因为看不懂图纸而耽误学习和工作。最好还能有一些不同类型零件的识读案例,让我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评分之前工作时,遇到过不少需要看懂机械图纸的场合,比如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图纸,或者跟生产部门沟通技术问题,但每次都感觉自己像个门外汉,很多细节都看不懂,得麻烦别人解释。所以,这次我特意来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机械识图的书。我希望这本《机械识图 常见图纸图样识读》能够给我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从头开始,扎实地掌握基本功。我尤其希望它能重点讲解一下轴测图(三视图)的投影原理,以及如何从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空间形状,还有就是各种视图的组合方式。我听说还有一些辅助视图,比如斜视图、局部视图,这些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又怎么理解?而且,标注尺寸的时候,有些尺寸是必须标注的,有些是可以省略的,这本书能不能告诉我判断的标准?另外,装配图的识读是很多初学者容易遇到的难点,比如如何看懂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何理解关键的装配尺寸和公差。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经验性的技巧和方法,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语言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图例和练习题,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找一本讲机械识图的入门书了,我之前完全是零基础,看工程图纸就跟看天书一样,完全不知道那些线代表什么,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我手里有几本关于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书,里面都会用到图纸,但每次都要翻半天说明,效率太低了。这次看到这本《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快速入门》,名字就挺吸引人的,感觉它应该能帮我快速上手。我特别希望它能系统地讲解一下基本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是怎么形成的,还有各种线型(实线、虚线、点画线)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以及尺寸标注的规范。我听说还有各种特殊的视图,比如剖视图、局部放大图,这些是怎么画的,又代表什么呢?而且,我一直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很头疼,不知道图纸上的那些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加工有什么要求。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都讲清楚,那我真是太开心了。最好还能有一些实际的图例,让我能对照着练习,这样理解起来会更深刻。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循序渐进,不要一上来就讲很难的东西,让我有个适应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